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
带您一起实现云南大学考研梦
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一对一咨询辅导答疑
每年报考云南大学本专业的考生中,半数以上都会选择购买我们的专业课资料或者报我们的一对一辅导班,考研结束后我们会选取专业课成绩拔尖的考生加入到我们的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辅导团队,并对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一本通资料进行更新,所以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复习一本通是多名高分研究生的成功经验的结晶,资料全部是干货,让专业课复习更科学更高效。针对基础较薄弱的考生我们有一对一辅导答疑服务,可以把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一本通(基础篇→强化篇→冲刺篇)和历年考研真题完整的讲解一遍。云南大学本专业的高分研究生授课。 价格:每课时300元,20课时起报。
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
{真题介绍}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历年考研真题年份齐全,真题来源于学校研招办或来源于我们合作的本校研究生和老师,真实可靠!购买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复习一本通强化篇赠送此项。可具体咨询客服。 价格:59元。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云南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也可以通过淘宝店铺(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进行咨询购买,本校直发,7天无理由退货。
一、我们认真负责的向每一位尊敬的考生承诺:
我们是真实的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团队成员都是2019届考研的专业前几名,资料由云南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从云南大学直接发货,可以来云南大学当面交易。资料真实、权威、全面、可靠,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全都有,2019届高分研究生学姐学长的智慧、经验和心血的结晶。目前负责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资料的研究生团队多数也是考研时买了我们的资料,被录取后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的资料最大的特点是能最真实的体现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导师的重点,同时确保内容最全面、重点最突出、复习最有针对性,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都有,很多家几百元的宝贝在我们这里只是赠品(赠品涉及本专业的本科课件、笔记、期末题、习题、期末复习题、名校历年真题等等.......)。
二、售后保障:
云南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人都非常好,全程负责售后把关,云南大学本专业的资料考前至少更新2-3次,每次更新或者补充都会及时通知,免费包邮补寄,直至复试结束。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
三、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2.是否可以来云南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支持七天无条件退换货,如果不支持必然是假的,而且维权困难。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四:多家比较,无条件退换货:
建议您挑选购买三家支持7天无条件退换货的资料,留下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一份资料,把其他2份退掉。老字号品牌,服务有保障,收货后对资料不满意,无条件支持退款。
对考生的承诺
1.资料一律从云南大学直接发货。2.真实云南大学本专业研究生高分团队。3.真实承诺,假一赔三。4.七天无理由退货。5.购物零风险。6.全程售后服务,更新免费补寄。
注:1.考研真题、模拟题、冲刺题、期末题由于页码少,无质量问题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2.对于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资料,退货收取成本费,每页0.15元,彩色胶装每本10元,订书机装订每本0.2元。
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市面的资料很多,很多卖家随便购买拼凑一些往年的旧资料就进行大量转卖,导致真正的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高价值内部资料反而卖不出去,云南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教大家怎么辨别假资料: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由于专业课资料的特殊性,只有本校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买之前一定要问一下是不是云南大学本校发货,如果不是本校发货那么资料还能可靠吗?2.是否可以来云南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有一对一辅导服务,如果没有基本上就没有云南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4.是否有云南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负责持续更新。5.资料是否与考研大纲完全相符,现在考研资料网上一大堆,很多卖家随便下载一些就冒充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的内部资料进行出售,问一下如果资料与考研大纲或者历年真题的方向和重点不一致是否可以全额退款,是否可以无条件退款。如果回答的不自信基本上资料肯定不可靠。6.如果您发现一份资料好多店铺都在同时卖,那您觉得这个资料来源是不是也太简单了呢?7.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很多人冒充是云南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卖资料,90%的都是假的。云南大学的研究生要写论文、发表期刊文章,不可能天天泡在网上卖资料,如果有人说自己是研究生,那么找一些专业知识的题目问问他,自然很快辨别真假。
版权与投诉声明
最近发现很多人在校园贴小广告或者网上发帖进行倒卖文登教育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往年的复印版的资料,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资料的,我们不负责更新以及售后。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为文登考研官方独家版权所有,为文登教育的独家内部资料,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其进行非法复印、篡改、抄录、传播、销售;一经发现,文登考研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追究相关当事人侵权责任;考生如发现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存在盗版行为可随时向文登教育投诉举报,我们将予以奖励。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人人有责!
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复习一本通由云南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云南大学发货,发货后可以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真实、权威、可靠的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高价值内部资料,为您考研成功加把力!买云南大学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资料当然只选云南大学本校发货的。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云南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也可以通过淘宝店铺(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进行咨询购买,本校直发,7天无理由退货。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云南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
多年的传承,资料每年都由云南大学本专业刚刚考上的高分研究生更新整理。历年考研招生信息均由历届本专业的研究生整理,仅供参考。
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考试科目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营销传播 03(全日制)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 备注: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其中含1个单考招生计划 |
||
考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38 传播理论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033603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营销传播 03(全日制)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 |
||
考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38 传播理论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理论、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等 813 新闻传播实务 本科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及网络媒体的应用等方面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民族传播研究
02(全日制)视觉传播研究 03(全日制)营销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英语一 科目3 638传播理论 科目4 813新闻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限本科及以上学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38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最初发展 3.18世纪:英国的荣誉 4.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5.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6.便士报的革命 7.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8.广电简史 9.国际传播:走向地球村?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与传播学 2.信息、符号与传播 3.人际传播 4.组织传播 5.大众传播 6.传播媒介与控制 7.传播功效 8.传播学研究的流派 四、网络传播 1.网络传播基本概念 2.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3.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 4.网络传播的文本 5.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 6.网络情景中的网民 7.网络传播的结构 8.网络传播的效果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的概念 2.新闻价值 3.新闻真实 4.新闻客观性原则 5.传播法规 6.传播伦理 813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理解新闻 (二)新闻采访 (三)新闻写作 (四)门类新闻 (五)记者的专业角色 二、新闻编辑 (一)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二)稿件分析与选择 (三)新闻稿件的修改 (四)新闻标题 (五)新闻图片编辑 (六)新闻稿件配置 三、新闻评论 (一)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二)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四)新闻评论的选题 (五)新闻评论的立意 (六)新闻评论的论点 (七)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八)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九)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民族传播研究
02(全日制)视觉传播研究 03(全日制)营销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8传播理论 813新闻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38传播理论
一、考试内容: 包括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理论、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二、试题结构 1.术语解释(25分); 2.判断题(25分); 3.简述题(50分); 4.材料分析题(50分)。 813新闻传播实务 一、考试内容: 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四个方面。 二、试题结构 1、术语解释(共30分) 2、简述题(共30分) 3、分析题(共30分) 4、实作题(共60分) 备注: 限本科及以上学历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研究方向 | 01民族传播研究 02视觉传播研究 03营销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8传播理论 813新闻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38传播理论 试题结构 1.术语解释(25分); 2.判断题(25分); 3.简述题(50分); 4.材料分析题(50分)。 813新闻传播实务 试题结构 1、术语解释(共30分) 2、简述题(共30分) 3、分析题(共30分) 4、实作题(共60分) 备注: 限本科及以上学历。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研究方向 | 01民族传播研究 02视觉传播研究 03营销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8传播理论 813新闻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限本科及以上学历。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研究方向 | 01民族传播研究 02视觉传播研究 03营销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38 传播理论 813 新闻传播实务 注:限本科及以上学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时将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差额比例120%左右)复试,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以同等学历报考的考生,在复试阶段加试两门主干课。 各专业的复试方式、科目、复试成绩所占权重,复试差额比例等由各院系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届时将公布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单晓红,《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4、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郭建斌、晋群《新闻采访写作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6、吴飞,《新闻编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7、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8、彭兰,《网络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9、[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年。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研究方向 | 01民族传播研究 02电视媒介研究 03营销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云南大学将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差额比例120%左右)复试,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以同等学历报考的考生,在复试阶段加试两门主干课(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 各专业复试的方式、科目及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等细则请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单晓红,《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4、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郭建斌、晋群《新闻采访写作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6、吴飞,《新闻编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7、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8、彭兰,《网络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研究方向 | 01民族传播研究 02电视媒介研究 03营销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38 传播理论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加试: ①新闻传播学概论 ②中外新闻史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999年10月(第一版); 2、单晓红,《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吴飞,《新闻编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7、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 8、郭建斌、晋群《新闻采访写作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9、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2009年3月(第二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研究方向 | 01民族传播研究 02电视媒介研究 03营销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38 传播理论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999年10月(第一版); 2、单晓红,《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6、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 7、刘明华等,《新闻写作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吴飞,《新闻编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9、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0、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871-65950249
01(全日制)民族传播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4(全日制)视觉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 英语(一) 科目3 638 传播理论 科目4 813 新闻传播实务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参考书目 638 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5.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 6.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 7.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0.“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播业 11.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业 12.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业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 1.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的确立 4.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5.商业报刊的出现及其意义 6.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 7.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8.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 三、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 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 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 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 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 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2.网络传播的文本 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 4.网络传播的结构 5.网络传播的效果 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 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 9. 新媒体传播实践 10. 新媒体用户特征 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 五、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 1.新闻本源 2.新闻真实 3.新闻价值 4.新闻媒体 5.新闻事业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7.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 9.新闻出版自由 10.新闻人才与队伍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传播法规 14.传播伦理 813 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理解新闻 (1)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本的新闻 (3)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比较 (4)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2、新闻采访 (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线索及采访准备 (4)实施采访 3、新闻写作 (1)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2)新闻常用的表现方式 (3)新闻背景 (4)新闻语言 (5)深度报道 4.新闻报道的新形态 (1)数据新闻 (2)非虚构写作 (四)门类新闻 5、记者的专业角色 (1)记者的角色演变 (2)记者的专业理念 (3)记者的职业伦理 (4)记者专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二)新闻编辑 1、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1)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2)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3)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2、稿件分析与选择 (1)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 (2)新闻价值分析 (3)社会效果分析 (4)根据报纸特点进行分析 (5)稿件用途与选择时需注意的问题 3、新闻稿件的修改 (1)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 (2)新闻稿件中立场观点的修正 (3)修改新闻稿件的具体方法 (4)修改新闻稿件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历史沿革与作用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3)新闻标题的制作 5、新闻图片编辑 (1)图片的种类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2)新闻照片的选择与编辑 (3)新闻漫画和新闻图示编辑 6、新闻稿件配置 (1)稿件配置的意义 (2)稿件组合 (3)稿件发展 7、新媒体平台上各类新闻的编辑技巧 (三)新闻评论 1、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 (1)评论队伍 (2)评论论题 (3)评论指向和形式 2、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1)新闻评论是认识与表达的文本 (2)新闻评论是公民的媒介素养 (3)新闻评论是“新闻之余” 3、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4、新闻评论的选题 (1)选题的概念 (2)选题的价值 (3)选题的来源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标准 5、新闻评论的立意 (1)立意的要求 (2)立意的过程 6、新闻评论的论点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3)假言判断 7、新闻评论的论据和论证 (1)论据和论证的类型 (2)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8、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1)新闻人的特质 (2)新闻评论者的素质要求 9、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 (四)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 3、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4、网络舆情生成、发展、演化特点规律及分析与应对 5、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特点与生产实践 6、网络新闻传播特点、专题策划与生产实践 7、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理论与实践 (五)传媒经济与管理 1、传媒产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2、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 3、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广告支撑与内容支撑 4、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5、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 6、不同类型媒介内容的策划与运营 |
云南大学传播学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云南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