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
带您一起实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考研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一对一咨询辅导答疑
每年报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考生中,半数以上都会选择购买我们的专业课资料或者报我们的一对一辅导班,考研结束后我们会选取专业课成绩拔尖的考生加入到我们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辅导团队,并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一本通资料进行更新,所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复习一本通是多名高分研究生的成功经验的结晶,资料全部是干货,让专业课复习更科学更高效。针对基础较薄弱的考生我们有一对一辅导答疑服务,可以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一本通(基础篇→强化篇→冲刺篇)和历年考研真题完整的讲解一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高分研究生授课。 价格:每课时300元,20课时起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真题:
{真题介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年份齐全,真题来源于学校研招办或来源于我们合作的本校研究生和老师,真实可靠!购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复习一本通强化篇赠送此项。可具体咨询客服。 价格:59元。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硕)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也可以通过淘宝店铺(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进行咨询购买,本校直发,7天无理由退货。
一、我们认真负责的向每一位尊敬的考生承诺:
我们是真实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团队成员都是2019届考研的专业前几名,资料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直接发货,可以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当面交易。资料真实、权威、全面、可靠,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全都有,2019届高分研究生学姐学长的智慧、经验和心血的结晶。目前负责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资料的研究生团队多数也是考研时买了我们的资料,被录取后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的资料最大的特点是能最真实的体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导师的重点,同时确保内容最全面、重点最突出、复习最有针对性,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都有,很多家几百元的宝贝在我们这里只是赠品(赠品涉及本专业的本科课件、笔记、期末题、习题、期末复习题、名校历年真题等等.......)。
二、售后保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人都非常好,全程负责售后把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资料考前至少更新2-3次,每次更新或者补充都会及时通知,免费包邮补寄,直至复试结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
三、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2.是否可以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支持七天无条件退换货,如果不支持必然是假的,而且维权困难。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四:多家比较,无条件退换货:
建议您挑选购买三家支持7天无条件退换货的资料,留下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一份资料,把其他2份退掉。老字号品牌,服务有保障,收货后对资料不满意,无条件支持退款。
对考生的承诺
1.资料一律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直接发货。2.真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研究生高分团队。3.真实承诺,假一赔三。4.七天无理由退货。5.购物零风险。6.全程售后服务,更新免费补寄。
注:1.考研真题、模拟题、冲刺题、期末题由于页码少,无质量问题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2.对于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资料,退货收取成本费,每页0.15元,彩色胶装每本10元,订书机装订每本0.2元。
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市面的资料很多,很多卖家随便购买拼凑一些往年的旧资料就进行大量转卖,导致真正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高价值内部资料反而卖不出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教大家怎么辨别假资料: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由于专业课资料的特殊性,只有本校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买之前一定要问一下是不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校发货,如果不是本校发货那么资料还能可靠吗?2.是否可以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有一对一辅导服务,如果没有基本上就没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4.是否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负责持续更新。5.资料是否与考研大纲完全相符,现在考研资料网上一大堆,很多卖家随便下载一些就冒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的内部资料进行出售,问一下如果资料与考研大纲或者历年真题的方向和重点不一致是否可以全额退款,是否可以无条件退款。如果回答的不自信基本上资料肯定不可靠。6.如果您发现一份资料好多店铺都在同时卖,那您觉得这个资料来源是不是也太简单了呢?7.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很多人冒充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卖资料,90%的都是假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要写论文、发表期刊文章,不可能天天泡在网上卖资料,如果有人说自己是研究生,那么找一些专业知识的题目问问他,自然很快辨别真假。
版权与投诉声明
最近发现很多人在校园贴小广告或者网上发帖进行倒卖文登教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往年的复印版的资料,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资料的,我们不负责更新以及售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为文登考研官方独家版权所有,为文登教育的独家内部资料,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其进行非法复印、篡改、抄录、传播、销售;一经发现,文登考研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追究相关当事人侵权责任;考生如发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存在盗版行为可随时向文登教育投诉举报,我们将予以奖励。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人人有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复习一本通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发货,发货后可以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真实、权威、可靠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高价值内部资料,为您考研成功加把力!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68自然资源学概论考研资料当然只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校发货的。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硕)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也可以通过淘宝店铺(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进行咨询购买,本校直发,7天无理由退货。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硕)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
多年的传承,资料每年都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刚刚考上的高分研究生更新整理。历年考研招生信息均由历届本专业的研究生整理,仅供参考。
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1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02 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治理 03 肥料加工与高效利用 04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 05 植物检验检疫与生物安全 06 农药管理及安全使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112土壤肥料与植物健康调控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全日制 01 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 02 营养诊断与施肥 03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 04 植物检疫 05 生物农药 06 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非全日制 01 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 02 营养诊断与施肥 03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 04 植物检疫 05 生物农药 06 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f112土壤肥料与植物健康调控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 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九)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1.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则、内容与途径; 3.了解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01 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 02 营养诊断与施肥 03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 04 植物检疫 05 生物农药 06 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备注:全日制招16人其中推免生4人 非全日制招4人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112土壤肥料与植物健康调控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不指定参考书目,考试范围以本考试大纲为准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不指定参考书目,考试范围以本考试大纲为准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
02 (全日制)营养诊断与施肥 03 (全日制)农林废弃物资源化 04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28土壤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9土地资源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包括:植物学、林木育种学、现代植物生理学三部分。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研究方向 | 01林木营养与地力维护 02土壤污染与修复 03土地资源监测与利用 04农业生态与环境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28土壤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9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植物学》(第二版),曹慧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 《植物学》,吴万春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林木育种学》,陈晓阳 沈熙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华中农大),高等教育出版 828土壤学: 《土壤学》,孙向阳,中国林业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研究方向 | 01土壤诊断与植物营养 02农业生态与环境 03土地资源监测与利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28土壤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9土地资源学 参考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备注: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植物学》(第二版),曹慧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植物学》,吴万春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林木育种学》,陈晓阳 沈熙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华中农大),高等教育出版 828土壤学 《土壤学》,孙向阳,中国林业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研究方向 | 01土壤诊断与植物营养 02农业生态与环境 03土地资源监测与利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28土壤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9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1.《植物学》(第二版),曹慧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 2.《植物学》,吴万春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3.《林木育种学》,陈晓阳 沈熙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华中农大),高等教育出版 828土壤学: 《土壤学》,孙向阳,中国林业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研究方向 | 01土壤诊断与植物营养 02农业生态与环境 03土地资源监测与利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28土壤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9土壤地理学 参考书: f59土壤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张凤荣,中国农业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植物学》(第二版),曹慧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 《植物学》,吴万春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林木育种学》,陈晓阳 沈熙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华中农大),高等教育出版 828土壤学 《土壤学》,孙向阳,中国林业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研究方向 | 01土壤诊断与植物营养 02农业生态与环境 03土地资源监测与利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27土壤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6土壤地理学 f56 土壤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张凤荣,中国农业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植物学部分 《植物学》(第二版),曹慧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 《植物学》,吴万春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林木育种学》部分 《植物生理学》部分 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华中农大),高等教育出版 827 土壤学 《土壤学》,孙向阳,中国林业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37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植物学 (一)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类型与代谢途径。 (二) 植物组织:掌握细胞分化、植物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C3和C4植物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三) 根的形态和构造:根和根系的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构造;根的次生生长与构造;侧根发生;根瘤和菌根。 (四) 茎的形态和构造:熟悉茎的基本形态与功能;掌握芽的类型;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构造;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木材的构造。 (五)叶的形态与构造: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与功能;单叶、复叶、叶序的类型;掌握叶的解剖结构;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六) 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雌雄蕊的类型;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发育;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壳斗科植物对森林演替的意义。 二、植物生理学 (一)植物的物质生产与光能利用:水势的概念与细胞渗透吸水;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气孔运动及其机理;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与化学特性,光合作用机理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机理。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次生代谢物对植物和人类的意义;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及其机理,“源”、“库”概念及二者关系。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形态建成及作用模式;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运动;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与脱落。 (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抗性生理通论;逆境类型与植物抗生理。 (五)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栽培的瓶颈问题谈及生理学基础。例如经济林大小年形成的生理基础。 三、土壤学 (一)地质学基础:常见矿物、岩石鉴别;岩石风化过程、类型与土壤形成。 (二)土壤物质组成与性质: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和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有机质、水、空气和热量、土壤胶体、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营养与肥料:土壤养分、肥料与林木施肥。 (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分布规律。 (五)土壤质地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 868自然资源学概论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稀缺的本质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全球和区域水平上自然资源稀缺的本质。 3、了解: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问题 1.掌握当今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理解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3.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如何度量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2.掌握并理解度量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指标。 (四)人类在资源过程中的作用 1.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教训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1.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2.掌握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掌握各项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自然资源伦理与感知 1.掌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过程中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3.理解人地关系和谐论对促进人类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国土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八)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2.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掌握不同类型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3.不同自然资源长期明智利用的方法。 4.了解“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5.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6.掌握中国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硕)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