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
带您一起实现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梦
历年真题详解
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
{真题介绍}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历年考研真题年份齐全,真题来源于学校研招办或来源于我们合作的本校研究生和老师,真实可靠!价格:59元。
如需咨询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资料详情,请在淘宝app搜: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一、我们认真负责的向每一位尊敬的考生承诺:
我们是真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团队成员都是2020届考研的专业前几名,资料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从中国科学院大学直接发货,可以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当面交易。资料真实、权威、全面、可靠,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全都有,2020届高分研究生学姐学长的智慧、经验和心血的结晶。目前负责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资料的研究生团队多数也是考研时买了我们的资料,被录取后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的资料最大的特点是能最真实的体现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导师的重点,同时确保内容最全面、重点最突出、复习最有针对性,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都有,很多家几百元的宝贝在我们这里只是赠品(赠品涉及本专业的本科课件、笔记、期末题、习题、期末复习题、名校历年真题等等.......)。
二、售后保障:
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人都非常好,全程负责售后把关,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的资料考前至少更新2-3次,每次更新或者补充都会及时通知,免费包邮补寄,直至复试结束。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考研客资料请淘宝app搜: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三、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2.是否可以来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支持七天无条件退换货,如果不支持必然是假的,而且维权困难。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四:多家比较,无条件退换货:
建议您挑选购买三家支持7天无条件退换货的资料,留下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一份资料,把其他2份退掉。老字号品牌,服务有保障,收货后对资料不满意,无条件支持退款。
对考生的承诺
1.资料一律从中国科学院大学直接发货。2.真实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研究生高分团队。3.七天无理由退货。4.全程售后服务,更新免费补寄。
资料定价与说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历年考研真题,限时特价:59元。
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市面的资料很多,很多卖家随便购买拼凑一些往年的旧资料就进行大量转卖,导致真正的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高价值内部资料反而卖不出去,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教大家怎么辨别假资料: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由于专业课资料的特殊性,只有本校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买之前一定要问一下是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本校发货,如果不是本校发货那么资料还能可靠吗?2.是否可以来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有一对一辅导服务,如果没有基本上就没有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4.是否有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负责持续更新。5.资料是否与考研大纲完全相符,现在考研资料网上一大堆,很多卖家随便下载一些就冒充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的内部资料进行出售,问一下如果资料与考研大纲或者历年真题的方向和重点不一致是否可以全额退款,是否可以无条件退款。如果回答的不自信基本上资料肯定不可靠。6.如果您发现一份资料好多店铺都在同时卖,那您觉得这个资料来源是不是也太简单了呢?7.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很多人冒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卖资料,90%的都是假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要写论文、发表期刊文章,不可能天天泡在网上卖资料,如果有人说自己是研究生,那么找一些专业知识的题目问问他,自然很快辨别真假。
版权与投诉声明
最近发现很多人在校园贴小广告或者网上发帖进行倒卖文登教育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往年的复印版的资料,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资料的,我们不负责更新以及售后。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为文登考研官方独家版权所有,为文登教育的独家内部资料,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其进行非法复印、篡改、抄录、传播、销售;一经发现,文登考研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追究相关当事人侵权责任;考生如发现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存在盗版行为可随时向文登教育投诉举报,我们将予以奖励。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人人有责!
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历年考研真题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发货,发货后可以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真实、权威、可靠的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考研高价值内部资料,为您考研成功加把力!买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考研资料当然只选中国科学院大学本校发货的。
如需咨询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资料详情,请在淘宝app搜: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多年的传承,资料每年都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刚刚考上的高分研究生更新整理。历年考研招生信息均由历届本专业的研究生整理,仅供参考。
研究方向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 (全日制)光阻, 聚合物量子物理和超导, 二维材料;表面科学;应用物理学器件 02 (全日制)胶体相互作用;自组装动力学;生物系统的多价结合;细菌运动 03 (全日制)低维结构的制备与物性;界面载流子输运与器件机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 04 (全日制)磁性异质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磁电输运性质的研究;磁性功能材料的磁畴结构、显微结构研究 05 (全日制)高温超导薄膜物理及薄膜材料制备研究 06 (全日制)薄膜生长技术、过程与机理;新材料探索;水科学;低温等离子体,凝聚态表面;微结构与量子力学;功能性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新材料研究 07 (全日制)新型超导等量子关联材料探索及其非常规物理特性研究 08 (全日制)半导体物理及材料制备;GaAs基、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MOCVD生长技术研究;新型LED器件工艺研究 09 (全日制)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实验研究 10 (全日制)类石墨烯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三维和二维拓扑绝缘体以及拓扑半金属;多种二维体系的异质结构 11 (全日制)固体中离子运/电子输运及其在储能中应用 12 (全日制)新光电功能材料设计、制备、结构、物性及其应用;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及机理研究 13 (全日制)利用强磁场和低温条件下的红外光谱来研究拓扑量子材料,强关联和低维电子体系的物理性质 14 (全日制)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低维纳米材料的电磁、光电性能的研究 15 (全日制)高压综合极端条件下的新材料和奇异物理现象探索;高压新物相合成及量子态调控;高压中子散射晶格及电子结构表征 16 (全日制)非常规超导以及拓扑超导电输运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复杂氧化物薄膜电输运性质研究 17 (全日制)角分辨光电子能谱;X射线材料结构和激发研究;高温超导以及界面超导;拓扑物态电子结构研究 18 (全日制)新超导体探索、铁硒基高温超导晶体和薄膜制备及物性 19 (全日制)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20 (全日制)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柔性透明电子学/光电子学与器件应用研究 21 (全日制)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用于Cryo-EM的图像处理和解析 22 (全日制)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23 (全日制)原子尺度对称性破缺下的新奇物性 24 (全日制)低维结构与器件的新奇物性研究 25 (全日制)新型量子材料低维结构的精确控制生长及其量子现象的人工调控 26 (全日制)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电器件探索以及宽禁带半导体单晶生长和物性研究 27 (全日制)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器件 28 (全日制)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磁性、磁热效应及相关机理;复杂氧化物薄膜/异质结界面量子序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29 (全日制)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纳米离子学;光电一体化能源系统 30 (全日制)固体材料中的离子的储存和输运特性研究;高性能锂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与开发 31 (全日制)低维材料体系中元激发和准粒子的探测和研究 32 (全日制)纳米材料物理 33 (全日制)高通量超导研究 34 (全日制)新型量子演生材料设计研制;量子功能极端条件调控;超高能量密度物质 35 (全日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研究;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36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及固体离子学;电池材料及其基础科学问题的计算模拟研究 37 (全日制)电子显微学方法与结构分析;强关联系统的电荷序,轨道序和结构相变研究;新型多铁材料及超导材料结构 38 (全日制)物理与生物交叉研究;超高精度单分子荧光技术研究生物分子的运行机理 39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中子散射和输运性质研究 40 (全日制)拓扑物态与量子输运;自旋物理与器件 41 (全日制)多维超快红外光谱对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超快动力学的探测 42 (全日制)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43 (全日制)自旋、能谷量子态物性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的应用;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学 44 (全日制)利用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技术,研究关联电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和新型二维材料的物理性质 45 (全日制)碳纳米管结构批量调控,基本物性及其在微纳光子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研究 46 (全日制)材料的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新型亚稳材料的探索及物性 47 (全日制)新型高压功能材料制备与新颖物性研究 48 (全日制)单分子激发态动力学探测、单自旋量子态的探测与控制、及DNA单分子测序 49 (全日制)极低温下的拓扑量子物态研究;低温量子输运研究,在极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研究低维材料的输运性质 50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低温强磁场物性 51 (全日制)太阳能材料与器件 52 (全日制)激发态量子动力学;材料基因及材料计算;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 53 (全日制)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及其物理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 54 (全日制)现致力于在国内创建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温扫描探针实验室并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研究 55 (全日制)开展基于金刚石的量子计算和信息处理实验研究 56 (全日制)介观超导体的光学以及电输运性质,高温超导体及关联电子材料的远红外光学物性 57 (全日制)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 58 (全日制)拓扑磁性和磁畴结构及其材料制备研究 59 (全日制)探索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氧化物新材料;功能材料单晶生长 60 (全日制)颗粒复合材料的电、磁及声学性质的研究;颗粒物质实验和理论;基于第一原理的计算及其应用 61 (全日制)新型功能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新奇物性与功能调控;太阳能电池材料(硅薄膜/量子点,CIGS薄膜,钙钛矿及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和研发 62 (全日制)新型高温超导微波/毫米波器件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63 (全日制)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与物性研究 64 (全日制)金属间电子强关联材料的异常电子输运行为研究 65 (全日制)磁学;非易失性阻变、相变、铁电存储技术;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存储与计算 66 (全日制)非晶态物理和材料;新型非晶合金的研发(高能量、超稳定、可相变);先进非晶态材料的制备、结构和物性研究 67 (全日制)表面物理与计算物理 68 (全日制)先进中子散射技术及其在磁性、能源材料中的应用 69 (全日制)无机电磁功能材料晶体生长、结构与物性 70 (全日制)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71 (全日制)二维量子材料的生长与原位表征;单分子及金属-有机分子自组装体系;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征和性能调控 72 (全日制)新型拓扑磁性材料设计、物理与器件;新型磁相变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和机理研究;磁性拓扑半金属生长与物性研究 73 (全日制)轻元素二维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电子结构调控;光电化学催化中的表/界面问题;非贵金属纳米等离激元材料 74 (全日制)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拓扑超导研究 75 (全日制)凝聚态物质中量子相干效应的研究;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76 (全日制)二次电池材料结构设计、性能预测、材料内部及表面的物理化学过程 77 (全日制)纳米光学、等离激元光子学、纳光子器件、表面增强光谱、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78 (全日制)低维量子材料的分子束外延(MBE),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谱(STM/STS)的物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79 (全日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材料物性和机理研究 80 (全日制)无机功能氧化物材料的制备、电子显微学结构分析、结构和物性的关联 81 (全日制)统计物理及其在软物质和生命物质体系中的应用 82 (全日制)功能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83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与固态锂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的同步辐射原位表征;锂电池材料与器件失效分析与逆向分析 84 (全日制)低温下凝聚态的电子基态、低能激发态、以及各类相互作用的研究 85 (全日制)二维原子晶体的可控制备与加工、物性调控及其功能电子器件研究 86 (全日制)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光电性质 87 (全日制)固态量子信息的多场调控与材料研究;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 88 (全日制)高性能热电材料输运机制研究 89 (全日制)强关联量子材料的超快光谱学研究 90 (全日制)新型二次电池体系探索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 91 (全日制)新材料中的自旋轨道力矩效应的研究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薄膜材料中的拓扑斯格明子的研究以及相关器件的制备 92 (全日制)超导量子电路的制备和量子现象及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93 (全日制)强关联及拓扑超导的核磁共振研究 94 (全日制)碳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制备、物性和功能器件研究 95 (全日制)凝聚态物理实验: 超导材料和其它量子材料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96 (全日制)材料表面、界面物理性质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S)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甲)或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 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619: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09: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11: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819: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 (全日制)光阻, 聚合物量子物理和超导, 二维材料;表面科学;应用物理学器件 02 (全日制)胶体相互作用;自组装动力学;生物系统的多价结合;细菌运动 03 (全日制)低维结构的制备与物性;界面载流子输运与器件机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 04 (全日制)磁性异质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磁电输运性质的研究;磁性功能材料的磁畴结构、显微结构研究 05 (全日制)高温超导薄膜物理及薄膜材料制备研究 06 (全日制)薄膜生长技术、过程与机理;新材料探索;水科学;低温等离子体,凝聚态表面;微结构与量子力学;功能性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新材料研究 07 (全日制)新型超导等量子关联材料探索及其非常规物理特性研究 08 (全日制)半导体物理及材料制备;GaAs基、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MOCVD生长技术研究;新型LED器件工艺研究 09 (全日制)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实验研究 10 (全日制)类石墨烯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三维和二维拓扑绝缘体以及拓扑半金属;多种二维体系的异质结构 11 (全日制)固体中离子运/电子输运及其在储能中应用 12 (全日制)新光电功能材料设计、制备、结构、物性及其应用;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及机理研究 13 (全日制)利用强磁场和低温条件下的红外光谱来研究拓扑量子材料,强关联和低维电子体系的物理性质 14 (全日制)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低维纳米材料的电磁、光电性能的研究 15 (全日制)高压综合极端条件下的新材料和奇异物理现象探索;高压新物相合成及量子态调控;高压中子散射晶格及电子结构表征 16 (全日制)非常规超导以及拓扑超导电输运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复杂氧化物薄膜电输运性质研究 17 (全日制)角分辨光电子能谱;X射线材料结构和激发研究;高温超导以及界面超导;拓扑物态电子结构研究 18 (全日制)新超导体探索、铁硒基高温超导晶体和薄膜制备及物性 19 (全日制)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20 (全日制)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柔性透明电子学/光电子学与器件应用研究 21 (全日制)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用于Cryo-EM的图像处理和解析 22 (全日制)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23 (全日制)原子尺度对称性破缺下的新奇物性 24 (全日制)低维结构与器件的新奇物性研究 25 (全日制)新型量子材料低维结构的精确控制生长及其量子现象的人工调控 26 (全日制)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电器件探索以及宽禁带半导体单晶生长和物性研究 27 (全日制)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器件 28 (全日制)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磁性、磁热效应及相关机理;复杂氧化物薄膜/异质结界面量子序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29 (全日制)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纳米离子学;光电一体化能源系统 30 (全日制)固体材料中的离子的储存和输运特性研究;高性能锂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与开发 31 (全日制)低维材料体系中元激发和准粒子的探测和研究 32 (全日制)纳米材料物理 33 (全日制)高通量超导研究 34 (全日制)新型量子演生材料设计研制;量子功能极端条件调控;超高能量密度物质 35 (全日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研究;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36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及固体离子学;电池材料及其基础科学问题的计算模拟研究 37 (全日制)电子显微学方法与结构分析;强关联系统的电荷序,轨道序和结构相变研究;新型多铁材料及超导材料结构 38 (全日制)物理与生物交叉研究;超高精度单分子荧光技术研究生物分子的运行机理 39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中子散射和输运性质研究 40 (全日制)拓扑物态与量子输运;自旋物理与器件 41 (全日制)多维超快红外光谱对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超快动力学的探测 42 (全日制)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43 (全日制)自旋、能谷量子态物性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的应用;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学 44 (全日制)利用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技术,研究关联电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和新型二维材料的物理性质 45 (全日制)碳纳米管结构批量调控,基本物性及其在微纳光子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研究 46 (全日制)材料的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新型亚稳材料的探索及物性 47 (全日制)新型高压功能材料制备与新颖物性研究 48 (全日制)单分子激发态动力学探测、单自旋量子态的探测与控制、及DNA单分子测序 49 (全日制)极低温下的拓扑量子物态研究;低温量子输运研究,在极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研究低维材料的输运性质 50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低温强磁场物性 51 (全日制)太阳能材料与器件 52 (全日制)激发态量子动力学;材料基因及材料计算;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 53 (全日制)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及其物理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 54 (全日制)现致力于在国内创建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温扫描探针实验室并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研究 55 (全日制)开展基于金刚石的量子计算和信息处理实验研究 56 (全日制)介观超导体的光学以及电输运性质,高温超导体及关联电子材料的远红外光学物性 57 (全日制)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 58 (全日制)拓扑磁性和磁畴结构及其材料制备研究 59 (全日制)探索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氧化物新材料;功能材料单晶生长 60 (全日制)颗粒复合材料的电、磁及声学性质的研究;颗粒物质实验和理论;基于第一原理的计算及其应用 61 (全日制)新型功能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新奇物性与功能调控;太阳能电池材料(硅薄膜/量子点,CIGS薄膜,钙钛矿及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和研发 62 (全日制)新型高温超导微波/毫米波器件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63 (全日制)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与物性研究 64 (全日制)金属间电子强关联材料的异常电子输运行为研究 65 (全日制)磁学;非易失性阻变、相变、铁电存储技术;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存储与计算 66 (全日制)非晶态物理和材料;新型非晶合金的研发(高能量、超稳定、可相变);先进非晶态材料的制备、结构和物性研究 67 (全日制)表面物理与计算物理 68 (全日制)先进中子散射技术及其在磁性、能源材料中的应用 69 (全日制)无机电磁功能材料晶体生长、结构与物性 70 (全日制)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71 (全日制)二维量子材料的生长与原位表征;单分子及金属-有机分子自组装体系;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征和性能调控 72 (全日制)新型拓扑磁性材料设计、物理与器件;新型磁相变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和机理研究;磁性拓扑半金属生长与物性研究 73 (全日制)轻元素二维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电子结构调控;光电化学催化中的表/界面问题;非贵金属纳米等离激元材料 74 (全日制)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拓扑超导研究 75 (全日制)凝聚态物质中量子相干效应的研究;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76 (全日制)二次电池材料结构设计、性能预测、材料内部及表面的物理化学过程 77 (全日制)纳米光学、等离激元光子学、纳光子器件、表面增强光谱、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78 (全日制)低维量子材料的分子束外延(MBE),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谱(STM/STS)的物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79 (全日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材料物性和机理研究 80 (全日制)无机功能氧化物材料的制备、电子显微学结构分析、结构和物性的关联 81 (全日制)统计物理及其在软物质和生命物质体系中的应用 82 (全日制)功能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83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与固态锂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的同步辐射原位表征;锂电池材料与器件失效分析与逆向分析 84 (全日制)低温下凝聚态的电子基态、低能激发态、以及各类相互作用的研究 85 (全日制)二维原子晶体的可控制备与加工、物性调控及其功能电子器件研究 86 (全日制)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光电性质 87 (全日制)固态量子信息的多场调控与材料研究;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 88 (全日制)高性能热电材料输运机制研究 89 (全日制)强关联量子材料的超快光谱学研究 90 (全日制)新型二次电池体系探索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 91 (全日制)新材料中的自旋轨道力矩效应的研究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薄膜材料中的拓扑斯格明子的研究以及相关器件的制备 92 (全日制)超导量子电路的制备和量子现象及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93 (全日制)强关联及拓扑超导的核磁共振研究 94 (全日制)碳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制备、物性和功能器件研究 95 (全日制)凝聚态物理实验: 超导材料和其它量子材料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96 (全日制)材料表面、界面物理性质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S)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甲)或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 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619: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09: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11: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819: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
研究方向 | 01 非晶材料的低温物理性能研究;非晶物理 02 表面/界面离子传输;低维结构的制备与光电性质 03 纳米磁性多层膜的磁各向异性、磁耦合与自旋相关输运 04 薄膜生长技术、过程与机理;新材料探索;水科学;低温等离子体,凝聚态表面;微结构与量子力学 05 GaN基材料的MOCVD生长及物性研究,GaN基材料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紫外探测器、微电子方面的应用研究 06 纳米流体中离子输运特性及其在新能源中的应用;下一代先进电池体系及相关材料 07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探索、结构、物性及晶体生长 08 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磁共振;磁性氧化物单晶 09 非常规超导体和相关材料的物理性质研究;扫描隧道谱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和扫描隧道谱仪 10 主要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新奇超导体和强关联电子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电子激发性质。 11 多重极端条件下奇异物理现象的探索和机理研究 12 铜氧化物超导体中的本征电子相及功能材料的磁性质研究 13 生物马达蛋白之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14 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15 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相关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子器件研究 16 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晶体学计算机软件设计 18 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19 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的可控制备、新奇物理特性研究及在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20 氧化物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其表面的新奇物理现象 21 基于SiC衬底的石墨烯材料生长、物理特性研究和器件应用探索 22 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原理型器件研究 23 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可控生长及机理,原子尺度的半导体器件 24 金属间化合物、复杂氧化物薄膜磁热效应及输运特性研究 25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及其相关基础科学问题 26 材料中电子和离子输运;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27 利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从事: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可控生长及高分辨表征、吸附于金属及半导体表面有机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研究 28 纳米材料物理 29 氧化物低维体系自旋极化输运机制研究;氧化物体系光电效应机制研究 30 新型量子态和含能物质的超常条件研制及多元调控 31 功能材料晶体结构和缺陷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 32 锂电池高容量正负极材料,固体离子学材料、器件与测量 33 原位电子显微技术,关联体系的结构问题研究 34 单分子生物物理,膜蛋白和细胞膜生物物理 35 低维电子系统物性,如量子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等 36 一维纳米热电材料制备及表征;铁电磁性材料结构与性能 37 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38 开展基于金刚石的量子计算和信息处理实验研究 39 强关联先进材料能带电子结构的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先进科研仪器研制 40 单分子测控及激发态动力学研究 41 低维材料及其微纳器件中电荷和自旋输运的量子调控 42 关联电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研究 44 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材料合成与光分解水制氢;光子晶体 45 (1)表面量子相互作用; (2)激发态量子动力学;(3)能量转化和存储微观机制、太阳能电池、表面与水相互作用等。 46 强制非平衡体系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其物理性质 47 介观超导体的光学以及电输运性质,高温超导体及关联电子材料的远红外光学物性,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膜、超大磁电阻薄膜及其异质结的制备及 49 新超导材料探索,单晶生长,材料的物性表征与研究 50 磁性物理学和磁性材料 51 低维纳米体系的可控制备、纳米器件的构造及相关物理 52 液体和颗粒物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53 (1)氧化物磁电子学; (2)电荷、轨道及自旋序调控与自旋极化电子输运行为; (3)氧化物人工结构材料设计及维度/界面、层间耦合 54 高压-低温-磁场条件下超导及其它电子关联系统的物态及物性的研究。超导及其它先进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 55 磁性材料和强关联电子体系 56 非晶材料和物理 57 轻元素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理性质;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受限系统中水的行为与特性 58 中子散射谱仪设计与应用;磁性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中子散射研究 60 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61 生物钟和神经动力学;钙离子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 62 低温下凝聚态物质中量子干涉效应和精细电子结构的研究 63 电子离子在新能源材料中的混合输运及相关物理化学过程 64 基于高通量组合薄膜技术探索新(超导)材料及物理研究 67 表面和人工低维结构的电子态调控、单原子尺度物性 69 生物分子马达工作机理研究 71 准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与性能 72 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73 电子显微学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多铁性,超导,磁性,铁电等材料及纳米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74 薄膜材料低维输运性质及磁学光学特性研究 75 纳米材料器件及其物理 76 电阻型存储器的材料与物理研究;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 77 (1)超导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2)超导量子电路中的原子物理和量子光学现象;(3)超导物理(单电子隧道谱、约瑟夫森效应等)。 78 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及相关机理研究 79 超导薄膜材料和器件的物理与应用 80 核磁共振法研究超导体电子配对的对称性与自旋涨落等 81 超导单晶制备与物性研究 82 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其相关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应用基础研究 83 新型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机理和奇异正常态性质的研究 84 现致力于在国内创建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温扫描探针实验室并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研究 85 激光冷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玻色-费米混合简并系统,量子存储,量子信息,光泵原子磁场计 86 致力于太阳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相关器件研究 87 1、GaAs基、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MOCVD生长技术研究。2、新型LED器件工艺研究。 88 新超导材料探索、高温超导机理、超导体磁通物理、Mott绝缘体中新现象研究 89 新型铁基超导薄膜制备和物理性质、薄膜生长过程、微结构特征化、超导体相关的表面界面效应 91 先进电子显微方法及其在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当中的应用 92 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与物性研究 93 新型超导等量子关联材料的探索及其物理性质的研究 94 软物质物理实验:胶体体系的统计物理和材料特性、颗粒固体的形变和声学性质、新型胶体材料的研究 95 利用中子散射研究非常规超导体以及其他强关联电子材料中的自旋涨落 96 主要从事基于微纳米结构/微流体芯片的生物物理研究 98 金属间电子强关联材料的异常电子输运行为研究 99 无机功能氧化物材料的制备、电子显微学结构分析、结构和物性的关联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甲)或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 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高等数学(甲):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普通物理(甲):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619物理化学(甲):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说明 主要题型可能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等。 819无机化学: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809固体物理: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11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 (全日制)光阻, 聚合物量子物理和超导, 二维材料;表面科学;应用物理学器件 02 (全日制)胶体相互作用;自组装动力学;生物系统的多价结合;细菌运动 03 (全日制)低维结构的制备与物性;界面载流子输运与器件机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 04 (全日制)磁性异质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磁电输运性质的研究;磁性功能材料的磁畴结构、显微结构研究 05 (全日制)高温超导薄膜物理及薄膜材料制备研究 06 (全日制)薄膜生长技术、过程与机理;新材料探索;水科学;低温等离子体,凝聚态表面;微结构与量子力学;功能性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新材料研究 07 (全日制)新型超导等量子关联材料探索及其非常规物理特性研究 08 (全日制)半导体物理及材料制备;GaAs基、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MOCVD生长技术研究;新型LED器件工艺研究 09 (全日制)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实验研究 10 (全日制)类石墨烯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三维和二维拓扑绝缘体以及拓扑半金属;多种二维体系的异质结构 11 (全日制)固体中离子运/电子输运及其在储能中应用 12 (全日制)新光电功能材料设计、制备、结构、物性及其应用;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及机理研究 13 (全日制)利用强磁场和低温条件下的红外光谱来研究拓扑量子材料,强关联和低维电子体系的物理性质 14 (全日制)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低维纳米材料的电磁、光电性能的研究 15 (全日制)高压综合极端条件下的新材料和奇异物理现象探索;高压新物相合成及量子态调控;高压中子散射晶格及电子结构表征 16 (全日制)非常规超导以及拓扑超导电输运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复杂氧化物薄膜电输运性质研究 17 (全日制)角分辨光电子能谱;X射线材料结构和激发研究;高温超导以及界面超导;拓扑物态电子结构研究 18 (全日制)新超导体探索、铁硒基高温超导晶体和薄膜制备及物性 19 (全日制)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20 (全日制)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柔性透明电子学/光电子学与器件应用研究 21 (全日制)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用于Cryo-EM的图像处理和解析 22 (全日制)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23 (全日制)原子尺度对称性破缺下的新奇物性 24 (全日制)低维结构与器件的新奇物性研究 25 (全日制)新型量子材料低维结构的精确控制生长及其量子现象的人工调控 26 (全日制)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电器件探索以及宽禁带半导体单晶生长和物性研究 27 (全日制)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器件 28 (全日制)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磁性、磁热效应及相关机理;复杂氧化物薄膜/异质结界面量子序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29 (全日制)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纳米离子学;光电一体化能源系统 30 (全日制)固体材料中的离子的储存和输运特性研究;高性能锂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与开发 31 (全日制)低维材料体系中元激发和准粒子的探测和研究 32 (全日制)纳米材料物理 33 (全日制)高通量超导研究 34 (全日制)新型量子演生材料设计研制;量子功能极端条件调控;超高能量密度物质 35 (全日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研究;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36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及固体离子学;电池材料及其基础科学问题的计算模拟研究 37 (全日制)电子显微学方法与结构分析;强关联系统的电荷序,轨道序和结构相变研究;新型多铁材料及超导材料结构 38 (全日制)物理与生物交叉研究;超高精度单分子荧光技术研究生物分子的运行机理 39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中子散射和输运性质研究 40 (全日制)拓扑物态与量子输运;自旋物理与器件 41 (全日制)多维超快红外光谱对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超快动力学的探测 42 (全日制)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43 (全日制)自旋、能谷量子态物性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的应用;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学 44 (全日制)利用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技术,研究关联电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和新型二维材料的物理性质 45 (全日制)碳纳米管结构批量调控,基本物性及其在微纳光子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研究 46 (全日制)材料的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新型亚稳材料的探索及物性 47 (全日制)新型高压功能材料制备与新颖物性研究 48 (全日制)单分子激发态动力学探测、单自旋量子态的探测与控制、及DNA单分子测序 49 (全日制)极低温下的拓扑量子物态研究;低温量子输运研究,在极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研究低维材料的输运性质 50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低温强磁场物性 51 (全日制)太阳能材料与器件 52 (全日制)激发态量子动力学;材料基因及材料计算;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 53 (全日制)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及其物理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 54 (全日制)现致力于在国内创建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温扫描探针实验室并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研究 55 (全日制)开展基于金刚石的量子计算和信息处理实验研究 56 (全日制)介观超导体的光学以及电输运性质,高温超导体及关联电子材料的远红外光学物性 57 (全日制)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 58 (全日制)拓扑磁性和磁畴结构及其材料制备研究 59 (全日制)探索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氧化物新材料;功能材料单晶生长 60 (全日制)颗粒复合材料的电、磁及声学性质的研究;颗粒物质实验和理论;基于第一原理的计算及其应用 61 (全日制)新型功能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新奇物性与功能调控;太阳能电池材料(硅薄膜/量子点,CIGS薄膜,钙钛矿及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和研发 62 (全日制)新型高温超导微波/毫米波器件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63 (全日制)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与物性研究 64 (全日制)金属间电子强关联材料的异常电子输运行为研究 65 (全日制)磁学;非易失性阻变、相变、铁电存储技术;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存储与计算 66 (全日制)非晶态物理和材料;新型非晶合金的研发(高能量、超稳定、可相变);先进非晶态材料的制备、结构和物性研究 67 (全日制)表面物理与计算物理 68 (全日制)先进中子散射技术及其在磁性、能源材料中的应用 69 (全日制)无机电磁功能材料晶体生长、结构与物性 70 (全日制)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71 (全日制)二维量子材料的生长与原位表征;单分子及金属-有机分子自组装体系;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征和性能调控 72 (全日制)新型拓扑磁性材料设计、物理与器件;新型磁相变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和机理研究;磁性拓扑半金属生长与物性研究 73 (全日制)轻元素二维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电子结构调控;光电化学催化中的表/界面问题;非贵金属纳米等离激元材料 74 (全日制)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拓扑超导研究 75 (全日制)凝聚态物质中量子相干效应的研究;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76 (全日制)二次电池材料结构设计、性能预测、材料内部及表面的物理化学过程 77 (全日制)纳米光学、等离激元光子学、纳光子器件、表面增强光谱、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78 (全日制)低维量子材料的分子束外延(MBE),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谱(STM/STS)的物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79 (全日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材料物性和机理研究 80 (全日制)无机功能氧化物材料的制备、电子显微学结构分析、结构和物性的关联 81 (全日制)统计物理及其在软物质和生命物质体系中的应用 82 (全日制)功能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83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与固态锂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的同步辐射原位表征;锂电池材料与器件失效分析与逆向分析 84 (全日制)低温下凝聚态的电子基态、低能激发态、以及各类相互作用的研究 85 (全日制)二维原子晶体的可控制备与加工、物性调控及其功能电子器件研究 86 (全日制)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光电性质 87 (全日制)固态量子信息的多场调控与材料研究;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 88 (全日制)高性能热电材料输运机制研究 89 (全日制)强关联量子材料的超快光谱学研究 90 (全日制)新型二次电池体系探索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 91 (全日制)新材料中的自旋轨道力矩效应的研究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薄膜材料中的拓扑斯格明子的研究以及相关器件的制备 92 (全日制)超导量子电路的制备和量子现象及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93 (全日制)强关联及拓扑超导的核磁共振研究 94 (全日制)碳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制备、物性和功能器件研究 95 (全日制)凝聚态物理实验: 超导材料和其它量子材料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96 (全日制)材料表面、界面物理性质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S)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甲)或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 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619: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09: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11: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819: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
研究方向 | 01 非晶材料的低温物理性能研究;非晶物理 02 表面/界面离子传输;低维结构的制备与光电性质 03 纳米磁性多层膜的磁各向异性、磁耦合与自旋相关输运 04 凝聚态物理,低温等离子体物理 05 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研究,红外、紫外探测器外延研究, 06 纳米流体中离子输运特性及其在新能源中的应用;下一代先进电池体系及相关材料 07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探索、结构、物性及晶体生长 08 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磁共振;磁性氧化物单晶 09 利用非弹性中子散射研究强关联体系的自旋涨落 10 高温超导体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氧化物薄膜制备及研究 11 新超导体探索和粉末衍射结构分析方法 12 铜氧化物超导体中的本征电子相及功能材料的磁性质研究 13 生物马达蛋白之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14 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15 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相关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子器件研究 16 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晶体学计算机软件设计 17 蛋白质动态结构及光合模拟系统的超快光谱研究 18 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19 低维信息功能材料的制备、物性与器件研究 20 氧化物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其表面的新奇物理现象 21 基于SiC衬底的石墨烯材料生长、物理特性研究和器件应用探索 22 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原理型器件研究 23 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可控生长及机理,原子尺度的半导体器件 24 金属间化合物、复杂氧化物薄膜磁热效应及输运特性研究 25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及其相关基础科学问题 26 材料中电子和离子输运;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27 氧化物人工低维结构的生长与性能调控 28 纳米材料物理 29 氧化物低维体系自旋极化输运机制研究;氧化物体系光电效应机制研究 30 新型量子态和含能物质的超常条件研制及多元调控 31 功能材料晶体结构和缺陷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 32 锂电池高容量正负极材料,固体离子学材料、器件与测量 33 原位电子显微技术,关联体系的结构问题研究 34 单分子生物物理,膜蛋白和细胞膜生物物理 35 低维电子系统物性,如量子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等 36 一维纳米热电材料制备及表征;铁电磁性材料结构与性能 37 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38 自旋电子学/自旋输运,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固态量子计算 39 强关联先进材料能带电子结构的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先进科研仪器研制 40 单分子及表面元激发的探测﹑控制﹑及其动力学过程 41 低维材料及其微纳器件中电荷和自旋输运的量子调控 42 关联电子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和磁性研究 44 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材料合成与光分解水制氢;光子晶体 45 表面激发动力学和能源转化机制 46 强制非平衡体系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其物理性质 47 固体中的电子态、受限系统中的量子现象、表面等离子体 49 新超导材料探索,单晶生长,材料的物性表征与研究 50 磁性物理学和磁性材料 51 低维纳米体系的可控制备、纳米器件的构造及相关物理 52 液体和颗粒物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53 特殊氧化物的奇异磁、电性质及其关联效应 54 超导研究中的压力调控 55 磁性材料和强关联电子体系 56 非晶材料和物理 57 轻元素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理性质;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受限系统中水的行为与特性 58 中子散射谱仪设计与应用;磁性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中子散射研究 60 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61 生物钟和神经动力学;钙离子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 62 低温下凝聚态物质中量子干涉效应和精细电子结构的研究 63 电子离子在新能源材料中的混合输运及相关物理化学过程 64 稀土永磁材料的结构与磁性 65 高温高压下的晶体结构分析、超硬材料、能源与环境 67 表面和人工低维结构的电子态调控、单原子尺度物性 68 使用固体核磁共振谱研究能源相关材料中的基本问题 69 生物分子马达工作机理研究 70 等离激元光子学,表面增强光谱,单分子光谱,纳米光学和近场光学 71 准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与性能 72 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73 功能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高压合成及高压物性研究 74 薄膜材料低维输运性质及磁学光学特性研究 75 纳米材料器件及其物理 76 电阻型存储器的材料与物理研究;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 77 超导量子计算、超导体单电子隧道谱研究 78 新超导体探索及相关机理研究 79 超导薄膜材料和器件的物理与应用 80 核磁共振法研究超导体电子配对的对称性与自旋涨落等 81 超导单晶制备与物性研究 82 准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与性能 83 新型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机理和奇异正常态性质的研究 84 现致力于在国内创建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温扫描探针实验室并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研究 85 激光冷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玻色-费米混合简并系统,量子存储,量子信息,光泵原子磁场计 86 致力于太阳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相关器件研究 87 1、GaAs基、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MOCVD生长技术研究。2、新型LED器件工艺研究。 88 新超导材料探索、高温超导机理、超导体磁通物理、Mott绝缘体中新现象研究 89 新型铁基超导薄膜制备和物理性质、薄膜生长过程、微结构特征化、超导体相关的表面界面效应 91 先进电子显微方法及其在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当中的应用 92 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与物性研究 93 新型量子关联材料的探索及其物理性质的研究 94 软物质物理实验:胶体体系的统计物理和材料特性、颗粒固体的形变和声学性质、新型胶体材料的研究 95 利用中子散射研究非常规超导体以及其他强关联电子材料中的自旋涨落 96 主要从事基于微纳米结构/微流体芯片的生物物理研究 97 超常规条件下新材料的制备、表征、调控与物理 98 金属间电子强关联材料的异常电子输运行为研究 99 无机功能氧化物材料的制备、电子显微学结构分析、结构和物性的关联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甲)或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 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高等数学(甲):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普通物理(甲):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809固体物理: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11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619物理化学(甲):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19无机化学: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 (全日制)光阻, 聚合物量子物理和超导, 二维材料;表面科学;应用物理学器件 02 (全日制)胶体相互作用;自组装动力学;生物系统的多价结合;细菌运动 03 (全日制)低维结构的制备与物性;界面载流子输运与器件机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 04 (全日制)磁性异质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磁电输运性质的研究;磁性功能材料的磁畴结构、显微结构研究 05 (全日制)高温超导薄膜物理及薄膜材料制备研究 06 (全日制)薄膜生长技术、过程与机理;新材料探索;水科学;低温等离子体,凝聚态表面;微结构与量子力学;功能性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新材料研究 07 (全日制)新型超导等量子关联材料探索及其非常规物理特性研究 08 (全日制)半导体物理及材料制备;GaAs基、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MOCVD生长技术研究;新型LED器件工艺研究 09 (全日制)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实验研究 10 (全日制)类石墨烯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三维和二维拓扑绝缘体以及拓扑半金属;多种二维体系的异质结构 11 (全日制)固体中离子运/电子输运及其在储能中应用 12 (全日制)新光电功能材料设计、制备、结构、物性及其应用;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及机理研究 13 (全日制)利用强磁场和低温条件下的红外光谱来研究拓扑量子材料,强关联和低维电子体系的物理性质 14 (全日制)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低维纳米材料的电磁、光电性能的研究 15 (全日制)高压综合极端条件下的新材料和奇异物理现象探索;高压新物相合成及量子态调控;高压中子散射晶格及电子结构表征 16 (全日制)非常规超导以及拓扑超导电输运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复杂氧化物薄膜电输运性质研究 17 (全日制)角分辨光电子能谱;X射线材料结构和激发研究;高温超导以及界面超导;拓扑物态电子结构研究 18 (全日制)新超导体探索、铁硒基高温超导晶体和薄膜制备及物性 19 (全日制)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20 (全日制)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柔性透明电子学/光电子学与器件应用研究 21 (全日制)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用于Cryo-EM的图像处理和解析 22 (全日制)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23 (全日制)原子尺度对称性破缺下的新奇物性 24 (全日制)低维结构与器件的新奇物性研究 25 (全日制)新型量子材料低维结构的精确控制生长及其量子现象的人工调控 26 (全日制)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电器件探索以及宽禁带半导体单晶生长和物性研究 27 (全日制)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器件 28 (全日制)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磁性、磁热效应及相关机理;复杂氧化物薄膜/异质结界面量子序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29 (全日制)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纳米离子学;光电一体化能源系统 30 (全日制)固体材料中的离子的储存和输运特性研究;高性能锂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与开发 31 (全日制)低维材料体系中元激发和准粒子的探测和研究 32 (全日制)纳米材料物理 33 (全日制)高通量超导研究 34 (全日制)新型量子演生材料设计研制;量子功能极端条件调控;超高能量密度物质 35 (全日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研究;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36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及固体离子学;电池材料及其基础科学问题的计算模拟研究 37 (全日制)电子显微学方法与结构分析;强关联系统的电荷序,轨道序和结构相变研究;新型多铁材料及超导材料结构 38 (全日制)物理与生物交叉研究;超高精度单分子荧光技术研究生物分子的运行机理 39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中子散射和输运性质研究 40 (全日制)拓扑物态与量子输运;自旋物理与器件 41 (全日制)多维超快红外光谱对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超快动力学的探测 42 (全日制)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43 (全日制)自旋、能谷量子态物性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的应用;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学 44 (全日制)利用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技术,研究关联电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和新型二维材料的物理性质 45 (全日制)碳纳米管结构批量调控,基本物性及其在微纳光子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研究 46 (全日制)材料的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新型亚稳材料的探索及物性 47 (全日制)新型高压功能材料制备与新颖物性研究 48 (全日制)单分子激发态动力学探测、单自旋量子态的探测与控制、及DNA单分子测序 49 (全日制)极低温下的拓扑量子物态研究;低温量子输运研究,在极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研究低维材料的输运性质 50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低温强磁场物性 51 (全日制)太阳能材料与器件 52 (全日制)激发态量子动力学;材料基因及材料计算;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 53 (全日制)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及其物理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 54 (全日制)现致力于在国内创建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温扫描探针实验室并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研究 55 (全日制)开展基于金刚石的量子计算和信息处理实验研究 56 (全日制)介观超导体的光学以及电输运性质,高温超导体及关联电子材料的远红外光学物性 57 (全日制)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 58 (全日制)拓扑磁性和磁畴结构及其材料制备研究 59 (全日制)探索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氧化物新材料;功能材料单晶生长 60 (全日制)颗粒复合材料的电、磁及声学性质的研究;颗粒物质实验和理论;基于第一原理的计算及其应用 61 (全日制)新型功能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新奇物性与功能调控;太阳能电池材料(硅薄膜/量子点,CIGS薄膜,钙钛矿及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和研发 62 (全日制)新型高温超导微波/毫米波器件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63 (全日制)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与物性研究 64 (全日制)金属间电子强关联材料的异常电子输运行为研究 65 (全日制)磁学;非易失性阻变、相变、铁电存储技术;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存储与计算 66 (全日制)非晶态物理和材料;新型非晶合金的研发(高能量、超稳定、可相变);先进非晶态材料的制备、结构和物性研究 67 (全日制)表面物理与计算物理 68 (全日制)先进中子散射技术及其在磁性、能源材料中的应用 69 (全日制)无机电磁功能材料晶体生长、结构与物性 70 (全日制)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71 (全日制)二维量子材料的生长与原位表征;单分子及金属-有机分子自组装体系;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征和性能调控 72 (全日制)新型拓扑磁性材料设计、物理与器件;新型磁相变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和机理研究;磁性拓扑半金属生长与物性研究 73 (全日制)轻元素二维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电子结构调控;光电化学催化中的表/界面问题;非贵金属纳米等离激元材料 74 (全日制)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拓扑超导研究 75 (全日制)凝聚态物质中量子相干效应的研究;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76 (全日制)二次电池材料结构设计、性能预测、材料内部及表面的物理化学过程 77 (全日制)纳米光学、等离激元光子学、纳光子器件、表面增强光谱、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78 (全日制)低维量子材料的分子束外延(MBE),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谱(STM/STS)的物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79 (全日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材料物性和机理研究 80 (全日制)无机功能氧化物材料的制备、电子显微学结构分析、结构和物性的关联 81 (全日制)统计物理及其在软物质和生命物质体系中的应用 82 (全日制)功能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83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与固态锂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的同步辐射原位表征;锂电池材料与器件失效分析与逆向分析 84 (全日制)低温下凝聚态的电子基态、低能激发态、以及各类相互作用的研究 85 (全日制)二维原子晶体的可控制备与加工、物性调控及其功能电子器件研究 86 (全日制)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光电性质 87 (全日制)固态量子信息的多场调控与材料研究;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 88 (全日制)高性能热电材料输运机制研究 89 (全日制)强关联量子材料的超快光谱学研究 90 (全日制)新型二次电池体系探索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 91 (全日制)新材料中的自旋轨道力矩效应的研究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薄膜材料中的拓扑斯格明子的研究以及相关器件的制备 92 (全日制)超导量子电路的制备和量子现象及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93 (全日制)强关联及拓扑超导的核磁共振研究 94 (全日制)碳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制备、物性和功能器件研究 95 (全日制)凝聚态物理实验: 超导材料和其它量子材料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96 (全日制)材料表面、界面物理性质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S)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甲)或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 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619: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09: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11: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819: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
研究方向 | 01 凝聚态物理理论 02 纳米量子结构及其物性调控;分子及其复合体量子结构与物性;新型二维原子晶体(含石墨烯)材料的探索及其器件物理;扫描隧道显微术的发展 03 凝聚态系统关联和拓扑效应;自旋电子学理论及器件研究;非平衡量子输运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甲) ④811量子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研究方向03为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代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 (全日制)光阻, 聚合物量子物理和超导, 二维材料;表面科学;应用物理学器件 02 (全日制)胶体相互作用;自组装动力学;生物系统的多价结合;细菌运动 03 (全日制)低维结构的制备与物性;界面载流子输运与器件机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 04 (全日制)磁性异质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磁电输运性质的研究;磁性功能材料的磁畴结构、显微结构研究 05 (全日制)高温超导薄膜物理及薄膜材料制备研究 06 (全日制)薄膜生长技术、过程与机理;新材料探索;水科学;低温等离子体,凝聚态表面;微结构与量子力学;功能性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新材料研究 07 (全日制)新型超导等量子关联材料探索及其非常规物理特性研究 08 (全日制)半导体物理及材料制备;GaAs基、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MOCVD生长技术研究;新型LED器件工艺研究 09 (全日制)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实验研究 10 (全日制)类石墨烯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三维和二维拓扑绝缘体以及拓扑半金属;多种二维体系的异质结构 11 (全日制)固体中离子运/电子输运及其在储能中应用 12 (全日制)新光电功能材料设计、制备、结构、物性及其应用;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及机理研究 13 (全日制)利用强磁场和低温条件下的红外光谱来研究拓扑量子材料,强关联和低维电子体系的物理性质 14 (全日制)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低维纳米材料的电磁、光电性能的研究 15 (全日制)高压综合极端条件下的新材料和奇异物理现象探索;高压新物相合成及量子态调控;高压中子散射晶格及电子结构表征 16 (全日制)非常规超导以及拓扑超导电输运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复杂氧化物薄膜电输运性质研究 17 (全日制)角分辨光电子能谱;X射线材料结构和激发研究;高温超导以及界面超导;拓扑物态电子结构研究 18 (全日制)新超导体探索、铁硒基高温超导晶体和薄膜制备及物性 19 (全日制)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20 (全日制)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柔性透明电子学/光电子学与器件应用研究 21 (全日制)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用于Cryo-EM的图像处理和解析 22 (全日制)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23 (全日制)原子尺度对称性破缺下的新奇物性 24 (全日制)低维结构与器件的新奇物性研究 25 (全日制)新型量子材料低维结构的精确控制生长及其量子现象的人工调控 26 (全日制)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电器件探索以及宽禁带半导体单晶生长和物性研究 27 (全日制)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器件 28 (全日制)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磁性、磁热效应及相关机理;复杂氧化物薄膜/异质结界面量子序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29 (全日制)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纳米离子学;光电一体化能源系统 30 (全日制)固体材料中的离子的储存和输运特性研究;高性能锂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与开发 31 (全日制)低维材料体系中元激发和准粒子的探测和研究 32 (全日制)纳米材料物理 33 (全日制)高通量超导研究 34 (全日制)新型量子演生材料设计研制;量子功能极端条件调控;超高能量密度物质 35 (全日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研究;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36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及固体离子学;电池材料及其基础科学问题的计算模拟研究 37 (全日制)电子显微学方法与结构分析;强关联系统的电荷序,轨道序和结构相变研究;新型多铁材料及超导材料结构 38 (全日制)物理与生物交叉研究;超高精度单分子荧光技术研究生物分子的运行机理 39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中子散射和输运性质研究 40 (全日制)拓扑物态与量子输运;自旋物理与器件 41 (全日制)多维超快红外光谱对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超快动力学的探测 42 (全日制)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43 (全日制)自旋、能谷量子态物性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的应用;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学 44 (全日制)利用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技术,研究关联电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和新型二维材料的物理性质 45 (全日制)碳纳米管结构批量调控,基本物性及其在微纳光子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研究 46 (全日制)材料的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新型亚稳材料的探索及物性 47 (全日制)新型高压功能材料制备与新颖物性研究 48 (全日制)单分子激发态动力学探测、单自旋量子态的探测与控制、及DNA单分子测序 49 (全日制)极低温下的拓扑量子物态研究;低温量子输运研究,在极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研究低维材料的输运性质 50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低温强磁场物性 51 (全日制)太阳能材料与器件 52 (全日制)激发态量子动力学;材料基因及材料计算;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 53 (全日制)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及其物理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 54 (全日制)现致力于在国内创建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温扫描探针实验室并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研究 55 (全日制)开展基于金刚石的量子计算和信息处理实验研究 56 (全日制)介观超导体的光学以及电输运性质,高温超导体及关联电子材料的远红外光学物性 57 (全日制)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 58 (全日制)拓扑磁性和磁畴结构及其材料制备研究 59 (全日制)探索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氧化物新材料;功能材料单晶生长 60 (全日制)颗粒复合材料的电、磁及声学性质的研究;颗粒物质实验和理论;基于第一原理的计算及其应用 61 (全日制)新型功能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新奇物性与功能调控;太阳能电池材料(硅薄膜/量子点,CIGS薄膜,钙钛矿及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和研发 62 (全日制)新型高温超导微波/毫米波器件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63 (全日制)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与物性研究 64 (全日制)金属间电子强关联材料的异常电子输运行为研究 65 (全日制)磁学;非易失性阻变、相变、铁电存储技术;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存储与计算 66 (全日制)非晶态物理和材料;新型非晶合金的研发(高能量、超稳定、可相变);先进非晶态材料的制备、结构和物性研究 67 (全日制)表面物理与计算物理 68 (全日制)先进中子散射技术及其在磁性、能源材料中的应用 69 (全日制)无机电磁功能材料晶体生长、结构与物性 70 (全日制)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71 (全日制)二维量子材料的生长与原位表征;单分子及金属-有机分子自组装体系;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征和性能调控 72 (全日制)新型拓扑磁性材料设计、物理与器件;新型磁相变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和机理研究;磁性拓扑半金属生长与物性研究 73 (全日制)轻元素二维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电子结构调控;光电化学催化中的表/界面问题;非贵金属纳米等离激元材料 74 (全日制)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拓扑超导研究 75 (全日制)凝聚态物质中量子相干效应的研究;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76 (全日制)二次电池材料结构设计、性能预测、材料内部及表面的物理化学过程 77 (全日制)纳米光学、等离激元光子学、纳光子器件、表面增强光谱、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78 (全日制)低维量子材料的分子束外延(MBE),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谱(STM/STS)的物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79 (全日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材料物性和机理研究 80 (全日制)无机功能氧化物材料的制备、电子显微学结构分析、结构和物性的关联 81 (全日制)统计物理及其在软物质和生命物质体系中的应用 82 (全日制)功能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83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与固态锂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的同步辐射原位表征;锂电池材料与器件失效分析与逆向分析 84 (全日制)低温下凝聚态的电子基态、低能激发态、以及各类相互作用的研究 85 (全日制)二维原子晶体的可控制备与加工、物性调控及其功能电子器件研究 86 (全日制)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光电性质 87 (全日制)固态量子信息的多场调控与材料研究;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 88 (全日制)高性能热电材料输运机制研究 89 (全日制)强关联量子材料的超快光谱学研究 90 (全日制)新型二次电池体系探索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 91 (全日制)新材料中的自旋轨道力矩效应的研究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薄膜材料中的拓扑斯格明子的研究以及相关器件的制备 92 (全日制)超导量子电路的制备和量子现象及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93 (全日制)强关联及拓扑超导的核磁共振研究 94 (全日制)碳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制备、物性和功能器件研究 95 (全日制)凝聚态物理实验: 超导材料和其它量子材料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96 (全日制)材料表面、界面物理性质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S)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甲)或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 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619: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09: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11: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819: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
研究方向 | 01 非晶材料的低温物理性能研究;非晶物理 02 表面/界面离子传输;低维结构的制备与光电性质 03 纳米磁性多层膜的磁各向异性、磁耦合与自旋相关输运 04 凝聚态物理,低温等离子体物理 05 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研究,红外、紫外探测器外延研究, 06 纳米流体中离子输运特性及其在新能源中的应用;下一代先进电池体系及相关材料 07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探索、结构、物性及晶体生长 08 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磁共振;磁性氧化物单晶 09 利用非弹性中子散射研究强关联体系的自旋涨落 10 高温超导体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氧化物薄膜制备及研究 11 新超导体探索和粉末衍射结构分析方法 12 铜氧化物超导体中的本征电子相及功能材料的磁性质研究 13 生物马达蛋白之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14 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15 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相关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子器件研究 16 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晶体学计算机软件设计 17 电子学与科学仪器研制;亚微米材料微加工工艺及物性表征 18 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19 低维信息功能材料的制备、物性与器件研究 20 氧化物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其表面的新奇物理现象 21 基于SiC衬底的石墨烯材料生长、物理特性研究和器件应用探索 22 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原理型器件研究 23 非平衡态离散体系动力学研究,非线性物理,颗粒物质物理 24 金属间化合物、复杂氧化物薄膜磁热效应及输运特性研究 25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及其相关基础科学问题 26 材料中电子和离子输运;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27 蛋白质结构预测,动态模拟,蛋白质晶体学,计算生物学 28 纳米材料物理 29 氧化物低维体系自旋极化输运机制研究;氧化物体系光电效应机制研究 30 新型量子态和含能物质的超常条件研制及多元调控 31 功能材料晶体结构和缺陷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 32 锂电池高容量正负极材料,固体离子学材料、器件与测量 33 原位电子显微技术,关联体系的结构问题研究 34 单分子生物物理,膜蛋白和细胞膜生物物理 35 低维电子系统物性,如量子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等 36 一维纳米热电材料制备及表征;铁电磁性材料结构与性能 37 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38 自旋电子学/自旋输运,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固态量子计算 39 强关联先进材料能带电子结构的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先进科研仪器研制 40 单分子及表面元激发的探测?控制?及其动力学过程 41 低维材料及其微纳器件中电荷和自旋输运的量子调控 42 关联电子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和磁性研究 43 表面吸附/催化的量子调控、拓扑绝缘体的表面物理和化学 44 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材料合成与光分解水制氢;光子晶体 45 表面激发动力学和能源转化机制 46 强制非平衡体系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其物理性质 47 固体中的电子态、受限系统中的量子现象、表面等离子体 48 功能材料晶体结构、相变、结构-性能关系及新材料探索 49 新超导材料探索,单晶生长,材料的物性表征与研究 50 磁性物理学和磁性材料 51 低维纳米体系的可控制备、纳米器件的构造及相关物理 52 液体和颗粒物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53 特殊氧化物的奇异磁、电性质及其关联效应 54 超导研究中的压力调控 55 磁性材料和强关联电子体系 56 非晶材料和物理 57 轻元素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理性质;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受限系统中水的行为与特性 58 中子散射谱仪设计与应用;磁性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中子散射研究 59 强关联电子体系与非常规超导电性 60 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61 生物钟和神经动力学;钙离子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 62 低温下凝聚态物质中量子干涉效应和精细电子结构的研究 63 电子离子在新能源材料中的混合输运及相关物理化学过程 64 稀土永磁材料的结构与磁性 65 高温高压下的晶体结构分析、超硬材料、能源与环境 66 磁学和磁性智能材料以及金属物理学研究 67 表面和人工低维结构的电子态调控、单原子尺度物性 68 使用固体核磁共振谱研究能源相关材料中的基本问题 69 生物分子马达工作机理研究 70 等离激元光子学,表面增强光谱,单分子光谱,纳米光学和近场光学 71 准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与性能 72 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73 功能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高压合成及高压物性研究 74 薄膜材料低维输运性质及磁学光学特性研究 75 纳米材料器件及其物理 76 电阻型存储器的材料与物理研究;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 77 超导量子计算、超导体单电子隧道谱研究 78 新超导体探索及相关机理研究 79 超导薄膜材料和器件的物理与应用 80 核磁共振法研究超导体电子配对的对称性与自旋涨落等 81 超导单晶制备与物性研究 82 准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与性能 83 新型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机理和奇异正常态性质的研究 84 现致力于在国内创建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温扫描探针实验室并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研究 85 激光冷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玻色-费米混合简并系统,量子存储,量子信息,光泵原子磁场计 86 致力于太阳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相关器件研究 87 1、GaAs基、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MOCVD生长技术研究。2、新型LED器件工艺研究。 88 新超导材料探索、高温超导机理、超导体磁通物理、Mott绝缘体中新现象研究 89 新型铁基超导薄膜制备和物理性质、薄膜生长过程、微结构特征化、超导体相关的表面界面效应 90 物性和晶体结构 91 先进电子显微方法及其在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当中的应用 92 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与物性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7普通物理(甲) 主要参考教材: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619物理化学(甲) 主要参考书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09固体物理 主要参考书目 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 811量子力学 主要参考书目: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819无机化学 参考教材: 《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 (全日制)光阻, 聚合物量子物理和超导, 二维材料;表面科学;应用物理学器件 02 (全日制)胶体相互作用;自组装动力学;生物系统的多价结合;细菌运动 03 (全日制)低维结构的制备与物性;界面载流子输运与器件机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 04 (全日制)磁性异质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磁电输运性质的研究;磁性功能材料的磁畴结构、显微结构研究 05 (全日制)高温超导薄膜物理及薄膜材料制备研究 06 (全日制)薄膜生长技术、过程与机理;新材料探索;水科学;低温等离子体,凝聚态表面;微结构与量子力学;功能性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新材料研究 07 (全日制)新型超导等量子关联材料探索及其非常规物理特性研究 08 (全日制)半导体物理及材料制备;GaAs基、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MOCVD生长技术研究;新型LED器件工艺研究 09 (全日制)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实验研究 10 (全日制)类石墨烯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三维和二维拓扑绝缘体以及拓扑半金属;多种二维体系的异质结构 11 (全日制)固体中离子运/电子输运及其在储能中应用 12 (全日制)新光电功能材料设计、制备、结构、物性及其应用;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及机理研究 13 (全日制)利用强磁场和低温条件下的红外光谱来研究拓扑量子材料,强关联和低维电子体系的物理性质 14 (全日制)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低维纳米材料的电磁、光电性能的研究 15 (全日制)高压综合极端条件下的新材料和奇异物理现象探索;高压新物相合成及量子态调控;高压中子散射晶格及电子结构表征 16 (全日制)非常规超导以及拓扑超导电输运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复杂氧化物薄膜电输运性质研究 17 (全日制)角分辨光电子能谱;X射线材料结构和激发研究;高温超导以及界面超导;拓扑物态电子结构研究 18 (全日制)新超导体探索、铁硒基高温超导晶体和薄膜制备及物性 19 (全日制)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20 (全日制)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柔性透明电子学/光电子学与器件应用研究 21 (全日制)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用于Cryo-EM的图像处理和解析 22 (全日制)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23 (全日制)原子尺度对称性破缺下的新奇物性 24 (全日制)低维结构与器件的新奇物性研究 25 (全日制)新型量子材料低维结构的精确控制生长及其量子现象的人工调控 26 (全日制)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电器件探索以及宽禁带半导体单晶生长和物性研究 27 (全日制)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器件 28 (全日制)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磁性、磁热效应及相关机理;复杂氧化物薄膜/异质结界面量子序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29 (全日制)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纳米离子学;光电一体化能源系统 30 (全日制)固体材料中的离子的储存和输运特性研究;高性能锂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与开发 31 (全日制)低维材料体系中元激发和准粒子的探测和研究 32 (全日制)纳米材料物理 33 (全日制)高通量超导研究 34 (全日制)新型量子演生材料设计研制;量子功能极端条件调控;超高能量密度物质 35 (全日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研究;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36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及固体离子学;电池材料及其基础科学问题的计算模拟研究 37 (全日制)电子显微学方法与结构分析;强关联系统的电荷序,轨道序和结构相变研究;新型多铁材料及超导材料结构 38 (全日制)物理与生物交叉研究;超高精度单分子荧光技术研究生物分子的运行机理 39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中子散射和输运性质研究 40 (全日制)拓扑物态与量子输运;自旋物理与器件 41 (全日制)多维超快红外光谱对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超快动力学的探测 42 (全日制)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43 (全日制)自旋、能谷量子态物性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的应用;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学 44 (全日制)利用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技术,研究关联电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和新型二维材料的物理性质 45 (全日制)碳纳米管结构批量调控,基本物性及其在微纳光子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研究 46 (全日制)材料的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新型亚稳材料的探索及物性 47 (全日制)新型高压功能材料制备与新颖物性研究 48 (全日制)单分子激发态动力学探测、单自旋量子态的探测与控制、及DNA单分子测序 49 (全日制)极低温下的拓扑量子物态研究;低温量子输运研究,在极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研究低维材料的输运性质 50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低温强磁场物性 51 (全日制)太阳能材料与器件 52 (全日制)激发态量子动力学;材料基因及材料计算;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 53 (全日制)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及其物理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 54 (全日制)现致力于在国内创建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温扫描探针实验室并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研究 55 (全日制)开展基于金刚石的量子计算和信息处理实验研究 56 (全日制)介观超导体的光学以及电输运性质,高温超导体及关联电子材料的远红外光学物性 57 (全日制)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 58 (全日制)拓扑磁性和磁畴结构及其材料制备研究 59 (全日制)探索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氧化物新材料;功能材料单晶生长 60 (全日制)颗粒复合材料的电、磁及声学性质的研究;颗粒物质实验和理论;基于第一原理的计算及其应用 61 (全日制)新型功能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新奇物性与功能调控;太阳能电池材料(硅薄膜/量子点,CIGS薄膜,钙钛矿及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和研发 62 (全日制)新型高温超导微波/毫米波器件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63 (全日制)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与物性研究 64 (全日制)金属间电子强关联材料的异常电子输运行为研究 65 (全日制)磁学;非易失性阻变、相变、铁电存储技术;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存储与计算 66 (全日制)非晶态物理和材料;新型非晶合金的研发(高能量、超稳定、可相变);先进非晶态材料的制备、结构和物性研究 67 (全日制)表面物理与计算物理 68 (全日制)先进中子散射技术及其在磁性、能源材料中的应用 69 (全日制)无机电磁功能材料晶体生长、结构与物性 70 (全日制)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71 (全日制)二维量子材料的生长与原位表征;单分子及金属-有机分子自组装体系;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征和性能调控 72 (全日制)新型拓扑磁性材料设计、物理与器件;新型磁相变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和机理研究;磁性拓扑半金属生长与物性研究 73 (全日制)轻元素二维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电子结构调控;光电化学催化中的表/界面问题;非贵金属纳米等离激元材料 74 (全日制)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拓扑超导研究 75 (全日制)凝聚态物质中量子相干效应的研究;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76 (全日制)二次电池材料结构设计、性能预测、材料内部及表面的物理化学过程 77 (全日制)纳米光学、等离激元光子学、纳光子器件、表面增强光谱、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78 (全日制)低维量子材料的分子束外延(MBE),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谱(STM/STS)的物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79 (全日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材料物性和机理研究 80 (全日制)无机功能氧化物材料的制备、电子显微学结构分析、结构和物性的关联 81 (全日制)统计物理及其在软物质和生命物质体系中的应用 82 (全日制)功能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83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与固态锂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的同步辐射原位表征;锂电池材料与器件失效分析与逆向分析 84 (全日制)低温下凝聚态的电子基态、低能激发态、以及各类相互作用的研究 85 (全日制)二维原子晶体的可控制备与加工、物性调控及其功能电子器件研究 86 (全日制)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光电性质 87 (全日制)固态量子信息的多场调控与材料研究;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 88 (全日制)高性能热电材料输运机制研究 89 (全日制)强关联量子材料的超快光谱学研究 90 (全日制)新型二次电池体系探索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 91 (全日制)新材料中的自旋轨道力矩效应的研究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薄膜材料中的拓扑斯格明子的研究以及相关器件的制备 92 (全日制)超导量子电路的制备和量子现象及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93 (全日制)强关联及拓扑超导的核磁共振研究 94 (全日制)碳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制备、物性和功能器件研究 95 (全日制)凝聚态物理实验: 超导材料和其它量子材料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96 (全日制)材料表面、界面物理性质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S)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甲)或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 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619: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09: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11: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819: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
研究方向 | 非晶材料的低温物理性能研究;非晶物理 表面/界面离子传输;低维结构的制备与光电性质 纳米磁性多层膜的磁各向异性、磁耦合与自旋相关输运 凝聚态物理,低温等离子体物理 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研究,红外、紫外探测器外延研究, 纳米流体中离子输运特性及其在新能源中的应用;下一代先进电池体系及相关材料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探索、结构、物性及晶体生长 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磁共振;磁性氧化物单晶 利用非弹性中子散射研究强关联体系的自旋涨落 高温超导体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氧化物薄膜制备及研究 新超导体探索和粉末衍射结构分析方法 铜氧化物超导体中的本征电子相及功能材料的磁性质研究 生物马达蛋白之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相关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子器件研究 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晶体学计算机软件设计 电子学与科学仪器研制;亚微米材料微加工工艺及物性表征 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低维信息功能材料的制备、物性与器件研究 氧化物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其表面的新奇物理现象 基于SiC衬底的石墨烯材料生长、物理特性研究和器件应用探索 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原理型器件研究 非平衡态离散体系动力学研究,非线性物理,颗粒物质物理 金属间化合物、复杂氧化物薄膜磁热效应及输运特性研究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及其相关基础科学问题 材料中电子和离子输运;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蛋白质结构预测,动态模拟,蛋白质晶体学,计算生物学 纳米材料物理 氧化物低维体系自旋极化输运机制研究;氧化物体系光电效应机制研究 新型量子态和含能物质的超常条件研制及多元调控 功能材料晶体结构和缺陷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 锂电池高容量正负极材料,固体离子学材料、器件与测量 原位电子显微技术,关联体系的结构问题研究 单分子生物物理,膜蛋白和细胞膜生物物理 低维电子系统物性,如量子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等 一维纳米热电材料制备及表征;铁电磁性材料结构与性能 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自旋电子学/自旋输运,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固态量子计算 强关联先进材料能带电子结构的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先进科研仪器研制 单分子及表面元激发的探测?控制?及其动力学过程 低维材料及其微纳器件中电荷和自旋输运的量子调控 关联电子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和磁性研究 表面吸附/催化的量子调控、拓扑绝缘体的表面物理和化学 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材料合成与光分解水制氢;光子晶体 表面激发动力学和能源转化机制 强制非平衡体系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其物理性质 固体中的电子态、受限系统中的量子现象、表面等离子体 功能材料晶体结构、相变、结构-性能关系及新材料探索 新超导材料探索,单晶生长,材料的物性表征与研究 磁性物理学和磁性材料 低维纳米体系的可控制备、纳米器件的构造及相关物理 液体和颗粒物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特殊氧化物的奇异磁、电性质及其关联效应 超导研究中的压力调控 磁性材料和强关联电子体系 非晶材料和物理 轻元素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理性质;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受限系统中水的行为与特性 中子散射谱仪设计与应用;磁性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中子散射研究 强关联电子体系与非常规超导电性 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生物钟和神经动力学;钙离子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 低温下凝聚态物质中量子干涉效应和精细电子结构的研究 电子离子在新能源材料中的混合输运及相关物理化学过程 稀土永磁材料的结构与磁性 非常规超导体材料制备,超导机理和磁通态物理研究 磁学和磁性智能材料以及金属物理学研究 表面和人工低维结构的电子态调控、单原子尺度物性 使用固体核磁共振谱研究能源相关材料中的基本问题 生物分子马达工作机理研究 等离激元光子学,表面增强光谱,单分子光谱,纳米光学和近场光学 准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与性能 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功能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高压合成及高压物性研究 薄膜材料低维输运性质及磁学光学特性研究 纳米材料器件及其物理 电阻型存储器的材料与物理研究;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 超导量子计算、超导体单电子隧道谱研究 新超导体探索及相关机理研究 超导薄膜材料和器件的物理与应用 核磁共振法研究超导体电子配对的对称性与自旋涨落等 超导单晶制备与物性研究 准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与性能 新型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机理和奇异正常态性质的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 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 (全日制)光阻, 聚合物量子物理和超导, 二维材料;表面科学;应用物理学器件 02 (全日制)胶体相互作用;自组装动力学;生物系统的多价结合;细菌运动 03 (全日制)低维结构的制备与物性;界面载流子输运与器件机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 04 (全日制)磁性异质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磁电输运性质的研究;磁性功能材料的磁畴结构、显微结构研究 05 (全日制)高温超导薄膜物理及薄膜材料制备研究 06 (全日制)薄膜生长技术、过程与机理;新材料探索;水科学;低温等离子体,凝聚态表面;微结构与量子力学;功能性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新材料研究 07 (全日制)新型超导等量子关联材料探索及其非常规物理特性研究 08 (全日制)半导体物理及材料制备;GaAs基、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MOCVD生长技术研究;新型LED器件工艺研究 09 (全日制)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实验研究 10 (全日制)类石墨烯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三维和二维拓扑绝缘体以及拓扑半金属;多种二维体系的异质结构 11 (全日制)固体中离子运/电子输运及其在储能中应用 12 (全日制)新光电功能材料设计、制备、结构、物性及其应用;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及机理研究 13 (全日制)利用强磁场和低温条件下的红外光谱来研究拓扑量子材料,强关联和低维电子体系的物理性质 14 (全日制)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低维纳米材料的电磁、光电性能的研究 15 (全日制)高压综合极端条件下的新材料和奇异物理现象探索;高压新物相合成及量子态调控;高压中子散射晶格及电子结构表征 16 (全日制)非常规超导以及拓扑超导电输运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复杂氧化物薄膜电输运性质研究 17 (全日制)角分辨光电子能谱;X射线材料结构和激发研究;高温超导以及界面超导;拓扑物态电子结构研究 18 (全日制)新超导体探索、铁硒基高温超导晶体和薄膜制备及物性 19 (全日制)分子纳米结构自组装机制及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等 20 (全日制)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柔性透明电子学/光电子学与器件应用研究 21 (全日制)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用于Cryo-EM的图像处理和解析 22 (全日制)低维量子体系的结构与物性调控;未来信息科学中的材料 23 (全日制)原子尺度对称性破缺下的新奇物性 24 (全日制)低维结构与器件的新奇物性研究 25 (全日制)新型量子材料低维结构的精确控制生长及其量子现象的人工调控 26 (全日制)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电器件探索以及宽禁带半导体单晶生长和物性研究 27 (全日制)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和器件 28 (全日制)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磁性、磁热效应及相关机理;复杂氧化物薄膜/异质结界面量子序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29 (全日制)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纳米离子学;光电一体化能源系统 30 (全日制)固体材料中的离子的储存和输运特性研究;高性能锂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与开发 31 (全日制)低维材料体系中元激发和准粒子的探测和研究 32 (全日制)纳米材料物理 33 (全日制)高通量超导研究 34 (全日制)新型量子演生材料设计研制;量子功能极端条件调控;超高能量密度物质 35 (全日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研究;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36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及固体离子学;电池材料及其基础科学问题的计算模拟研究 37 (全日制)电子显微学方法与结构分析;强关联系统的电荷序,轨道序和结构相变研究;新型多铁材料及超导材料结构 38 (全日制)物理与生物交叉研究;超高精度单分子荧光技术研究生物分子的运行机理 39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中子散射和输运性质研究 40 (全日制)拓扑物态与量子输运;自旋物理与器件 41 (全日制)多维超快红外光谱对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超快动力学的探测 42 (全日制)介观纳米结构中新奇的量子传输性质/新型纳米器件 43 (全日制)自旋、能谷量子态物性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的应用;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学 44 (全日制)利用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技术,研究关联电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和新型二维材料的物理性质 45 (全日制)碳纳米管结构批量调控,基本物性及其在微纳光子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研究 46 (全日制)材料的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新型亚稳材料的探索及物性 47 (全日制)新型高压功能材料制备与新颖物性研究 48 (全日制)单分子激发态动力学探测、单自旋量子态的探测与控制、及DNA单分子测序 49 (全日制)极低温下的拓扑量子物态研究;低温量子输运研究,在极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研究低维材料的输运性质 50 (全日制)关联电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低温强磁场物性 51 (全日制)太阳能材料与器件 52 (全日制)激发态量子动力学;材料基因及材料计算;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 53 (全日制)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及其物理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 54 (全日制)现致力于在国内创建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温扫描探针实验室并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研究 55 (全日制)开展基于金刚石的量子计算和信息处理实验研究 56 (全日制)介观超导体的光学以及电输运性质,高温超导体及关联电子材料的远红外光学物性 57 (全日制)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 58 (全日制)拓扑磁性和磁畴结构及其材料制备研究 59 (全日制)探索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氧化物新材料;功能材料单晶生长 60 (全日制)颗粒复合材料的电、磁及声学性质的研究;颗粒物质实验和理论;基于第一原理的计算及其应用 61 (全日制)新型功能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新奇物性与功能调控;太阳能电池材料(硅薄膜/量子点,CIGS薄膜,钙钛矿及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和研发 62 (全日制)新型高温超导微波/毫米波器件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63 (全日制)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与物性研究 64 (全日制)金属间电子强关联材料的异常电子输运行为研究 65 (全日制)磁学;非易失性阻变、相变、铁电存储技术;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存储与计算 66 (全日制)非晶态物理和材料;新型非晶合金的研发(高能量、超稳定、可相变);先进非晶态材料的制备、结构和物性研究 67 (全日制)表面物理与计算物理 68 (全日制)先进中子散射技术及其在磁性、能源材料中的应用 69 (全日制)无机电磁功能材料晶体生长、结构与物性 70 (全日制)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71 (全日制)二维量子材料的生长与原位表征;单分子及金属-有机分子自组装体系;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征和性能调控 72 (全日制)新型拓扑磁性材料设计、物理与器件;新型磁相变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和机理研究;磁性拓扑半金属生长与物性研究 73 (全日制)轻元素二维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电子结构调控;光电化学催化中的表/界面问题;非贵金属纳米等离激元材料 74 (全日制)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拓扑超导研究 75 (全日制)凝聚态物质中量子相干效应的研究;量子霍尔效应;低维量子输运;拓扑量子物态;纳米器件 76 (全日制)二次电池材料结构设计、性能预测、材料内部及表面的物理化学过程 77 (全日制)纳米光学、等离激元光子学、纳光子器件、表面增强光谱、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78 (全日制)低维量子材料的分子束外延(MBE),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谱(STM/STS)的物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79 (全日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材料物性和机理研究 80 (全日制)无机功能氧化物材料的制备、电子显微学结构分析、结构和物性的关联 81 (全日制)统计物理及其在软物质和生命物质体系中的应用 82 (全日制)功能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83 (全日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与固态锂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的同步辐射原位表征;锂电池材料与器件失效分析与逆向分析 84 (全日制)低温下凝聚态的电子基态、低能激发态、以及各类相互作用的研究 85 (全日制)二维原子晶体的可控制备与加工、物性调控及其功能电子器件研究 86 (全日制)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光电性质 87 (全日制)固态量子信息的多场调控与材料研究;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 88 (全日制)高性能热电材料输运机制研究 89 (全日制)强关联量子材料的超快光谱学研究 90 (全日制)新型二次电池体系探索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 91 (全日制)新材料中的自旋轨道力矩效应的研究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薄膜材料中的拓扑斯格明子的研究以及相关器件的制备 92 (全日制)超导量子电路的制备和量子现象及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93 (全日制)强关联及拓扑超导的核磁共振研究 94 (全日制)碳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制备、物性和功能器件研究 95 (全日制)凝聚态物理实验: 超导材料和其它量子材料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96 (全日制)材料表面、界面物理性质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S)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甲)或617普通物理(甲)或619物理化学(甲) 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19无机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619: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09: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11: 《量子力学教程 》 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819: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
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