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
带您一起实现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梦
历年真题详解
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
{真题介绍}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历年考研真题年份齐全,真题来源于学校研招办或来源于我们合作的本校研究生和老师,真实可靠!价格:59元。
如需咨询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资料详情,请在淘宝app搜: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一、我们认真负责的向每一位尊敬的考生承诺:
我们是真实的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团队成员都是2020届考研的专业前几名,资料由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从华东师范大学直接发货,可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当面交易。资料真实、权威、全面、可靠,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全都有,2020届高分研究生学姐学长的智慧、经验和心血的结晶。目前负责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资料的研究生团队多数也是考研时买了我们的资料,被录取后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的资料最大的特点是能最真实的体现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导师的重点,同时确保内容最全面、重点最突出、复习最有针对性,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都有,很多家几百元的宝贝在我们这里只是赠品(赠品涉及本专业的本科课件、笔记、期末题、习题、期末复习题、名校历年真题等等.......)。
二、售后保障:
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人都非常好,全程负责售后把关,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的资料考前至少更新2-3次,每次更新或者补充都会及时通知,免费包邮补寄,直至复试结束。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研客资料请淘宝app搜: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三、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2.是否可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支持七天无条件退换货,如果不支持必然是假的,而且维权困难。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四:多家比较,无条件退换货:
建议您挑选购买三家支持7天无条件退换货的资料,留下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一份资料,把其他2份退掉。老字号品牌,服务有保障,收货后对资料不满意,无条件支持退款。
对考生的承诺
1.资料一律从华东师范大学直接发货。2.真实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研究生高分团队。3.七天无理由退货。4.全程售后服务,更新免费补寄。
资料定价与说明
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历年考研真题,限时特价:59元。
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市面的资料很多,很多卖家随便购买拼凑一些往年的旧资料就进行大量转卖,导致真正的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高价值内部资料反而卖不出去,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教大家怎么辨别假资料: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由于专业课资料的特殊性,只有本校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买之前一定要问一下是不是华东师范大学本校发货,如果不是本校发货那么资料还能可靠吗?2.是否可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有一对一辅导服务,如果没有基本上就没有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4.是否有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负责持续更新。5.资料是否与考研大纲完全相符,现在考研资料网上一大堆,很多卖家随便下载一些就冒充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内部资料进行出售,问一下如果资料与考研大纲或者历年真题的方向和重点不一致是否可以全额退款,是否可以无条件退款。如果回答的不自信基本上资料肯定不可靠。6.如果您发现一份资料好多店铺都在同时卖,那您觉得这个资料来源是不是也太简单了呢?7.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很多人冒充是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卖资料,90%的都是假的。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要写论文、发表期刊文章,不可能天天泡在网上卖资料,如果有人说自己是研究生,那么找一些专业知识的题目问问他,自然很快辨别真假。
版权与投诉声明
最近发现很多人在校园贴小广告或者网上发帖进行倒卖文登教育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往年的复印版的资料,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资料的,我们不负责更新以及售后。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为文登考研官方独家版权所有,为文登教育的独家内部资料,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其进行非法复印、篡改、抄录、传播、销售;一经发现,文登考研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追究相关当事人侵权责任;考生如发现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存在盗版行为可随时向文登教育投诉举报,我们将予以奖励。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人人有责!
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历年考研真题由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华东师范大学发货,发货后可以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真实、权威、可靠的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研高价值内部资料,为您考研成功加把力!买华东师范大学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研资料当然只选华东师范大学本校发货的。
如需咨询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资料详情,请在淘宝app搜: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多年的传承,资料每年都由华东师范大学本专业刚刚考上的高分研究生更新整理。历年考研招生信息均由历届本专业的研究生整理,仅供参考。
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推免上限:4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897 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1、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2、科塔克 2011《简明文化人类学-人类之镜》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3、埃默森等:如何做田野笔记,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沃尔科特:田野工作的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5、钟敬文 主编 民俗学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6、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二册)》,商务印书馆,2006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01 (全日制)现代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文艺、经济、影视、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 ③6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897民俗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1.文化人类学基本知识,民间文学基本知识(笔试)
《文化人类学概论》,田兆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民间文学概论》,田兆元 、敖其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民俗学前沿知识,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备注:推免上限:4 (140)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暂不招收统考生,涉及专业统考招生均分布于其他各招生院系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基本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名录,调查申报与保护方法,生产性非遗保护,非遗传承人,非遗生态保护区,非遗资源产业,案例分析。 897 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外民俗学史,民俗志田野调查方法基本概念和方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民俗学理论与实践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文艺、经济、影视、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 ③6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897民俗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1.文化人类学基本知识,民间文学基本知识(笔试)。《文化人类学概论》,田兆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民间文学概论》,田兆元 、敖其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民俗学前沿知识,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基本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名录,调查申报与保护方法,生产性非遗保护,非遗传承人,非遗生态保护区,非遗资源产业,案例分析。 897 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外民俗学史,民俗志田野调查方法基本概念和方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文艺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传播、影视、旅游、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学(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04 (全日制)城市民俗学 05 (全日制)经济民俗学(民俗资源与创意产业等) 06 (全日制)信仰民俗学 07 (全日制)民俗学理论与民俗历史 08 (全日制)语言民俗学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或242德语 或243法语 ③6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897民俗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1.文化人类学基本知识,民间文学基本知识(笔试)。 ①《文化人类学概论》,田兆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民间文学概论》,田兆元 、敖其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民俗学前沿知识,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基本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名录,调查申报与保护方法,生产性非遗保护,非遗传承人,非遗生态保护区,非遗资源产业,案例分析。 897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外民俗学史,民俗志田野调查方法基本概念和方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研究方向 | 01 文艺民俗学 02 应用民俗学(传播、影视、旅游、生态等) 03 文化遗产学(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04 城市民俗学 05 经济民俗学(民俗资源与创意产业等) 06 信仰民俗学 07 民俗学理论与民俗历史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或242德语 或243法语 ③6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897民俗学概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及参考书目: 1.文化人类学基本知识,民间文学基本知识(笔试)。 《文化人类学概论》,田兆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民间文学概论》,田兆元 、敖其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民俗学前沿知识,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基本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名录,调查申报与保护方法,生产性非遗保护,非遗传承人,非遗生态保护区,非遗资源产业,案例分析。 897民俗学概论 民俗与民俗学、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社会功能、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中国民俗学史略、外国民俗学概况、民俗学研究方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研究方向 | 01 文艺民俗学 02 应用民俗学(传播、影视、旅游、生态、灾难 03 文化遗产学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04 城市民俗学 05 经济民俗学(民俗资源与创意产业等) 06 信仰民俗学 07 民俗学理论与民俗历史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 ③6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897民俗学概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1.文化人类学基本知识,民间文学基本知识(笔试)。 《文化人类学概论》,田兆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民间文学概论》,田兆元 、敖其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民俗学前沿知识,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基本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名录,调查申报与保护方法,生产性非遗保护,非遗传承人,非遗生态保护区,非遗资源产业,案例分析。 897 民俗学概论 民俗与民俗学、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社会功能、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中国民俗学史略、外国民俗学概况、民俗学研究方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研究方向 | 01 文艺民俗学 02 应用民俗学(传播,影视,旅游,生态,灾难等) 03 文化遗产学(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04 城市民俗学 05 经济民俗学(民俗资源与创意产业等) 06 信仰民俗学 07 民俗学理论与民俗历史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3日语或 242德语或 243法语 ③6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897民俗学概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内容: (1)专业课考试。 (2)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4)思想政治考核。 (5)综合测试。 复试时进行心理素质测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03文化人类学概论 人类学专业: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基础知识;族群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应用人类学。民俗学专业:何谓人类学,中外人类学理论学派,人类关注的基本问题,中国非遗保护。 897民俗学概论 民俗与民俗学、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社会功能、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中国民俗学史略、外国民俗学概况、民俗学研究方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研究方向 | 01 民间文艺学 02 应用民俗学 03 城市民俗学 04 文化遗产学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 ③703文化人类学概论 ④897民俗学概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民俗学 1.文化人类学基本知识,民间文学基本知识(笔试)。 《文化人类学概论》,田兆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民间文学概论》,田兆元 、敖其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民俗学前沿知识,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03文化人类学概论 人类学专业: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基础知识;族群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应用人类学。民俗学专业:何谓人类学,中外人类学理论学派,人类关注的基本问题,中国非遗保护。 897民俗学概论 民俗与民俗学、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社会功能、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中国民俗学史略、外国民俗学概况、民俗学研究方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研究方向 | 01 民间文艺学 02 应用民俗学 03 海洋民俗学 04 文化遗产学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 或 242 德语 或 243 法语 ③ 703 文化人类学概论 ④ 897 民俗学概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知识,民间文学基本知识(笔试)。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民间文学概论》,田兆元 、敖其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民俗学前沿知识,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03文化人类学概论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基础知识;族群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应用人类学。 897民俗学概论 民俗与民俗学、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社会功能、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中国民俗学史略、外国民俗学概况、民俗学研究方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研究方向 | 01 民间文艺学 02 应用民俗学 03 地域文化学 04 文化遗产学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一或203日或242德或243法 ③703文化人类学概论 ④897民俗学概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知识,民间文学基本知识(笔试)。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民间文学概论》,田兆元 、敖其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民俗学前沿知识,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03文化人类学概论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基础知识; 族群人类学; 宗教人类学; 应用人类学。 897民俗学概论 民俗与民俗学、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社会功能、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 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信仰; 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中国民俗学史略、外国民俗学概况、民俗学研究方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0304)民俗学
学术学位 全日制:6 推免上限:4 01 (全日制)都市民俗学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信仰、经济、旅游、性别、生态等)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④897人类学民俗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考试科目:《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考试范围:民俗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田野方法的掌握等。(笔试) 2.民俗学前沿动态、个人志向与专业目标(口试) 3.外语笔试,口语测试和听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 7 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6 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地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还需根据考试范围自行进行拓展阅读。 898 社会学人口学基础 1、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伯格,《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2014年版; 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0. 5、John R. Weeks,涂肇庆,侯苗苗译.人口学:观念与议题(Popul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7 6、【美】塞缪尔·普雷斯顿等著.郑真真等译,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仅供建议,考生需根据考试范围进行拓展阅读。 |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