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
带您一起实现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梦
历年真题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考研真题:
{真题介绍}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年份齐全,真题来源于学校研招办或来源于我们合作的本校研究生和老师,真实可靠!价格:59元。
如需咨询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专业资料详情,请在淘宝app搜: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一、我们认真负责的向每一位尊敬的考生承诺:
我们是真实的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团队成员都是2020届考研的专业前几名,资料由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从中国传媒大学直接发货,可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当面交易。资料真实、权威、全面、可靠,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全都有,2020届高分研究生学姐学长的智慧、经验和心血的结晶。目前负责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资料的研究生团队多数也是考研时买了我们的资料,被录取后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的资料最大的特点是能最真实的体现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导师的重点,同时确保内容最全面、重点最突出、复习最有针对性,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都有,很多家几百元的宝贝在我们这里只是赠品(赠品涉及本专业的本科课件、笔记、期末题、习题、期末复习题、名校历年真题等等.......)。
二、售后保障:
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人都非常好,全程负责售后把关,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资料考前至少更新2-3次,每次更新或者补充都会及时通知,免费包邮补寄,直至复试结束。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考研客资料请淘宝app搜: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三、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2.是否可以来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支持七天无条件退换货,如果不支持必然是假的,而且维权困难。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四:多家比较,无条件退换货:
建议您挑选购买三家支持7天无条件退换货的资料,留下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一份资料,把其他2份退掉。老字号品牌,服务有保障,收货后对资料不满意,无条件支持退款。
对考生的承诺
1.资料一律从中国传媒大学直接发货。2.真实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研究生高分团队。3.七天无理由退货。4.全程售后服务,更新免费补寄。
资料定价与说明
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历年考研真题,限时特价:59元。
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市面的资料很多,很多卖家随便购买拼凑一些往年的旧资料就进行大量转卖,导致真正的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高价值内部资料反而卖不出去,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教大家怎么辨别假资料: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由于专业课资料的特殊性,只有本校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买之前一定要问一下是不是中国传媒大学本校发货,如果不是本校发货那么资料还能可靠吗?2.是否可以来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有一对一辅导服务,如果没有基本上就没有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4.是否有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负责持续更新。5.资料是否与考研大纲完全相符,现在考研资料网上一大堆,很多卖家随便下载一些就冒充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的内部资料进行出售,问一下如果资料与考研大纲或者历年真题的方向和重点不一致是否可以全额退款,是否可以无条件退款。如果回答的不自信基本上资料肯定不可靠。6.如果您发现一份资料好多店铺都在同时卖,那您觉得这个资料来源是不是也太简单了呢?7.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很多人冒充是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卖资料,90%的都是假的。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要写论文、发表期刊文章,不可能天天泡在网上卖资料,如果有人说自己是研究生,那么找一些专业知识的题目问问他,自然很快辨别真假。
版权与投诉声明
最近发现很多人在校园贴小广告或者网上发帖进行倒卖文登教育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往年的复印版的资料,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资料的,我们不负责更新以及售后。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考研真题为文登考研官方独家版权所有,为文登教育的独家内部资料,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其进行非法复印、篡改、抄录、传播、销售;一经发现,文登考研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追究相关当事人侵权责任;考生如发现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考研真题存在盗版行为可随时向文登教育投诉举报,我们将予以奖励。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人人有责!
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历年考研真题由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中国传媒大学发货,发货后可以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真实、权威、可靠的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考研高价值内部资料,为您考研成功加把力!买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考研资料当然只选中国传媒大学本校发货的。
如需咨询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专业资料详情,请在淘宝app搜: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
多年的传承,资料每年都由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刚刚考上的高分研究生更新整理。历年考研招生信息均由历届本专业的研究生整理,仅供参考。
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503Z5
国际新闻学 01 国际新闻传播 推免拟招人数:36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 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503Z5 国际新闻学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 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503Z5 国际新闻学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 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8新闻传播史论 ④818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业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含推免生:35;学制:3年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08新闻传播史论
包括中外新闻史、广播电视史论、新闻理论、新媒体概论和传播学概论等知识领域。 不限参考书目 818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业务 不限参考书目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业务与新媒体业务两部分。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5国际新闻传播
备注: 1.推免生拟招生人数:40人 2.学制:3年 3.05方向只接收推免生电视学院 4.05方向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所设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新闻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9036国际新闻
①《国际新闻学:本体、方法与功能》 刘笑盈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②《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徐耀魁 新华 ③《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 蔡帼芬、徐琴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事实与建构:国际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 蔡帼芬、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李良荣等 复旦大学出版 ⑥《中外新闻传播史》 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⑦《国际传播学导论》 郭可 复旦大学出版 ⑧《国际新闻传播》 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2新闻传播史论
一、考试内容: 1、中国新闻史部分 2、外国新闻史部分 3、新闻理论部分 4、广播电视史部分 5、广播电视理论部分 6、新媒体概论部分 7、传播学概论部分 二、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写作题。 815新闻实务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 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1、公共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具体要求。 2、 指定选作二(国际新闻学专业): (一)国际新闻理论 (二)国际新闻史 (三)国际新闻业务 3、考试基本题型: 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写作题。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5国际新闻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新闻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2新闻传播史论
一、考试内容: 1、中国新闻史部分 2、外国新闻史部分 3、新闻理论部分 4、广播电视史部分 5、广播电视理论部分 6、新媒体概论部分 7、传播学概论部分 二、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写作题。 815新闻实务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 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1、公共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具体要求。 2、 指定选作二(国际新闻学专业): (一)国际新闻理论 (二)国际新闻史 (三)国际新闻业务 3、考试基本题型: 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写作题。 备注: 1.推免生拟招生人数:40人 2.学制:40年 3.05方向只接收推免生 4.05方向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所设方向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国际新闻史论
02国际新闻业务 0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 04国际媒体 05国际新闻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新闻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1. 05方向只接收推免生 2. 05方向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所设方向 复试科目: 9036国际新闻 ①《国际新闻学:本体、方法与功能》 刘笑盈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②《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徐耀魁 新华 ③《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 蔡帼芬、徐琴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事实与建构:国际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 蔡帼芬、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李良荣等 复旦大学出版 ⑥《中外新闻传播史》 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⑦《国际传播学导论》 郭可 复旦大学出版 ⑧《国际新闻传播》 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1、新闻采访 2、新闻写作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2新闻传播史论:
初试科目《新闻传播史论》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广播电视史论、新媒体概论和传播学概论等五个知识领域。 新闻史考核内容包括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体脉络,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新闻媒体及其他新闻机构、著名新闻工作者、重大新闻活动与新闻现象的历史概况,能对其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评价,并能从历史观照现实,运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新闻工作中的问题。外国新闻史是通过对世界各国不同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与发展历史的考察,探索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道路,并进而建立一个反观、思考、研讨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建设的外在参考系统。通过对外国新闻传播史基本内容的学习,能够提升专业素质,开阔专业视野,参考与借鉴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优秀经验,达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习目的。 新闻理论是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新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板块:本体论部分重点阐述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论部分重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阐述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性质功能以及新闻自由调控;方法论部分着重阐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广播电视史论考核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发展历史、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广电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外广播电视发展沿革的基本过程与重点阶段,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广播机构、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及现象,并能运用历史视角对其进行判断、分析和评价,能够在中外广播电视发展的对比参照中找到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并能运用历史经验对当前广播电视的发展状态与具体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广电理论侧重考核广电传播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国内外广电传播现象和本质、基础理论和观点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广电传播问题的能力。 新媒体概论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和形态、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要求学生具备新媒体发展前沿的基础知识、熟悉新媒体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掌握新媒体研究的主要理论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传播学概论是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演进;信息传播的形态、特点、过程、模式及规律;大众媒介与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等,为理解人类传播活动提供理论知识。主要考核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传播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传播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写作题。 815新闻实务: 《新闻实务》初试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新闻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具体要求,具有良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业务实践。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考试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写作题。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国际新闻史论 02国际新闻业务 0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 04国际媒体 05国际新闻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新闻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 9036国际新闻 参考书目: ①《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传播学》 鲁曙明、洪浚浩 中国人民大学 ②《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徐耀魁 新华 ③《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 蔡帼芬、徐琴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事实与虚构: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蔡帼芬、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李良荣等 复旦大学出版 ⑥《中外新闻传播史》 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⑦《国际传播学导论》 郭可 复旦大学出版 ⑧ 杂志 《China Media Research》2006-2008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注: *05方向只接收推免生 *05方向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所设方向 学制三年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2新闻传播史论: 新闻史考核内容包括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体脉络,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新闻媒体及其他新闻机构、著名新闻工作者、重大新闻活动与新闻现象的历史概况,能对其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评价,并能从历史观照现实,运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新闻工作中的问题。外国新闻史是通过对世界各国不同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与发展历史的考察,探索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道路,并进而建立一个反观、思考、研讨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建设的外在参考系统。通过对外国新闻传播史基本内容的学习,能够提升专业素质,开阔专业视野,参考与借鉴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优秀经验,达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习目的。 新闻理论是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新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板块:本体论部分重点阐述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论部分重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阐述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性质功能以及新闻自由调控;方法论部分着重阐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广播电视史论考核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发展历史、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广电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外广播电视发展沿革的基本过程与重点阶段,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广播机构、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及现象,并能运用历史视角对其进行判断、分析和评价,能够在中外广播电视发展的对比参照中找到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并能运用历史经验对当前广播电视的发展状态与具体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广电理论侧重考核广电传播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国内外广电传播现象和本质、基础理论和观点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广电传播问题的能力。 新媒体概论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和形态、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要求学生具备新媒体发展前沿的基础知识、熟悉新媒体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掌握新媒体研究的主要理论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传播学概论是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演进;信息传播的形态、特点、过程、模式及规律;大众媒介与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等,为理解人类传播活动提供理论知识。主要考核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传播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传播问题的能力。 815新闻实务: 《新闻实务》初试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新闻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具体要求,具有良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业务实践。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国际新闻史论 02国际新闻业务 0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 04国际媒体 05国际新闻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新闻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9036国际新闻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新闻采访 ②新闻写作 参考书: 9036国际新闻 ①《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传播学》鲁曙明、洪浚浩,中国人民大学 ②《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徐耀魁 新华 ③《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 蔡帼芬、徐琴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事实与虚构: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蔡帼芬、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李良荣等 复旦大学出版 ⑥《中外新闻传播史》 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⑦《国际传播学导论》 郭可 复旦大学出版 ⑧ 杂志 《China Media Research》2006-2008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Z5国际新闻学40(36)
01 国际新闻传播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视听作品分析
复试考试内容: 1. 专业能力考核(笔试/机试/创作实践等方式,满分为 100 分): 重点考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专业能力考核方式:笔试 (2)专业能力考核内容:《视听作品分析》 (3)笔试科目大纲: 第一部分 视听作品观摩 考生应现场观看一段视听作品,并对作品展开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考生应结合作品观摩的相关思考,围绕现场公布的论述题或材料进行作答。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听语言、编辑思路、传播方式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等。 2. 综合素质考核(面试,不少于 1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不少于 5 分钟/人,满分为 100 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