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
带您一起实现天津大学考研梦
一、我们认真负责的向每一位尊敬的考生承诺:
我们是真实的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团队成员都是2020届考研的专业前几名,资料由天津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从天津大学直接发货,可以来天津大学当面交易。资料真实、权威、全面、可靠,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全都有,2020届高分研究生学姐学长的智慧、经验和心血的结晶。目前负责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资料的研究生团队多数也是考研时买了我们的资料,被录取后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的资料最大的特点是能最真实的体现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导师的重点,同时确保内容最全面、重点最突出、复习最有针对性,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都有,很多家几百元的宝贝在我们这里只是赠品(赠品涉及本专业的本科课件、笔记、期末题、习题、期末复习题、名校历年真题等等.......)。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天津大学环境能源工程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也可以通过淘宝店铺(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进行咨询购买,本校直发,7天无理由退货。
二、售后保障:
天津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人都非常好,全程负责售后把关,天津大学本专业的资料考前至少更新2-3次,每次更新或者补充都会及时通知,免费包邮补寄,直至复试结束。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咨询QQ:800179089。
三、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2.是否可以来天津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支持七天无条件退换货,如果不支持必然是假的,而且维权困难。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四:多家比较,无条件退换货:
建议您挑选购买三家支持7天无条件退换货的资料,留下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一份资料,把其他2份退掉。老字号品牌,服务有保障,收货后对资料不满意,无条件支持退款。
一本通(强化篇)内容详解
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复习一本通(强化篇)适合第二轮或者强化复习使用,全部是干货,强化复习阶段只用这些资料复习就完全足够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事半功倍。具体包括以下3部分:
1、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重点复习精编: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重点复习精编由文登教育请天津大学本专业的多名研究生参与编写(均为文登教育的考研高分学员),在编写的过程中由天津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找导师进行考研重点范围的咨询与指导,再结合历年考研真题、考研大纲进行编写。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重点复习精编内容详细,重要内容进行重点分析讲解,全面涵盖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的重点难点考点,可以确保包含90%以上的考试范围。每年考研结束之后,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重点复习精编都是大家公认的最全面、最具价值的考研专业课内部复习资料。价格:210元
2、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内部导师题库: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内部导师题库是一本通强化篇最核心的部分,通过多届高分研究生的分析与验证,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真题的原型都来源于导师的习题和题库,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的考研命题导师极少会专为考研创造出一批全新题,一般都是从题库中选取,然后适度的变形或修改,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历年真题里的几乎每一道题目都能在这份题库中找到原型。天津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每年都把导师出过的所有习题汇总在一起,并整理出了详细答案解析,更新并整理这套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内部导师题库。做真题的时候可以参考内部题库的答案去整理真题的答案。这套题库每年更新大约10%的题目,如果您有这套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内部导师题库最近一两年的版本,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不购买最新版本。虽然考场上的考题一般会有变动,但只要把题库做熟练,必定能轻松应对考场中的每一道试题。价格:260元
3、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共3套,天津大学本专业的多名高分研究生全面分析总结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的考点及命题趋势,充分知悉导师重点的情况下编写的极具价值的模拟题,难度与考研真题保持一致,目的让大家查缺补漏,更有针对性的调整复习计划。价格:195元
注:以上各项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复习资料为2021年最新资料。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一本通(强化篇)由天津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天津大学发货,发货后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买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资料当然只选天津大学本校发货的。
对考生的承诺
1.资料一律从天津大学直接发货。2.真实天津大学本专业研究生高分团队。3.七天无理由退货。4.全程售后服务,更新免费补寄。
注:1.考研真题、模拟题、冲刺题、期末题由于页码少,无质量问题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2.对于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资料,退货收取成本费,每页0.15元,彩色胶装每本10元,订书机装订每本0.2元。发货运费由卖家承担,退货运费由买家承担。
资料定价与说明
《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复习一本通(强化篇)》,原价665元,限时特价8折:532元。
《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复习一本通》可以在文登考研官网(www.wdkao.com),也可以在天津大学附近的文登教育合作的考试书店购买。因考生人数有限,印刷数量不多,售完即止,一般情况不会加印。《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复习一本通》为文登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学员、vip保过班学员专用考研专业课辅导资料,在文登考研官网(www.wdkao.com)报名的学员可以联系网站客服免费领取。
改版与售后服务
文登教育每年均根据本年度每年会根据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的最新考研要求和考研大纲对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进行改版升级并提供售后服务,请考生务必谨慎辨别,避免购买其他机构或个人销售的往年的盗版的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而耽误备考和前途;同时文登教育官方郑重声明,购买盗版资料我们将不提供任何售后服务。
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市面的资料很多,很多卖家随便购买拼凑一些往年的旧资料就进行大量转卖,导致真正的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高价值内部资料反而卖不出去,天津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教大家怎么辨别假资料: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由于专业课资料的特殊性,只有本校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买之前一定要问一下是不是天津大学本校发货,如果不是本校发货那么资料还能可靠吗?2.是否可以来天津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有一对一辅导服务,如果没有基本上就没有天津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4.是否有天津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负责持续更新。5.资料是否与考研大纲完全相符,现在考研资料网上一大堆,很多卖家随便下载一些就冒充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的内部资料进行出售,问一下如果资料与考研大纲或者历年真题的方向和重点不一致是否可以全额退款,是否可以无条件退款。如果回答的不自信基本上资料肯定不可靠。6.如果您发现一份资料好多店铺都在同时卖,那您觉得这个资料来源是不是也太简单了呢?7.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很多人冒充是天津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卖资料,90%的都是假的。天津大学的研究生要写论文、发表期刊文章,不可能天天泡在网上卖资料,如果有人说自己是研究生,那么找一些专业知识的题目问问他,自然很快辨别真假。
纠错反馈与奖励
为了能不断完善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的质量,从而使广大考生进行更有效地考研复习备考,如果您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有任何出入(如印刷不清晰、考点不准确、错别字)或其他疑问、批评建议等,可将具体内容(所购买的图书名称、章节、年份、题目、页数)发送至我们的投诉邮箱。我们将高度重视每位报考天津大学考研学子的反馈,第一时间组织天津大学的研究生进行校对审核,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您。您的反馈一经采纳,我们将向您赠送价值80-120元的专业课资料抵用券。并且在考研录取后,可优先被录取为文登教育的考研专业课辅导老师。
版权与投诉声明
最近发现很多人在校园贴小广告或者网上发帖进行倒卖文登教育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往年的复印版的资料,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资料的,我们不负责更新以及售后。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为文登考研官方独家版权所有,为文登教育的独家内部资料,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其进行非法复印、篡改、抄录、传播、销售;一经发现,文登考研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追究相关当事人侵权责任;考生如发现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存在盗版行为可随时向文登教育投诉举报,我们将予以奖励。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人人有责!
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复习一本通(强化篇)由天津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天津大学发货,发货后可以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真实、权威、可靠的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高价值内部资料,为您考研成功加把力!买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资料当然只选天津大学本校发货的。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天津大学环境能源工程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也可以通过淘宝店铺(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进行咨询购买,本校直发,7天无理由退货。
多年的传承,资料每年都由天津大学本专业刚刚考上的高分研究生更新整理。历年考研招生信息均由历届本专业的研究生整理,仅供参考。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4(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5(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1 理论力学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4 内燃机原理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9 热力学 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6 化工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1理论力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静力学(20~40%) 运动学(20~40%) 动力学(40~60%) 二、考试题型: 综合计算题 802材料力学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试题 85%) 2.提高部分:(占试题 15%)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选择、填空题不超过总分的10%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二、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10%~20%。 (2)计算题、图解分析题,约占 80%~90%。 2.机械设计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20%~30%。 (2)分析题、简答题,约占 10%~15%。 (3)计算题、结构设计题,约占 55%~70%。 804 内燃机原理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 内容: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 1~8 章。 2. 应考范围、考试要求及各部分比例。 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如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燃烧及排放特性。掌握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了解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调速特性。简要考查柴油机增压概念、增压后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变化,以及废气能量利用情况。增压部分比例占 10%左右,其它占 90%左右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考卷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占 80%左右。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解析题和计算题占 20%左右。 829 热力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主要的热力系统和正、 逆循环特征,热力过程和正、逆循环的计算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考生对热 力学的研究动向有所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 1、熟练掌握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功与热量、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稳定流动,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和轴功,能量的数量和品质,实际过程与可 用能的耗散。 2、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其相应的数学计 算式,并能够进行一般的气体性质的计算。 3、熟练掌握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的 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循环,达到能够利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正确地分析各种热力学过程及其热力学系统的形式,同时正确 地计算出理想气体的各种热力学系统和循环的热功转换量,各种热力过程的终点 状态参数。 4、熟练运用多变过程的 p-v 和 T-s 图形,能够正确地判断典型的多变热力过程特 征,并运用其特征方程完成相应的热力过程计算;了解压气机和多级压缩的工作 原理,尤其是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的影响效果。 5、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卡诺循环及定理和熵增原理,达到能 够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定理正确地判断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进行方向和各 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根据熵增原理,正确地计算出各种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熵 增、熵流和熵产,并分析能量的可用性和不可用性。 6、熟练掌握水蒸汽的发生过程;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汽图表结构和应 用,水蒸汽的状态及其状态参数的确定;湿空气性质及其参数计算,湿空气的焓 湿图,并利用焓湿图分析和计算各种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7、熟练掌握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再热循环的特征 和效果;了解热力机械和热力装置的分类,压气机、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动 力装置理想循环的分析;熟练掌握致冷循环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蒸汽压缩致冷 与热泵循环的基本过程、相关图形、致冷致热系数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等,了解 致冷剂的基本热力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效果。 8、了解稳定流动基本方程组、了解喷管的工作原理, 掌握声速与马赫数、掌握 喷管和扩压管、掌握等熵流动特性、掌握绝热节流。熟练应用流动方程解决气体 的流动过程的计算。 9、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经历化学变化的热力学系统中的分析应用。 三、卷题型及比例: 分析计算题 30%。126 1.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选择题等约 20% 2.简答(包括论证、画图分析)题约 20% 3.分析题与论述题约 20%, 4.计算题约 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 2002 年; 2、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朱明善、刘颖等, 2011 826 化工原理 826 化工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3) 化工传递。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 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 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 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均为 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 15%。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 和单位,注意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并注意 不要书写在答题范围之外。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 125 分) 1.流体流动( 20 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黏性及黏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 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 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 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 10 分)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 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2 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 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 20 分) 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 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 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 16 分)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 15 分) 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8 分) 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 9 分) 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 15 分)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121 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 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 测定实验;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 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 析等几个方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与 简化。 2.微分衡算方程的应用 能够采用微分衡算方程,对简单的一维稳态流体流动问题、导热问题及分子传质问题进行求 解。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 化工原理课程部分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和应用题。基本概念题型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 择题,概念题约占 25%; 应用题包括过程计算题和过程分析题,一般 5~6 题,约占 60%。 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及实验设计题;化工传递部分的题型为推导(或 推导与计算相结合)题。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分约占 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4(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5(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1 理论力学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4 内燃机原理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9 热力学 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6 化工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1理论力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静力学(20~40%) 运动学(20~40%) 动力学(40~60%) 二、考试题型: 综合计算题 802材料力学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试题 85%) 2.提高部分:(占试题 15%)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选择、填空题不超过总分的10%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二、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10%~20%。 (2)计算题、图解分析题,约占 80%~90%。 2.机械设计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20%~30%。 (2)分析题、简答题,约占 10%~15%。 (3)计算题、结构设计题,约占 55%~70%。 804 内燃机原理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 内容: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 1~8 章。 2. 应考范围、考试要求及各部分比例。 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如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燃烧及排放特性。掌握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了解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调速特性。简要考查柴油机增压概念、增压后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变化,以及废气能量利用情况。增压部分比例占 10%左右,其它占 90%左右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考卷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占 80%左右。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解析题和计算题占 20%左右。 829 热力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主要的热力系统和正、 逆循环特征,热力过程和正、逆循环的计算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考生对热 力学的研究动向有所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 1、熟练掌握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功与热量、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稳定流动,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和轴功,能量的数量和品质,实际过程与可 用能的耗散。 2、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其相应的数学计 算式,并能够进行一般的气体性质的计算。 3、熟练掌握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的 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循环,达到能够利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正确地分析各种热力学过程及其热力学系统的形式,同时正确 地计算出理想气体的各种热力学系统和循环的热功转换量,各种热力过程的终点 状态参数。 4、熟练运用多变过程的 p-v 和 T-s 图形,能够正确地判断典型的多变热力过程特 征,并运用其特征方程完成相应的热力过程计算;了解压气机和多级压缩的工作 原理,尤其是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的影响效果。 5、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卡诺循环及定理和熵增原理,达到能 够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定理正确地判断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进行方向和各 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根据熵增原理,正确地计算出各种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熵 增、熵流和熵产,并分析能量的可用性和不可用性。 6、熟练掌握水蒸汽的发生过程;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汽图表结构和应 用,水蒸汽的状态及其状态参数的确定;湿空气性质及其参数计算,湿空气的焓 湿图,并利用焓湿图分析和计算各种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7、熟练掌握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再热循环的特征 和效果;了解热力机械和热力装置的分类,压气机、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动 力装置理想循环的分析;熟练掌握致冷循环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蒸汽压缩致冷 与热泵循环的基本过程、相关图形、致冷致热系数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等,了解 致冷剂的基本热力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效果。 8、了解稳定流动基本方程组、了解喷管的工作原理, 掌握声速与马赫数、掌握 喷管和扩压管、掌握等熵流动特性、掌握绝热节流。熟练应用流动方程解决气体 的流动过程的计算。 9、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经历化学变化的热力学系统中的分析应用。 三、卷题型及比例: 分析计算题 30%。126 1.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选择题等约 20% 2.简答(包括论证、画图分析)题约 20% 3.分析题与论述题约 20%, 4.计算题约 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 2002 年; 2、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朱明善、刘颖等, 2011 826 化工原理 826 化工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3) 化工传递。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 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 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 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均为 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 15%。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 和单位,注意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并注意 不要书写在答题范围之外。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 125 分) 1.流体流动( 20 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黏性及黏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 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 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 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 10 分)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 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2 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 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 20 分) 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 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 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 16 分)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 15 分) 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8 分) 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 9 分) 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 15 分)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121 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 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 测定实验;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 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 析等几个方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与 简化。 2.微分衡算方程的应用 能够采用微分衡算方程,对简单的一维稳态流体流动问题、导热问题及分子传质问题进行求 解。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 化工原理课程部分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和应用题。基本概念题型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 择题,概念题约占 25%; 应用题包括过程计算题和过程分析题,一般 5~6 题,约占 60%。 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及实验设计题;化工传递部分的题型为推导(或 推导与计算相结合)题。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分约占 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4(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5(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1 理论力学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4 内燃机原理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5 工程热力学 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26 化工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1理论力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静力学(20~40%) 运动学(20~40%) 动力学(40~60%) 二、考试题型: 综合计算题 802材料力学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试题 85%) 2.提高部分:(占试题 15%)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选择、填空题不超过总分的10%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二、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10%~20%。 (2)计算题、图解分析题,约占 80%~90%。 2.机械设计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20%~30%。 (2)分析题、简答题,约占 10%~15%。 (3)计算题、结构设计题,约占 55%~70%。 804 内燃机原理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 内容: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 1~8 章。 2. 应考范围、考试要求及各部分比例。 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如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燃烧及排放特性。掌握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了解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调速特性。简要考查柴油机增压概念、增压后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变化,以及废气能量利用情况。增压部分比例占 10%左右,其它占 90%左右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考卷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占 80%左右。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解析题和计算题占 20%左右。 805工程热力学 一、参考书目: 1、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廉乐明,1999年 2、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2002年 二、考卷题型及比例: 分析计算题 30%。 1.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选择题等 约 20% 2.简答(包括论证、画图分析)题 约 20% 3. 分析题与论述题 约 20%, 4. 计算题 约 40% 826 化工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3)化工传递。 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 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均为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 15%。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125 分) 1.流体流动(20 分) 2.流体输送设备(10 分)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2 分) 4.传热(20 分) 5.蒸馏(16 分) 6.吸收(15 分)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8 分) 8.液-液萃取(9 分) 9.干燥(15 分)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25 分)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25 分)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化工原理课程部分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和应用题。基本概念题型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择题,概念题约占 25%;应用题包括过程计算题和过程分析题,一般 5~6 题,约占 60%。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及实验设计题;化工传递部分的题型为推导(或推导与计算相结合)题。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分约占 15%。 备注: 本院全日制301人(含推免生201人)、非全日制80 人,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4(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5(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1 理论力学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4 内燃机原理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9 热力学 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6 化工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1理论力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静力学(20~40%) 运动学(20~40%) 动力学(40~60%) 二、考试题型: 综合计算题 802材料力学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试题 85%) 2.提高部分:(占试题 15%)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选择、填空题不超过总分的10%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二、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10%~20%。 (2)计算题、图解分析题,约占 80%~90%。 2.机械设计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20%~30%。 (2)分析题、简答题,约占 10%~15%。 (3)计算题、结构设计题,约占 55%~70%。 804 内燃机原理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 内容: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 1~8 章。 2. 应考范围、考试要求及各部分比例。 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如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燃烧及排放特性。掌握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了解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调速特性。简要考查柴油机增压概念、增压后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变化,以及废气能量利用情况。增压部分比例占 10%左右,其它占 90%左右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考卷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占 80%左右。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解析题和计算题占 20%左右。 829 热力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主要的热力系统和正、 逆循环特征,热力过程和正、逆循环的计算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考生对热 力学的研究动向有所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 1、熟练掌握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功与热量、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稳定流动,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和轴功,能量的数量和品质,实际过程与可 用能的耗散。 2、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其相应的数学计 算式,并能够进行一般的气体性质的计算。 3、熟练掌握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的 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循环,达到能够利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正确地分析各种热力学过程及其热力学系统的形式,同时正确 地计算出理想气体的各种热力学系统和循环的热功转换量,各种热力过程的终点 状态参数。 4、熟练运用多变过程的 p-v 和 T-s 图形,能够正确地判断典型的多变热力过程特 征,并运用其特征方程完成相应的热力过程计算;了解压气机和多级压缩的工作 原理,尤其是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的影响效果。 5、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卡诺循环及定理和熵增原理,达到能 够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定理正确地判断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进行方向和各 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根据熵增原理,正确地计算出各种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熵 增、熵流和熵产,并分析能量的可用性和不可用性。 6、熟练掌握水蒸汽的发生过程;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汽图表结构和应 用,水蒸汽的状态及其状态参数的确定;湿空气性质及其参数计算,湿空气的焓 湿图,并利用焓湿图分析和计算各种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7、熟练掌握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再热循环的特征 和效果;了解热力机械和热力装置的分类,压气机、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动 力装置理想循环的分析;熟练掌握致冷循环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蒸汽压缩致冷 与热泵循环的基本过程、相关图形、致冷致热系数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等,了解 致冷剂的基本热力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效果。 8、了解稳定流动基本方程组、了解喷管的工作原理, 掌握声速与马赫数、掌握 喷管和扩压管、掌握等熵流动特性、掌握绝热节流。熟练应用流动方程解决气体 的流动过程的计算。 9、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经历化学变化的热力学系统中的分析应用。 三、卷题型及比例: 分析计算题 30%。126 1.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选择题等约 20% 2.简答(包括论证、画图分析)题约 20% 3.分析题与论述题约 20%, 4.计算题约 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 2002 年; 2、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朱明善、刘颖等, 2011 826 化工原理 826 化工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3) 化工传递。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 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 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 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均为 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 15%。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 和单位,注意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并注意 不要书写在答题范围之外。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 125 分) 1.流体流动( 20 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黏性及黏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 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 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 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 10 分)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 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2 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 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 20 分) 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 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 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 16 分)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 15 分) 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8 分) 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 9 分) 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 15 分)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121 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 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 测定实验;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 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 析等几个方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与 简化。 2.微分衡算方程的应用 能够采用微分衡算方程,对简单的一维稳态流体流动问题、导热问题及分子传质问题进行求 解。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 化工原理课程部分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和应用题。基本概念题型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 择题,概念题约占 25%; 应用题包括过程计算题和过程分析题,一般 5~6 题,约占 60%。 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及实验设计题;化工传递部分的题型为推导(或 推导与计算相结合)题。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分约占 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
研究方向 |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02不区分研究方向 03不区分研究方向 04不区分研究方向 05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方向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1理论力学 方向0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方向0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4内燃机原理 方向0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5工程热力学 方向0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26化工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 或传热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240德语 客观题选择题(4选1)为20分或30分, 主观题为80分或70分。 801理论力学 静力学(20~40%) 运动学(20~40%) 动力学(40~60%)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804内燃机原理 考卷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占80%左右。 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解析题和计算题占20% 805工程热力学 1、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廉乐明,1999年 2、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2002年 826化工原理 概念题约占25%, 应用题包括过程计算题和过程分析题约占60%, 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分约占15%。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4(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5(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1 理论力学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4 内燃机原理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9 热力学 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6 化工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1理论力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静力学(20~40%) 运动学(20~40%) 动力学(40~60%) 二、考试题型: 综合计算题 802材料力学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试题 85%) 2.提高部分:(占试题 15%)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选择、填空题不超过总分的10%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二、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10%~20%。 (2)计算题、图解分析题,约占 80%~90%。 2.机械设计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20%~30%。 (2)分析题、简答题,约占 10%~15%。 (3)计算题、结构设计题,约占 55%~70%。 804 内燃机原理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 内容: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 1~8 章。 2. 应考范围、考试要求及各部分比例。 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如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燃烧及排放特性。掌握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了解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调速特性。简要考查柴油机增压概念、增压后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变化,以及废气能量利用情况。增压部分比例占 10%左右,其它占 90%左右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考卷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占 80%左右。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解析题和计算题占 20%左右。 829 热力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主要的热力系统和正、 逆循环特征,热力过程和正、逆循环的计算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考生对热 力学的研究动向有所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 1、熟练掌握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功与热量、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稳定流动,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和轴功,能量的数量和品质,实际过程与可 用能的耗散。 2、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其相应的数学计 算式,并能够进行一般的气体性质的计算。 3、熟练掌握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的 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循环,达到能够利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正确地分析各种热力学过程及其热力学系统的形式,同时正确 地计算出理想气体的各种热力学系统和循环的热功转换量,各种热力过程的终点 状态参数。 4、熟练运用多变过程的 p-v 和 T-s 图形,能够正确地判断典型的多变热力过程特 征,并运用其特征方程完成相应的热力过程计算;了解压气机和多级压缩的工作 原理,尤其是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的影响效果。 5、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卡诺循环及定理和熵增原理,达到能 够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定理正确地判断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进行方向和各 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根据熵增原理,正确地计算出各种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熵 增、熵流和熵产,并分析能量的可用性和不可用性。 6、熟练掌握水蒸汽的发生过程;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汽图表结构和应 用,水蒸汽的状态及其状态参数的确定;湿空气性质及其参数计算,湿空气的焓 湿图,并利用焓湿图分析和计算各种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7、熟练掌握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再热循环的特征 和效果;了解热力机械和热力装置的分类,压气机、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动 力装置理想循环的分析;熟练掌握致冷循环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蒸汽压缩致冷 与热泵循环的基本过程、相关图形、致冷致热系数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等,了解 致冷剂的基本热力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效果。 8、了解稳定流动基本方程组、了解喷管的工作原理, 掌握声速与马赫数、掌握 喷管和扩压管、掌握等熵流动特性、掌握绝热节流。熟练应用流动方程解决气体 的流动过程的计算。 9、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经历化学变化的热力学系统中的分析应用。 三、卷题型及比例: 分析计算题 30%。126 1.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选择题等约 20% 2.简答(包括论证、画图分析)题约 20% 3.分析题与论述题约 20%, 4.计算题约 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 2002 年; 2、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朱明善、刘颖等, 2011 826 化工原理 826 化工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3) 化工传递。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 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 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 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均为 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 15%。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 和单位,注意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并注意 不要书写在答题范围之外。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 125 分) 1.流体流动( 20 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黏性及黏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 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 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 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 10 分)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 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2 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 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 20 分) 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 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 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 16 分)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 15 分) 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8 分) 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 9 分) 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 15 分)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121 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 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 测定实验;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 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 析等几个方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与 简化。 2.微分衡算方程的应用 能够采用微分衡算方程,对简单的一维稳态流体流动问题、导热问题及分子传质问题进行求 解。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 化工原理课程部分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和应用题。基本概念题型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 择题,概念题约占 25%; 应用题包括过程计算题和过程分析题,一般 5~6 题,约占 60%。 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及实验设计题;化工传递部分的题型为推导(或 推导与计算相结合)题。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分约占 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
研究方向 | 01010807J1 02010807J1 03010807J1 04010807J1 05010807J1 |
||
考试科目 | 01010807J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1理论力学 02010807J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3010807J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4内燃机原理 04010807J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5工程热力学 05010807J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26化工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1理论力学: 本门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静力学平衡问题求解;运动分析、各运动量的求解;动力学分析及动力学综合问题的求解。 802材料力学: 掌握研究杆件内力、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研究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理论和和计算方法。概念清楚,具有熟练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能将工程实际构件抽象为力学模型,运用材料力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1.机械原理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机构学与机器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的掌握,以及相关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机械设计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通用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一般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804内燃机原理: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1~8章、第12章。 805工程热力学: 1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廉乐明, 1999年 2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 2002 年 812自动控制理论: 1、 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夏超英 2、 现代控制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刘豹 3、 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胡寿松 826化工原理: 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2)化工原理实验,(3)化工传递。 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4(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5(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1 理论力学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4 内燃机原理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9 热力学 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6 化工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1理论力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静力学(20~40%) 运动学(20~40%) 动力学(40~60%) 二、考试题型: 综合计算题 802材料力学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试题 85%) 2.提高部分:(占试题 15%)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选择、填空题不超过总分的10%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二、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10%~20%。 (2)计算题、图解分析题,约占 80%~90%。 2.机械设计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20%~30%。 (2)分析题、简答题,约占 10%~15%。 (3)计算题、结构设计题,约占 55%~70%。 804 内燃机原理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 内容: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 1~8 章。 2. 应考范围、考试要求及各部分比例。 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如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燃烧及排放特性。掌握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了解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调速特性。简要考查柴油机增压概念、增压后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变化,以及废气能量利用情况。增压部分比例占 10%左右,其它占 90%左右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考卷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占 80%左右。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解析题和计算题占 20%左右。 829 热力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主要的热力系统和正、 逆循环特征,热力过程和正、逆循环的计算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考生对热 力学的研究动向有所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 1、熟练掌握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功与热量、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稳定流动,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和轴功,能量的数量和品质,实际过程与可 用能的耗散。 2、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其相应的数学计 算式,并能够进行一般的气体性质的计算。 3、熟练掌握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的 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循环,达到能够利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正确地分析各种热力学过程及其热力学系统的形式,同时正确 地计算出理想气体的各种热力学系统和循环的热功转换量,各种热力过程的终点 状态参数。 4、熟练运用多变过程的 p-v 和 T-s 图形,能够正确地判断典型的多变热力过程特 征,并运用其特征方程完成相应的热力过程计算;了解压气机和多级压缩的工作 原理,尤其是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的影响效果。 5、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卡诺循环及定理和熵增原理,达到能 够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定理正确地判断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进行方向和各 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根据熵增原理,正确地计算出各种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熵 增、熵流和熵产,并分析能量的可用性和不可用性。 6、熟练掌握水蒸汽的发生过程;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汽图表结构和应 用,水蒸汽的状态及其状态参数的确定;湿空气性质及其参数计算,湿空气的焓 湿图,并利用焓湿图分析和计算各种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7、熟练掌握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再热循环的特征 和效果;了解热力机械和热力装置的分类,压气机、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动 力装置理想循环的分析;熟练掌握致冷循环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蒸汽压缩致冷 与热泵循环的基本过程、相关图形、致冷致热系数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等,了解 致冷剂的基本热力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效果。 8、了解稳定流动基本方程组、了解喷管的工作原理, 掌握声速与马赫数、掌握 喷管和扩压管、掌握等熵流动特性、掌握绝热节流。熟练应用流动方程解决气体 的流动过程的计算。 9、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经历化学变化的热力学系统中的分析应用。 三、卷题型及比例: 分析计算题 30%。126 1.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选择题等约 20% 2.简答(包括论证、画图分析)题约 20% 3.分析题与论述题约 20%, 4.计算题约 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 2002 年; 2、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朱明善、刘颖等, 2011 826 化工原理 826 化工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3) 化工传递。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 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 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 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均为 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 15%。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 和单位,注意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并注意 不要书写在答题范围之外。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 125 分) 1.流体流动( 20 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黏性及黏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 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 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 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 10 分)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 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2 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 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 20 分) 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 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 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 16 分)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 15 分) 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8 分) 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 9 分) 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 15 分)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121 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 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 测定实验;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 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 析等几个方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与 简化。 2.微分衡算方程的应用 能够采用微分衡算方程,对简单的一维稳态流体流动问题、导热问题及分子传质问题进行求 解。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 化工原理课程部分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和应用题。基本概念题型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 择题,概念题约占 25%; 应用题包括过程计算题和过程分析题,一般 5~6 题,约占 60%。 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及实验设计题;化工传递部分的题型为推导(或 推导与计算相结合)题。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分约占 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
研究方向 | 01010807J1 02010807J1 03010807J1 04010807J1 05010807J1 |
||
考试科目 | 01010807J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1理论力学 02010807J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3010807J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4内燃机原理 04010807J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5工程热力学 05010807J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301数学一 ④826化工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4内燃机原理: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1~8章、第12章。 805工程热力学主要参考教材: 1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廉乐明, 1999 年。 2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 2002 年。 826化工原理: 1.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1)化工原理课程,(2)化工原理实验,(3)化工传递。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2.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1)化工原理课程,(2)化工原理实验。均为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15%。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4(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5(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1 理论力学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4 内燃机原理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9 热力学 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6 化工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1理论力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静力学(20~40%) 运动学(20~40%) 动力学(40~60%) 二、考试题型: 综合计算题 802材料力学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试题 85%) 2.提高部分:(占试题 15%)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选择、填空题不超过总分的10%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二、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10%~20%。 (2)计算题、图解分析题,约占 80%~90%。 2.机械设计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20%~30%。 (2)分析题、简答题,约占 10%~15%。 (3)计算题、结构设计题,约占 55%~70%。 804 内燃机原理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 内容: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 1~8 章。 2. 应考范围、考试要求及各部分比例。 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如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燃烧及排放特性。掌握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了解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调速特性。简要考查柴油机增压概念、增压后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变化,以及废气能量利用情况。增压部分比例占 10%左右,其它占 90%左右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考卷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占 80%左右。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解析题和计算题占 20%左右。 829 热力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主要的热力系统和正、 逆循环特征,热力过程和正、逆循环的计算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考生对热 力学的研究动向有所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 1、熟练掌握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功与热量、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稳定流动,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和轴功,能量的数量和品质,实际过程与可 用能的耗散。 2、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其相应的数学计 算式,并能够进行一般的气体性质的计算。 3、熟练掌握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的 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循环,达到能够利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正确地分析各种热力学过程及其热力学系统的形式,同时正确 地计算出理想气体的各种热力学系统和循环的热功转换量,各种热力过程的终点 状态参数。 4、熟练运用多变过程的 p-v 和 T-s 图形,能够正确地判断典型的多变热力过程特 征,并运用其特征方程完成相应的热力过程计算;了解压气机和多级压缩的工作 原理,尤其是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的影响效果。 5、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卡诺循环及定理和熵增原理,达到能 够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定理正确地判断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进行方向和各 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根据熵增原理,正确地计算出各种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熵 增、熵流和熵产,并分析能量的可用性和不可用性。 6、熟练掌握水蒸汽的发生过程;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汽图表结构和应 用,水蒸汽的状态及其状态参数的确定;湿空气性质及其参数计算,湿空气的焓 湿图,并利用焓湿图分析和计算各种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7、熟练掌握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再热循环的特征 和效果;了解热力机械和热力装置的分类,压气机、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动 力装置理想循环的分析;熟练掌握致冷循环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蒸汽压缩致冷 与热泵循环的基本过程、相关图形、致冷致热系数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等,了解 致冷剂的基本热力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效果。 8、了解稳定流动基本方程组、了解喷管的工作原理, 掌握声速与马赫数、掌握 喷管和扩压管、掌握等熵流动特性、掌握绝热节流。熟练应用流动方程解决气体 的流动过程的计算。 9、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经历化学变化的热力学系统中的分析应用。 三、卷题型及比例: 分析计算题 30%。126 1.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选择题等约 20% 2.简答(包括论证、画图分析)题约 20% 3.分析题与论述题约 20%, 4.计算题约 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 2002 年; 2、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朱明善、刘颖等, 2011 826 化工原理 826 化工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3) 化工传递。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 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 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 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均为 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 15%。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 和单位,注意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并注意 不要书写在答题范围之外。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 125 分) 1.流体流动( 20 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黏性及黏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 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 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 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 10 分)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 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2 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 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 20 分) 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 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 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 16 分)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 15 分) 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8 分) 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 9 分) 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 15 分)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121 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 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 测定实验;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 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 析等几个方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与 简化。 2.微分衡算方程的应用 能够采用微分衡算方程,对简单的一维稳态流体流动问题、导热问题及分子传质问题进行求 解。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 化工原理课程部分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和应用题。基本概念题型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 择题,概念题约占 25%; 应用题包括过程计算题和过程分析题,一般 5~6 题,约占 60%。 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及实验设计题;化工传递部分的题型为推导(或 推导与计算相结合)题。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分约占 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
研究方向 | 01010807J1001组 01010807J1002组 01010807J1003组 01010807J1004组 01010807J1005组 |
||
考试科目 | 01010807J1001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40德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1理论力学 01010807J1002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40德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1010807J1003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40德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4内燃机原理 01010807J1004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40德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5工程热力学 01010807J1005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40德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26化工原理 注:以上科目可任选一组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4内燃机原理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1~8章、第12章。 805工程热力学 1.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廉乐明, 1999 年 2.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 2002 年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4(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5(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1 理论力学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4 内燃机原理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9 热力学 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0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26 化工原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或传热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1理论力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静力学(20~40%) 运动学(20~40%) 动力学(40~60%) 二、考试题型: 综合计算题 802材料力学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试题 85%) 2.提高部分:(占试题 15%)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选择、填空题不超过总分的10%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二、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10%~20%。 (2)计算题、图解分析题,约占 80%~90%。 2.机械设计部分(占 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 20%~30%。 (2)分析题、简答题,约占 10%~15%。 (3)计算题、结构设计题,约占 55%~70%。 804 内燃机原理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 内容: 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第 1~8 章。 2. 应考范围、考试要求及各部分比例。 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如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燃烧及排放特性。掌握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了解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调速特性。简要考查柴油机增压概念、增压后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变化,以及废气能量利用情况。增压部分比例占 10%左右,其它占 90%左右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考卷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占 80%左右。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解析题和计算题占 20%左右。 829 热力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主要的热力系统和正、 逆循环特征,热力过程和正、逆循环的计算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考生对热 力学的研究动向有所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 1、熟练掌握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功与热量、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稳定流动,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和轴功,能量的数量和品质,实际过程与可 用能的耗散。 2、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其相应的数学计 算式,并能够进行一般的气体性质的计算。 3、熟练掌握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的 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循环,达到能够利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正确地分析各种热力学过程及其热力学系统的形式,同时正确 地计算出理想气体的各种热力学系统和循环的热功转换量,各种热力过程的终点 状态参数。 4、熟练运用多变过程的 p-v 和 T-s 图形,能够正确地判断典型的多变热力过程特 征,并运用其特征方程完成相应的热力过程计算;了解压气机和多级压缩的工作 原理,尤其是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的影响效果。 5、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卡诺循环及定理和熵增原理,达到能 够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定理正确地判断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进行方向和各 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根据熵增原理,正确地计算出各种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熵 增、熵流和熵产,并分析能量的可用性和不可用性。 6、熟练掌握水蒸汽的发生过程;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汽图表结构和应 用,水蒸汽的状态及其状态参数的确定;湿空气性质及其参数计算,湿空气的焓 湿图,并利用焓湿图分析和计算各种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7、熟练掌握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再热循环的特征 和效果;了解热力机械和热力装置的分类,压气机、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动 力装置理想循环的分析;熟练掌握致冷循环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蒸汽压缩致冷 与热泵循环的基本过程、相关图形、致冷致热系数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等,了解 致冷剂的基本热力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效果。 8、了解稳定流动基本方程组、了解喷管的工作原理, 掌握声速与马赫数、掌握 喷管和扩压管、掌握等熵流动特性、掌握绝热节流。熟练应用流动方程解决气体 的流动过程的计算。 9、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经历化学变化的热力学系统中的分析应用。 三、卷题型及比例: 分析计算题 30%。126 1.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选择题等约 20% 2.简答(包括论证、画图分析)题约 20% 3.分析题与论述题约 20%, 4.计算题约 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曾丹苓, 2002 年; 2、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朱明善、刘颖等, 2011 826 化工原理 826 化工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3) 化工传递。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 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 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 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均为 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 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 15%。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 和单位,注意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并注意 不要书写在答题范围之外。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 125 分) 1.流体流动( 20 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黏性及黏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 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 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 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 10 分)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 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2 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 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 20 分) 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 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 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 16 分)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 15 分) 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8 分) 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 9 分) 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 15 分)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121 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 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 测定实验;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 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 析等几个方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 25 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与 简化。 2.微分衡算方程的应用 能够采用微分衡算方程,对简单的一维稳态流体流动问题、导热问题及分子传质问题进行求 解。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 化工原理课程部分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和应用题。基本概念题型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 择题,概念题约占 25%; 应用题包括过程计算题和过程分析题,一般 5~6 题,约占 60%。 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及实验设计题;化工传递部分的题型为推导(或 推导与计算相结合)题。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分约占 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 150)。 |
天津大学环境能源工程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