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
带您一起实现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梦
历年真题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真题:
{真题介绍}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历年考研真题年份齐全,真题来源于学校研招办或来源于我们合作的本校研究生和老师,真实可靠!价格:59元。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也可以通过淘宝店铺(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进行咨询购买,本校直发,7天无理由退货。
一、我们认真负责的向每一位尊敬的考生承诺:
我们是真实的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团队成员都是2021届考研的专业前几名,资料由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从中国传媒大学直接发货,可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当面交易。资料真实、权威、全面、可靠,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全都有,2023届高分研究生学姐学长的智慧、经验和心血的结晶。目前负责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资料的研究生团队多数也是考研时买了我们的资料,被录取后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的资料最大的特点是能最真实的体现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导师的重点,同时确保内容最全面、重点最突出、复习最有针对性,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都有,很多家几百元的宝贝在我们这里只是赠品(赠品涉及本专业的本科课件、笔记、期末题、习题、期末复习题、名校历年真题等等.......)。
二、售后保障:
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人都非常好,全程负责售后把关,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资料考前至少更新2-3次,每次更新或者补充都会及时通知,免费包邮补寄,直至复试结束。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
三、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2.是否可以来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支持七天无条件退换货,如果不支持必然是假的,而且维权困难。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四:多家比较,无条件退换货:
建议您挑选购买三家支持7天无条件退换货的资料,留下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一份资料,把其他2份退掉。老字号品牌,服务有保障,收货后对资料不满意,无条件支持退款。
一本通(强化篇+冲刺押题)内容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一本通(强化篇+冲刺押题)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强化篇)
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复习一本通(强化篇)适合第二轮或者强化复习使用,全部是干货,强化复习阶段只用这些资料复习就完全足够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事半功倍。具体包括以下3部分:
1、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重点复习精编: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重点复习精编由文登教育请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多名研究生参与编写(均为文登教育的考研高分学员),在编写的过程中由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找导师进行考研重点范围的咨询与指导,再结合历年考研真题、考研大纲进行编写。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重点复习精编内容详细,重要内容进行重点分析讲解,全面涵盖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的重点难点考点,可以确保包含90%以上的考试范围。每年考研结束之后,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重点复习精编都是大家公认的最全面、最具价值的考研专业课内部复习资料。价格:210元
2、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内部导师题库: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内部导师题库是一本通强化篇最核心的部分,通过多届高分研究生的分析与验证,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真题的原型都来源于导师的习题和题库,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的考研命题导师极少会专为考研创造出一批全新题,一般都是从题库中选取,然后适度的变形或修改,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历年真题里的几乎每一道题目都能在这份题库中找到原型。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每年都把导师出过的所有习题汇总在一起,并整理出了详细答案解析,更新并整理这套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内部导师题库。做真题的时候可以参考内部题库的答案去整理真题的答案。这套题库每年更新大约10%的题目,如果您有这套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内部导师题库最近一两年的版本,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不购买最新版本。虽然考场上的考题一般会有变动,但只要把题库做熟练,必定能轻松应对考场中的每一道试题。价格:260元
3、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共3套,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多名高分研究生全面分析总结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历年考研真题的考点及命题趋势,充分知悉导师重点的情况下编写的极具价值的模拟题,难度与考研真题保持一致,目的让大家查缺补漏,更有针对性的调整复习计划。价格:195元
第二部分: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冲刺密押卷)
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冲重点押题,11月底校方命题基本结束,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多方面了解2023考研最新的重点考点动态编写而成,确保为大家成功梦圆中国传媒大学加一道最后的保险。押题命中率很高,不多做介绍,相当于划重点,大家都明白。订购后由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发货。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冲刺篇具体包括:①重点狂背。11月下旬命题基本结束,研究生多方面了解2023考研最新的重点考点动态,根据自己对导师出题的喜好、真题的命题规律、导师的教学资料里体现出来的重点编写而成。每本教材对应的重点狂背内容大约为30页左右。②冲刺点题:每本教材押20道题左右(主观题),命中率高,不多做介绍,大家都明白。原价:638元。
注:以上各项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复习资料为2023年考研最新资料。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复习一本通(强化篇+冲刺押题)由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中国传媒大学发货,发货后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买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资料当然只选中国传媒大学本校发货的。
对考生的承诺
1.资料一律从中国传媒大学直接发货。2.真实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研究生高分团队。3.全程售后服务,更新免费补寄。
注:1.考研真题、模拟题、冲刺题、期末题由于页码少,无质量问题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2.对于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资料,退货收取成本费,每页0.15元,彩色胶装每本10元,订书机装订每本0.2元。发货运费由卖家承担,退货运费由买家承担。
资料定价与说明
《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复习一本通(强化篇+冲刺押题)》,原价1300元,限时特价5.2折:676元。
《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复习一本通》可以在文登考研官网(www.wdkao.com),也可以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的文登教育合作的考试书店购买。因考生人数有限,印刷数量不多,售完即止,一般情况不会加印。《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复习一本通》为文登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学员、vip保过班学员专用考研专业课辅导资料,在文登考研官网(www.wdkao.com)报名的学员可以联系网站客服免费领取。
改版与售后服务
文登教育每年均根据本年度每年会根据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的最新考研要求和考研大纲对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进行改版升级并提供售后服务,请考生务必谨慎辨别,避免购买其他机构或个人销售的往年的盗版的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而耽误备考和前途;同时文登教育官方郑重声明,购买盗版资料我们将不提供任何售后服务。
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市面的资料很多,很多卖家随便购买拼凑一些往年的旧资料就进行大量转卖,导致真正的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高价值内部资料反而卖不出去,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教大家怎么辨别假资料: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由于专业课资料的特殊性,只有本校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买之前一定要问一下是不是中国传媒大学本校发货,如果不是本校发货那么资料还能可靠吗?2.是否可以来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有一对一辅导服务,如果没有基本上就没有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4.是否有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负责持续更新。5.资料是否与考研大纲完全相符,现在考研资料网上一大堆,很多卖家随便下载一些就冒充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的内部资料进行出售,问一下如果资料与考研大纲或者历年真题的方向和重点不一致是否可以全额退款,是否可以无条件退款。如果回答的不自信基本上资料肯定不可靠。6.如果您发现一份资料好多店铺都在同时卖,那您觉得这个资料来源是不是也太简单了呢?7.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很多人冒充是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卖资料,90%的都是假的。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要写论文、发表期刊文章,不可能天天泡在网上卖资料,如果有人说自己是研究生,那么找一些专业知识的题目问问他,自然很快辨别真假。
纠错反馈与奖励
为了能不断完善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的质量,从而使广大考生进行更有效地考研复习备考,如果您在复习过程中发现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有任何出入(如印刷不清晰、考点不准确、错别字)或其他疑问、批评建议等,可将具体内容(所购买的图书名称、章节、年份、题目、页数)发送至我们的投诉邮箱。我们将高度重视每位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学子的反馈,第一时间组织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进行校对审核,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您。您的反馈一经采纳,我们将向您赠送价值80-120元的专业课资料抵用券。并且在考研录取后,可优先被录取为文登教育的考研专业课辅导老师。
版权与投诉声明
最近发现很多人在校园贴小广告或者网上发帖进行倒卖文登教育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往年的复印版的资料,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资料的,我们不负责更新以及售后。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为文登考研官方独家版权所有,为文登教育的独家内部资料,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其进行非法复印、篡改、抄录、传播、销售;一经发现,文登考研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追究相关当事人侵权责任;考生如发现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存在盗版行为可随时向文登教育投诉举报,我们将予以奖励。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人人有责!
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复习一本通(强化篇+冲刺押题)由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中国传媒大学发货,发货后可以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真实、权威、可靠的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高价值内部资料,为您考研成功加把力!买中国传媒大学783主题写作考研资料当然只选中国传媒大学本校发货的。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也可以通过淘宝店铺(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进行咨询购买,本校直发,7天无理由退货。
多年的传承,资料每年都由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刚刚考上的高分研究生更新整理。历年考研招生信息均由历届本专业的研究生整理,仅供参考。
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 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1 传播理论与历史 02 国际传播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 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01 传播理论与历史 02 国际传播 03 媒介素养 04 应用传播学 05 性别传播 06 智能传播 07 口述史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 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
01 传播理论与历史 02 国际传播 03 媒介素养 04 应用传播学 05 性别传播 06 智能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8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传播学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含推免生:27;学制:3年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08新闻传播史论
包括中外新闻史、广播电视史论、新闻理论、新媒体概论和传播学概论等知识领域。 不限参考书目 815传播学综合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年。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 年。 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 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年。 Duan, P. & ZHANG, L. (eds.) (2018) Social Media Studies. London: SAGE. (段鹏、张磊主编《社交媒体研究》[英文],SAGE 出版社2018)。 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引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年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备注: 推免生拟招生人数:25人 学制:3年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传播研究院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 巴兰、戴维斯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大众媒介与社会》 库兰 华夏出版社 9025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9026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④《性别与传媒》 罗萨林=吉尔 四川大学出版社 9027国际传播 ①《全球传播的起源》 [法]阿芒.马特拉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媒介学引论》 [法]雷吉斯.德布雷 中国传媒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政治的常识》 [英]海伍德编,李智译 中国人民大学 9105媒介素养 ①媒介素养教育论 袁军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媒介素养概论 张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③理解媒介素养:起源、范式与路径 张艳秋 人民出版社 ④受众分析 丹尼斯 麦奎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大众媒介与社会 詹姆斯 库兰 华夏出版社 9029传播研究方法 ①《传播研究方法》 柯惠新、王锡苓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最新版 柯惠新、沈浩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030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修订本)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第五版)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考试内容: (一)传播学史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传播 (四)信息、符号与讯息 (五)传播类型 (六)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七)传播者与传播体制 (八)传播内容与文化 (九)传播媒介 (十)受众 (十一)传播效果 (十二)传播研究的专题领域 二、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816传播实务 一、考试内容: 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1.公共部分: (一)传播理论在媒介实践中的应用 (二)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 2.指定选作一(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 (一)传播与政治 (二)传播与经济 (三)传播与社会 (四)传播与文化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
||
考试科目 | 01-05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考试内容: (一)传播学史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传播 (四)信息、符号与讯息 (五)传播类型 (六)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七)传播者与传播体制 (八)传播内容与文化 (九)传播媒介 (十)受众 (十一)传播效果 (十二)传播研究的专题领域 二、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816传播实务 一、考试内容: 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1.公共部分: (一)传播理论在媒介实践中的应用 (二)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 2.指定选作一(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 (一)传播与政治 (二)传播与经济 (三)传播与社会 (四)传播与文化 备注: 1.推免生拟招生人数:14人 2.学制:3年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06传播研究方法 07传播心理学 08传媒政策与法规 09媒介与全球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09方向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报考要求见2016年招生简章。本方向不接收推免生 复试科目: 01方向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 巴兰、戴维斯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大众媒介与社会》 库兰 华夏出版社 02方向9025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03方向9026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04方向9027国际传播 ①《全球传播的起源》 [法]阿芒·马特拉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媒介学引论》 [法]雷吉斯·德布雷 中国传媒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政治的常识》 [英]海伍德编,李智译 中国人民大学 05方向9028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06方向9029传播研究方法 ①《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 (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 华夏出版社 ②《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 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07方向9030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修订本)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第五版)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北京广播学院 08方向9031法学基础 ①《新闻传播法教程》 魏永征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②《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 ③《法学概论》(第11版) 吴祖谋 李双元 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09方向9027国际传播 ①《全球传播的起源》 [法]阿芒·马特拉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媒介学引论》 [法]雷吉斯·德布雷 中国传媒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政治的常识》 [英]海伍德编,李智译 中国人民大学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01、02、03、04、06、09方向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05方向心理学、新闻业务 07方向传播理论、新闻写作 08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法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和广告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考试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816传播实务: 《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要求考生能了解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分析传播与媒介问题、改进传播与媒介实践等的能力。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06传播研究方法 07传播心理学 08传媒政策与法规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 : 01方向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⑤《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02方向9025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03方向9026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04方向9027国际传播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法]阿芒·马特拉 中央编译 ②《国际传播学》 关世杰 北京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国际政治传播》 李智 北京大学 05方向9028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06方向9029传播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 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07方向9030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北京广播学院 08方向9031法学基础 ①《新闻传播法教程》 魏永征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②《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 ③《法学概论》(第11版) 吴祖谋 李双元 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1、02、03、04、06方向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05方向心理学、新闻业务 07方向传播理论、新闻写作 08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法学 注: 学制三年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和广告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816传播实务: 《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要求考生能了解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分析传播与媒介问题、改进传播与媒介实践等的能力。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06传播研究方法 07传播心理学 08传媒政策与法规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1方向: 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方向: 9025应用传播 03方向: 9026媒介与女性 04方向: 9027国际传播 05方向: 9028教育学 06方向: 9029传播研究方法 07方向: 9030传播心理学 08方向: 9031法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1、02、03、04、06方向: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05方向: 心理学、新闻业务 07方向: 传播理论、新闻写作 08方向: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法学 参考书: 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 ⑤《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025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9026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暨南大学出版社 9027国际传播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 中央编译 ②《国际传播学》 关世杰 北京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国际政治传播》 李智 北京大学 9028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9029传播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9030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北京广播学院 9031法学基础 ①《法理学》葛洪义 中国政法大学 ②《宪法学导论》张千帆 法律 ③《民法学》江平 中国政法大学 ④《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 中国人民大学 ⑤《影视法导论》魏永征、李丹林 复旦大学 ⑥《大众传播法学》 魏永征、张鸿霞 法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考试大纲:《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和广告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816传播实务 考试大纲;《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广告学、新媒体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要求考生能了解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分析传播与媒介问题、改进传播与媒介实践等的能力。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1方向 复试科目:9026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参考书 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⑤《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02方向 复试科目:9027应用传播 参考书: 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03方向 复试科目:9028媒介与女性 参考书: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04方向 复试科目:9029国际传播 参考书: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法]阿芒•马特拉 中央编译 ②《国际传播学》关世杰 北京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国际政治传播》 李智 北京大学 05方向 复试科目:9030教育学 参考书: 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01-04方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05方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心理学 新闻业务 备注:学制3年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提醒:初试及复试参考书信息由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部分研究生提供(非学校官网提供),仅供参考。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参考书: ①《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北京广播学院 ②《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上海译文 ③《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弗林 华夏 ④《传播理论》[ 美 ] 斯 蒂文•小约翰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文史要览》王振业 中国传媒大学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06电视文化传播 07传播研究方法 06电视文化传播、07传播研究方法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1方向复试:9026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方向复试:9027应用传播 03方向复试:9028媒介与女性 04方向复试:9029国际传播 05方向复试:9030教育学 06方向复试:9031电视文化传播 07方向复试:9032传播研究方法 参考书: 9026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⑤《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027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9028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9029国际传播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 中央编译 ②《国际传播学》关世杰 北京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国际政治传播》 李智 北京大学 9030教育学 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9031电视文化传播 ①《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文化研究读本》 罗钢 刘象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③《重组话语频道》 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则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④《电视学》第二辑 刘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032传播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同等学力加试: 01-04、06-07方向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05方向心理学、新闻业务 注: 1、06方向2年,其它方向3年 2、拟招人数项为此专业拟招生总人数(含推免生),括号内数为拟接收推免生人数。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06电视文化传播 07传播研究方法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 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921 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922 应用传播 923 媒介与女性 924 国际传播 925 教育学 926 电视文化传播 927传播研究方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复试: 92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⑤《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22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923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924 国际传播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法]阿芒•马特拉 中央编译 ②《国际传播学》 关世杰 北京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国际政治传播》 李智 北京大学 925 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926 电视文化传播 ①《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文化研究读本》 罗钢 刘象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③《重组话语频道》 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则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27传播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 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43(21)
02 传播理论与历史 03 应用传播学 04 性别传播 05 智能传播 06 跨文化传播 07 北美传播研究 08 拉美传播研究 09 欧洲传播研究 10 非洲传播研究 11 澳洲传播研究 12 东南亚传播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 (一)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1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专业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的形式重点考核各专业基础理论与 实务;各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实践(专硕重点考察其创作实践)。 3.综合素质考核:以交流问答的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 (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 1.每位考生考核时长不少于 5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以随机抽题+交流问答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