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
带您一起实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考研梦
一、我们认真负责的向每一位尊敬的考生承诺:
我们是真实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高分研究生辅导团队,团队成员都是2020届考研的专业前几名,资料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直接发货,可以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当面交易。资料真实、权威、全面、可靠,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全都有,2020届高分研究生学姐学长的智慧、经验和心血的结晶。目前负责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资料的研究生团队多数也是考研时买了我们的资料,被录取后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的资料最大的特点是能最真实的体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导师的重点,同时确保内容最全面、重点最突出、复习最有针对性,别的家有的资料我们都有,很多家几百元的宝贝在我们这里只是赠品(赠品涉及本专业的本科课件、笔记、期末题、习题、期末复习题、名校历年真题等等.......)。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硕)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也可以通过淘宝店铺(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进行咨询购买,本校直发,7天无理由退货。
二、售后保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人都非常好,全程负责售后把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资料考前至少更新2-3次,每次更新或者补充都会及时通知,免费包邮补寄,直至复试结束。
三、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2.是否可以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支持七天无条件退换货,如果不支持必然是假的,而且维权困难。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四:多家比较,无条件退换货:
建议您挑选购买三家支持7天无条件退换货的资料,留下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一份资料,把其他2份退掉。老字号品牌,服务有保障,收货后对资料不满意,无条件支持退款。
一本通内容详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全程复习一本通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历年考研真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历年考研真题已更新至2019年,报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必备考研复习资料,真题来源于学校研招办或来源于我们合作的本校研究生和老师,真实可靠! 真题暂不零售,购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复习一本通基础篇或强化篇赠送此项。 价格:暂不单独出售。
第二部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基础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基础篇)的突出特点是内容全面,以知识点分析掌握为主,习题为辅,尤其适合跨专业、在职或基础较薄弱的考生使用。具体包括包括以下3部分: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复习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复习笔记是高分研究生整理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核心导师的教学笔记,超高的含金量为大家的专业课复习提供了方向和侧重点,既提炼出各个章节的内容的要点,同时可以让考生快速的掌握各个章节的知识框架以及重难点,提高复习效率和准确度。价格:145元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复习讲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复习讲义,讲义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核心导师的本科教学讲义,又经过了考研高分研究生的编辑和整理,增加了一些最新的导师重点。价格:145元
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复习自测题(3套):我们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成绩最优秀、专业课复习最有心得的一些研究生,根据最新的考研真题、考研大纲、专业课重点编写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基础复习自测题,旨在让大家及时的对自己的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专业课复习效果进行检测,以便更好的进行查缺补漏,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复习内容、复习方向,并通过做题强化知识点的记忆,以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价格:135元
第三部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强化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复习一本通(强化篇)适合第二轮或者强化复习使用,全部是干货,强化复习阶段只用这些资料复习就完全足够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事半功倍。具体包括以下3部分: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重点复习精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重点复习精编由文登教育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多名研究生参与编写(均为文登教育的考研高分学员),在编写的过程中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找导师进行考研重点范围的咨询与指导,再结合历年考研真题、考研大纲进行编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重点复习精编内容详细,重要内容进行重点分析讲解,全面涵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的重点难点考点,可以确保包含90%以上的考试范围。每年考研结束之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重点复习精编都是大家公认的最全面、最具价值的考研专业课内部复习资料。价格:210元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内部导师题库: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内部导师题库是一本通强化篇最核心的部分,通过多届高分研究生的分析与验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真题的原型都来源于导师的习题和题库,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的考研命题导师极少会专为考研创造出一批全新题,一般都是从题库中选取,然后适度的变形或修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历年真题里的几乎每一道题目都能在这份题库中找到原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每年都把导师出过的所有习题汇总在一起,并整理出了详细答案解析,更新并整理这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内部导师题库。做真题的时候可以参考内部题库的答案去整理真题的答案。这套题库每年更新大约10%的题目,如果您有这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内部导师题库最近一两年的版本,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不购买最新版本。虽然考场上的考题一般会有变动,但只要把题库做熟练,必定能轻松应对考场中的每一道试题。价格:260元
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共3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多名高分研究生全面分析总结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历年考研真题的考点及命题趋势,充分知悉导师重点的情况下编写的极具价值的模拟题,难度与考研真题保持一致,目的让大家查缺补漏,更有针对性的调整复习计划。价格:195元
第四部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冲刺密押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冲刺密押卷与文登教育冲刺保过班几乎同步发布,11月底校方命题基本结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多方面了解2020考研最新的重点考点动态编写而成,确保为大家成功梦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加一道最后的保险。押题命中率很高,不多做介绍,相当于划重点,大家都明白。价格:635元。
注:以上各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复习资料为2021年最新资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全程复习一本通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发货,发货后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资料当然只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校发货的。
对考生的承诺
1.资料一律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直接发货。2.真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研究生高分团队。3.真实承诺,假一赔十。4.七天无理由退货。5.全程售后服务,更新免费补寄。
注:1.考研真题、模拟题、冲刺题、期末题由于页码少,无质量问题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2.退货收取成本费,每页0.15元,彩色胶装每本10元,订书机装订每本0.2元。
资料定价与说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复习一本通(全程篇)》,原价1816元,限时特价4.9折:890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复习一本通》可以在文登考研官网(www.wdkao.com),也可以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附近的文登教育合作的考试书店购买。因考生人数有限,印刷数量不多,售完即止,一般情况不会加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复习一本通》为文登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学员、vip保过班学员专用考研专业课辅导资料,在文登考研官网(www.wdkao.com)报名的学员可以联系网站客服免费领取。
改版与售后服务
文登教育每年均根据本年度每年会根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的最新考研要求和考研大纲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进行改版升级并提供售后服务,请考生务必谨慎辨别,避免购买其他机构或个人销售的往年的盗版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而耽误备考和前途;同时文登教育官方郑重声明,购买盗版资料我们将不提供任何售后服务。
怎么辨别资料真假好坏(一定要看)
市面的资料很多,很多卖家随便购买拼凑一些往年的旧资料就进行大量转卖,导致真正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高价值内部资料反而卖不出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师兄师姐教大家怎么辨别假资料:1.否是本校直接发货,由于专业课资料的特殊性,只有本校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买之前一定要问一下是不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校发货,如果不是本校发货那么资料还能可靠吗?2.是否可以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宿舍当面交易,如果不可以,推三阻四总能找出理由,百分百就是假的。3.是否有一对一辅导服务,如果没有基本上就没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4.是否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团队负责持续更新。5.资料是否与考研大纲完全相符,现在考研资料网上一大堆,很多卖家随便下载一些就冒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的内部资料进行出售,问一下如果资料与考研大纲或者历年真题的方向和重点不一致是否可以全额退款,是否可以无条件退款。如果回答的不自信基本上资料肯定不可靠。6.如果您发现一份资料好多店铺都在同时卖,那您觉得这个资料来源是不是也太简单了呢?7.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很多人冒充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卖资料,90%的都是假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要写论文、发表期刊文章,不可能天天泡在网上卖资料,如果有人说自己是研究生,那么找一些专业知识的题目问问他,自然很快辨别真假。
纠错反馈与奖励
为了能不断完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的质量,从而使广大考生进行更有效地考研复习备考,如果您在复习过程中发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有任何出入(如印刷不清晰、考点不准确、错别字)或其他疑问、批评建议等,可将具体内容(所购买的图书名称、章节、年份、题目、页数)发送至我们的投诉邮箱。我们将高度重视每位报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考研学子的反馈,第一时间组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进行校对审核,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您。您的反馈一经采纳,我们将向您赠送价值80-120元的专业课资料抵用券。并且在考研录取后,可优先被录取为文登教育的考研专业课辅导老师。
版权与投诉声明
最近发现很多人在校园贴小广告或者网上发帖进行倒卖文登教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往年的复印版的资料,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资料的,我们不负责更新以及售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为文登考研官方独家版权所有,为文登教育的独家内部资料,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其进行非法复印、篡改、抄录、传播、销售;一经发现,文登考研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追究相关当事人侵权责任;考生如发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初试复习一本通存在盗版行为可随时向文登教育投诉举报,我们将予以奖励。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人人有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全程复习一本通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的研究生直接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发货,发货后可以从物流信息可以看到。真实、权威、可靠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高价值内部资料,为您考研成功加把力!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研资料当然只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校发货的。
如需咨询资料详情和报考答疑,欢迎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硕)专业考研咨询客服QQ:800179089。也可以通过淘宝店铺(学姐本校直发甄选店)进行咨询购买,本校直发,7天无理由退货。
多年的传承,资料每年都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专业刚刚考上的高分研究生更新整理。历年考研招生信息均由历届本专业的研究生整理,仅供参考。
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50 00 不区分 非全日制 10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 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2 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3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 3. 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物理污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 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5. 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1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配套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4.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过程控制方法(GAP, HACCP等)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掌握采样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2、掌握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溶剂提取法、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有机物破坏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 3.水分的分析与检验:掌握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4.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5.油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品中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 6.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维生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荧光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法、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8.矿质元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测定矿物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9.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仪器测定原理;掌握发色剂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0.食品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特点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11.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分析与检验:了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测定原理和主要方法。 826食品化学 1.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 3.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油脂加工化学等。 4.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 5.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等。 6.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 7.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8.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 9.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 10.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50 00 不区分 非全日制 10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 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2 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3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 3. 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物理污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 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5. 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1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配套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4.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过程控制方法(GAP, HACCP等)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掌握采样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2、掌握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溶剂提取法、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有机物破坏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 3.水分的分析与检验:掌握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4.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5.油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品中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 6.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维生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荧光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法、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8.矿质元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测定矿物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9.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仪器测定原理;掌握发色剂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0.食品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特点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11.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分析与检验:了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测定原理和主要方法。 826食品化学 1.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 3.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油脂加工化学等。 4.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 5.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等。 6.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 7.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8.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 9.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 10.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 |
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全日制 45 01 食品加工技术与品质控制 02 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非全日制 15 01 食品加工技术与品质控制 02 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50 00 不区分 非全日制 10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 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2 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3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 3. 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物理污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 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5. 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1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配套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4.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过程控制方法(GAP, HACCP等)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掌握采样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2、掌握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溶剂提取法、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有机物破坏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 3.水分的分析与检验:掌握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4.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5.油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品中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 6.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维生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荧光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法、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8.矿质元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测定矿物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9.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仪器测定原理;掌握发色剂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0.食品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特点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11.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分析与检验:了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测定原理和主要方法。 826食品化学 1.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 3.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油脂加工化学等。 4.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 5.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等。 6.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 7.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8.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 9.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 10.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 |
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1 食品加工技术与品质控制 02 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备注:拟招生35人其中推免生5人.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50 00 不区分 非全日制 10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 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2 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3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 3. 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物理污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 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5. 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1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配套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4.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过程控制方法(GAP, HACCP等)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掌握采样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2、掌握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溶剂提取法、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有机物破坏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 3.水分的分析与检验:掌握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4.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5.油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品中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 6.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维生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荧光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法、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8.矿质元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测定矿物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9.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仪器测定原理;掌握发色剂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0.食品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特点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11.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分析与检验:了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测定原理和主要方法。 826食品化学 1.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 3.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油脂加工化学等。 4.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 5.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等。 6.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 7.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8.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 9.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 10.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 |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食品加工技术与品质控制
02 (全日制)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03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注: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50 00 不区分 非全日制 10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 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2 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3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 3. 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物理污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 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5. 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1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配套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4.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过程控制方法(GAP, HACCP等)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掌握采样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2、掌握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溶剂提取法、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有机物破坏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 3.水分的分析与检验:掌握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4.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5.油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品中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 6.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维生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荧光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法、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8.矿质元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测定矿物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9.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仪器测定原理;掌握发色剂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0.食品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特点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11.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分析与检验:了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测定原理和主要方法。 826食品化学 1.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 3.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油脂加工化学等。 4.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 5.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等。 6.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 7.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8.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 9.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 10.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 |
研究方向 | 01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02食品检测与标准化 03食品营养与安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1.《机械设计》(第八版), 濮良贵、纪名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农业机械与设备》,宋建农,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马新明编,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9。 826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阚建全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50 00 不区分 非全日制 10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 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2 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3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 3. 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物理污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 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5. 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1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配套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4.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过程控制方法(GAP, HACCP等)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掌握采样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2、掌握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溶剂提取法、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有机物破坏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 3.水分的分析与检验:掌握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4.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5.油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品中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 6.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维生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荧光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法、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8.矿质元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测定矿物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9.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仪器测定原理;掌握发色剂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0.食品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特点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11.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分析与检验:了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测定原理和主要方法。 826食品化学 1.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 3.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油脂加工化学等。 4.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 5.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等。 6.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 7.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8.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 9.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 10.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 |
研究方向 | 01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02食品检测与标准化 03食品营养与安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营养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参考书: 《食品工艺学》,汪志君,中国计量 备注: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李波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年。 《食品标准与法规》,艾志录、鲁茂林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食品卫生学》冯翠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食品分析》谢笔钧和何慧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826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孙远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50 00 不区分 非全日制 10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 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2 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3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 3. 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物理污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 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5. 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1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配套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4.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过程控制方法(GAP, HACCP等)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掌握采样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2、掌握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溶剂提取法、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有机物破坏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 3.水分的分析与检验:掌握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4.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5.油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品中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 6.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维生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荧光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法、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8.矿质元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测定矿物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9.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仪器测定原理;掌握发色剂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0.食品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特点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11.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分析与检验:了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测定原理和主要方法。 826食品化学 1.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 3.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油脂加工化学等。 4.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 5.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等。 6.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 7.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8.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 9.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 10.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 |
研究方向 | 01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02食品检测与标准化 03食品营养与安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营养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汪志君,中国计量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6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孙远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50 00 不区分 非全日制 10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 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2 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3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 3. 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物理污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 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5. 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1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配套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4.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过程控制方法(GAP, HACCP等)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掌握采样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2、掌握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溶剂提取法、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有机物破坏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 3.水分的分析与检验:掌握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4.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5.油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品中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 6.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维生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荧光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法、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8.矿质元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测定矿物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9.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仪器测定原理;掌握发色剂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0.食品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特点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11.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分析与检验:了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测定原理和主要方法。 826食品化学 1.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 3.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油脂加工化学等。 4.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 5.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等。 6.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 7.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8.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 9.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 10.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 |
研究方向 | 01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02食品检测与标准化 03食品营养与安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营养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参考书: f32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无锡轻工业学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6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孙远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50 00 不区分 非全日制 10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 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2 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3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 3. 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物理污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 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5. 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1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配套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4.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过程控制方法(GAP, HACCP等)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掌握采样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2、掌握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溶剂提取法、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有机物破坏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 3.水分的分析与检验:掌握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4.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5.油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品中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 6.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维生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荧光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法、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8.矿质元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测定矿物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9.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仪器测定原理;掌握发色剂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0.食品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特点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11.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分析与检验:了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测定原理和主要方法。 826食品化学 1.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 3.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油脂加工化学等。 4.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 5.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等。 6.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 7.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8.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 9.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 10.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 |
研究方向 | 01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02食品检测与标准化 03食品营养与安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30食品营养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33食品工艺学 f33 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无锡轻工业学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 第一部分:程序设计(50分)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7 第二部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50分)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郭力平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08 第三部分:网络技术与应用(50分)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何小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06 830 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孙远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00 不区分 全日制 50 00 不区分 非全日制 10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826食品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32食品工艺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 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2 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3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 3. 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物理污染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 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5. 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1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配套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4.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过程控制方法(GAP, HACCP等)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掌握采样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2、掌握样品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溶剂提取法、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有机物破坏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特点。 3.水分的分析与检验:掌握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4.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5.油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品中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 6.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维生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脂溶性维生素A、D、E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荧光法测定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滴定法、荧光法、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8.矿质元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测定矿物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9.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仪器测定原理;掌握发色剂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0.食品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分析与检验:掌握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特点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11.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分析与检验:了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测定原理和主要方法。 826食品化学 1.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 3.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油脂加工化学等。 4.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 5.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等。 6.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 7.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8.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 9.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 10.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硕)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