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60200 中国史
01. 060203 历史文献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历史文献、文书的挖掘、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为探索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本方向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注重对上海地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其二,注重对考古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其三,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本方向坚持贯彻发掘、研究、阐释和保护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研究方向: (1)中华典籍与文化 (2)文献与文化资源 (3)专题文献 02. 060204 专门史 本方向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侧重历史地理、宗教与社会以及思想史的研究,结合国家宗教治理的需要以及外来宗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需求,以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基督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等研究为建设内容。本方向还不断加强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同时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决策参考。在研究合作上,本方向充分重视与海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往来,注重理论与实际,将宗教与社会治理紧密集合,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研究方向: (1)中国宗教史 (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3)中国思想史 3. 060205 中国古代史 本方向在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史贯通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古代史师资的研究专长,在上古、秦汉、魏晋段强调紧密跟踪出土新发现和新材料,从古代经典的解读和传承出发,使学生体悟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基因的独特品质;中古隋唐宋元段重视中西交通、民族融合的历史遗产,同时聚焦制度的变迁与革新,培养学生形成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制度因革的深刻认知;明清段关注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治理模式和中西交流背景下的思想变革,加深学生对“前现代”历史背景和遗产的全面理解。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2)先秦史 (3)隋唐史 (4)元明清 (5)中外关系史 04.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研究方向: (1)中国近代经济史 (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3)中国共产党史 (4)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
||
考试科目 |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13历史学基础 4. 无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60200 中国史
01. 060203 历史文献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历史文献、文书的挖掘、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为探索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本方向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注重对上海地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其二,注重对考古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其三,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本方向坚持贯彻发掘、研究、阐释和保护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研究方向: (1)中华典籍与文化 (2)文献与文化资源 (3)专题文献 02. 060204 专门史 本方向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侧重历史地理、宗教与社会以及思想史的研究,结合国家宗教治理的需要以及外来宗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需求,以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基督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等研究为建设内容。本方向还不断加强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同时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决策参考。在研究合作上,本方向充分重视与海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往来,注重理论与实际,将宗教与社会治理紧密集合,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研究方向: (1)中国宗教史 (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3)中国思想史 3. 060205 中国古代史 本方向在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史贯通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古代史师资的研究专长,在上古、秦汉、魏晋段强调紧密跟踪出土新发现和新材料,从古代经典的解读和传承出发,使学生体悟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基因的独特品质;中古隋唐宋元段重视中西交通、民族融合的历史遗产,同时聚焦制度的变迁与革新,培养学生形成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制度因革的深刻认知;明清段关注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治理模式和中西交流背景下的思想变革,加深学生对“前现代”历史背景和遗产的全面理解。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2)先秦史 (3)隋唐史 (4)元明清 (5)中外关系史 04.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研究方向: (1)中国近代经济史 (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3)中国共产党史 (4)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13历史学基础 4. 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60200 中国史 (文学院)
01. 06020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研究方向: (01)史学理论 (02)中国史学史 (03)中国学术史 02. 060204 专门史 研究方向: (01)中国宗教史 (0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03)中国思想史 03. 060205 中国古代史 研究方向: (0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02)先秦史 (03)隋唐史 (04)元明清 (05)考古文博 (06)中外关系史 04.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研究方向: (01)中国近代经济史 (0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03)中国共产党史 (04)基督宗教史 (05)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
||
考试科目 |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13历史学基础 4. 无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中国通史 参考书目: 吕思勉:《中国通史》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60200 中国史
01. 060203 历史文献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历史文献、文书的挖掘、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为探索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本方向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注重对上海地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其二,注重对考古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其三,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本方向坚持贯彻发掘、研究、阐释和保护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研究方向: (1)中华典籍与文化 (2)文献与文化资源 (3)专题文献 02. 060204 专门史 本方向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侧重历史地理、宗教与社会以及思想史的研究,结合国家宗教治理的需要以及外来宗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需求,以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基督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等研究为建设内容。本方向还不断加强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同时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决策参考。在研究合作上,本方向充分重视与海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往来,注重理论与实际,将宗教与社会治理紧密集合,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研究方向: (1)中国宗教史 (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3)中国思想史 3. 060205 中国古代史 本方向在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史贯通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古代史师资的研究专长,在上古、秦汉、魏晋段强调紧密跟踪出土新发现和新材料,从古代经典的解读和传承出发,使学生体悟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基因的独特品质;中古隋唐宋元段重视中西交通、民族融合的历史遗产,同时聚焦制度的变迁与革新,培养学生形成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制度因革的深刻认知;明清段关注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治理模式和中西交流背景下的思想变革,加深学生对“前现代”历史背景和遗产的全面理解。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2)先秦史 (3)隋唐史 (4)元明清 (5)中外关系史 04.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研究方向: (1)中国近代经济史 (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3)中国共产党史 (4)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13历史学基础 4. 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60200 中国史 01. 06020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01)史学理论 (02)中国史学史 (03)中国学术史 02. 060204 专门史 (01)中国宗教史 (0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03)中国思想史 03. 060205 中国古代史 (0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02)先秦史 (03)隋唐史 (04)元明清 (05)考古文博 (06)中外关系史 04.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01)中国近代经济史 (0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03)中国共产党史 (04)基督宗教史 (05)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
||
考试科目 |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9中国史综合 4. 无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复试参考书目:吕思勉:《中国通史》 备注: 本专业在文学院培养。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9 中国史综合
1.《中国古代史》朱绍侯等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2《中国近代史》(第4版)李侃等著 中华书局 3.《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国史纲要》陈勇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60200 中国史
01. 060203 历史文献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历史文献、文书的挖掘、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为探索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本方向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注重对上海地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其二,注重对考古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其三,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本方向坚持贯彻发掘、研究、阐释和保护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研究方向: (1)中华典籍与文化 (2)文献与文化资源 (3)专题文献 02. 060204 专门史 本方向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侧重历史地理、宗教与社会以及思想史的研究,结合国家宗教治理的需要以及外来宗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需求,以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基督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等研究为建设内容。本方向还不断加强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同时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决策参考。在研究合作上,本方向充分重视与海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往来,注重理论与实际,将宗教与社会治理紧密集合,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研究方向: (1)中国宗教史 (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3)中国思想史 3. 060205 中国古代史 本方向在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史贯通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古代史师资的研究专长,在上古、秦汉、魏晋段强调紧密跟踪出土新发现和新材料,从古代经典的解读和传承出发,使学生体悟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基因的独特品质;中古隋唐宋元段重视中西交通、民族融合的历史遗产,同时聚焦制度的变迁与革新,培养学生形成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制度因革的深刻认知;明清段关注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治理模式和中西交流背景下的思想变革,加深学生对“前现代”历史背景和遗产的全面理解。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2)先秦史 (3)隋唐史 (4)元明清 (5)中外关系史 04.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研究方向: (1)中国近代经济史 (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3)中国共产党史 (4)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13历史学基础 4. 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6020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01.(全日制)史学理论 02.(全日制)中国史学史 03.(全日制)中国学术史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9中国史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朱绍侯等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第4版)李侃等著 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史纲要》陈勇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 学 制:3年 备 注:本专业在文学院培养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9中国史综合
《中国古代史》朱绍侯等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第4版)李侃等著 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史纲要》陈勇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60200 中国史
01. 060203 历史文献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历史文献、文书的挖掘、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为探索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本方向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注重对上海地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其二,注重对考古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其三,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本方向坚持贯彻发掘、研究、阐释和保护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研究方向: (1)中华典籍与文化 (2)文献与文化资源 (3)专题文献 02. 060204 专门史 本方向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侧重历史地理、宗教与社会以及思想史的研究,结合国家宗教治理的需要以及外来宗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需求,以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基督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等研究为建设内容。本方向还不断加强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同时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决策参考。在研究合作上,本方向充分重视与海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往来,注重理论与实际,将宗教与社会治理紧密集合,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研究方向: (1)中国宗教史 (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3)中国思想史 3. 060205 中国古代史 本方向在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史贯通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古代史师资的研究专长,在上古、秦汉、魏晋段强调紧密跟踪出土新发现和新材料,从古代经典的解读和传承出发,使学生体悟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基因的独特品质;中古隋唐宋元段重视中西交通、民族融合的历史遗产,同时聚焦制度的变迁与革新,培养学生形成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制度因革的深刻认知;明清段关注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治理模式和中西交流背景下的思想变革,加深学生对“前现代”历史背景和遗产的全面理解。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2)先秦史 (3)隋唐史 (4)元明清 (5)中外关系史 04.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研究方向: (1)中国近代经济史 (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3)中国共产党史 (4)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13历史学基础 4. 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史学理论
02.(全日制)中国史学史 03.(全日制)中国学术史 |
||
考试科目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9中国史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中国通史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9中国史综合
1、《中国古代史》 朱绍侯等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2、《中国近代史》(第4版) 李侃等著 中华书局 3、《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国史纲要》 陈勇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60200 中国史
01. 060203 历史文献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历史文献、文书的挖掘、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为探索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本方向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注重对上海地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其二,注重对考古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其三,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本方向坚持贯彻发掘、研究、阐释和保护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研究方向: (1)中华典籍与文化 (2)文献与文化资源 (3)专题文献 02. 060204 专门史 本方向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侧重历史地理、宗教与社会以及思想史的研究,结合国家宗教治理的需要以及外来宗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需求,以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基督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等研究为建设内容。本方向还不断加强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同时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决策参考。在研究合作上,本方向充分重视与海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往来,注重理论与实际,将宗教与社会治理紧密集合,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研究方向: (1)中国宗教史 (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3)中国思想史 3. 060205 中国古代史 本方向在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史贯通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古代史师资的研究专长,在上古、秦汉、魏晋段强调紧密跟踪出土新发现和新材料,从古代经典的解读和传承出发,使学生体悟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基因的独特品质;中古隋唐宋元段重视中西交通、民族融合的历史遗产,同时聚焦制度的变迁与革新,培养学生形成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制度因革的深刻认知;明清段关注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治理模式和中西交流背景下的思想变革,加深学生对“前现代”历史背景和遗产的全面理解。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2)先秦史 (3)隋唐史 (4)元明清 (5)中外关系史 04.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研究方向: (1)中国近代经济史 (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3)中国共产党史 (4)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13历史学基础 4. 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史学理论
02.中国史学史 03.中国学术史 |
||
考试科目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9中国史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中国通史 1、《中国古代史》朱绍侯等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2、《中国近代史》(第4版)李侃等著 中华书局 3、《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国史纲要》陈勇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9中国史综合
1、《中国古代史》 朱绍侯等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2、《中国近代史》(第4版) 李侃等著 中华书局 3、《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国史纲要》 陈勇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60200 中国史
01. 060203 历史文献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历史文献、文书的挖掘、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为探索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撑。本方向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注重对上海地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其二,注重对考古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其三,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本方向坚持贯彻发掘、研究、阐释和保护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研究方向: (1)中华典籍与文化 (2)文献与文化资源 (3)专题文献 02. 060204 专门史 本方向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侧重历史地理、宗教与社会以及思想史的研究,结合国家宗教治理的需要以及外来宗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需求,以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基督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等研究为建设内容。本方向还不断加强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同时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决策参考。在研究合作上,本方向充分重视与海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往来,注重理论与实际,将宗教与社会治理紧密集合,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研究方向: (1)中国宗教史 (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3)中国思想史 3. 060205 中国古代史 本方向在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史贯通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古代史师资的研究专长,在上古、秦汉、魏晋段强调紧密跟踪出土新发现和新材料,从古代经典的解读和传承出发,使学生体悟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基因的独特品质;中古隋唐宋元段重视中西交通、民族融合的历史遗产,同时聚焦制度的变迁与革新,培养学生形成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制度因革的深刻认知;明清段关注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治理模式和中西交流背景下的思想变革,加深学生对“前现代”历史背景和遗产的全面理解。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2)先秦史 (3)隋唐史 (4)元明清 (5)中外关系史 04.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研究方向: (1)中国近代经济史 (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3)中国共产党史 (4)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13历史学基础 4. 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上海大学中国史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上海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