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41 综合英语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973
1)检测学生对语言本质以及语言教学基本概念的认识是否清晰;
2)检测学生对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外语教学方法与流派是否了解;
3)检测学生是否对影响第二语言/外语学习成败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有初步认识;
4)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英语教学技能、技巧,是否具有一定的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检测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
1.《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Penny Ur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2.《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英文版)H.D.Brown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
1. 英语专业基础
2. 英语技能实践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3《教育综合》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主要参考书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5.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6.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41《综合英语》
第一部分 英语语言知识(60%)
一、语法和词汇(20%):考查考生对英语基本语法、词汇及一些常用搭配的掌握情况,其中语法点包括时态、语态、虚拟语气、从句、特殊句型、结构及用法、句子的完整性及一致性等。
二、词组填空(10%):考查考生对英语词汇及一些固定词组的掌握情况。
三、完型填空(20%):考查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核重点是语法、固定搭配、近义词辨析和逻辑关系四大类题型。
四、改错(10%):考查考生的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理解和逻辑判断能力。
第二部分 语言技能(90%)
一、阅读理解(50%):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8)区分论点和论据。
二、英汉互译(20%):考查考生对句子和篇章的准确理解和表达,译文要求准确、完整、通顺。
三、写作(20%):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在写作中使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言自然流畅,语法错误极少、有效地采用多种衔接手段、文字连贯,层次清晰。
参考书目
1、《新视野大学英语》1—4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2、《全新大学英语》1—4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
更多研究方向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41 综合英语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973
1)检测学生对语言本质以及语言教学基本概念的认识是否清晰;
2)检测学生对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外语教学方法与流派是否了解;
3)检测学生是否对影响第二语言/外语学习成败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有初步认识;
4)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英语教学技能、技巧,是否具有一定的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检测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
1.《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Penny Ur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2.《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英文版)H.D.Brown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
1. 英语专业基础
2. 英语技能实践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3《教育综合》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主要参考书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5.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6.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41《综合英语》
第一部分 英语语言知识(60%)
一、语法和词汇(20%):考查考生对英语基本语法、词汇及一些常用搭配的掌握情况,其中语法点包括时态、语态、虚拟语气、从句、特殊句型、结构及用法、句子的完整性及一致性等。
二、词组填空(10%):考查考生对英语词汇及一些固定词组的掌握情况。
三、完型填空(20%):考查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核重点是语法、固定搭配、近义词辨析和逻辑关系四大类题型。
四、改错(10%):考查考生的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理解和逻辑判断能力。
第二部分 语言技能(90%)
一、阅读理解(50%):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8)区分论点和论据。
二、英汉互译(20%):考查考生对句子和篇章的准确理解和表达,译文要求准确、完整、通顺。
三、写作(20%):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在写作中使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言自然流畅,语法错误极少、有效地采用多种衔接手段、文字连贯,层次清晰。
参考书目
1、《新视野大学英语》1—4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2、《全新大学英语》1—4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