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02(全日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03(全日制)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研究
04(全日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基本经验研究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③615 马克思主义原理
④801 经济学或 8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义平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年 6 月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等著,人民出版社(2006 年 12 月)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主要内容
1、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有关跨越“卡夫丁峡谷”原理及思想。
2、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依靠力量和革命道路的有关论述。(参阅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十 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
3、邓小平论社会主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理论根据。
5、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6、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性的关系。
7、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据及其意义。
9、建构当代中国当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根据及其意义。
10、执政为民与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
801 经济学一、微观部分
801 经济学
1、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效用、优化选择与需求、斯勒茨基方程、跨期选择、不确定性、消费者剩余
2、生产者理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与厂商供给
3、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均衡与效率、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要素市场理论
4、对策论(博弈论):战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纳什均衡、重复博弈
5、一般均衡理论:交换经济、生产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交换经济中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6、公共品、外部性和信息二、宏观部分
1、宏观经济指标
2、经济增长理论: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3、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4、总需求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 模型与总需求、财政、货币政策与总
需求
5、总供给理论:粘性工资模型、价格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菲
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
6、开放经济:国际收支、汇率、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小国开放经济、国际利差
7、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
8、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9、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
615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内涵。人类实践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
4、物质世界的联系与发展: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5、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6、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决定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内部矛盾。
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新形式。
8、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表现。
9、如何看待近代西方民主制?
10、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11、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区别在 哪里?
12、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人的自由。
|
更多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02(全日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03(全日制)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研究
04(全日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基本经验研究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③615 马克思主义原理
④801 经济学或 8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义平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年 6 月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等著,人民出版社(2006 年 12 月)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主要内容
1、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有关跨越“卡夫丁峡谷”原理及思想。
2、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依靠力量和革命道路的有关论述。(参阅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十 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
3、邓小平论社会主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理论根据。
5、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6、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性的关系。
7、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据及其意义。
9、建构当代中国当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根据及其意义。
10、执政为民与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
801 经济学一、微观部分
801 经济学
1、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效用、优化选择与需求、斯勒茨基方程、跨期选择、不确定性、消费者剩余
2、生产者理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与厂商供给
3、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均衡与效率、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要素市场理论
4、对策论(博弈论):战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纳什均衡、重复博弈
5、一般均衡理论:交换经济、生产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交换经济中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6、公共品、外部性和信息二、宏观部分
1、宏观经济指标
2、经济增长理论: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3、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4、总需求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 模型与总需求、财政、货币政策与总
需求
5、总供给理论:粘性工资模型、价格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菲
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
6、开放经济:国际收支、汇率、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小国开放经济、国际利差
7、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
8、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9、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
615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内涵。人类实践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
4、物质世界的联系与发展: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5、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6、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决定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内部矛盾。
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新形式。
8、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表现。
9、如何看待近代西方民主制?
10、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11、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区别在 哪里?
12、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人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