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71000 生物学
1、纳米医学;纳米传感器
2、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肿瘤的分子机制;精准医学
3、分子生物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精准医疗
4、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基因定点整合
5、分子探针研究和微生物快速诊断
6、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抗肿瘤的药物筛选、肿瘤的物理和生物治疗
7、干细胞治疗重大疾病的应用研究;再生医学;基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
8、神经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新技术
9、生物医学传感、DNA纳米技术
10、微生物与免疫学;体外诊断技术与方法
11、细胞膜蛋白原位解析;细胞生物学与免疫学
12、血液免疫学;免疫遗传
13、纳米生物传感研究;物理因子生物学效应研究
14、体外诊断;输血安全
15、生物化学、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16、超分辨成像,生物学与光学交叉研究
17、生物材料、临床检测试剂
18、医学免疫学
19、标记免疫分析;微纳米功能材料与多指标检测
20、基因治疗 |
考试科目 |
第一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④841细胞生物学
第二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生理学或621物理化学;④846综合化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8 生理学 全书 《生理学》,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61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生物化学教程》,王镜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841 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细胞分泌和运动的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干细胞以及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846 综合化学 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相关内容。无机化学部分涵盖化学原理、化学理论和描述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注重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化学原理、化学理论的有机结合。分析化学部分以定量分析内容为主,包括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技能和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根据分析化学实验性强的特点,要求在正确理解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注意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交叉领域的新问题。有机化学部分考试命题的知识范围涵盖基础有机化学的全部内容,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要求正确理解各类基本有机反应机理,具备应用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实验研究的能力。 《综合化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000 生物学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④841细胞生物学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内容
复试包括综合素质能力考察、专业知识面试、英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组成。
1)综合素质能力测试(100分)
复试时需提前准备以下材料。
①政治审查材料,应届毕业生由考生所在学校院系学生办公室出具,非应届毕业生由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
②考生个人简历。考生个人自述应包括:自述本人的专业学习情况、学术背景、曾经做过的研究工作、个人学术研究兴趣,以及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计划、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等。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③本科毕业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出具并加盖公章的大学本科成绩单,往届考生需由单位人事部门加盖公章。
④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
⑤考生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科研成果及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的证明材料原件或复印件。
⑥考生的各种获奖证书。
⑦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复试时要求考生对上述材料做3-5分钟左右PPT的陈述,复试专家组将根据考生的个人陈述评定综合素质能力的成绩。
2)专业知识面试(100分)
主要考核考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应变反应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了解考生的研究兴趣;潜在科研能力等。
3)英语水平测试(100分)
主要测试考生运用外语知识与读、听、说等技能进行交流的能力。以考生自述、翻译、英文对话等方式进行。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1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第5版),丁明孝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