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5801 电气工程
01 电工装备可靠性理论及应用
02 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
03 先进电能变换与电机驱动技术
04 新能源电力系统与储能技术
05 生物电工技术
06 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交叉
培养方向)
01-05:109
06:30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0 电工基础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1401 电机与电器(电机学与电器理
论基础各占 50%)
F1402 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电力电
子技术与电力系统分析各占 50%)
(任选一)
备注: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交叉培养方向依托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清
洁能源装备高可靠设计与智能运维
领域,开展电气工程与计算机技
术、人工智能、机械工程及材料工
程等学科的交叉人才培养,支撑省
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流学科
建设。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0 电工基础
[1]《电路理论基础》,主编:白惠珍、王宝珠、张惠娟,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电路》,主编:邱关源、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
[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主编:华成英、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801 电气工程
01 电工装备可靠性理论及应用
02 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
03 先进电能变换与电机驱动技术
04 新能源电力系统与储能技术
05 生物电工技术
06 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交叉
培养方向)
01-05:109
06:30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0 电工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01 电机与电器(电机学与电器理
论基础各占 50%)
F1402 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电力电
子技术与电力系统分析各占 50%)
(任选一)
备注: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交叉培养方向依托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清
洁能源装备高可靠设计与智能运维
领域,开展电气工程与计算机技
术、人工智能、机械工程及材料工
程等学科的交叉人才培养,支撑省
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流学科
建设。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0 电工基础
[1]《电路理论基础》,主编:白惠珍、王宝珠、张惠娟,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电路》,主编:邱关源、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
[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主编:华成英、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