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5600材料与化工
1、功能纳米材料、荧光探针
2、功能高分子材料、膜材料
3、印刷薄膜光伏电池器件技术
4、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
5、纳米生物影像技术
6、等离激元材料光催化
7、燃料电池
8、MRI分子探针的细胞作用机制及细胞活体示踪应用
9、高效传质传热纳米材料与器件
10、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的研发与制造技术
11、功能高分子材料,低维碳材料,先进无机材料
12、高性能纤维/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13、能源催化材料
14、纳米碳宏观体可控组装;纤维器件
15、生物材料
16、石墨烯基涂料与电极材料
17、稀土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功能薄膜和器件;材料微结构的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和技术
18、二维纳米光电材料
19、药物晶体工程
20、纳米碳功能材料
21、生化信息检测及传感器技术
22、可印刷无机电子墨水与印刷电子器件
23、功能高分子材料、膜材料与膜分离技术
24、多功能氧化物超薄膜材料
25、超导量子芯片材料工艺探索
26、印刷电子墨水调控与器件应用;印刷/柔性薄膜光伏与界面调控
27、功能复合材料的控制合成
28、纳米金属、量子点合成
29、微纳碳材料高效储能技术
30、碳纳米管纤维可控制备与高性能化
31、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
32、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干细胞微环境 |
考试科目 |
方向1-32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1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852无机化学或854有机化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包括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着重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要求考生理解高分子结构控制和聚合速率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
高分子化学部分主要包括逐步聚合反应、链式聚合、共聚反应、高分子的化学反应;高分子物理部分主要包括高分子链结构、高聚物分子运动、高聚物的物理性能等。 《高分子化学》,潘才元等编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何平笙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852 无机化学 包括化学原理、化学理论和描述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注重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化学原理、化学理论的有机结合。 《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无机化学—要点例题习题》,张祖德刘双怀郑化桂编,中国科大出版社。
854 有机化学 涵盖基础有机化学全部内容,包括:1、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2、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4、异构现象(也包括烷烃环烷烃的构象);5、基本有机反应及典型反应的机理;6、应用核磁共振、红外、紫外、质谱等光谱数据解析有机分子的结构;7、基础立体化学;8、应用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合成较复杂的有机分子等。 伍越环等编著《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600材料与化工
1、功能纳米材料、荧光探针
2、功能高分子材料、膜材料
3、印刷薄膜光伏电池器件技术
4、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
5、纳米生物影像技术
6、等离激元材料光催化
7、燃料电池
8、MRI分子探针的细胞作用机制及细胞活体示踪应用
9、高效传质传热纳米材料与器件
10、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的研发与制造技术
11、功能高分子材料,低维碳材料,先进无机材料
12、高性能纤维/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13、能源催化材料
14、纳米碳宏观体可控组装;纤维器件
15、生物材料
16、石墨烯基涂料与电极材料
17、稀土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功能薄膜和器件;材料微结构的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和技术
18、二维纳米光电材料
19、药物晶体工程
20、纳米碳功能材料
21、生化信息检测及传感器技术
22、可印刷无机电子墨水与印刷电子器件
23、功能高分子材料、膜材料与膜分离技术
24、多功能氧化物超薄膜材料
25、超导量子芯片材料工艺探索
26、印刷电子墨水调控与器件应用;印刷/柔性薄膜光伏与界面调控
27、功能复合材料的控制合成
28、纳米金属、量子点合成
29、微纳碳材料高效储能技术
30、碳纳米管纤维可控制备与高性能化
31、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
32、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干细胞微环境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方向1-32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1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852无机化学或854有机化学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包括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着重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要求考生理解高分子结构控制和聚合速率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
高分子化学部分主要包括逐步聚合反应、链式聚合、共聚反应、高分子的化学反应;高分子物理部分主要包括高分子链结构、高聚物分子运动、高聚物的物理性能等。 《高分子化学》,潘才元等编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何平笙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852 无机化学 包括化学原理、化学理论和描述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注重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化学原理、化学理论的有机结合。 《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无机化学—要点例题习题》,张祖德刘双怀郑化桂编,中国科大出版社。
854 有机化学 涵盖基础有机化学全部内容,包括:1、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2、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4、异构现象(也包括烷烃环烷烃的构象);5、基本有机反应及典型反应的机理;6、应用核磁共振、红外、紫外、质谱等光谱数据解析有机分子的结构;7、基础立体化学;8、应用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合成较复杂的有机分子等。 伍越环等编著《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