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行政管理专业
注意事项:
报名材料与填报信息务必真实准确;兵团党委党校研究生办将对所有报名材料进行复核;报名材料如有不实,将上网公布并向考生所在单位及上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通报。所有报名材料不予退还。
|
考试科目 |
公共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专业基础理论:行政管理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一、考生现场确认时所携带的材料
1.《二〇二一年报考兵团党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两份,在招生简章下方-下载打印;
2.《报考兵团党委党校在职研究生介绍信》,在招生简章下方-下载打印;
3.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4.本科毕业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信网)或学历验证报告;
5.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6.干部组织人事部门的职务任命书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要加盖职务任命书原章),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要加盖原章);
7.考生在相关报名登记表上须粘贴一寸免冠白底彩色照片;
8.近期白底免冠一寸照片两张,须在报名时带来;
9.近期白底免冠一寸照片电子版发至兵团党委党校研究生办公室邮箱:btdxyjsb@vip.163.com,照片文件名以本人姓名命名;
10.《二〇二一年报考兵团党委党校在职研究生信息表》,在招生简章下方-下载填写电子版并发至兵团党委党校研究生办公室邮箱。
(下载表格为PDF格式,直接进行打印,内容手填,不得利用其它软件修改表格制式和电子填写、打印)
二、现场确认
在2021年3月1日至4月10日之间,报考人(代报名人员)需携带上述材料在兵团党委党校研究生办公室(五家渠市迎宾大道兵团党委党校尊贤楼6号楼一楼)进行现场确认(确认完毕后,报考人的原件带回,只留相应复印件),经现场确认符合报名条件的,方可正式办理报名手续,报名考试费120元。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一)公共考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政治理论教材:1.2020年《思想政治理论》,作者:徐之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时事政治。
《思想政治理论》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 1 章 导论
(二)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第 2 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哲学基本问题和马克思的物质观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第 3 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第 4 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 5 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第 6 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 7 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第 8 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第二节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 1 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 2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 3 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 4 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 5 章 邓小平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 6 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 7 章 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 8 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社会重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 9 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第 10 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 11 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全面深化改革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四、全面从严治党
第 13 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 14 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 1 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第 2 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第 3 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第 4 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三、中国革命新局面
第 5 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 6 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七)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八)延安整风运动
第 7 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四、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第 8 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第 10 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的作用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三、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五、培养法治思维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三、经济全球化
十五、大国关系
十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行政管理专业教材:《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第六版。
《行政管理学》复习要点
1. 掌握行政管理的内涵、特点、基本特征及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2. 了解行政管理学兴起的主要社会因素
3. 掌握战略管理的内涵、特点
4. 掌握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5. 掌握战略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积极效果以及公共部门战略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 掌握行政环境的内涵、特点
7. 掌握公共管理环境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
8. 了解政府的行政职能的内涵、特点
9. 了解转轨时期我国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容与途径
10. 掌握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基本内涵、本质
11. 了解政府的行政组织内涵、特点
12. 理解行政组织的作用
13. 掌握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特点
14. 掌握区分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方法
15. 掌握非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的基本内涵、本质,理解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
16. 重点掌握行政组织变革的内涵与目标,了解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历程、过程与方法
17. 了解行政领导的概念、特点及作用,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18. 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原则,重点把握我国公务员的权利与
义务以及行政机关人员管理的基本内容
19. 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
20. 区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
21. 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生产力的关系
22. 理解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
23. 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4. 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25. 了解财务行政的过程和制度、特点、原则及作用
26. 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了解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任务
27. 掌握国家预算的基本内涵、本质
28. 掌握公共信息的基本内涵、本质及特点
29. 掌握公共政策的功能,掌握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
30. 掌握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的基本内涵、本质
31. 掌握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32. 掌握公共政策设计和制定的主要价值目标和取向
33. 重点理解行政决策的作用及如何做好行政决策
34. 掌握公共政策的内涵、特点
35. 掌握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36. 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应具有的价值目标
37. 了解行政沟通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行政沟通的类型与原则
38. 了解信息时代对公共管理的挑战
39. 掌握电子化政府的内涵、特点
40. 掌握建设电子化政府的必然性及其作用
41. 掌握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特点
42. 掌握公共管理的伦理性质
43. 掌握公共管理权力与公共责任的关系
44. 掌握伦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功能表现及其实现途径
45. 了解行政问责制的概念、作用、类型、基本原则及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践情况
46. 了解行政监督的含义、特点、作用、类型及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
47. 重点掌握网络监督在我国公共管理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48. 了解公共危机内容、类型、特征
49. 掌握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的基本内涵、本质及特点
50. 掌握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价值标准,了解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51. 掌握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52. 掌握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指标
53. 掌握转轨时期我国政府角色转换的社会价值,了解中国行政改革的经验及展望
54. 了解新公共管理的缺陷和不足
55. 掌握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56. 了解公共管理目标中的消极目标和积极目标
57. 了解理性决策模型与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58. 了解“4E”取向的含义 |
更多研究方向 |
公共管理专业
报名时间
2024年3月25日—4月25日(工作日)
上午10:30-13:30 下午16:30-19:30
考试时间:计划于2024年6月份。具体考试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公共科目:思想政治理论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招生对象、报考条件和招生办法
(一)招生对象
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和武警系统相当于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上职务或职级的现职(役)人员,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在职人员,基层连队(社区、村)两委成员。
(二)报考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3.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4.本人所在单位同意;
5.身体健康,能坚持集中面授和在职自学。
(三)招生办法
招生采取自愿报名,经考生本人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通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进行。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思想政治理论,
参考书目为《思想政治理论金榜书》,徐之明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第23版。
公共管理专业
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陈振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