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5600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
"01化学工程方向一
注:参照化工学院培养方案"
"02化学工程方向二
注:参照化工学院培养方案"
"03化学工艺方向一
注:参照化工学院培养方案"
"04化学工艺方向二
注:参照化工学院培养方案"
05精细化工 注:参照化工学院培养方案
"06电化学
注:参照化工学院培养方案"
07工业催化 注:参照化工学院培养方案
08材料化工 注:参照化工学院培养方案
09材料加工 注:参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10金属材料 注:参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11高分子材料注:参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12无机材料 注:参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13功能材料 注:参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14能源与环境材料
注:参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15材料工程 注:参照理学院培养方案
|
考试科目 |
01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6化工原理
02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9物理化学
03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6化工原理
04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9物理化学
05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6化工原理
06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9物理化学
07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9物理化学
08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6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9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30材料加工基础
10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62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11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6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2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64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13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39物理化学
14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39物理化学
15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39物理化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1.02方向:
复试科目:反应工程
03.04方向:
复试科目:化工热力学
05方向:
复试科目: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
06方向:
复试科目:理论电化学
07方向:
复试科目:工业催化
08方向:
复试科目: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9方向:
复试科目:焊接方法及工艺
10方向:
复试科目:固态相变
11方向:
复试科目: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与实验
12方向:
复试科目:无机材料专业基础
13方向:
复试科目:功能材料基础
14方向:
复试科目:材料物理与化学基础综合
15方向:
复试科目:综合化学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0材料加工
1.崔忠圻、覃耀春 主编,《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2.张文钺 主编,《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39物理化学
1.刘俊吉,周亚平等编,物理化学(第 5 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2.刘俊吉,周亚平等编,物理化学(第 6 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3.唐向阳,余莉萍等编,《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程》(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5 年
4.冯霞,朱莉娜,朱荣娇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600材料与化工
(专业学位)
01化学工程方向一 (2)非全日制
02化学工程方向二 (2)非全日制
03化学工艺方向一 (2)非全日制
04化学工艺方向二 (2)非全日制
05精细化工 (2)非全日制
06电化学 (2)非全日制
07工业催化 (2)非全日制
08材料化工 (2)非全日制
09材料加工 (2)非全日制
10金属材料 (2)非全日制
11高分子材料 (2)非全日制
12无机材料 (2)非全日制
13功能材料 (2)非全日制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1.03.0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26化工原理
02.04.06.07.1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 839物理化学
0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 86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0材料加工基础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2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1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4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01.02:反应工程
03:化工热力学
04:化工热力学
05: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 艺学
06:理论电化学
07:工业催化
08: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9:焊接方法及工艺
10:固态相变
11: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与 实验
12:无机材料专业基础
13:功能材料基础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6)化工原理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125 分)
1.流体流动(20 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黏性及黏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10 分)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2 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20 分)
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18 分)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物料衡算、理论板层数计算(含特殊情况下)、进料热状况的影响、回流比的影响、精馏塔的操作与调节);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基本概念。
6.吸收(18 分)
气体的溶解度及亨利定律;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物料衡算、吸收剂用量计算、塔径和填料层高度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6 分)
板式塔(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塔(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6 分)
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15 分)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物料中水分的性质、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的干燥机理和影响因素、干燥时间的计算);干燥设备。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25 分)
1.考试内容涉及的实验
(1)单相流动阻力(直管阻力、局部阻力)实验;
(2)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离心泵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3)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
(4)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测定实验;
(5)精馏(含板式塔流体力学性能、传质性能)实验;
(6)吸收(含填料塔流体力学、传质性能)实验;
(7)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压差测量仪表(液柱式压差计、弹性式压力计、电气式压力计)、流量常用测量仪表(转子流量计、节流式流量计)、温度常用测量仪表(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的测量原理、结构特点;
(2)上述 7 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流程特点、测量仪表、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变化规律等。
86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高分子化学部分(50 %)
(1)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高分子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例如,聚合物、单体、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聚合度、高分子的链结构,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聚合物的各种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表示方法,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逐步聚合反应
线型缩聚与成环倾向,线型缩聚反应机理及动力学,影响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方法;线型逐步聚合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及重要线型逐步聚合物;体型缩聚与单体官能度,无规
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的制备,凝胶化作用和凝胶点的预测。
(3)自由基聚合和自由基共聚合
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和引发剂;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及特征;自由基聚合反应微观动力学;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聚合物动力学链长和聚合度的调整;阻聚剂和阻聚作用;自由基聚
合热力学及其单体结构的影响。共聚物的类型和命名;二元共聚物组成方程、组成曲线;竞聚率及其影响因素;竞聚率的测定;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及与转化率的定性关系;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Q-e 概念及其应用。
(4)离子型聚合、配位聚合与开环聚合
离子型聚合的单体与引发剂;离子型聚合的机理与动力学;离子型聚合的影响因素;离子型聚合的分子量控制;活性离子聚合及其应用。配位聚合的定义和特点;配位聚合反应机理与基元反应;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Ziegler-Natta 引发剂的组成及各组份的作用。开环聚合反应机理;环状单体的聚合活性;工业上重要的开环聚合。
(5)高分子反应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聚合物的反应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聚合物的相似转变;聚合度增大的化学方法;聚合物的降解与老化;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
2、高分子物理部分(50 %)
(1)高分子的链结构
范围---结构特点、各级结构包含的具体内容、大分子链的构象统计。
掌握内容:该部分内容所涉及到的基本术语,各级链结构对聚集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各级链结构与链柔顺性的关系。
(2)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范围---分子间作用力、结晶形态、聚集态结构模型、结晶过程和结晶热力学、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
掌握内容: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别,大分子晶体的形态特点和制备方法,两大类聚集态结构模型的特点和实验依据,分子结构对结晶能力和熔点的影响,熔融过程的本质,结晶度的测定,结晶和性能的对应关系。
(3)分子运动
范围---分子热运动特点、力学状态、玻璃化转变。
掌握内容:基本术语,热运动的三大特点,三大类聚合物的温度─形变曲线(温度─模量),玻璃化转变的实质和转变温度的测定,影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因素。
(4)力学性质
范围--玻璃态和结晶态聚合物的力学性质、高弹性、粘弹性。
掌握内容:聚合物的拉伸行为、屈服、断裂和强度,高弹性的特点,橡胶弹性的热力学分析和统计理论,力学松弛现象,粘弹性的力学模型,时温等效和 Boltzmann 叠加原理,拉伸
行为的试验方法。
(5)溶液性质
范围--溶解、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分子量及分布。
掌握内容:溶解能力的判断,Flory─Huggins 高分子溶液理论,θ 温度,Flory─Huggins 高分子稀溶液理论,平均分子量与分布函数,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法。
839物理化学
主要参考教材
1.刘俊吉,周亚平等编,物理化学(第 6 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2.唐向阳,余莉萍等编,《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程》(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5 年
3.冯霞,朱莉娜,朱荣娇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830)材料加工基础
1.崔忠圻、覃耀春 主编,《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2.张文钺 主编,《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62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考试的内容
第 1 部分 金属的晶体结构
① 空间点阵和晶胞;
② 晶系和布拉菲点阵;
③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④ 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原子堆垛方式、点阵常数、配位数和致密度、间隙;
⑤ 多晶型转变。
第 2 部分 晶体缺陷
① 点缺陷:点缺陷的类型、点缺陷的产生;
② 位错的基本概念:位错的基本类型、柏氏矢量、位错的运动、位错密度、位错的观察;
③ 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位错的分解与合成;
④ 晶体中的界面:晶界的结构与晶界能。
第 3 部分 相结构及相图
① 材料的相结构:固溶体、中间相;
② 二元相图及其类型:相图的基本知识、杠杆定律、二元系相图、相图与性能的关系;
③ 复杂相图分析:分析方法、铁-碳合金相图;
④ 三元系相图及其类型:三元相图的表示方法、相区接触法则、垂直截面及水平截面、三元匀晶相图、具有两相共晶反应的三元系相图、具有共晶型四相平衡反应的三元系相图。
第 4 部分 金属的凝固
① 晶体材料熔融凝固的基本规律:液态的结构、凝固的热力学条件、过冷现象、结晶的一般过程;
② 晶核的形成:均匀形核、形核率、非均匀形核;
③ 晶核的生长: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熔体中晶体的生长形态、晶体长大的线速度;
④ 固溶体的凝固:固溶体的平衡凝固、稳态凝固、成分过冷;
⑤ 共晶合金的凝固:共晶体的形成、共晶体的形态;
⑥ 凝固组织及其控制:晶粒尺寸的控制、铸锭组织及其控制、铸锭的缺陷。
第 5 部分 材料中的原子扩散
① 扩散现象及扩散方程:扩散现象、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扩散方程的应用、柯肯达尔效应;
② 扩散的微观机制:空位机制、间隙机制、自间隙机制、扩散系数、扩散激活能;
③ 扩散驱动力;
④ 反应扩散;
⑤ 影响扩散的因素。
第 6 部分 金属的塑性变形
① 滑移与孪晶变形:滑移机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孪晶变形;
②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施密特定律、单滑移、多滑移、交滑移;
③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④ 纯金属的变形强化:位错的交割、位错的反应、位错的增殖;
⑤ 合金的变形与强化:单相合金的变形与强化、低碳钢的屈服和应变时效、第二相对合金变形的影响;
⑥ 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冷变形金属的力学性能、冷变形金属的组织、形变织构、残余应力。
第 7 部分 回复与再结晶
① 冷变形金属的回复:回复阶段性能与组织的变化、回复动力学、回复机制;
② 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再结晶的形核、再结晶动力学、影响再结晶的因素、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
864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第 1 章 结晶学基础(20~25 分)
第 2 章 晶体结构与晶体中的缺陷(20~30 分)
第 3 章 熔体和玻璃(10~15 分)
第 4 章 表面与界面(10~15 分)
第 5 章 相平衡与相图(30~40 分)
第 6 章 扩散与固相反应(10~20 分)
第 7 章 相变(10~20 分)
第 8 章 烧结(15~25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