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01 柔性电子系统( 2 )
02 柔性智能信息处理与融合技术(2)
|
考试科目 |
0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45 电路基础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27 信号与系统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960 物理综合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5 电路基础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模型与电路基本变量;电路基本元件及其特性;电路基本定律KCL和KVL。
2、电阻电路分析:电阻的连接与等效变换;电源的连接与等效变换;电路节点分析法与回路分析法。
3、电路分析基本定理:叠加定理、齐次定理、替代定理、等效电源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和互易定理及其应用。
4、正弦稳态分析: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形式KCL、KVL和常用元件伏安关系;复阻抗与复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相量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功率计算。
5、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互感与互感电压;互感系数与同名端的概念;耦合电感电路分析计算;理想变压器性质与电路分析。
6、三相电路:对称三相正弦电源与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分析与功率计算。
7、谐振电路:RLC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电路特性;谐振参数和通频带计算。
8、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功率求解。
9、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网络Z、Y、H、A参数与方程;二端口网络的连接及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二端口网络特性参数。
10、一阶时域分析:换路定律与初始值计算;一阶电路时域三要素分析;动态电路零输入响应、冲激响应、阶跃响应求解;零状态响应卷积积分求解。
11、二阶电路时域分析:RLC串联、RLC并联电路时域动态方程的建立;电路过阻尼、欠阻尼和临界阻尼三种状态与电路参数的关系。
12、网络图论与网络方程:图的基本定义与概念;图的矩阵表示;网络的矩阵分析;特勒根定理及其应用。
13、非线性电阻元件:定义与分类;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法。
827 信号与系统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变换与运算;线性时不变系统基本性质。
2、连续系统时域分析:系统模型和自然频率;系统零输入响应、冲激响应、阶跃响应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卷积积分求解;全响应的求解。
3、连续信号频域分析:付立叶变换及其性质与应用;常用信号付立叶变换;周期信号、抽样信号付立叶变换;抽样定理及其应用。
4、连续系统频域分析:频域系统函数H(jω)及其求法;系统频率特性;系统零状态响应的频域求解;理想低通滤波器及其特性;信号不失真传输条件。
5、连续系统复频域分析:拉氏变换及其基本性质;拉氏反变换求解;s域的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6、复频域系统函数H(s):H(s)定义、分类、求法和零、极点图;系统模拟框图与信号流图;系统频率特性、正弦稳态响应求解以及系统稳定性判定;梅森公式及其应用。
7、离散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离散信号时域变换、运算以及卷积求和;离散系统数学模型;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性质、零输入响应、单位序列响应、阶跃响应、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8、离散系统Z域分析:Z变换及其基本性质;Z反变换;系统Z域分析;系统函数H(z)及求法;H(z)零、极点图;离散系统模拟框图与信号流图;离散系统频率特性、正弦稳态响应求解以及稳定性判定;梅森公式及其应用。
9、系统状态变量分析:连续、离散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列写与求解;系统函数矩阵与单位冲激响应的求解;根据状态方程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模拟与信号流图。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01 柔性电子系统( 2 )
02 柔性智能信息处理与融合技术(2)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45 电路基础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27 信号与系统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960 物理综合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5 电路基础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模型与电路基本变量;电路基本元件及其特性;电路基本定律KCL和KVL。
2、电阻电路分析:电阻的连接与等效变换;电源的连接与等效变换;电路节点分析法与回路分析法。
3、电路分析基本定理:叠加定理、齐次定理、替代定理、等效电源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和互易定理及其应用。
4、正弦稳态分析: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形式KCL、KVL和常用元件伏安关系;复阻抗与复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相量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功率计算。
5、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互感与互感电压;互感系数与同名端的概念;耦合电感电路分析计算;理想变压器性质与电路分析。
6、三相电路:对称三相正弦电源与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分析与功率计算。
7、谐振电路:RLC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电路特性;谐振参数和通频带计算。
8、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功率求解。
9、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网络Z、Y、H、A参数与方程;二端口网络的连接及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二端口网络特性参数。
10、一阶时域分析:换路定律与初始值计算;一阶电路时域三要素分析;动态电路零输入响应、冲激响应、阶跃响应求解;零状态响应卷积积分求解。
11、二阶电路时域分析:RLC串联、RLC并联电路时域动态方程的建立;电路过阻尼、欠阻尼和临界阻尼三种状态与电路参数的关系。
12、网络图论与网络方程:图的基本定义与概念;图的矩阵表示;网络的矩阵分析;特勒根定理及其应用。
13、非线性电阻元件:定义与分类;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法。
827 信号与系统
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变换与运算;线性时不变系统基本性质。
2、连续系统时域分析:系统模型和自然频率;系统零输入响应、冲激响应、阶跃响应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卷积积分求解;全响应的求解。
3、连续信号频域分析:付立叶变换及其性质与应用;常用信号付立叶变换;周期信号、抽样信号付立叶变换;抽样定理及其应用。
4、连续系统频域分析:频域系统函数H(jω)及其求法;系统频率特性;系统零状态响应的频域求解;理想低通滤波器及其特性;信号不失真传输条件。
5、连续系统复频域分析:拉氏变换及其基本性质;拉氏反变换求解;s域的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6、复频域系统函数H(s):H(s)定义、分类、求法和零、极点图;系统模拟框图与信号流图;系统频率特性、正弦稳态响应求解以及系统稳定性判定;梅森公式及其应用。
7、离散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离散信号时域变换、运算以及卷积求和;离散系统数学模型;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性质、零输入响应、单位序列响应、阶跃响应、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8、离散系统Z域分析:Z变换及其基本性质;Z反变换;系统Z域分析;系统函数H(z)及求法;H(z)零、极点图;离散系统模拟框图与信号流图;离散系统频率特性、正弦稳态响应求解以及稳定性判定;梅森公式及其应用。
9、系统状态变量分析:连续、离散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列写与求解;系统函数矩阵与单位冲激响应的求解;根据状态方程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模拟与信号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