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5600材料与化工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02材料科学基础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内容
为提高复试工作有效性,并根据我所的学科特点,确定复试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①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②专业课笔试;
③专业面试;
④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⑤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①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人事档案审查或政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之前完成);
②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③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精神和身心健康情况;
④人文素养;
⑤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复试形式
1、专业课笔试
①专业课笔试原则上按照专业知识综合考试的形式进行。必答题部分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与测试,主要针对理工科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选答题部分针对物理、材料、加工、化学四大学科门类进行命题,考生可任选一类回答。
复试形式
1、专业课笔试
①专业课笔试原则上按照专业知识综合考试的形式进行。必答题部分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与测试,主要针对理工科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选答题部分针对物理、材料、加工、化学四大学科门类进行命题,考生可任选一类回答。
物理类 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方俊鑫、陆栋主编
《固体物理学》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
化学类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武大、吉大等校编,第三版
材料类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主编
加工类 材料成形原理
《材料成形原理》陈平昌、朱六姝、李赞主编
《材料成形原理》吴树森、柳玉起主编,第2版
各门类参考教材可任选其一。
②考试形式为闭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专业面试
①按照考生本科所学专业及报考类别分成若干相关专业组,进行分组复试。
②各专业组由至少5名相关研究方向具有副研究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组成面试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面试,每组设组长1名。
③面试主要采取问答形式。主要考核考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对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进行考察。考试时间20分钟左右。
④面试过程中,每位老师均要进行书面记录。每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考核小组简短讨论后,每位主考教师当场独立评定分数。计分原则是考生的初评分为所有主考教师给定成绩的平均分。为保证各组评分的可比性,各组评分采用统一的量化标准。
⑤各专业组面试结束后,由组长组织主考教师对全组考生初评分情况进行复核,对多数主考教师有异议的考生,由全体主考教师对照书面记录和比较全组考生情况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重新独立评分,按计分原则得出考生的最终专业面试成绩。
⑥如需对考生进一步考查时,可再次另行组织专业面试。
3、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①主要测试考生听音辨义、理解日常交谈内容、以及是否能运用外语知识与技能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考试时间8分钟左右。
②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设两位主考教师。
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贯穿于审查考生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政审以及复试各个环节中进行。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2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徐恒钧;
《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冯端、师昌绪、刘治国;
《固体物理》,黄昆,关于能带论一章。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600材料与化工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02材料科学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内容
为提高复试工作有效性,并根据我所的学科特点,确定复试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①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②专业课笔试;
③专业面试;
④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⑤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①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人事档案审查或政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之前完成);
②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③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精神和身心健康情况;
④人文素养;
⑤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复试形式
1、专业课笔试
①专业课笔试原则上按照专业知识综合考试的形式进行。必答题部分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与测试,主要针对理工科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选答题部分针对物理、材料、加工、化学四大学科门类进行命题,考生可任选一类回答。
复试形式
1、专业课笔试
①专业课笔试原则上按照专业知识综合考试的形式进行。必答题部分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与测试,主要针对理工科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选答题部分针对物理、材料、加工、化学四大学科门类进行命题,考生可任选一类回答。
物理类 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方俊鑫、陆栋主编
《固体物理学》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
化学类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武大、吉大等校编,第三版
材料类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主编
加工类 材料成形原理
《材料成形原理》陈平昌、朱六姝、李赞主编
《材料成形原理》吴树森、柳玉起主编,第2版
各门类参考教材可任选其一。
②考试形式为闭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专业面试
①按照考生本科所学专业及报考类别分成若干相关专业组,进行分组复试。
②各专业组由至少5名相关研究方向具有副研究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组成面试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面试,每组设组长1名。
③面试主要采取问答形式。主要考核考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对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进行考察。考试时间20分钟左右。
④面试过程中,每位老师均要进行书面记录。每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考核小组简短讨论后,每位主考教师当场独立评定分数。计分原则是考生的初评分为所有主考教师给定成绩的平均分。为保证各组评分的可比性,各组评分采用统一的量化标准。
⑤各专业组面试结束后,由组长组织主考教师对全组考生初评分情况进行复核,对多数主考教师有异议的考生,由全体主考教师对照书面记录和比较全组考生情况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重新独立评分,按计分原则得出考生的最终专业面试成绩。
⑥如需对考生进一步考查时,可再次另行组织专业面试。
3、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①主要测试考生听音辨义、理解日常交谈内容、以及是否能运用外语知识与技能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考试时间8分钟左右。
②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设两位主考教师。
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贯穿于审查考生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政审以及复试各个环节中进行。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2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徐恒钧;
《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冯端、师昌绪、刘治国;
《固体物理》,黄昆,关于能带论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