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5901)(专业学位)土木工程
(01)结构工程
(02)岩土工程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02)数学(二)
(911)土力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结构力学
1.内容说明:
(1)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结构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
(2)内容要点:
a.杆系结构组成分析(自由度、计算自由度、静定结构组成规则、杆件体系几何组成分析);
b.静定结构受力分析(静定梁、刚架、组合结构、三铰拱和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
c.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变形体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图乘法、互等定理、荷载作用、温度作用、支座移动、制造误差所引起的结构位移计算);
d.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梁、刚架、组合结构、桁架)由荷载作用、温度作用、支座移动、制造误差所引起的内力、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的确定、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梁、刚架)由荷载作用、支座移动所引起的内力、力矩分配法解超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结果的校核);
e.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静力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及支座反力影响线、机动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及支座反力影响线、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
2.参考书目:《结构力学》(上、下册),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6版。"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911土力学
1.内容说明:
(1)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土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
(2)内容要点:
a.土的组成、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结构与构造、三相组成、颗粒特征、物理性质指标、物理状态、工程分类);
b.土的渗透性及渗流(毛细特性、渗透系数的测定、层流渗透定律、影响渗透性的因素、渗流力及流砂现象);
c.土中应力(应力计算的目的和方法、一点的应力状态、影响基础底面压力的因素和压力分布的特点、自重应力计算、基础底面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集中力和分布载荷作用下的应力计算);
d.土的压缩性(压缩特性及其来源、研究压缩性的方法、压缩性指标);
e.地基变形(有效应力、分层总和法、单向固结理论、考虑不同变形阶段和应力历史的沉降计算方法、实测沉降-时间关系);
f.土的抗剪强度(强度概念与工程意义、强度特性(结构性与灵敏性、应力历史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应力路径的概念及其在强度问题中的应用)、强度增长规律、抗剪强度的规律及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强度试验方法与指标、饱和粘性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抗剪强度规律、土体极限平衡理论);
g.土压力计算(土压力问题及类型、库尔曼图解法、静止土压力、朗肯主被动土压力、库仑主动土压力、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
h.土坡稳定分析(非圆弧滑动面的杨布法、坡顶开裂及有水渗流时的土坡稳定计算、有效应力方法、整体稳定分析方法、条分法、毕肖普条分法);
i.地基承载力(地基破坏的原因和性状,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的推导、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2.参考书目:《土力学》,苏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2版;《土力学》,肖丽萍编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1版。"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901)(专业学位)土木工程
(01)结构工程
(02)岩土工程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02)数学(二)
(911)土力学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结构力学
1.内容说明:
(1)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结构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
(2)内容要点:
a.杆系结构组成分析(自由度、计算自由度、静定结构组成规则、杆件体系几何组成分析);
b.静定结构受力分析(静定梁、刚架、组合结构、三铰拱和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
c.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变形体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图乘法、互等定理、荷载作用、温度作用、支座移动、制造误差所引起的结构位移计算);
d.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梁、刚架、组合结构、桁架)由荷载作用、温度作用、支座移动、制造误差所引起的内力、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的确定、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梁、刚架)由荷载作用、支座移动所引起的内力、力矩分配法解超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结果的校核);
e.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静力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及支座反力影响线、机动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及支座反力影响线、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
2.参考书目:《结构力学》(上、下册),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6版。"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911土力学
1.内容说明:
(1)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土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
(2)内容要点:
a.土的组成、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结构与构造、三相组成、颗粒特征、物理性质指标、物理状态、工程分类);
b.土的渗透性及渗流(毛细特性、渗透系数的测定、层流渗透定律、影响渗透性的因素、渗流力及流砂现象);
c.土中应力(应力计算的目的和方法、一点的应力状态、影响基础底面压力的因素和压力分布的特点、自重应力计算、基础底面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集中力和分布载荷作用下的应力计算);
d.土的压缩性(压缩特性及其来源、研究压缩性的方法、压缩性指标);
e.地基变形(有效应力、分层总和法、单向固结理论、考虑不同变形阶段和应力历史的沉降计算方法、实测沉降-时间关系);
f.土的抗剪强度(强度概念与工程意义、强度特性(结构性与灵敏性、应力历史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应力路径的概念及其在强度问题中的应用)、强度增长规律、抗剪强度的规律及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强度试验方法与指标、饱和粘性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抗剪强度规律、土体极限平衡理论);
g.土压力计算(土压力问题及类型、库尔曼图解法、静止土压力、朗肯主被动土压力、库仑主动土压力、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
h.土坡稳定分析(非圆弧滑动面的杨布法、坡顶开裂及有水渗流时的土坡稳定计算、有效应力方法、整体稳定分析方法、条分法、毕肖普条分法);
i.地基承载力(地基破坏的原因和性状,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的推导、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2.参考书目:《土力学》,苏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2版;《土力学》,肖丽萍编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