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1300 建筑学(学术学位)
_ 0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_ 02 绿色建筑技术科学
_ 03 历史建筑与遗产保护
_ 04 城乡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5 建筑学基础
④511 建筑设计(6 小时)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建筑设计综合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55 建筑学基础
本科目考试由《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共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占试题满分的1/4。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7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
3.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4.张文忠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5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年。
5.龙灏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
6.董莉莉等,《建筑设计原理》(第1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
7.覃琳等,《建筑构造(上册)》(第6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8.刘建容等,《建筑构造(下册)》(第6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9.杨春宇等,《建筑物理(图解版)》(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0.刘加平等,《绿色建筑概论》(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300 建筑学(学术学位)
_ 0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_ 02 绿色建筑技术科学
_ 03 历史建筑与遗产保护
_ 04 城乡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5 建筑学基础
④511 建筑设计(6 小时)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建筑设计综合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55 建筑学基础
本科目考试由《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共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占试题满分的1/4。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7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
3.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4.张文忠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5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年。
5.龙灏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
6.董莉莉等,《建筑设计原理》(第1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
7.覃琳等,《建筑构造(上册)》(第6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8.刘建容等,《建筑构造(下册)》(第6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9.杨春宇等,《建筑物理(图解版)》(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0.刘加平等,《绿色建筑概论》(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