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552新闻与传播
01文化传播与区域发展
02文化品牌与形象建构
03融媒体传播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实务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考试内容
上编: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原理篇 1.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2.新闻采写的主体——记者;3.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4.新闻采写的成果——新闻报道。
(二)采访篇 1.新闻发现、新闻的选题与采访策划、采访的类型、采访的准备;2.采访的实施——访问、现场观察、记录与核实。
(三)写作篇1.消息写作、通讯写作、特写;2.其他报道样式的写作;3.网络新闻写作、融合报道。
中编:新媒体传播
(四)新媒体形态 1.新媒体形态演变;2.聚合类媒体;3. 社交类媒体;4.智能媒体。
(五)新媒体传播 1.网络语言与符号;2.网络直播与短视频;3.新媒体新闻;4.新媒体舆论;5.新媒体广告与营销。
(六)互联网思维及其应用1.新媒体在传统经济领域的应用;2.新媒体在智慧生活领域的应用。
下编:广告策划
(八)市场分析篇1.环境分析;2.产品分析;3.消费者分析;4.竞争分析。
(九)营销策略篇1.活动策划;2.广告表现策略;3.广告预算。
(十)媒介策略篇1.媒介目标;2.媒介组合;3.媒介排期。
2.参考书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八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0;
[2]《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黄升民,段晶晶.广告策划(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1.考试内容
上编:新闻学理论
(一)新闻本源 1.新闻的起源;2.新闻的本源;3.新闻的定义;4.新闻的特征。
(二)新闻真实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2.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3. 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
(三)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的内涵;2.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3.新闻价值取向。
(四)新闻事业 1.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2.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3.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
(五)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4.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六)新闻宣传1.新闻宣传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2.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3.新闻宣传要善于谋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下编:传播学理论
(七)符号与意义 1.符号的作用;2.意义交流;3.象征性社会互动。
(八)传播的过程模式与系统结构 1.传播的基本过程;2.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九)传播的类型 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3.群体传播;4.组织传播;5.大众传播。
(十)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1.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2.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十一)受众 1.主要的受众观;2.分众理论及其研究3.“使用与满足”理论。
(十二)传播效果理论 1.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2.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2.参考书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新闻学概论》编写组.新闻学概论(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更多研究方向 |
0552新闻与传播
01文化传播与区域发展
02文化品牌与形象建构
03融媒体传播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实务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考试内容
上编: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原理篇 1.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2.新闻采写的主体——记者;3.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4.新闻采写的成果——新闻报道。
(二)采访篇 1.新闻发现、新闻的选题与采访策划、采访的类型、采访的准备;2.采访的实施——访问、现场观察、记录与核实。
(三)写作篇1.消息写作、通讯写作、特写;2.其他报道样式的写作;3.网络新闻写作、融合报道。
中编:新媒体传播
(四)新媒体形态 1.新媒体形态演变;2.聚合类媒体;3. 社交类媒体;4.智能媒体。
(五)新媒体传播 1.网络语言与符号;2.网络直播与短视频;3.新媒体新闻;4.新媒体舆论;5.新媒体广告与营销。
(六)互联网思维及其应用1.新媒体在传统经济领域的应用;2.新媒体在智慧生活领域的应用。
下编:广告策划
(八)市场分析篇1.环境分析;2.产品分析;3.消费者分析;4.竞争分析。
(九)营销策略篇1.活动策划;2.广告表现策略;3.广告预算。
(十)媒介策略篇1.媒介目标;2.媒介组合;3.媒介排期。
2.参考书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八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0;
[2]《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黄升民,段晶晶.广告策划(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1.考试内容
上编:新闻学理论
(一)新闻本源 1.新闻的起源;2.新闻的本源;3.新闻的定义;4.新闻的特征。
(二)新闻真实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2.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3. 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
(三)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的内涵;2.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3.新闻价值取向。
(四)新闻事业 1.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2.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3.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
(五)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4.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六)新闻宣传1.新闻宣传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2.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3.新闻宣传要善于谋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下编:传播学理论
(七)符号与意义 1.符号的作用;2.意义交流;3.象征性社会互动。
(八)传播的过程模式与系统结构 1.传播的基本过程;2.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九)传播的类型 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3.群体传播;4.组织传播;5.大众传播。
(十)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1.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2.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十一)受众 1.主要的受众观;2.分众理论及其研究3.“使用与满足”理论。
(十二)传播效果理论 1.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2.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2.参考书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新闻学概论》编写组.新闻学概论(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