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1.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钢结构
3.大跨空间结构、新型工程结构材料
4.结构抗震与减震
5.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
6.建筑施工技术
7.建筑经济与项目管理
8.既有建筑物的鉴定与加固
9.海洋工程结构
10.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54材料力学(II)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复试科目:
结构工程方向: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任选一门;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上/中册)》(第四版),东南、同济、天津大学三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钢结构:《钢结构》夏志斌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加试科目:
结构工程、绿色建筑技术方向: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概论》(第二版),江见鲸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陈志源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54材料力学(II):
《材料力学(Ⅰ、Ⅱ)》(第五版),孙训芳等,高教出版社,2009。
备注:
本学位点的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绿色建筑技术5个研究方向的考生原则上应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相近专业或学科毕业;市政工程方向的考生原则上应为给水排水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及相近专业或学科毕业,且初试科目必须为水力学(I);绿色建筑技术方向的考生原则上应为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相近专业或者学科毕业。 |
更多研究方向 |
混凝土细观结构与力学,
混凝土结构与材料耐久性,
混凝土构件,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钢结构,
大跨空间结构,
新型工程结构材料,
结构抗震与减震,
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经济与项目管理,
既有建筑物的鉴定与加固,
海洋工程结构,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54材料力学(II)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54材料力学(II)
1.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Ⅰ、Ⅱ)》(第五版),孙训芳等,高教出版社,2009。
2.题型比例(满分150):
题型以计算题为主,少量概念题,计算题约120分,每题20-30分。
备注:
本学位点的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绿色建筑技术5个研究方向的考生原则上应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相近专业或学科毕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