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1. 强化传热理论及技术
02. 制冷空调新技术及系统优化集成方法
03.热能转换与能量储存先进技术
04.太阳能光热光伏综合利用技术
05.计算传热技术
06. 动力电池和汽车减排新技术
07. 光催化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8)工程热力学
或(839)传热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注:1、招生目录上各学院、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均为拟定数,仅供参考。
复试前教育部将下达具体招生人数,我校将根据报考人数和初试成绩等情况调整各专业招生人数。
2、*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为全日制专业学位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工程热力学
①工程热力学(第三版),沈维道、蒋智敏、童钧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②工程热力学学习辅导预习题解答,童钧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39传热学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拴,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更多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塑性成形原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电子技术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
12门中任选一门,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