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 01 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 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 虚拟地理环境 04 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 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 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07 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理计算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2 数学(二) ④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考试科目
① 01704 上机实践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1 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 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 虚拟地理环境 04 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 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 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07 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科学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2 数学(二) ④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1706 上机实践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1 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 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 虚拟地理环境 04 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 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 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07 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科学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2 数学二 ④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① 01706 上机实践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
本专业拟招生人数为11人,拟招推免生3人,不招收同等学力。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1 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 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 虚拟地理环境 04 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 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 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07 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科学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2 数学二 ④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① 01706 上机实践
学制3年 备注:本专业拟招生人数为10人,拟招推免生3人,不招收同等学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1 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 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 虚拟地理环境 04 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 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 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07 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科学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2 数学二 ④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① 01706 上机实践
参考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笔试考试大纲内容 本专业拟招生人数为10人,拟招推免生3人,不招收同等学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 (全日制)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 (全日制)虚拟地理环境 04 (全日制)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 (全日制)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 (全日制)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2 数学二 ④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① 01706 上机实践 参考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笔试考试内容 备注: 本专业拟招生人数为8人,拟招推免生2人,不招生同等学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1 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 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 虚拟地理环境 04 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 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 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1706上机实践 备注:本专业拟招生人数为8人,拟招推免生2人,不招生同等学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方式:上机实践 参考书:.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龚健雅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遥感导论》梅安新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备注: 按照一级学科分配招生人数,总招生人数为46人,本专业拟招推免生2人,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与应用》邬伦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1.城市信息处理与空间数据挖掘 02.空间信息分析与地理模拟 03.GIS与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雷达遥感与国土资源管理 06.测绘技术与空间数据处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6人文地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01.龚健雅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02.梅安新等编著.《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备注: 拟招地理信息系统或测绘工程专业推免生2人,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01.赵荣,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02.汤国安著.《地理信息系统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1.城市信息处理与空间数据挖掘 02.空间信息分析与地理模拟 03.GIS与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雷达遥感与国土资源管理 06.测绘技术与空间数据处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自然地理学 ④816人文地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复试参考书: 01.龚健雅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02.梅安新等编著.《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备注:拟招地理信息系统或测绘工程专业推免生2人,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01.刘南威著.《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07 02.赵荣,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03.邬伦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1.城市信息处理与空间数据挖掘 02.空间信息分析与地理模拟 03.GIS与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雷达遥感与国土资源管理 06.测绘技术与空间数据处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自然地理学 ④816人文地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原理; 拟招推免生2人;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参考书: 01.龚健雅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02.梅安新等编著.《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01.刘南威著.《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07 02.赵荣,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03.邬伦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1.城市信息处理与空间数据挖掘 02.空间信息分析与地理模拟 03.GIS与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雷达遥感与国土资源管理 06.测绘技术与空间数据处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自然地理学 ④816人文地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复试参考书: 01.邬伦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初试参考书: 01.刘南威著.《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07 02.王恩涌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学术型)16(5)
(01)时空数据处理与挖掘 (02)地理模拟与公共政策 (03)虚拟地理环境 (04)环境遥感与定量遥感 (05)时空大数据与云计算 (06)智慧工程与专题地理信 息系统开发 (07)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地 理计算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 一) ③302|数学 (二) ④823|地理信息系统原 理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1704|上机实践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1、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理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理论、地理(地球)空间认知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4、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5、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数据的属性描述、矢量数据的类型和空间关系、元数据、地图投影。 6、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内容、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分层、空间数据的空间索引、空间数据模型。 7、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无拓扑矢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构、四叉树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其它数据结构。 8、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地理数据库中的时间维。 (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9、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包括数据源的种类、数据采集的方法,遥感影像处理。 10、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图形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几何纠正、图幅的拼接、网络特征元素的编辑、文本数据的编辑。 11、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形屏幕编辑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 12、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包括GIS数据质量的概念、GIS数据质量的研究方法、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四)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包括关于分析计算模型的一般知识、GIS的空间计算模型。 14、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型、空间数据的查询、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网络分析应用、基于地形的空间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16、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类型。 17、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包括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三维虚拟GIS(VR-GIS)的应用。 (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18、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式与程序评价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设计。 19、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包括GIS计算环境发展回顾、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技术 2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框架、 “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设技术、“数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间信息网格,包括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GIS、网格GIS的体系结构 23、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包括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实现技术、练习与思考题。 24、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3S”技术集成、多源数据的集成、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时空大数据和云计算" 学姐推荐参考书: 82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邬伦、刘瑜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 李建松、唐雪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
华南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