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笔试科目:无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应用问题。 806管理学基础: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研究方向 |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 ④806管理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内容 1.流 行 病 学 2.卫生统计学 3.营养学 4.食品卫生学 5.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6.环境卫生学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研究方向 |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 ④806管理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拟接收推免人数:2人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 ④806管理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1、拟接收推免生人数:3人 2、实际招生人数会在推免工作结束后公布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6卫生基础综合:
一、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40 分; 2、简答题——60 分; 3、问答题——50 分。 4、根据情况可适当调整比例。 二、考查内容 1、流行病学 2、卫生统计学 3、营养学 4、食品卫生学 5、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6、环境卫生学 806管理学基础: 一、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30 分; 2、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0 分; 3、简答题—60 分; 4、论述题—50 分。 5、根据情况可适当调整比例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16 卫生基础综合 ④ 806 管理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笔试科目:无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6 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应用问题。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40 分; 简答题——60 分; 问答题——50 分。 根据情况可适当调整比例。 806 管理学基础 :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30 分; 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0 分; 简答题——60 分; 论述题——50 分。 根据情况可适当调整比例。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16 卫生基础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6 卫生基础综合 包括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满分150分;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16 卫生基础综合 ④ 806 管理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笔试科目 :无 注: 卫生基础综合(616)包括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满分150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16 卫生基础综合 ④ 806 管理学基础 注:616卫生基础综合包括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满分150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无 备注: 1.各专业只招收英语考生。 2.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报考点必须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并到天津医科大学进行确认,在天津医科大学考试,否则将不准考。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提醒:天津医科大学研招办官方不指定具体参考书,本参考书信息由天津医科大学本专业部分研究生提供,仅供参考 管理学基础 《现代管理学基础》张汝潮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管理学 ―― 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研究方向 |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16 卫生基础综合 ④ 806 管理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6卫生基础综合 与卫生综合参考书目相同 《营养与食品卫生》 孙长颢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卫生统计学》 方积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医学统计学》 孙振球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版 《流行病学》 李立明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五版 《环境卫生学》 杨克敌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金泰?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806管理学基础 《现代管理学基础》 张汝潮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管理学 ―― 原理与方法》 周三多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16 卫生基础综合 ④ 806 管理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616卫生基础综合④806管理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参考书::
616卫生基础综合: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文《卫生经济学》(第4版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 616卫生基础综合: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流行病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三)描述性研究 (四)队列研究 (五)病例对照研究 (六)实验流行病学 (七)筛检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绪论 1.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Laplace 的远见与 Louis 的实践、统计学与医学 统计学的开端、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2.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现 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3.统计学的若干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设计与分析、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常用概率分布 (五)参数估计基础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七)方差分析基础 (八)χ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十七)寿命表 (十八)logistic 回归分析 (十九)生存分析 (二十)meta 分析 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绪论 1.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3.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三)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卫生组织体系 (五)医疗服务管理 (六)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七)基层健康服务管理 (八)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一)概论 1.社会医学概念与性质。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4.社会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及国外社会医学发展。 5.三次卫生革命防治对象及策略。 6.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 理学、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八)生命质量评价 (九)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 (十)健康管理与治理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 (一)卫生经济学绪论 1.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二)卫生服务需求 (三)卫生服务供给 (四)卫生服务市场 (五)卫生资源配置 (六)医疗保险 (七)药品市场与管制 (八)疾病经济负担 806管理学基础: 学姐推荐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考查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管理学概述、概念、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者的类型与技能。 4.管理学的性质、管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3.行为管理理论阶段: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等。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2.管理的方法:概述、通用方法(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等。 (四)管理与管理环境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 2.管理的社会环境:法律、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组织的特殊环境等对管理的影响。 3.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五)计划工作 1.计划工作概述、定义、性质、作用。 2.计划的类型、以时间界限、以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计划对象、表现形式、内容差异为划分依据。 3.计划工作的原则、目标导向、整体性、关键因素、协调性、灵活性、前瞻性原则。 4.计划的编制、编制过程、制定方法、权变因素。 (六)目标 1.目标的概念、特征、作用。 2.目标的分类:按主要内容、公开程度、可考核程度、时间跨度、目标的重要性等划分。 3.目标的确定:确定目标的原则、依据、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标管理 1.社会发展与管理实践。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够正确评价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八)预测与决策 1.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准确度。 2.熟悉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决策的概念和作用、类型、要素和模式、原则和程序、方法和技巧。 (九)组织工作 1.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的类型、组织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组织工作的原则。 2.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过程、纵向结构设计、横向结构设计、职权体系设计。 3.集权与分权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念、目标和职能。 2.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工作分析中需收集的资料类型、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成果。 3.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步骤。 4.招聘与录用的概念及原则、招聘的基本程序、录用程序。 5.培训与开发概述、方案设计、需求分析、方式、效果评价。 6.人力资源的考核概述、考核程序、方法。 (十一)团队与团队工作 1.群体的概念与作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工作团队的概念、类型。 3.工作团队的发展历程、有效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4.委员会的定义、指导原则、作用及缺点。 (十二)领导理论 1.领导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 2.性格理论(领导特质论、领导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理论)。 3.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三维构面理论)。 4.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理论)。 5.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十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A.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Alderfer)的“ERG 理论”、麦克利兰(P.C. 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P.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4.行为转化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5.激励策略与原则。 (十四)沟通 1.沟通的概念、作用、过程,沟通的类别。 2.有效沟通的标准,有效沟通的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巧,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 4.医患沟通的特点、医患沟通的技巧。 (十五)控制工作 1.控制工作概述、定义、前提条件、目的与作用、管理控制的类型、控制工作的重点。 2.控制工作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管理控制的常用方法、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财务控制。 5 (十六)管理的绩效 1.管理的成本与效率。 2.管理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后的工作。 3.管理绩效的改进: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十七)管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与管理信息。 2.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管理信息系统及开发。 (十八)战略管理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过程。 (十九)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五项修炼。 3.组织学习的“智障”。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二十)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原则、过程。 2.组织再造的阻力和应对。 (二十一)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发展。 3.六西格玛管理。 (二十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来源和内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建设。 6 (二十三)危机管理 1.危机与危机管理。 2.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3.危机中的形象管理与媒体管理。 (二十四)创新管理 1.创新的含义、动力、特征;管理创新。 2.创新与领导者精神。 3.创新技法。 (二十五)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 2.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 |
天津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