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60食品微生物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7生物化学.或860食品微生物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27 生物化学或860 食品微生物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02不区分研究方向 03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方向0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27 生物化学 方向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60 食品微生物学 方向0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61 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7 生物化学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一)生物化学理论课考试范围 (90%) 1. 蛋白质化学 (14%) 2. 核酸化学 (8%) 3. 糖类结构与功能 (4%) 4. 脂类与生物膜 (5%) 5. 酶学 (10%) 6. 维生素 及激素(6%) 8.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10%) 9. 生物氧化 (3%) 10. 脂类的代谢与合成 (5%) 11. 核酸的代谢与合成 (10%) 12. 蛋白质的代谢与合成 (10%) 13.代谢调空(5%) (二)生物化学实验课考试范围 (10%) 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中所有实验的原理 2. 常用试剂的配制及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1.《生物化学》试卷含生物化学实验部分(占 10%)。 2.试卷有概念及问答题。 ①概念题分为填空、选择及判断题三类,约占 20~30%; 名词解释约占 10%; ②问答题一般有 6~7 题(包括详答题和简答题及很简单的计算内容),占 50~60%。 860 食品微生物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1. 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40%。 2. 简答题、论述题:60%。 861 食品化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水分(约占 10~15%) 2.碳水化合物(约占 15~25%) 3.脂质(约占 10~20%) 4.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约占 15~25%) 5.维生素和矿物质(约占 10~15%) 6.酶(约占 10~20%) 7.色素(约占 10~15%)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卷题型为问答题和叙述题,比例分别为 60%和 4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7 生物化学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0 食品微生物学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1 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7 生物化学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一)生物化学理论课考试范围 (90%) 1. 蛋白质化学 (14%) 2. 核酸化学 (8%) 3. 糖类结构与功能 (4%) 4. 脂类与生物膜 (5%) 5. 酶学 (10%) 6. 维生素 及激素(6%) 8.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10%) 9. 生物氧化 (3%) 10. 脂类的代谢与合成 (5%) 11. 核酸的代谢与合成 (10%) 12. 蛋白质的代谢与合成 (10%) 13.代谢调空(5%) (二)生物化学实验课考试范围 (10%) 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中所有实验的原理 2. 常用试剂的配制及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1.《生物化学》试卷含生物化学实验部分(占 10%)。 2.试卷有概念及问答题。 ①概念题分为填空、选择及判断题三类,约占 20~30%; 名词解释约占 10%; ②问答题一般有 6~7 题(包括详答题和简答题及很简单的计算内容),占 50~60%。 860 食品微生物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1. 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40%。 2. 简答题、论述题:60%。 861 食品化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1.水分(约占 10~15%) 2.碳水化合物(约占 15~25%) 3.脂质(约占 10~20%) 4.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约占 15~25%) 5.维生素和矿物质(约占 10~15%) 6.酶(约占 10~20%) 7.色素(约占 10~15%)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卷题型为问答题和叙述题,比例分别为 60%和 40%。 备注: 本院全日制563人(含推免生319人)、非全日制80人,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02不区分研究方向 03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方向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二 ④827生物化学 方向0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二 ④860食品微生物学 方向0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二 ④861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7生物化学 实验部分(占10%), 概念题分为填空、选择及判断题三类,约占20~30%; 名词解释约占 10%; 问答题占50~60%。 860食品微生物学 1. 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40%。 2. 简答题、论述题:60%。 861食品化学 试卷题型为问答题和叙述题, 比例分别为60%和 4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107083201 0207083201 0307083201 |
||
考试科目 | 01070832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7生物化学 02070832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0食品微生物学 03070832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1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7生物化学: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并灵活运用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考生熟知理论内容并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不在试题上答卷 860食品微生物学: 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概念、分类、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等),掌握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应用的基本理论,掌握微生物与食品污染、食品腐败、食源性疾病关系的基本理论。了解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及在基因工程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了解食品中常见微生物。掌握细菌及真菌的形态学检查、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培养技术、生化试验、菌种保藏等基本方法。 861食品化学: 掌握食品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食品加工和贮藏中发生的变化及解决实际问题。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107083201 0207083201 0307083201 |
||
考试科目 | 01070832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7生物化学 02070832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0食品微生物学 03070832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1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7生物化学 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并灵活运用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考生熟知理论内容并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不在试题上答卷。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总体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概念、分类、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等),掌握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应用的基本理论,掌握微生物与食品污染、食品腐败、食源性疾病关系的基本理论。了解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及在基因工程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了解食品中常见微生物。掌握细菌及真菌的形态学检查、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培养技术、生化试验、菌种保藏等基本方法。 861食品化学 考试总体要求: 掌握食品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食品加工和贮藏中发生的变化及解决实际问题。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107083201001组 0107083201002组 0107083201003组 |
||
考试科目 | 0107083201001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7生物化学 0107083201002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0食品微生物学 0107083201003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1食品化学 注:以上科目可任选一组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食品科学综合 食品流通学、食品安全学、食品营养与分析、食品工艺原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107083201 0207083201 0307083201 |
||
考试科目 | 010708320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27 生物化学 020708320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60 食品微生物学 030708320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61 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研究方向 | 0107083201 0207083201 0307083201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01④827生物化学 02④860食品微生物学 03④861食品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食品科学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高教出版社出版。 主编:董晓燕, 2009年 《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教出版社出版。主编:王镜岩,朱圣庚等,2003年 食品微生物学 1. 《食品微生物学》,何国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微生物学》(第二版),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3201食品科学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60食品微生物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60食品微生物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和细胞结构(15%) 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 3. 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5%) 4. 病毒(5%) 5. 微生物的营养(5%) 6. 微生物的代谢(10%) 7.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 8. 微生物遗传(15%) 9. 微生物生态学与微生物分类学(5%) 10.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腐败(5%) 11. 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5%) 12.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0%) |
天津大学食品科学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