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材料加工
02(全日制)金属材料
03(全日制)高分子材料
04(全日制)无机材料
05(全日制)功能材料
06(全日制)能源与环境材料
07(非全日制)材料加工
08(非全日制)金属材料
09(非全日制)高分子材料
10 (非全日制)无机材料
11(非全日制)功能材料
12(非全日制)能源与环境材料
|
考试科目 |
0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0 材料加工基础
0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2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或 865 基础有机化学
04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2 数学二
④839 物理化学
06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2 数学二
④839 物理化学
或 862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或 86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或 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07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0 材料加工基础
08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2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09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或 865 基础有机化学
10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11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2 数学二
④839 物理化学
12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2 数学二
④839 物理化学
或 862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或 86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或 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1复试科目:
焊接方法及工艺
02复试科目:
固态相变
03复试科目:
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与实验
04复试科目:
无机材料专业基础
05复试科目:
功能材料基础
06复试科目:
材料物理与化学基础综合
07复试科目:
焊接方法及工艺
08复试科目:
固态相变
09复试科目:
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与实验
10复试科目:
无机材料专业基础
11复试科目:
功能材料基础
12复试科目:
材料物理与化学基础综合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0 材料加工基础
一、参考书目:
1.崔忠圻、覃耀春 主编,《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2.张文钺 主编,《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1.概念、填空、选择或判断 占 30~40%
2.简要问答题 占 20~30%。
3.综合分析、灵活运用题 占 30~45%
862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一、考试内容
第 1 部分 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 2 部分 晶体缺陷
第 3 部分 相结构及相图
第 4 部分 金属的凝固
第 5 部分 材料中的原子扩散
第 6 部分 金属的塑性变形
第 7 部分 回复与再结晶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
2.是非判断
3.选择填空
4.问答题
5.计算题
6.作图题
第 1、2、3 种类型占 25%~35%;第 4、5、6 种类型约占 65%~75%。
86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高分子化学部分(50 %)
2、高分子物理部分(50 %)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1.基本术语解释(10─15%)
2.简答题(20─25%)
3.图形题(10─15%)
4.计算题(15─25%)
5.论述题(25─35%)
865 基础有机化学
一、考试内容
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基础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1、有机化合物命名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 6~10%。
2、完成反应式(由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写出反应物、反应条件或反应产物)25-30% 。
3、选择题(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反应定位规则、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化合物反应活性、官能团鉴定等)10~12% 。
4、有机反应机理(典型反应的历程)6~10%。
5、简答题(对反应现象和反应规律的合理解释等)6~10%。
6、有机化合物分离与鉴别 4~5%。
7、根据化学反应(现象)、化学与物理性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等条件推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8~10%
8、有机合成题 20~25%
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一、考试内容
要求考生从材料学学科领域的范畴,较系统地掌握各部分章节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与无机固体材料性能密切相关的物质结构特征,与过程相关的材料行为规律。从微观、宏观、物质内部及表面、静态、动态等不同角度,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材料的设计与制造,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二、试卷类型及比例
1、填空判断:10~20%;
2、简 答 题:20~30%;
3、计 算 题:10~25%;
4、分析讨论题:30~40%。
839 物理化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重点部分)
1. 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22 %)
2. 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 (~18 %)
3. 化学平衡 (~10 %)
4. 电化学 (~10 %)
5. 统计热力学 (~6 %)
6. 化学动力学 (~15 %)
7. 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10 %)
8. 实验部分(~10 %)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计算题 60%,概念题 30%,实验题 10%。
备注:
本院全日制204人(含推免生105人)、非全日制80人,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
更多研究方向 |
01材料加工
02金属材料
03高分子材料
04无机材料
05功能材料
06能源与环境材料
07材料加工
08金属材料
09高分子材料
10无机材料
11功能材料
12能源与环境材料
方向01-06:全日制
方向07-12:非全日制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方向01、0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30 材料加工基础
方向02、08: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62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方向03、09: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6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 865 基础有机化学
方向04、1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方向05、1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③302 数学二
④839 物理化学
方向06、1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③302 数学二
④839 物理化学或 862 金属材料
科学基础或86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或 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方向01、07:
复试科目:焊接方法及工艺
方向02、08:
复试科目:固态相变
方向03、09:
复试科目: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与实验
方向04、10:
复试科目:无机材料专业基础
方向05、11:
复试科目:功能材料基础
方向06、12:
复试科目:材料物理与化学基础综合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0 材料加工基础
一、参考书目:
1.崔忠圻、覃耀春 主编,《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2.张文钺 主编,《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1.概念、填空、选择或判断 占 30~40%
2.简要问答题 占 20~30%。
3.综合分析、灵活运用题 占 30~45%
862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一、考试内容
第 1 部分 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 2 部分 晶体缺陷
第 3 部分 相结构及相图
第 4 部分 金属的凝固
第 5 部分 材料中的原子扩散
第 6 部分 金属的塑性变形
第 7 部分 回复与再结晶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
2.是非判断
3.选择填空
4.问答题
5.计算题
6.作图题
第 1、2、3 种类型占 25%~35%;第 4、5、6 种类型约占 65%~75%。
86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一、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高分子化学部分(50 %)
2、高分子物理部分(50 %)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1.基本术语解释(10─15%)
2.简答题(20─25%)
3.图形题(10─15%)
4.计算题(15─25%)
5.论述题(25─35%)
865 基础有机化学
一、考试内容
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基础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1、有机化合物命名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 6~10%。
2、完成反应式(由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写出反应物、反应条件或反应产物)25-30% 。
3、选择题(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反应定位规则、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化合物反应活性、官能团鉴定等)10~12% 。
4、有机反应机理(典型反应的历程)6~10%。
5、简答题(对反应现象和反应规律的合理解释等)6~10%。
6、有机化合物分离与鉴别 4~5%。
7、根据化学反应(现象)、化学与物理性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等条件推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8~10%
8、有机合成题 20~25%
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一、考试内容
要求考生从材料学学科领域的范畴,较系统地掌握各部分章节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与无机固体材料性能密切相关的物质结构特征,与过程相关的材料行为规律。从微观、宏观、物质内部及表面、静态、动态等不同角度,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材料的设计与制造,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二、试卷类型及比例
1、填空判断:10~20%;
2、简 答 题:20~30%;
3、计 算 题:10~25%;
4、分析讨论题:30~40%。
839 物理化学
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重点部分)
1. 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22 %)
2. 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 (~18 %)
3. 化学平衡 (~10 %)
4. 电化学 (~10 %)
5. 统计热力学 (~6 %)
6. 化学动力学 (~15 %)
7. 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10 %)
8. 实验部分(~10 %)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计算题 60%,概念题 30%,实验题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