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备注: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内容范围: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85400电子信息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85400电子信息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1自动控制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F53电路分析与程序设计
F53电路分析与程序设计:1、电路分析基础: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2、C语言程序设计:掌握数据类型、运算符及顺序、选择、循环等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暂定招生人数:30(拟接收推免生5)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1电路分析基础: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备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工程硕士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 招生咨询联系人:周迎芳 电话:63861943 办公地点:磬苑校区理工楼A215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考试科目内容范围说明:
831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及结构图化简、控制系统稳准快性能分析、根轨迹绘制和分析、控制系统频率分析、控制系统校正、离散控制系统分析、控制系统的空间状态表达式、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求解、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稳定性与李雅普诺夫方法、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2自动控制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5电路分析基础 电阻电路分析,一阶电路、基本二阶电路动态分析,正弦稳态分析, RLC串联谐振电路与GCL并联谐振电路分析,双口网络。 加试科目: 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备注: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工程硕士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2自动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及结构图化简、控制系统稳准快性能分析、根轨迹绘制和分析、控制系统频率分析、控制系统校正、离散控制系统分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0自动控制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51电路分析基础 加试科目: 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0自动控制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F52 电路分析基础 F52电路分析基础: 电阻电路分析,一阶电路、基本二阶电路动态分析,正弦稳态分析, RLC串联谐振电路与GCL并联谐振电路分析,双口网络。 加试科目: ①电机学 ②电路电子技术 备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工程硕士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0自动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及结构图化简、控制系统稳准快性能分析、根轨迹绘制和分析、控制系统频率分析、控制系统校正、离散控制系统分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0自动控制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F26 电路分析基础 F26电路分析基础:电阻电路分析,一阶电路、基本二阶电路动态分析,正弦稳态分析, RLC串联谐振电路与GCL并联谐振电路分析,双口网络。 加试科目 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0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及结构图化简、控制系统稳准快性能分析、根轨迹绘制和分析、控制系统频率分析、控制系统校正、离散控制系统分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0自动控制原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电路分析基础 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电阻电路分析,一阶电路、基本二阶电路动态分析,正弦稳态分析, RLC串联谐振电路与GCL并联谐振电路分析,双口网络。 加试科目: 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0自动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及结构图化简、控制系统稳准快性能分析、根轨迹绘制和分析、控制系统频率分析、控制系统校正、离散控制系统分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2电路分析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自动控制原理 加试科目: 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复试参考书目: 自动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及结构图化简、控制系统稳准快性能分析、根轨迹绘制和分析、控制系统频率分析、控制系统校正、离散控制系统分析。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2电路分析基础: 电阻电路分析,一阶电路、基本二阶电路动态分析,正弦稳态分析, RLC串联谐振电路与GCL并联谐振电路分析,双口网络。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8电路分析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C语言程序设计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406 控制工程
01控制工程 02智能信息处理 03检测技术及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理论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F53电路与程序设计综合: 1、电路:掌握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对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RLC串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和双口网络进行分析与计算; 2、程序设计: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内容,理解计算机的算法原理,能够熟练地运用数组、指针和函数等技巧;熟练掌握类和对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能够熟练应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和处理实际的科学问题。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1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和模型转换、结构图绘制和化简、信号流图绘制和梅逊公式;控制系统时域性能分析、根据时域性能进行系统设计;根轨迹、广义根轨迹绘制和根据根轨迹进行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频率特性、频域极坐标图绘制、Bode图绘制、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利用频率域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离散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变换;状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离散化;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定,能控、能观标准型和结构分解;Lyapunov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制器设计、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和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
|
安徽大学控制工程(专硕)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安徽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