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5机械控制工程、816汽车理论基础、819发动机原理任选一(01方向)
810交通工程 826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任选一(02方向)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515专业综合(含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01方向)
506交通控制与管理(02方向)
考试范围:
515专业综合(含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构造部分:1.汽车发动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汽油机供给系统、柴油机供给系统、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系统;2.汽车传动系统:离合器、变速器与分动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3.汽车行驶系统:车架、车桥和轮胎、悬架;4.汽车的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
汽车运用部分:1.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2.汽车动力性;3.汽车使用经济性;4.汽车行驶安全性;5.汽车公害;6.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7.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8.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9.汽车使用寿命。
506交通控制与管理
1.绪论
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交通管理的演变与发展阶段,掌握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内涵和过程。
2.交通管理法规和交通行政管理
了解交通法规,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及检验
3. 交通秩序管理
了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秩序管理规则,了解道路交通安全违法与事故处理过程,了解高速公路通行秩序管理,掌握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秩序管理设施与设置原则。
4.交通运行管理
(1)行车管理
了解限速依据和措施,掌握单向交通、变向交通管理的定义、类型、实施条件、优缺点等,掌握公交专用车道管理,掌握禁行管理含义,掌握车种、转弯等禁行管理
(2)步行管理
了解人行横道含义及设置方法,了解人行横道、人行信号灯、人行天桥及地道等的选用依据,掌握人行信号灯配时依据。
(3)停车管理
了解路边存车管理,路外存车管理,临时停车管理,停车管理的实施,先进的停车管理措施和技术设备,掌握停车管理实施的依据和管理方法。
(4)平面交叉口管理
掌握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的类型和原则,了解全无控制交叉口,优先控制交叉口,掌握无控制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的画法、冲突点的计算方法。
掌握交通组织优化的思路和原则、常用措施。
5.优先通行管理
了解公共交通现状、发展政策、经营和管理,掌握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行管理方法和自行车优先通行管理方法。
6.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和特殊事件交通管理
掌握交通系统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含义,实施策略。了解特殊事件交通管理原则和措施。
7.交通信号控制概论
了解交通信号,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依据,掌握信号控制类别,了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备。
8.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掌握定时信号控制,包括控制参数、配时方法、效益评价等、掌握交通感应信号控制,包括感应原理,全感应、半感应流程等,了解信号灯在环形交叉口上的应用。
9.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掌握干线交通信号定时式协调控制,包括参数、协调方式、协调过程、时差的确定方法,了解感应线控系统和计算机线控系统,了解线控系统的联结方式,掌握选用线控系统的依据。
10.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掌握概念与分类,了解定时式脱机操作系统、响应式联机操作系统、驾驶员信息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硬件设备,掌握TRANSYT、SCOOT、SCATS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优化方法。
11.快速道路交通管理和控制
了解快速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掌握快速道路主线控制、入口匝道控制、出口匝道控制方法,了解通道控制含义,了解快速道路控制与监测系统组成。
12.智能运输系统
了解智能运输系统的含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理解路线导行系统、交通异常事件管理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和综合交通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
备注:
①01方向欢迎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测控等专业考生跨学科报考;
02方向限招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测控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专业考生。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机械控制工程
1、 绪论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反馈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统基本要求。
控制系统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结构与分类,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
绘制控制系统框图。
2、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熟悉机电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掌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概念、建模方法,学会方框图表示法及其等效变换。
列写运动方程,拉氏变换及反变换,传递函数,结构图表示及等效变换、化简。简单电气系统、较复杂机械系统建模。
3、 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了解时间响应的组成、运用系统特征根分析系统稳定性。了解一阶系统对典型输入信号的响应特点。掌握典型二阶系统的特点,单位脉冲响应、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及意义。能够求解二阶系统性能指标。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概念及求解方法。能够分析系统的输入、
系统的结构及干扰对系统误差的影响。
4、 控制系统频域分析
掌握系统频域特性基本概念,熟练绘制系统的极坐标图和Bode图,掌握频域分析方法,
根据开环性能分析系统特性。
频率特性函数,频率特性函数的图象,基本单元的频率特性图,复杂频率特性Bode的绘制,闭环频率与开环频率特性函数的关系。
了解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特点。
5、 系统稳定性
掌握稳定性概念、系统稳定的条件。
掌握劳斯判据、Nyquist判据、Bode判据、相位裕度及幅值裕度的概念。
运用劳斯判据、Nyquist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及极点的 分布情况。
运用Bode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求取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6、 控制系统校正
掌握系统校正设计的概念及根据期望特性进行系统校正的设计方法。
期望频率特性的分析和设计,串联校正函数及设计,PID控制算法原理,并联局部反馈校正原理,前馈和反馈的复合控制。
816汽车理论基础
1.汽车动力性:
Ⅰ.汽车的动力性指标;Ⅱ.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Ⅲ.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Ⅳ.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Ⅴ.汽车的功率平衡;Ⅵ.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 汽车燃油经济性:
Ⅰ.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Ⅱ.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Ⅲ.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Ⅳ.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Ⅴ.新一代高效率节能汽车的研究;Ⅵ.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
3.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Ⅰ.发动机功率的选择;Ⅱ.最小传动比的选择;Ⅲ.大传动比的选择;Ⅳ.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Ⅴ.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4.汽车的制动性:
Ⅰ.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Ⅱ.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Ⅲ.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Ⅳ.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Ⅴ.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Ⅵ.汽车制动性试验。
5.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定义,侧偏特性的定义。
6.汽车的平顺性:汽车的平顺性的定义;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评价。
7.汽车的通过性:汽车通过性的定义,以及评价指标与几何参
819发动机原理
主要参考书目:《汽车发动机原理》,张志沛,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810交通工程
一、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交通工程学的概念,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产生及发展趋势;人、车、路的基本特性,交通量、车速、密度特性及三者间的关系;交通调查;道路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道路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道路交通安全;智能运输系统。
二、考试要求
1、理解交通工程学的含义,掌握交通工程学科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产生及发展趋势。
2、了解道路交通系统中人的交通特性、车的交通特性和道路的基本特性。3、掌握交通量的概念,了解交通量时间、空间分布特性,掌握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流量比等术语及计算方法,掌握设计小时交通量等概念及确定方法。
4、掌握速度的有关概念和术语,车速统计分析特性、特征位车速以及速度的影响因素,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其相互关系。
5、掌握交通密度、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时间占有率、空间占有率等术语,了解密度的用途。
6、掌握交通流三参数间的基本关系及其数学模型,能运用三参数关系分析交通流运行特性,了解连续流、间断流特性。
7、掌握各种交通量调查计数方法、使用条件及优缺点,车辆换算系数的确定方法,能进行交通量调查方案的设计。
8、掌握地点车速的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方法,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使用条件,掌握速度调查数据的整理方法。
9、 掌握交通密度调查出入量法的基本原理。
10、掌握交通延误的基本概念及其调查方法。
11、掌握交叉口通行能力调查的通车线法、冲突点法。
12、掌握起迄点调查的有关定义和术语,了解起迄点调查的类别和方法,掌握居民出行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和调查成果的表达方法。
13、掌握离散型分布和连续型分布模型,以及各种模型的应用条件和判别条件,并能用于分析交通流特性,掌握交通间隙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14、了解排队系统的有关基本概念,掌握M/M/1系统和M/M/N系统的计算公式及其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15、了解车辆跟驰特性,掌握线性跟驰模型和非线性跟驰模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掌握线性跟驰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以及跟驰模型与宏观交通流模型间的关联关系。
16、理解车流波现象,掌握车流波波速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能运用车流波理论进行交通分析。
17、掌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服务等级的基本概念、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国内外计算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18、了解交通规划的目的、内容与程序,掌握四阶段预测方法的步骤以及交通发生和吸引、出行平衡、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的基本概念和预测方法,掌握交通平衡分配原理(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最短路、容量限制、二次加权及随机交通分配方法,掌握离散选择模型的建模原理以及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的内容和主要指标。了解公交优先的基本策略,具备运用交通规划理论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能力。
19、掌握交通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常用的交通流组织管理方法;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需求管理(TDM)及其手段等。掌握单点定时控制的原理、控制参数及配时设计方法;掌握干道交通信号联动控制的原理及控制参数;了解感应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基本原理。能运用交通控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交叉口信号控制设计。
20、掌握车辆停放的有关定义和术语,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和停车场规划设计方法。
21、掌握交通事故的定义及分类,常用的交通事故统计指标,事故分析方法,事故预测方法及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22、掌握智能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主要研究内容。
826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1、考试范围
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微型计算机技术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微机系统的应用能力。
考试的主要范围包括:
计算机运算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8086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总线技术基本概念、存储器与接口、I/O接口技术。
2、考试要点
(1)、计算机运算基础
(2)、计算机系统组成
(3)、微处理器结构:16、32位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寄存器、工作模式、程序执行过程、存储管理。
(4)、半导体存储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5)、8086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指令的寻址方式、8086指令系统及应用、伪指令、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6)、I/O接口技术:I/O寻址方式、I/O传输方式;
(7)、中断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8086中断系统、Intel 8259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8)、并行通讯基本感念、并行端口模式、Intel 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工作原理与应用;
(9)、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Intel8251A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工作原理与应用、RS232、RS485串行通信标准及应用;
(10)、DMA技术基础;.
(11)、A/D,D/A转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ADC0809、DAC0832工作原理与应用;
(12)、Intel 8253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工作原理与应用。
(13)、人机交互设备接口: 键盘接口基本原理、并行打印机接口标准(Centronics)。
(14)、总线技术:总线基础知识、常用总线基本概念
|
更多研究方向 |
01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机械控制工程、816 汽车理论基础、819 发动机原理任选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专业课及想考试:
1、F0304 专业综合(含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
备注:
①欢迎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测控等专业考生跨学科报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③院联系电话:0731-85258638 ,0731-85258630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