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资源及生物工程研究 02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0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 04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05中药和复方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06中药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07临床中药基础研究 08中药免疫和干细胞移植药理 09中药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10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11中药炮制机理和工艺研究 12中药制剂工艺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13中药先进制剂研究 1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15药品监管科学 备注:1.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本专业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药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中药综合
1.中药化学 2.中药药剂学 3.中药鉴定学 4.中药学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资源及生物工程研究 02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0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 04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05中药和复方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06中药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07临床中药基础研究 08中药免疫和干细胞移植药理 09中药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10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11中药炮制机理和工艺研究 12中药制剂工艺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13中药先进制剂研究 1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15药品监管科学 备注:1.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本专业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药综合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中药综合
1.中药化学 2.中药药剂学 3.中药鉴定学 4.中药学 |
研究方向 | 100800 中药学
01中药资源及质量控制研究 02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03中药及复方药理和毒理研究 04中药新药研制及质量控制研究 05中药新剂型研究 06中药炮制研究 07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08中药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09临床中药基础研究 10中药作用机理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11蒙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12生药鉴定及质量评价 13药用植物资源(生药生物工程)研究 14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15中药资源与生物工程 16中药药理学 17中药免疫和干细胞移植药理 18中药质量分析 19中药和天然药物衍生物防治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分子药理学机制 20中药新药研究 21中药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22天然药物结构修饰 23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24中药制剂基础与产品开发研究 25中药药效/毒性评价与机制研究 26中药代谢机理研究 27中药活性物质人工生物合成体系构建 28中药药性及品质生物学评价 29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49药学综合或613中药综合任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备注: 1.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本专业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49药学综合
包括有机化学:120分、分析化学:120分,生物化学60分。 613中药综合 包括:中药化学:100分、中药药剂学:75 分、中药鉴定学:75分、中药学:50分。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资源及生物工程研究 02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0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 04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05中药和复方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06中药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07临床中药基础研究 08中药免疫和干细胞移植药理 09中药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10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11中药炮制机理和工艺研究 12中药制剂工艺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13中药先进制剂研究 1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15药品监管科学 备注:1.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本专业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药综合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中药综合
1.中药化学 2.中药药剂学 3.中药鉴定学 4.中药学 |
研究方向 | 01中药及复方药理和毒理研究 02中药新药研制及质量控制 03中药新剂型研究 0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05中药炮制研究 06中药资源及质量的研究 07中药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08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药学综合 或613中药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笔试科目: 中药药理学 或中药药剂学 或中药化学 或药理学 或药剂学 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七版),侯家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第九版,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杨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七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药理学: 《药理学》(新二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剂学: 《药剂学》(第6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化学: 1.《天然药物化学》(第4版),姚新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药物化学》(第6版),郑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2药学综合: 《药学综合》主要包括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各100分。 613中药综合: 《中药综合》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药化学:100分、中药药剂学:75分、中药鉴定学:75分、中药学:50分。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资源及生物工程研究 02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0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 04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05中药和复方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06中药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07临床中药基础研究 08中药免疫和干细胞移植药理 09中药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10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11中药炮制机理和工艺研究 12中药制剂工艺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13中药先进制剂研究 1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15药品监管科学 备注:1.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本专业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药综合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中药综合
1.中药化学 2.中药药剂学 3.中药鉴定学 4.中药学 |
研究方向 | 01中药及复方药理和毒理研究 02中药新药研制及质量控制 03中药新剂型研究 0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05中药炮制研究 06中药资源及质量的研究 07中药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08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药学综合或613中药综合或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复试参考书: 《中药药理学》(七版) 侯家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剂学》(第九版,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杨明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化学》(七版) 匡海学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药剂学》(第6版) 崔福德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新二版) 杨宝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化学》(第6版) 郑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2药学综合 《药学综合》共包括3门:满分300分,考试时间共180分钟 有机化学:100分 分析化学:100分 药物化学:100分 613中药综合 (满分300分):包括包括:中药化学:100分、中药药剂学:75 分、中药鉴定学:75分、中药学:50分。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满分300分): 包括:中药化学:100分、中药药剂学:75 分、中药鉴定学:75分、中药学:50分。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资源及生物工程研究 02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0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 04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05中药和复方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06中药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07临床中药基础研究 08中药免疫和干细胞移植药理 09中药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10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11中药炮制机理和工艺研究 12中药制剂工艺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13中药先进制剂研究 1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15药品监管科学 备注:1.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本专业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药综合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中药综合
1.中药化学 2.中药药剂学 3.中药鉴定学 4.中药学 |
研究方向 | 01中药及复方药理和毒理研究 02中药新药研制及质量控制 03中药新剂型研究 0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05中药炮制研究 06中药资源及质量的研究 07中药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08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药学综合或613中药综合或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2药学综合 本大纲的内容是分成“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各类有机化合物”两部分。基本概念部分阐述有机化学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各类化合物部分则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制法和有关反应历程及有关化合物在医药上的应用等等。 613中药综合 《中药综合》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学四门课程。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按照中药学学科专业领域特点,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学四门课程。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资源及生物工程研究 02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0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 04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05中药和复方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06中药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07临床中药基础研究 08中药免疫和干细胞移植药理 09中药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10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11中药炮制机理和工艺研究 12中药制剂工艺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13中药先进制剂研究 1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15药品监管科学 备注:1.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本专业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药综合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中药综合
1.中药化学 2.中药药剂学 3.中药鉴定学 4.中药学 |
研究方向 | 01中药及复方药理和毒理研究 02中药新药研制及质量控制 03中药新剂型研究 0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05中药炮制研究 06中药资源及质量的研究 07中药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08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药学综合或613中药综合或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注: 1.612药学综合(满分300分)包括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各100分 2.613中药综合(满分300分)包括中药化学:100分、中药药剂学:75 分、中药鉴定学:75分、中药学:50分 3.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满分300分)包括中药化学:100分、中药药剂学:75 分、中药鉴定学:75分、中药学:50分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参考书: 《中药药理学》(七版)侯家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剂学》(七版)张兆旺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化学》(七版)匡海学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药物化学》(第6版)郑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剂学》(第5版)崔福德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第6版)杨宝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复试内容: 1.专业课笔试; 2.专业与综合素质测试; 3.英语听力测试; 4.英语口语测试。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除进行以上四项测试外另须加试两门本科阶段基础课 医学类专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任选二; 药学类专业中药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中药药剂学任选二。 加试科目不得与其它复试科目重复。考试方式为笔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提醒:天津中医药大学研招办官方不指定具体参考书(初试、复试),本参考书信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本专业部分研究生提供,仅供参考,建议使用最新版本。 药学综合 《有机化学》(21世纪)吉卯祉、彭松主编 科学出版社 《药物化学》(六版)郑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析化学》(上、下册)张广强 黄世德主编 学苑出版社 中药综合 《中药学》(七版)高学敏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资源及生物工程研究 02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0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 04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05中药和复方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06中药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07临床中药基础研究 08中药免疫和干细胞移植药理 09中药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10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11中药炮制机理和工艺研究 12中药制剂工艺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13中药先进制剂研究 1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15药品监管科学 备注:1.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本专业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药综合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中药综合
1.中药化学 2.中药药剂学 3.中药鉴定学 4.中药学 |
研究方向 | 01中药及复方药理和毒理研究 02中药新药研制及质量控制 03中药新剂型研究 0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05中药炮制研究 06中药资源及质量的研究 07中药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08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药学综合或613中药综合或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资源及生物工程研究 02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0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 04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05中药和复方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06中药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07临床中药基础研究 08中药免疫和干细胞移植药理 09中药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10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11中药炮制机理和工艺研究 12中药制剂工艺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13中药先进制剂研究 1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15药品监管科学 备注:1.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本专业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药综合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中药综合
1.中药化学 2.中药药剂学 3.中药鉴定学 4.中药学 |
研究方向 | 01中药及复方药理和毒理研究 02中药新药研制及质量控制 03中药新剂型研究 0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05中药炮制研究 06中药资源及质量的研究 07中药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08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602药学综合或603中药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中药药理学》(七版) 侯家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剂学》(新二版) 张兆旺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化学》(七版) 匡海学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药理学》(新二版) 杨宝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剂学》(第6版) 崔福德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化学》(第6版) 郑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2 药学综合 《有机化学》(第二版) 吉卯祉、彭松主编 科学出版社 《药物化学》(六版) 郑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析化学》(上、下册) 黄世德、梁生旺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603 中药综合 《中医学基础》(新二版) 张登本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有机化学》(新二版) 吉卯祉、彭松主编 科学出版社 《中药学》(新二版) 高学敏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资源及生物工程研究 02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0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 04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05中药和复方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06中药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07临床中药基础研究 08中药免疫和干细胞移植药理 09中药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10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11中药炮制机理和工艺研究 12中药制剂工艺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13中药先进制剂研究 14中药制药工艺及工程研究 15药品监管科学 备注:1.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本专业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药综合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中药药理学或中药药剂学或中药化学或药理学或药剂学或药物化学任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中药综合
1.中药化学 2.中药药剂学 3.中药鉴定学 4.中药学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