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1 施剑林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02 李永祥 纳米功能材料制备、效应及器件
03 常 江 生物材料的仿生制备及其物理化学过程研究
04 陈立东 热电能量转换物理机制
05 温兆银 先进化学电源及其界面科学
06 王士维 透明陶瓷、隔热材料
07 金平实 光功能薄膜的设计与制备
08 朱英杰 纳米材料微波合成与性能
09 黄富强 新能源化合物合成与新奇物性探索;纳米材料制备与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
10 李效民 薄膜生长物理化学过程
11 张文清 界面与微结构;界面的新奇物理与化学性质探索
12 王文中 新型光催化材料,纳米材料,纳米催化
13 董绍明 先进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中的物理化学过程
14 潘裕柏 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
15 王绍荣 固态离子学及电化学
16 孙 静 低维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应用
17 郑学斌 生物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效应
18 董显林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19 张国军 非氧化物陶瓷的润湿与腐蚀行为
20 李国荣 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压电、透明铁电及半导体陶瓷与器件
21 陈航榕 介孔无机基纳米载药体系;介孔纳米复合催化材料
22 蒋丹宇 无机光学材料的物理化学原理
23 祝迎春 光电材料与生物电化学
24 王根水 铁电薄膜生长控制及性能研究
25 郑燕青 新型功能晶体理论筛选与合成
26 陶顺衍 热力耦合条件下的涂层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27 步文博 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与生物安全性研究
28 刘 茜 新型氧/氮/卤化物光功能膜材料的设计、制备与评价
29 卓尚军 材料的光谱和无机质谱表征
30 史 迅 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电、热、磁输运性能研究
31 许钫钫 结构与微结构演变的原位研究
32 刘 宇 化学储能机理及相关界面电化学研究
33 刘宣勇 医用材料表面纳米化及其生物学性能评价
34 王 东 环境振动能的收集
35 张景贤 纳米复相陶瓷的仿生组装,材料的数字化制备技术
36 杨 勇 纳米传感器件与材料
37 刘建军 化学储能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研究
38 吴成铁 3D 打印生物活性材料及肿瘤治疗
39 李驰麟 新型储能材料的结构合成设计、电化学机制和纳米离子学
40 刘阳桥 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
41 邹宇琦 LED 衬底材料及激光材料
42 汪 正 材料原子光谱/质谱分析
43 张玲霞 用于环境净化和人工光合成的新型催化剂:可控合成、性能与催化机理
44 杨松旺 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系统与太阳能-燃料转换器件
45 黄 晓 前驱体法制备陶瓷材料,无机/有机复合材料,Sol-Gel化学等
46 赵祥永 无铅铁电压电晶体,多铁性晶体材料
47 李 江 红外透明纳米复相陶瓷、陶瓷胶态成型技术
48 毛朝梁 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表征
49 杨莉萍 晶体/陶瓷材料制备物理化学过程研究
50 周国红 陶瓷湿法成型技术
51 王家成 纳米金催化
52 杨 凯 涂层抗微动疲劳与微动腐蚀性能研究
53 张 涛 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锂空气电池)
54 郑仁奎 多铁性材料和无铅压电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和性能研究
55 郭向欣 固态离子输运界面调控研究
56 华子乐 纳米材料与纳米催化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国家统考
或619 物理化学(甲)
④819 无机化学
或820 有机化学
或82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任选一门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9物理化学(甲: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19无机化学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820有机化学
1)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周政《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 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印也可以作参考书)
2) 胡宏纹《有机化学》(上、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 伍越寰《有机化学》第二版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9
82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第五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何曼君等编《高分子物理》(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符若文,李谷,冯开才编《高分子物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
更多研究方向 |
070300 化学
01 (全日制)陶瓷涂层/薄膜制备和表征
02 (全日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压电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
03 (全日制)无机介孔结构与低维纳米材料化学及其催化和生物应用
04 (全日制)特种无机涂层与薄膜材料制备及计算机模拟
05 (全日制)热电能量转换物理机制
06 (全日制)无机固相材料制备科学及其能源环境应用
07 (全日制)先进化学电源及其界面科学
08 (全日制)先进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中的物理化学过程
09 (全日制)光功能薄膜的设计与制备
10 (全日制)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11 (全日制)低维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应用
12 (全日制)纳米材料合成化学
13 (全日制)高性能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信息功能器件集成新技术探索
14 (全日制)材料的微观作用机制
15 (全日制)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压电、透明铁电及半导体陶瓷与器件
16 (全日制)光催化材料,无机固体化学
17 (全日制)光功能粉体及薄膜材料的化学合成与制备
18 (全日制)多功能纳米生物材料
19 (全日制)基于LTCC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的应用研究
20 (全日制)化学储能机理及相关界面电化学研究
21 (全日制)新能源化合物材料与新奇物性探索;纳米材料制备与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
22 (全日制)多铁性材料、柔性功能薄膜材料
23 (全日制)储能材料电化学、计算电化学
24 (全日制)新型储能材料的结构合成设计、电化学机制和纳米离子学
25 (全日制)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
26 (全日制)透明功能陶瓷与器件:电-光陶瓷、微波铁氧体研制与器件
27 (全日制)透明陶瓷用纳米粉体的湿化学法合成;陶瓷胶态成型技术
28 (全日制)X射线衍射与散射理论及应用,拉曼光谱与扫描探针显微术
29 (全日制)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系统与太阳能-燃料转换器件,钙钛矿发光器件
30 (全日制)新型半导体纳米结构与光电器件;气凝胶新材料与应用研究
31 (全日制)热物性计算/表征与构效关系研究;热分析技术及应用;热物性测量仪器研制
32 (全日制)半导体光电化学与太阳能燃料
33 (全日制)能源转换与输运物理;热电材料物理、计算材料科学
34 (全日制)能源转化材料设计与系统集成
35 (全日制)纳米功能粉体与薄膜材料;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
36 (全日制)新型纳米能源材料的制备、显微结构表征及应用
37 (全日制)新型储能电池材料与器件
38 (全日制)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性能微波介质材料,生物陶瓷材料
39 (全日制)高导热陶瓷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
40 (全日制)3D打印生物活性材料及肿瘤治疗
41 (全日制)透明陶瓷与发光
42 (全日制)医用材料表面纳米化及其生物学性能评价
43 (全日制)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无容器制备及物性和结构的研究
44 (全日制)生物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效应
45 (全日制)无机纳米化学与生物无机化学
46 (全日制)绿色分析化学技术与应用
47 (全日制)人工晶体与压电器件
48 (全日制)热喷涂纳米TiO2涂层光催化性能研究
49 (全日制)热力耦合条件下的涂层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50 (全日制)无机闪烁体及其应用
51 (全日制)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电化学器件
52 (全日制)功能晶体材料的生长与应用基础研究
53 (全日制)古陶瓷研究;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
54 (全日制)骨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
55 (全日制)无机光学材料的物理化学原理
56 (全日制)环境分析化学,分析仪器智能创制, 材料高通量表征方法
57 (全日制)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功能晶体的智能制备与新晶体探索
58 (全日制)闪烁晶体材料
59 (全日制)信息功能陶瓷、特种玻璃、LTCC材料研究
60 (全日制)新型高性能无机闪烁晶体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61 (全日制)LED衬底晶体及激光晶体材料
62 (全日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新能源材料设计
63 (全日制)多尺度材料设计与模拟、表界面的物理和化学
64 (全日制)先进闪烁材料制备、性能与元器件应用,有机/无机复合闪烁材料
65 (全日制)大功率芯片电子封装高散热材料计算设计与实验表征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9无机化学或823普通化学(乙)或825物理化学(乙)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9无机化学
参考教材:
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无机化学》(修订版),张祖德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原著:张淑民,修订:吴集贵,王流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上册),1996(下册)出版。
823普通化学(乙)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普通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华彤文、陈景祖等编《普通化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25物理化学(乙)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