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 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疾病研究 02中西医结合临床 妇科疾病研究 03中西医结合临床 儿科疾病研究 04中西医结合临床 外科疾病研究 05中西医结合临床 骨伤科疾病研究 06中西医结合临床 五官科疾病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 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 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疾病研究 02中西医结合临床 妇科疾病研究 03中西医结合临床 儿科疾病研究 04中西医结合临床 外科疾病研究 05中西医结合临床 骨伤科疾病研究 06中西医结合临床 五官科疾病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 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01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疾病研究 02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疾病防治 03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疾病防治研究 04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疾病研究 05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疾病研究 06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疾病研究 07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疾病防治 08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科疾病研究 09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官科疾病研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或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1.面向全日制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招生; 2.考生还需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3.实际招生人数以正式招生计划下达为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 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疾病研究 02中西医结合临床 妇科疾病研究 03中西医结合临床 儿科疾病研究 04中西医结合临床 外科疾病研究 05中西医结合临床 骨伤科疾病研究 06中西医结合临床 五官科疾病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 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 02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 03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 04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 05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科 06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官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要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加试方式为笔试。 备注: 1.面向全日制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本科毕业生招生; 2.考生还需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 3.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06西医综合: 请参考教育部《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307中医综合: 请参考教育部《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 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疾病研究 02中西医结合临床 妇科疾病研究 03中西医结合临床 儿科疾病研究 04中西医结合临床 外科疾病研究 05中西医结合临床 骨伤科疾病研究 06中西医结合临床 五官科疾病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 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 02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方向 03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方向 04中西医结合临床骨科方向 05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方向 06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官科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面向全日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招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 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疾病研究 02中西医结合临床 妇科疾病研究 03中西医结合临床 儿科疾病研究 04中西医结合临床 外科疾病研究 05中西医结合临床 骨伤科疾病研究 06中西医结合临床 五官科疾病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 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慢性肾、肺疾病) 02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03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糖尿病) 04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心衰)05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心衰、心律失常) 05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心衰、心律失常) 06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急诊 心血管疾病) 07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脑积水) 08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冠心病) 09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炎症性肠痢) 10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糖尿病) 11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慢性肾炎) 12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慢性咳嗽) 13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老年性心血管疾病) 14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多器官功能障碍) 15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老年性高血压) 16 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方向(前列腺炎) 17 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方向(胆囊结石) 18 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方向(阳痿) 19 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方向(妇科出血性疾病) 20 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方向(乳腺疾病) 21 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方向(子宫内膜异位症) 22 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方向(月经病) 23 中西医结合临床骨科方向(骨关节病) 24 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方向(过敏性紫癜) 25 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方向(小儿支气管肺炎) 26 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官科方向(眼科疾病)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6 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注: 面向中医学、中西医 结合、临床医学全日 制本科毕业生招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 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疾病研究 02中西医结合临床 妇科疾病研究 03中西医结合临床 儿科疾病研究 04中西医结合临床 外科疾病研究 05中西医结合临床 骨伤科疾病研究 06中西医结合临床 五官科疾病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 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 02 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方向 03 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方向 04 中西医结合临床骨科方向 05 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方向 06 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官科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6 西医综合或 307中医综合 ④--无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工作一般安排在4月上旬—中旬进行,复试及调剂的相关信息届时请考生登陆研究生处网页(http://www.tcmyn.com)查看。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 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疾病研究 02中西医结合临床 妇科疾病研究 03中西医结合临床 儿科疾病研究 04中西医结合临床 外科疾病研究 05中西医结合临床 骨伤科疾病研究 06中西医结合临床 五官科疾病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 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 02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方向 03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方向 04中西医结合临床骨科方向 05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方向 06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官科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7中医综合或306西医综合复试以面试为主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考生需具有医学背景学历。非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按同等学力报考。同等学力考生需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2篇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 ①中医基础理论、②中医诊断学 中医基础理论 : 1、《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中药出版社 孙广仁主编 中医诊断学 : 1、《中医诊断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朱文峰主编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07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请参考教育部2012年[中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306西医综合: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等(请参考教育部2012年[西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 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疾病研究 02中西医结合临床 妇科疾病研究 03中西医结合临床 儿科疾病研究 04中西医结合临床 外科疾病研究 05中西医结合临床 骨伤科疾病研究 06中西医结合临床 五官科疾病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 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 02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方向 03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方向 04中西医结合临床骨科方向 05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7中医综合 备注: 考生需具有医学背景学历。 非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按同等学力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需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2篇以上,且只可报考学术型研究生。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笔试科目为: 中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占40%、西医内科学占60%)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周仲英主编 《西医内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徐蓉娟主编 加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中药出版社 孙广仁主编 《中医诊断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朱文峰主编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 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疾病研究 02中西医结合临床 妇科疾病研究 03中西医结合临床 儿科疾病研究 04中西医结合临床 外科疾病研究 05中西医结合临床 骨伤科疾病研究 06中西医结合临床 五官科疾病研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 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硕)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