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17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7
本院系招生人数:240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85206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72 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 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 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学及热力测试技术或锅炉原理及热力测试技术。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
1.招收跨学科生,不加试。
2.专业学位(学制 3 年) |
更多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72 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 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 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学及热力测试技术或锅炉原理及热力测试技术。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
1.招收跨学科生,不加试。
2.专业学位(学制 3 年) |
吉林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6
本院系招生人数:90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85206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72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学及热力测试技术
或锅炉原理及热力测试技术
备注:
招收跨学科考生,不需加试。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72 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 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 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学及热力测试技术或锅炉原理及热力测试技术。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
1.招收跨学科生,不加试。
2.专业学位(学制 3 年) |
吉林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5
本院系招生人数:90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85206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72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或865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或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原理与设计或电子技术(模拟、数字)或热工测试技术。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72 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 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 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学及热力测试技术或锅炉原理及热力测试技术。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
1.招收跨学科生,不加试。
2.专业学位(学制 3 年) |
吉林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14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4
本院系招生人数:0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528443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72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或865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或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内燃机原理与设计或电子技术(模拟、数字)或热工测试技术。
复试参考书目:
内燃机原理与设计:
《内燃机学》周龙保,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燃机设计》杨连生,农业机械出版社。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72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华自强、张忠进、高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
865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刘洪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聂毓琴,孟广伟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更多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72 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 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 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学及热力测试技术或锅炉原理及热力测试技术。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
1.招收跨学科生,不加试。
2.专业学位(学制 3 年) |
吉林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13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3
本院系招生人数:70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85206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72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原理与设计或电子技术(模拟、数字)或热工测试技术。
参考书目:
内燃机原理与设计:
《内燃机学》周龙保,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燃机设计》杨连生,农业机械出版社。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刘洪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聂毓琴,孟广伟 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华自强、张忠进、高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
|
更多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72 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 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 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学及热力测试技术或锅炉原理及热力测试技术。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
1.招收跨学科生,不加试。
2.专业学位(学制 3 年) |
吉林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12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2
本院系招生人数:70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85206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72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内燃机原理与设计或电子技术(模拟、数字)或热工测试技术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华自强、张忠进、高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刘洪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聂毓琴,孟广伟 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燃机构造:
《汽车构造》上册(第三版)陈家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
内燃机原理与设计:
《内燃机学》周龙保,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燃机设计》杨连生,农业机械出版社 |
更多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72 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 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 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学及热力测试技术或锅炉原理及热力测试技术。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
1.招收跨学科生,不加试。
2.专业学位(学制 3 年) |
吉林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11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1
本院系招生人数:70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85206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67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内燃机原理与设计或电子技术(模拟、数字)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刘洪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聂毓琴,孟广伟 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理论:《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汽车设计:《汽车设计》(第四版)王望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黄金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宋晓琳,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内燃机构造:《汽车构造》上册(第三版)陈家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
内燃机原理与设计:《内燃机学》周龙保,机械工业出版社;《内燃机设计》杨连生,农业机械出版社 |
更多研究方向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72 工程热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865 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或 901自动控制原理(需携带计算器)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内燃机学及热力测试技术或锅炉原理及热力测试技术。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
1.招收跨学科生,不加试。
2.专业学位(学制 3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