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1 环境光化学
02 环境生物化学
03 环境分析化学
|
考试科目 |
1组: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201 -- 英语一
628 -- 理论化学
835 -- 合成化学
2组: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201 -- 英语一
629 -- 细胞生物学
839 -- 生物化学(生)
以上2组考试科目任选一组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笔试科目:环境保护概论
复试面试内容:专业英语和科研能力
参考书: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林肇信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参考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蒋文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备注:
1. 环境研究院 共招收: 16名 硕士研究生 ,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 6名
2. 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和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等专业学位外,其它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报考。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8-《理论化学》
考试要求:考生应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其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本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物理化学(100分)必答,无机化学(50分)或分析化学(50分),可二者选一作答。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答题时允许使用计算器。
835-合成化学
考试要求
1.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烷、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双官能团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环芳香化合物、糖等重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及制备方法; 初步掌握含硫磷硅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糖核酸、油脂、萜类、甾族、生物碱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及制备方法;
2. 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典型反应的机理;
3. 掌握各种异构现象, 了解构象和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4. 了解波谱的基本原理, 初步掌握识谱能力;
5. 初步掌握综合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基本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629-细胞生物学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细胞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839-生物化学(生)
考试要求
生物化学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在考察考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更多研究方向 |
01环境光化学
02环境生物化学
03环境分析化学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I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8理论化学
④835合成化学
II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9细胞生物学
④839生物化学(生)
以上两组任选一组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笔试科目: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林肇信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
1.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蒋文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8理论化学:
考生应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具备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835合成化学:
1.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烷、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双官能团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环芳香化合物、糖等重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及制备方法; 初步掌握含硫磷硅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糖核酸、油脂、萜类、甾族、生物碱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及制备方法;
2. 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典型反应的机理;
3. 掌握各种异构现象, 了解构象和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4. 了解波谱的基本原理, 初步掌握识谱能力;
5. 初步掌握综合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基本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629细胞生物学:
1.了解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
2.了解细胞生物学各发展阶段的特点
3.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当前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
839生物化学(生):
生物化学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在考察考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