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 RS 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与应用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工程测量学与测量平差
1.工程测量学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各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精度分析,土石方量计算方法、DEM 及格网 DEM 的概念及建模方法。施工测量与精度分析:施工控制网的种类,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放样基本工作、点位 放样方法、归化法放样、高程放样方法;影响点位放样精度的因素,点位误差椭圆的绘制。地下工程施工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新技术在隧道施工的应用。陀螺全站仪(陀螺经纬仪)井下定向。线路测量:线路初测、线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特点;线路比较、断链的概念;中平、基平测量;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变形改正;曲线测设原理与方法,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视线受阻时圆曲线的测设。水下地形测绘:水下测量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水位观测及水位改正、测线设计。专题图测绘:地下管线测量工作过程、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管线图种类及绘制方法、管网信息系统的数据、房地产估价原则及方法。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工程建(构)筑物物变形的成因,变形观测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变形观测方法分类,变形监测标志点的分类和布设,水平位移主要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测小角法的误差及精度分析,沉降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估算,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内容,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地铁等工程施工安全监控实例,编 制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2.测量平差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协方差传播率、协因数传播率、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以及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几何模型、必要元素、独立量、自由度,测量平差的四种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最小二乘原理。条件平差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条件方程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间接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误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误差椭圆:由间接平差结果计算点位中误差、误差椭圆三要素的计算。涉及到上述测量平差理论的实例、计算和分析。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测绘科学基础:
1.大地测量基本概念:水准面及其特性,大地水准面及其作用,大地体,参考椭球体,测量工作的基准 线和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程序。 2.地球投影及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各种测 量坐标系及其转换,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及各种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3.常用测量仪器构造及其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特点、使用步骤、误差 来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GPS 测量,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与数据处理。 4.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其特性,衡量精度的五种指标,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权的概念及加权平均值,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测量平差概念,最小二乘原理等。 5.地形图及数字测绘:地形图比例尺及其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等高线及其特性,各种数字 测绘方法及其特点,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6.工程应用测量: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测定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施工放样,变形 观测的基本概念。 7.全球导航位系统:GNSS 组成、导航定位测量的模式、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GIS 概念、原理和功能,RS 概论、原理及用,“3S”集成技术及应用领域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 RS 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与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工程测量学与测量平差
1.工程测量学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各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精度分析,土石方量计算方法、DEM 及格网 DEM 的概念及建模方法。施工测量与精度分析:施工控制网的种类,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放样基本工作、点位 放样方法、归化法放样、高程放样方法;影响点位放样精度的因素,点位误差椭圆的绘制。地下工程施工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新技术在隧道施工的应用。陀螺全站仪(陀螺经纬仪)井下定向。线路测量:线路初测、线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特点;线路比较、断链的概念;中平、基平测量;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变形改正;曲线测设原理与方法,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视线受阻时圆曲线的测设。水下地形测绘:水下测量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水位观测及水位改正、测线设计。专题图测绘:地下管线测量工作过程、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管线图种类及绘制方法、管网信息系统的数据、房地产估价原则及方法。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工程建(构)筑物物变形的成因,变形观测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变形观测方法分类,变形监测标志点的分类和布设,水平位移主要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测小角法的误差及精度分析,沉降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估算,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内容,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地铁等工程施工安全监控实例,编 制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2.测量平差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协方差传播率、协因数传播率、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以及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几何模型、必要元素、独立量、自由度,测量平差的四种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最小二乘原理。条件平差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条件方程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间接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误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误差椭圆:由间接平差结果计算点位中误差、误差椭圆三要素的计算。涉及到上述测量平差理论的实例、计算和分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测绘科学基础:
1.大地测量基本概念:水准面及其特性,大地水准面及其作用,大地体,参考椭球体,测量工作的基准 线和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程序。 2.地球投影及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各种测 量坐标系及其转换,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及各种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3.常用测量仪器构造及其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特点、使用步骤、误差 来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GPS 测量,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与数据处理。 4.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其特性,衡量精度的五种指标,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权的概念及加权平均值,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测量平差概念,最小二乘原理等。 5.地形图及数字测绘:地形图比例尺及其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等高线及其特性,各种数字 测绘方法及其特点,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6.工程应用测量: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测定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施工放样,变形 观测的基本概念。 7.全球导航位系统:GNSS 组成、导航定位测量的模式、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GIS 概念、原理和功能,RS 概论、原理及用,“3S”集成技术及应用领域等。 |
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 RS 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
工程测量学与测量平差 1 工程测量学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 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各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精度分析, 土石方量计算方法、 DEM 及格网 DEM 的概念及建模方法。 施工测量与精度分析: 施工控制网的种类, 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 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放样基本工作、 点位放样方法、 归化法放样、 高程放样方法; 影响点位放样精度的因素, 点位误差椭圆的绘制。 地下工程施工测量: 联系测量、 地下控制测量、 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 新技术在隧道施工的应用。 陀螺全站仪( 陀螺经纬仪) 井下定向。 线路测量: 线路初测、 线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特点; 线路比较、 断链的概念; 中平、 基平测量;纵、 横断面图的绘制、 变形改正; 曲线测设原理与方法, 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 视线受阻时圆曲线的测设。 水下地形测绘: 水下测量的原理、 方法、 仪器设备、 数据处理;水位观测及水位改正、 测线设计。 专题图测绘: 地下管线测量工作过程、 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管线图种类及绘制方法、 管网信息系统的数据、 房地产估价原则及方法。 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 工程建( 构) 筑物物变形的成因, 变形观测概念及目的和意义, 变形观测方法分类, 变形监测标志点的分类和布设, 水平位移主要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 测小角法的误差及精度分析, 沉降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估算, 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内容, 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 结合高层建筑、 桥梁、 大坝、 地铁等工程施工安全监控实例, 编制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2 测量平差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 协方差传播率、 协因数传播率、 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以及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 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 几何模型、 必要元素、 独立量、 自由度, 测量平差的四种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 最小二乘原理。 条件平差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条件方程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方程式列立、 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 间接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误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方程式列立、 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 误差椭圆: 由间接平差结果计算点位中误差、 误差椭圆三要素的计算。 涉及到上述测量平差理论的实例、 计算和分析。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1 遥感 遥感概论; 遥感物理基础; 传感器成像原理; 几何处理; 辐射校正与辐射处理; 计算机自动分类; 遥感技术产品及应用。 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坐标系统; 航摄相片的方位元素; 航摄相片的投影关系; 共线条件方程; 内定向; 解析法相对定向; 解析法绝对定向; 摄影测量后方交会, 前方交会, 空中三角测量数据处理; 中心投影特性, 数字摄影测量及其产品和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数据与信息特点及联系; 信息系统及其种类; 地理信息系统种类、 组成、 功能, 发展。 空间数据模型: 空间数据模型及类型, 包括场模型、 要素模型、 网络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空间关系( 拓扑关系、 方向关系、 度量关系) 的种类及其表达方法。 空间参照系统和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种类; 投影变形的表达; 不同形态、 位置、 范围的地域地图, 不同种类地图的投影。 GIS 中的数据: 空间数据的类型; 数据质量及 其指标; 元数据的内涵及其内容、 作用和意义。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 地图数字化方法; 坐标变换, 包括平移、 缩放、 旋转, 仿射变换; 拓扑关系的建立, 包括多边形拓扑关系的建立、 网络拓扑关系的建立方法。 空间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 栅格数据结构特点及其编码方法, 直接栅格编码, 压缩编码,包括链码、 游程长度编码、 块码、 四叉树编码; 矢量数据结构特点及其编码方法, 对于多边形地物, 有坐标序列法、 树状索引编码法和拓扑结构编码法。 矢量栅格数据的比较,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矢量栅格相互转换算法; 常用空间数据文件, 空间数据库类型及建立;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空间分析: 空间量算种类、 方法; 缓冲区模型及其应用例子; 叠加分析种类及其应用举例; 网络分析, 包括路径分析、 地址匹配、 资源匹配; 空间统计分析, 包括插值、趋势分析、 结构分析; 表面分析, 包括坡度分析、 坡向分析、 可见度和相互可见度分析。 专题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其应用实例分析 备注: 同等学力考生除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成绩≥425 分)和相关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学习证明外, 还应有地市级以上科研获奖证书( 排名前 2位) 或在国家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学科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方能报考。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 测绘科学基础
大地测量基本概念: 水准面及其特性, 大地水准面及其作用, 大地体, 参考椭球体,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程序。 地球投影及大地坐标系: 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 各种测量坐标系及其转换, 大地高、 正高、 正常高及各种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常用测量仪器构造及其使用: 水准仪、 经纬仪、 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特点、 使用步骤、 误差来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 角度测量, 导线测量, GPS 测量, 控制测量, 碎部测量, 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原理、 方法步骤及计算与数据处理。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精度、 准确度与精确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及其特性, 衡量精度的五种指标, 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 权的概念及加权平均值, 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 测量平差概念, 最小二乘原理等。 地形图及数字测绘: 地形图比例尺及其精度,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 等高线及其特性, 各种数字测绘方法及其特点, 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工程应用测量: 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 测定和测设,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施工放样, 变形观测的基本概念。 全球导航位系统: GNSS 组成、 导航定位测量的模式、 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 GIS 概念、 原理和功能, RS 概论、 原理及应用,“ 3S” 集成技术及应用领域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 RS 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与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工程测量学与测量平差
1.工程测量学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各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精度分析,土石方量计算方法、DEM 及格网 DEM 的概念及建模方法。施工测量与精度分析:施工控制网的种类,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放样基本工作、点位 放样方法、归化法放样、高程放样方法;影响点位放样精度的因素,点位误差椭圆的绘制。地下工程施工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新技术在隧道施工的应用。陀螺全站仪(陀螺经纬仪)井下定向。线路测量:线路初测、线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特点;线路比较、断链的概念;中平、基平测量;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变形改正;曲线测设原理与方法,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视线受阻时圆曲线的测设。水下地形测绘:水下测量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水位观测及水位改正、测线设计。专题图测绘:地下管线测量工作过程、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管线图种类及绘制方法、管网信息系统的数据、房地产估价原则及方法。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工程建(构)筑物物变形的成因,变形观测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变形观测方法分类,变形监测标志点的分类和布设,水平位移主要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测小角法的误差及精度分析,沉降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估算,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内容,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地铁等工程施工安全监控实例,编 制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2.测量平差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协方差传播率、协因数传播率、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以及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几何模型、必要元素、独立量、自由度,测量平差的四种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最小二乘原理。条件平差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条件方程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间接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误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误差椭圆:由间接平差结果计算点位中误差、误差椭圆三要素的计算。涉及到上述测量平差理论的实例、计算和分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测绘科学基础:
1.大地测量基本概念:水准面及其特性,大地水准面及其作用,大地体,参考椭球体,测量工作的基准 线和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程序。 2.地球投影及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各种测 量坐标系及其转换,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及各种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3.常用测量仪器构造及其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特点、使用步骤、误差 来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GPS 测量,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与数据处理。 4.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其特性,衡量精度的五种指标,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权的概念及加权平均值,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测量平差概念,最小二乘原理等。 5.地形图及数字测绘:地形图比例尺及其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等高线及其特性,各种数字 测绘方法及其特点,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6.工程应用测量: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测定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施工放样,变形 观测的基本概念。 7.全球导航位系统:GNSS 组成、导航定位测量的模式、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GIS 概念、原理和功能,RS 概论、原理及用,“3S”集成技术及应用领域等。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 RS 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与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工程测量学与测量平差
1.工程测量学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各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精度分析,土石方量计算方法、DEM 及格网 DEM 的概念及建模方法。施工测量与精度分析:施工控制网的种类,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放样基本工作、点位 放样方法、归化法放样、高程放样方法;影响点位放样精度的因素,点位误差椭圆的绘制。地下工程施工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新技术在隧道施工的应用。陀螺全站仪(陀螺经纬仪)井下定向。线路测量:线路初测、线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特点;线路比较、断链的概念;中平、基平测量;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变形改正;曲线测设原理与方法,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视线受阻时圆曲线的测设。水下地形测绘:水下测量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水位观测及水位改正、测线设计。专题图测绘:地下管线测量工作过程、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管线图种类及绘制方法、管网信息系统的数据、房地产估价原则及方法。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工程建(构)筑物物变形的成因,变形观测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变形观测方法分类,变形监测标志点的分类和布设,水平位移主要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测小角法的误差及精度分析,沉降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估算,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内容,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地铁等工程施工安全监控实例,编 制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2.测量平差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协方差传播率、协因数传播率、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以及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几何模型、必要元素、独立量、自由度,测量平差的四种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最小二乘原理。条件平差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条件方程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间接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误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误差椭圆:由间接平差结果计算点位中误差、误差椭圆三要素的计算。涉及到上述测量平差理论的实例、计算和分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测绘科学基础:
1.大地测量基本概念:水准面及其特性,大地水准面及其作用,大地体,参考椭球体,测量工作的基准 线和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程序。 2.地球投影及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各种测 量坐标系及其转换,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及各种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3.常用测量仪器构造及其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特点、使用步骤、误差 来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GPS 测量,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与数据处理。 4.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其特性,衡量精度的五种指标,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权的概念及加权平均值,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测量平差概念,最小二乘原理等。 5.地形图及数字测绘:地形图比例尺及其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等高线及其特性,各种数字 测绘方法及其特点,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6.工程应用测量: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测定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施工放样,变形 观测的基本概念。 7.全球导航位系统:GNSS 组成、导航定位测量的模式、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GIS 概念、原理和功能,RS 概论、原理及用,“3S”集成技术及应用领域等。 |
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 RS 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
||
考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工程测量学与测量平差、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两门课程任选一门)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测绘科学基础: 大地测量基本概念:水准面及其特性,大地水准面及其作用,大地体,参考椭球体,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程序。 地球投影及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各种测量坐标系及其转换,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及各种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常用测量仪器构造及其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 仪器的构造特点、使用步骤、误差来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GPS 测量,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与数据处理。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其特性,衡量精度的五种指标,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权的概念及加权平均值,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测量平差概念,最小二乘原理等。 地形图及数字测绘:地形图比例尺及其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等高线及其特性,各种数字测绘方法及其特点,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工程应用测量: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测定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施工放样,变形观测的基本概念。 全球导航位系统:GNSS 组成、导航定位测量的模式、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GIS 概念、原理和功能,RS 概论、原理及应用,“3S”集成技术及应用领域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 RS 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与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工程测量学与测量平差
1.工程测量学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各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精度分析,土石方量计算方法、DEM 及格网 DEM 的概念及建模方法。施工测量与精度分析:施工控制网的种类,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放样基本工作、点位 放样方法、归化法放样、高程放样方法;影响点位放样精度的因素,点位误差椭圆的绘制。地下工程施工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新技术在隧道施工的应用。陀螺全站仪(陀螺经纬仪)井下定向。线路测量:线路初测、线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特点;线路比较、断链的概念;中平、基平测量;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变形改正;曲线测设原理与方法,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视线受阻时圆曲线的测设。水下地形测绘:水下测量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水位观测及水位改正、测线设计。专题图测绘:地下管线测量工作过程、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管线图种类及绘制方法、管网信息系统的数据、房地产估价原则及方法。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工程建(构)筑物物变形的成因,变形观测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变形观测方法分类,变形监测标志点的分类和布设,水平位移主要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测小角法的误差及精度分析,沉降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估算,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内容,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地铁等工程施工安全监控实例,编 制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2.测量平差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协方差传播率、协因数传播率、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以及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几何模型、必要元素、独立量、自由度,测量平差的四种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最小二乘原理。条件平差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条件方程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间接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误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误差椭圆:由间接平差结果计算点位中误差、误差椭圆三要素的计算。涉及到上述测量平差理论的实例、计算和分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测绘科学基础:
1.大地测量基本概念:水准面及其特性,大地水准面及其作用,大地体,参考椭球体,测量工作的基准 线和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程序。 2.地球投影及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各种测 量坐标系及其转换,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及各种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3.常用测量仪器构造及其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特点、使用步骤、误差 来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GPS 测量,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与数据处理。 4.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其特性,衡量精度的五种指标,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权的概念及加权平均值,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测量平差概念,最小二乘原理等。 5.地形图及数字测绘:地形图比例尺及其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等高线及其特性,各种数字 测绘方法及其特点,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6.工程应用测量: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测定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施工放样,变形 观测的基本概念。 7.全球导航位系统:GNSS 组成、导航定位测量的模式、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GIS 概念、原理和功能,RS 概论、原理及用,“3S”集成技术及应用领域等。 |
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RS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
||
考试科目 |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 3.数学一 4.测绘科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工程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 (两门课程任选一门) 参考书: 《工程测量学》,张正禄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工程测量学》,陈永奇主编,测绘出版社;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黄杏元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前需加试两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加试科目由各学院确定,考试形式一律采取笔试,只要其中任何一门低于60分,即不得参加复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注:同等学力考生除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外(成绩≥425分),还应有地市级以上科研获奖证书(排名前2位)或在国家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学科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方能报考。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 RS 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与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工程测量学与测量平差
1.工程测量学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各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精度分析,土石方量计算方法、DEM 及格网 DEM 的概念及建模方法。施工测量与精度分析:施工控制网的种类,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放样基本工作、点位 放样方法、归化法放样、高程放样方法;影响点位放样精度的因素,点位误差椭圆的绘制。地下工程施工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新技术在隧道施工的应用。陀螺全站仪(陀螺经纬仪)井下定向。线路测量:线路初测、线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特点;线路比较、断链的概念;中平、基平测量;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变形改正;曲线测设原理与方法,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视线受阻时圆曲线的测设。水下地形测绘:水下测量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水位观测及水位改正、测线设计。专题图测绘:地下管线测量工作过程、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管线图种类及绘制方法、管网信息系统的数据、房地产估价原则及方法。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工程建(构)筑物物变形的成因,变形观测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变形观测方法分类,变形监测标志点的分类和布设,水平位移主要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测小角法的误差及精度分析,沉降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估算,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内容,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地铁等工程施工安全监控实例,编 制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2.测量平差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协方差传播率、协因数传播率、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以及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几何模型、必要元素、独立量、自由度,测量平差的四种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最小二乘原理。条件平差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条件方程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间接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误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误差椭圆:由间接平差结果计算点位中误差、误差椭圆三要素的计算。涉及到上述测量平差理论的实例、计算和分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测绘科学基础:
1.大地测量基本概念:水准面及其特性,大地水准面及其作用,大地体,参考椭球体,测量工作的基准 线和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程序。 2.地球投影及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各种测 量坐标系及其转换,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及各种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3.常用测量仪器构造及其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特点、使用步骤、误差 来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GPS 测量,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与数据处理。 4.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其特性,衡量精度的五种指标,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权的概念及加权平均值,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测量平差概念,最小二乘原理等。 5.地形图及数字测绘:地形图比例尺及其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等高线及其特性,各种数字 测绘方法及其特点,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6.工程应用测量: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测定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施工放样,变形 观测的基本概念。 7.全球导航位系统:GNSS 组成、导航定位测量的模式、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GIS 概念、原理和功能,RS 概论、原理及用,“3S”集成技术及应用领域等。 |
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RS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
||
考试科目 |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 3.数学一 4.测绘科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工程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 (两门课程任选一门) 参考书: 《工程测量学》,张正禄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工程测量学》,陈永奇主编,测绘出版社;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黄杏元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前需加试两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加试科目由各学院确定,考试形式一律采取笔试,只要其中任何一门低于60分,即不得参加复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注:同等学力考生除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外(成绩≥425分),还应有地市级以上科研获奖证书(排名前2位)或在国家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学科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方能报考。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 RS 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与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工程测量学与测量平差
1.工程测量学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各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精度分析,土石方量计算方法、DEM 及格网 DEM 的概念及建模方法。施工测量与精度分析:施工控制网的种类,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放样基本工作、点位 放样方法、归化法放样、高程放样方法;影响点位放样精度的因素,点位误差椭圆的绘制。地下工程施工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新技术在隧道施工的应用。陀螺全站仪(陀螺经纬仪)井下定向。线路测量:线路初测、线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特点;线路比较、断链的概念;中平、基平测量;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变形改正;曲线测设原理与方法,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视线受阻时圆曲线的测设。水下地形测绘:水下测量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水位观测及水位改正、测线设计。专题图测绘:地下管线测量工作过程、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管线图种类及绘制方法、管网信息系统的数据、房地产估价原则及方法。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工程建(构)筑物物变形的成因,变形观测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变形观测方法分类,变形监测标志点的分类和布设,水平位移主要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测小角法的误差及精度分析,沉降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估算,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内容,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地铁等工程施工安全监控实例,编 制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2.测量平差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协方差传播率、协因数传播率、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以及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几何模型、必要元素、独立量、自由度,测量平差的四种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最小二乘原理。条件平差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条件方程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间接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误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误差椭圆:由间接平差结果计算点位中误差、误差椭圆三要素的计算。涉及到上述测量平差理论的实例、计算和分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测绘科学基础:
1.大地测量基本概念:水准面及其特性,大地水准面及其作用,大地体,参考椭球体,测量工作的基准 线和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程序。 2.地球投影及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各种测 量坐标系及其转换,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及各种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3.常用测量仪器构造及其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特点、使用步骤、误差 来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GPS 测量,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与数据处理。 4.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其特性,衡量精度的五种指标,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权的概念及加权平均值,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测量平差概念,最小二乘原理等。 5.地形图及数字测绘:地形图比例尺及其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等高线及其特性,各种数字 测绘方法及其特点,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6.工程应用测量: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测定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施工放样,变形 观测的基本概念。 7.全球导航位系统:GNSS 组成、导航定位测量的模式、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GIS 概念、原理和功能,RS 概论、原理及用,“3S”集成技术及应用领域等。 |
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RS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
||
考试科目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38测绘科学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工程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 (两门课程任选一门) 复试参考书目: 《工程测量学》,张正禄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工程测量学》,陈永奇主编,测绘出版社。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黄杏元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
02.遥感 RS 理论研究与信息处理 0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与应用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838 测绘科学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工程测量学与测量平差
1.工程测量学 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各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精度分析,土石方量计算方法、DEM 及格网 DEM 的概念及建模方法。施工测量与精度分析:施工控制网的种类,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放样基本工作、点位 放样方法、归化法放样、高程放样方法;影响点位放样精度的因素,点位误差椭圆的绘制。地下工程施工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新技术在隧道施工的应用。陀螺全站仪(陀螺经纬仪)井下定向。线路测量:线路初测、线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特点;线路比较、断链的概念;中平、基平测量;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变形改正;曲线测设原理与方法,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视线受阻时圆曲线的测设。水下地形测绘:水下测量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水位观测及水位改正、测线设计。专题图测绘:地下管线测量工作过程、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管线图种类及绘制方法、管网信息系统的数据、房地产估价原则及方法。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工程建(构)筑物物变形的成因,变形观测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变形观测方法分类,变形监测标志点的分类和布设,水平位移主要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测小角法的误差及精度分析,沉降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估算,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内容,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地铁等工程施工安全监控实例,编 制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2.测量平差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协方差传播率、协因数传播率、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以及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几何模型、必要元素、独立量、自由度,测量平差的四种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最小二乘原理。条件平差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条件方程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间接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误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方程式列立、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误差椭圆:由间接平差结果计算点位中误差、误差椭圆三要素的计算。涉及到上述测量平差理论的实例、计算和分析。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38测绘科学基础:
1.大地测量基本概念:水准面及其特性,大地水准面及其作用,大地体,参考椭球体,测量工作的基准 线和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程序。 2.地球投影及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各种测 量坐标系及其转换,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及各种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3.常用测量仪器构造及其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特点、使用步骤、误差 来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GPS 测量,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与数据处理。 4.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其特性,衡量精度的五种指标,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权的概念及加权平均值,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测量平差概念,最小二乘原理等。 5.地形图及数字测绘:地形图比例尺及其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等高线及其特性,各种数字 测绘方法及其特点,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6.工程应用测量: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测定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施工放样,变形 观测的基本概念。 7.全球导航位系统:GNSS 组成、导航定位测量的模式、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GIS 概念、原理和功能,RS 概论、原理及用,“3S”集成技术及应用领域等。 |
合肥工业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