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1300建筑学
0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2建筑技术科学
03建筑历史与理论
|
考试科目 |
01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55建筑学基础④513建筑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
02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24建筑技术综合
03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37建筑历史理论综合④866古建筑复原设计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1方向:
复试科目:建筑快题设计
02方向:
复试科目:建筑构造及物理
03方向:
复试科目:古代文献阅读释义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55建筑学基础
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外国城市建筑史》,沈玉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构造》(上﹑下册),重庆建筑大学,李必瑜,刘建荣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建筑构造》(第一册﹑第二册),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构造》编写小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
1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
12、参考各地建筑设计标准图集
513建筑设计
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沸郎西斯、D K、钦著,邹德侬、方千里译。
3、《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1—9 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737建筑历史理论综合
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4、《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24建筑技术综合
主要参考书目: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外国城市建筑史》,沈玉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构造》(上﹑下册),重庆建筑
大学,李必瑜,刘建荣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建筑构造》(第一册﹑第二册),南
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构造》编写小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
1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
12、参考各地建筑设计标准图集。
建筑物理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1.《建筑物理》(第三版)东南大学柳孝图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建筑构造(上)》重庆大学 主编:李必瑜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66古建筑复原设计
1、《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3、《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5、《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学造园》,胡德君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7《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冯建逵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
更多研究方向 |
(081300)建筑学
(0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2)建筑技术科学
(03)建筑历史与理论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355)建筑学基础
(513)建筑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
02: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24)建筑技术综合
0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737)建筑历史理论综合
(866)古建筑复原设计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复试科目:建筑快题设计
02复试科目:建筑构造及物理
03复试科目:古代文献阅读释义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55)建筑学基础
考试内容包括《建筑历史》(含中、外建筑史)和《建筑构造》两个部分。考试出题以主要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为主,不出偏题怪题,但需要考生在参考书范围内能够触类旁通,关联理解,按研究生考试要求体现学习中自我提高的能力。
参考书目:
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版)(上册﹑下册),东南大学,杨维菊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构造》(第五版)(上﹑下册),重庆大学,李必瑜,刘建荣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
9、《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
10、参考各地建筑设计标准图集。
建筑构造部分考试内容以《建筑构造设计》上、下册教材为主,辅以相关参考书目、标准图集、建筑资料集有关建筑组成及构件的内容和相关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技术内容。
(513)建筑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
主要参考书目
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沸郎西斯、D K、钦著,邹德侬、方千里译。
3、《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1—9 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824)建筑技术综合
参考书目:
建筑构造部分:
(1)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内容以《建筑构造》上、下册教材为主,辅以相关参考书目、标准图集、建筑资料集有关建筑组成及构件的内容和相关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技术内容。
(2)主要参考书目:
1、《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版)(上册﹑下册),东南大学,杨维菊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构造》(第五版)(上﹑下册),重庆大学,李必瑜,刘建荣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
4、《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
5、参考各地建筑设计标准图集。
建筑物理部分::
1、《建筑物理》(第三版),东南大学,柳孝图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建筑构造(上)》 重庆大学,李必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37)建筑历史理论综合
参考书目:
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4、《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66)古建筑复原设计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3、《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5、《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学造园》,胡德君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7《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冯建逵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