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 洁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 可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 技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 程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F0601 热力设备及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选一
参考书目: F0601 热力设备及系统: 1.《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谢诞梅,刘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三、题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填空选择题(30分),简答题(40分),分析论述题(20分),计算题(10分)。 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原理与应用[M]》.姚兴佳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 三、题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基本概念题和名词解释:30%;计算题:20%;问答(分析)题:50%。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7 传热学:
1.《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四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 及清洁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 安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 关键技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 及工程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 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856 空气动 力学任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F0601 热力设 备及系统; F0602 新能源发 电技术任选一
复试专业课参考书: F0601 热力设 备及系统 1.《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谢诞梅,刘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F0602 新能源发 电技术 1.《风力发电机组原理与应用[M]》.姚兴佳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7 传热学
1.《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四版。 856 空气动 力学 1.《空气动力学》. 钱翼稷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6。 2.《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吴双群、赵丹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856 空气动力学任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F0601 热力设备及系统;
题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填空选择题(30分),简答题(40分),分析论述题(20分),计算题(10分)。 四、参考教材 1.《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谢诞梅,刘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选一 题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基本概念题和名词解释:30%;计算题:20%;问答(分析)题:50%。 四、参考教材 《风力发电机组原理与应用[M]》.姚兴佳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招生人数26 ,推免生人数 4 )
827 传热学; 1.《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四版。 856 空气动力学 1.《空气动力学》. 钱翼稷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6。 2.《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吴双群、赵丹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828 工程热力学 、 829 工程流体力学、 856 空气动力学 任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任选一
F0601 热力设备及系统 参考教材 1.《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谢诞梅,刘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 参考教材 《风力发电机组原理与应用[M]》.姚兴佳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 ①可跨学科报考;欢迎化工 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物 理学类、力学类、机械类、 仪器类、材料类、自动化类 等专业考生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任选二门 J0601 热力发电厂 参考书:叶涛.热力发电厂(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J0602 热工测量及仪表 参考教材 《热工测量及仪表》第三版 朱小良、方可人 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J0603 机械设计原理 参考教材 1.刘江南,郭克希.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 湖南大学出版社. 2.孙桓. 机械原理(第六版).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J0604 泵与风机 暂无参考书目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7 传热学
1.《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四版。 828 工程热力学 1.《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童均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四版。 2.《工程热力学》.严家騄、王永青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9 829 工程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I)、(II)》.孔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二版 856 空气动力学 1.《空气动力学》. 钱翼稷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6。 2.《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吴双群、赵丹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燃烧理论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02 动力机械设备状态诊断与控制 03 新能源技术与能源材料 04 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应用 05 流动过程数值模拟与流体机械优化设计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828 工程热力学、829 工程流体力学、856 空气动力学任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F0601 热力设备及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选一 备 注 : ①可跨学科报考;欢迎化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物理学类、 力学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 类、自动化类等专业考生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J0601 热力发电厂、J0602 热工测量及仪表、J0603机械设计原理、J0604 泵与风机(任选二门)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燃烧理论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02 动力机械设备状态诊断与控制 03 新能源技术与能源材料 04 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应用 05 流动过程数值模拟与流体机械优化设计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828 工程热力学、829工程流体力学、856 空气动力学任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F0601 热力设备及系统、 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选一 注: ①跨学科报考;欢迎化工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物理学类、力学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自动化类等专业考生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J0601 热力发电厂、J0602 热工测量及仪表、J0603 机械设计原理、J0604 泵与风机任选二门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燃烧理论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02 动力机械设备状态诊断与控制 03 新能源技术与能源材料 04 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应用 05 流动过程数值模拟与流体机械优化设计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828 工程热力学、829工程流体力学、856 空气动力学(任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任选一): 1、F0601 热力设备及系统、 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两类: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 40%),以及基本原理的应用和实际工程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 60%分)。 2、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 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三类:基本概念题和名词解释:30%;计算题:20%;问答(分析)题:50%。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任选二门): 1、J0601 热力发电厂、 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两类: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 40%),以及基本原理的应用和热经济性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 60%)。 2、J0602 热工测量及仪表、 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三类:基本概念题:30%;问答(分析)题 40%;分析计算题:30%;。 3、J0603 机械设计原理、 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三类:基本概念题和名词解释:30%;计算题:30%;问答(分析)题:40%。 4、J0604 泵与风机 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两类: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 40%分),以及基本原理的应用(约占 60%)。 备注: ①跨学科报考;欢迎化工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物理学类、力学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自动化类、电气类等专业考生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③院联系电话:0731-85258408 。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燃烧理论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02动力机械设备状态诊断与控制 03 新能源技术与能源材料 04 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应用 05 流动过程数值模拟与流体机械优化设计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7传热学、828工程热力学、829工程流体力学、856空气动力学任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525锅炉原理、526汽轮机原理、527换热器原理、565风力发电原理任选一 备注: 1、▲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 2、院联系电话: 0731-85258408 3、①跨学科报考;欢迎物理学类、力学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自动化类、电气类等专业考生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607热力发电厂、609热工测量及仪表、610机械设计原理、611泵与风机任选二门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燃烧理论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02 动力机械及设备安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 03 新能源技术与能源材料 04 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应用 05 节能理论与新技术 06 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流体机械的优化设计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7传热学、 828工程热力学、 829工程流体力学任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525锅炉原理(01、05方向) 526汽轮机原理(02、03方向) 527换热器原理(04方向) 528流体机械(06方向) 备注: ①可跨学科报考;欢迎热工、机电、材料、力学、物理、测试仪器、控制与自动化等专业考生报考; ②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607热力发电厂、608汽轮机原理(01、05方向) 607热力发电厂、609锅炉原理(02、03、04方向) 610工程流体力学、611泵与风机(06方向) 考试范围: 525锅炉原理 1、概论:了解锅炉机组的作用、构成及工作过程;熟悉锅炉机组的容量和参数、锅炉分类方法、锅炉的安全和经济指标及最新技术发展状况等,能够对锅炉两大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 2、锅炉受热面:了解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作用,能够对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工作特性进行简单的分析。 3、锅炉燃料:掌握燃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和工业分析成分的特性、燃煤的发热量、灰熔化特性及影响因素。熟悉燃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燃煤的燃烧特性和结渣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燃煤的分类方法,能够进行不同基准下各成分和发热量之间的换算。 4、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热平衡:掌握燃烧过程的物质和热量平衡关系,燃烧计算方法和燃烧方程式,锅炉各项热损失确定方法和热效率的计算方法。熟悉理论空气量和过量空气系数及漏风系数、烟气分析方法和烟气焓温表等概念。了解烟气分析的实验方法,明确烟气分析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5、煤粉制备:掌握煤粉的细度、均匀性指数和煤的可磨性系数等概念,煤粉制备系统低速和中速磨煤机结构原理及特点。了解目前煤粉制备系统的最新技术发展情况。熟悉直吹式制粉系统和仓贮式制粉系统的工作过程和两个系统的特点比较。 6、燃烧过程理论基础:掌握燃烧化学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煤、焦炭和煤粉的燃烧特性,燃烧过程着火和熄火的热力条件。熟悉锅炉运行中影响煤粉气流着火的因素和与完全燃烧条件有关的各种因素。能够根据不同的煤种分析其着火特性和强化燃烧的条件。 7、煤粉炉及燃烧设备:了解国内外有关改进燃烧方式和燃烧器型式的先进稳燃技术,低NOx燃烧技术,煤粉炉的点火装置,水冷壁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等。掌握锅炉工作对炉膛和燃烧器的结构及布置的要求,旋流燃烧器特性及其布置方法,直流燃烧器特性及其布置方法,煤粉火炬的稳燃技术。 8、过热器、再热器及尾部受热面的运行问题:掌握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汽温特性,运行中影响汽温的因素,热偏差问题及解决措施,过汽温和再热汽温的调节方法。能够对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工作特性进行分析,寻找防止管壁超温爆管措施。掌握尾部受热面运行中的若干问题。 9、自然循环:了解自然循环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掌握自然循环工作原理和基本方程组,自然循环的基本参数,自然循环特性简单计算方法,提高循环安全性的措施。能够利用基本方程组分析自然循环的流动特性,计算蒸发受热面出口的质量含汽率和循环倍率,判断循环的安全性。 10、蒸汽净化和锅炉水质工况:蒸汽品质及其污染的原因、饱和蒸汽的机械携带、蒸汽溶盐和选择性携带、汽水分离装置和蒸汽清洗、给水品质和炉水工况。 11、强制流动锅炉及其水动力特性:掌握控制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的结构型式和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水动力特性,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的传热恶化问题。熟悉强制流动锅炉蒸发受热面的结构型式,与自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结构型式的区别和工作特性的区别。能够利用基本原理分析强制流动蒸发受热面的流动特性,探讨保证蒸发受热面安全工作的措施。 12、锅炉热力计算:了解锅炉本体布置的要求,主要设计参数的选定原则,锅炉校核热力计算的方法。掌握对流受热面的基本计算公式和基本方法。能够利用基本计算公式和基本计算方法进行锅炉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确定其放热量和边界参数。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三类:基本概念题:30%;计算题:20%;问答(分析)题:50%。 526汽轮机原理 1.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蒸汽在喷咀和动叶通道中的流动过程;级的轮周效率和最佳速度比;叶栅尺寸的确定;级内各损失和级效率。 2。多级汽轮机 多级汽轮机的优越性及其特点;汽轮机进汽、排汽损失和热力过程线;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其平衡;轴封及其系统; 3.汽轮机在变工况下的工作 渐缩喷嘴的变工况;级与级组的变工况;汽轮机的配汽方式和调节级的变工况;工况变动时各级比焓降、反动度的变化;轴向推力的变化;凝汽式汽轮机的工况图;蒸汽初终参数的波动对功率的影响。 4.汽轮机零件结构与振动 汽轮机零件的强度计算的内容与方法;动叶片的静强度计算;叶片振动与调频;汽轮机转子与调频。 5.汽轮机的凝汽设备 凝汽设备的组成及作用;凝汽器内压力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凝汽器的变工况;抽气设备。 重点:蒸汽在喷咀和动叶通道中的流动过程;级的轮周功率和轮周效率;级内损失和级的相对效;汽轮机及其装置的评价指标;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其平衡;喷嘴的变工况特性;级与级组的变工况特性;初终参数变化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凝汽器的真空与传热;凝汽器的变工况。 难点:蒸汽在喷咀和动叶通道中的流动过程中的速度三角形计算;级的轮周效率和级的相对效率;喷嘴的变工况特性;级与级组的变工况特性;初终参数变化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 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两类:基本概念的理解(约占40%),以及基本原理的应用和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60%)。 527换热器原理 1. 稳态热传导 导热基本定律;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典型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通过肋片的导热。 2. 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影响因素;相似原理;内部强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外部强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大空间与有限空间内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3. 辐射传热 热辐射现象的基本概念;?宸?涞幕?径?桑环?浯?鹊慕窍凳?槐砻娣獗障低车姆?浯?龋环?浯?鹊目刂啤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27传热学 1.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和传热方程式,传热系数。 2.导热基本概念及导热基本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式的建立及求解,通过平壁和圆筒壁的导热分析和计算,通过肋片的导热分析。 3.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利用集总参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 4.导热的数值解法:节点方程式。 5.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边界层理论及相关概念,强制对流换热的分析及计算,自然对流的分析及计算。 6.凝结换热现象及概念,影响膜状凝结因素分析,沸腾换热现象及概念,影响沸腾换热因素分析。 7.热辐射的基本概念,黑体辐射,灰体、黑度、角系数等基本概念,两灰体表面和三个灰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分析及计算。遮热板原理。 8.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换热器形式及平均温压、换热器的热计算,传热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 基础理论部分及应用部分各占50%。 828工程热力学 1. 基本概念 热力学系统(包括热力系,边界,工质的概念。热力系的分类:开口系,闭口系,孤立系统)。状态及平衡状态,实现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状态参数及其特性。系统的能量,热量和功。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的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表达式。闭口系能量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开口热力系的一般表达式。稳态稳流的能量方程。焓。技术功。几种功的关系(包括体积变化功、流动功、轴功、技术功)。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包括可逆过程的热量和功的计算)。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表述(克劳修斯表述,开尔文表述等)。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包括卡诺循环的计算和分析)。熵(熵参数的引入,克劳修斯不等式,熵的状态参数特性)。热力系的熵方程(闭口系熵方程,开口系熵方程)。温-熵图的分析及应用。熵产原理与孤立系熵增原理,以及它们的数学表达式。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决进行热力过程不可逆性的判定。 4. 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 理想气体模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通用气体常数。理想气体的比热。理想气体的内能、焓、熵及其计算。理想气体可逆过程中,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和定熵过程的过程特点,过程功,技术功和热量计算。 5. 实际气体及蒸气的热力性质 蒸汽的热力性质(包括有关蒸汽的各种术语及其意义。例如:汽化、凝结、饱和状态、饱和蒸汽、饱和温度、饱和压力、三相点、临界点、汽化潜热等)。蒸汽的定压发生过程(包括其在p-v和T-s图上的一点、二线、三区和五态)。 6. 动力装置循环 分析循环的目的及一般方法。分析循环的热效率法。实际循环的抽象和简化。 蒸气动力装置朗肯循环及其效率分析。能够在T-S图上表示出过程,提高蒸汽动力装置循环热效率的各种途径(包括改变初蒸汽参数和降低背压、再热和回热循环)。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40%),基本原理的应用和热力学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60)。 829工程流体力学 1.流体及其物理性质 流体的特征、流体质点的定义,流体作为连续介质的假设;流体密度、相对密度;质量力、表面力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可压缩与不可压缩流体的概念、压缩系数和体胀系数的描述;粘性的定义、牛顿内摩擦定律及应用。 2.流体静力学 静压强的两个基本特性;静力学基本方程、等压面;绝对压强、表压强、真空;液柱式测压计;液体的相对平衡;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静止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 3.流体运动学基础 研究流体流动的方法之一欧拉法;迹线、流线、流线方程、流管、有效截面、流量;水力半径、当量直径;定常与非定常流动,一维、二维、三维流动;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及应用。 4.相似原理 流动的力学相似、动力相似准则。 5.管流损失和水力计算 粘性流体管内流动的能量损失、粘性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层流、紊流、雷诺数;圆管中的层流流动、紊流流动;圆管沿程损失的计算及沿程损失系数的实验研究;非圆截面管路沿程损失的计算;管路局部损失的计算;粘性流体总流伯努利方程及应用。 6.气体的一维定常流动 微弱扰动波的一维传播;声速、马赫数;气体一维定常等熵流动的基本方程;气流的特定状态;速度系数。 7.理想流体的平面流动 速度环量、斯托克斯定理;有旋流动、无旋流动;速度势函数、流函数、流网。 8.粘性流体的绕流流动 边界层概念和特征;粘性流体绕物体的流动的阻力。 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50%),基本原理及基本方程的应用和流体力学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5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燃烧理论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02 动力机械及设备安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 03 新能源技术与能源材料 04 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应用 05 节能理论与新技术 06 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流体机械的优化设计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7传热学、828工程热力学、829工程流体力学任选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526锅炉原理(01、05方向) 527汽轮机原理(02、03方向) 528换热器原理(04方向) 529流体机械(06方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607热力发电厂、608汽轮机原理(01、05方向) 607热力发电厂、609锅炉原理(02、03、04方向) 610工程流体力学、611泵与风机(06方向)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能源高效利用及清洁 燃烧关键技术 02(全日制)能源动力设备安全可 靠性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新能源系统及关键技 术 04(全日制)传热传质理论及工程 应用 05(全日制)储能理论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F0601 热力设备及
系统;F0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任 选一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长沙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