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22|中英文面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2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④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22|中英文面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2 (01)中国新闻史 (02)新闻实务 (03)全球传播与社会发展 (04)新媒体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④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②22|中英文面试 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观察、分析、判断和评议国内外媒体界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与重要议题的能力。包括测验考生的时事新闻知识、新闻敏感性、中文新闻写作能力、英文文献的理解和翻译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和批评性思维能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5 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初试自命题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 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 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 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805 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初试自命题 1.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0 其中推免:2 (01)中国新闻史 (02)新闻实务 (03)全球传播与社会发展 (04)新媒体传播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④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②22|中英文面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研究方向 | (01)中国新闻史
(02)新闻实务 (03)全球传播与社会发展 (04)新媒体传播 备注: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2 |
||
考试科目 | 方向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④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方向0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④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方向0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④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方向0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④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22|中英文面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研究方向 | 01.新媒体 02.新闻 03.媒介法、政策和伦理 04.新闻实务 05.传播学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 ③625 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④805 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专业知识笔试 中英文面试 备注:不招色盲色弱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5 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805 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研究方向 | 01.新媒体 02.媒介法、政策和伦理 03 新闻实务 04 传播学(050302)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5030001综合素质笔试, 05030002综合素质面试, 05030003外语口试 备注: 按一级学科招生,不招色盲色弱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研究方向 | 01.新闻学(050301) 02.传播学(050302)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5030001综合素质笔试, 05030002综合素质面试, 05030003外语口试 备注: 按一级学科招生,不招色盲色弱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研究方向 | 01.新闻学(050301) 02.传播学(050302)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5030001综合素质笔试, 05030002综合素质面试, 05030003外语口试 参考书: 05030001综合素质笔试: 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观察、分析、判断和评议国内外媒体界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与重要议 题的能力。包括测验考生的时事新闻知识、新闻敏感性、中文新闻写作能力、英文文献的理解和翻译能力,以及理 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和批评性思维能力。 05030002 综合素质面试 以测验考生知识面、专业志向及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为主,同时考察面对面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现场应对能力和其他个人素质。 05030003 外语口试 主要测试考生运用外语进行日常口语交际与专业性交流的能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5 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和理解情况; 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 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 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805 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 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研究方向 | 01.新闻学(050301) 02.传播学(050302)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5030001综合素质笔试, 05030002综合素质面试, 05030003外语口试 05030001 综合素质笔试 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观察、分析、判断和评议 国内外媒体界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与重要议题的能力。包括测验考生的 时事新闻知识、新闻敏感性、中文新闻写作能力、英文文献的理解和翻 译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和批评性思维能力。 05030002 综合素质面试 以测验考生知识面、专业志向及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为主,同时考察面 对面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现场应对能力和其他个人素质。 05030003 外语口试主要测试考生运用外语进行日常口语交际与专业性交流的能力。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5中外新闻史和新闻传播理论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 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 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 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805 新闻与传播学实务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学(050300)(学术型)
拟招人数:11 其中推免:1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01)新闻学:②22|中英文面试
(02)传播学:②22|中英文面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 20% 新闻传播实务知识 20% 新闻传播实务应用 60% Ⅰ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测考生新闻与传播知识面、新闻敏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等。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等相关课程,同时还考察考生对当前传媒行业前沿发展现状的了解情况 参考书目: 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 1、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传播历史知识 15% 新闻传播理论知识 25% 传播研究方法 10% 综合知识应用 50% Ⅰ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2、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研究、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严密性和表达能力;3、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的认知情况;4、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考察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阐述与分析重要阶段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Ⅱ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的内容。 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汕头大学新闻传播学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汕头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