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5600 材料与化工
01 (全日制)高性能储能材料与器件
02 (全日制)光伏材料器件及界面工程
03 (全日制)二次电池界面反应机理
04 (全日制)新型电池功能材料开发及电化学行为
05 (全日制)锂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
06 (全日制)膜分离与催化技术
07 (全日制)生物质多相催化转化
08 (全日制)绿色化学催化
09 (全日制)能源与绿色催化
10 (全日制)能源与环境催化 |
考试科目 |
01-04、06-10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9固体物理或820有机化学或825物理化学(乙)
05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9固体物理或825物理化学(乙)或898材料专业综合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9固体物理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20有机化学
1)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基础有机化学》 (上下册)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07月;
2) 胡宏纹《有机化学》(上、下)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伍越寰《有机化学》第二版,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9。
以1为主要参考书。以上图书的其它版教材(含旧版本)也可以。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825物理化学(乙)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98材料专业综合
1. 殷有泉、励争、邓成光. 材料力学 (修订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 S. 铁摩辛柯、J. 盖尔. 材料力学 (法定计量单位制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3. J. Ger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6th Edition). Belmont: Thomson, 2004.
4.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刘智恩,材料科学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6.秦善,晶体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周玉,武高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8.许顺生,冯端主编, X射线衍衬貌相学,科学出版社,1987.
9.朱静,叶恒强等,高空间分辨分析电子显微学,科学出版社,1987.
10.P. Hirsch, et al, Electron Microscopy of Thin crystals,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 Inc., Huntington, New York, 1965
11.郑冀,梁辉、马卫兵、许鑫华、刘晓非,材料物理性能(第一版),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12.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编,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3.William F. Smith, Javad Hashemi, 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4.黄昆,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5.黄昆,谢希德,半导体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12.
16.邱成军,王元化,曲伟,材料物理性能(第三版),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
更多研究方向 |
085600 材料与化工
01 (全日制)高性能储能材料与器件
02 (全日制)光伏材料器件及界面工程
03 (全日制)二次电池界面反应机理
04 (全日制)新型电池功能材料开发及电化学行为
05 (全日制)锂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
06 (全日制)膜分离与催化技术
07 (全日制)生物质多相催化转化
08 (全日制)绿色化学催化
09 (全日制)能源与绿色催化
10 (全日制)能源与环境催化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01-04、06-10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9固体物理或820有机化学或825物理化学(乙)
05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9固体物理或825物理化学(乙)或898材料专业综合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09固体物理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20有机化学
1)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基础有机化学》 (上下册)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07月;
2) 胡宏纹《有机化学》(上、下)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伍越寰《有机化学》第二版,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9。
以1为主要参考书。以上图书的其它版教材(含旧版本)也可以。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825物理化学(乙)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98材料专业综合
1. 殷有泉、励争、邓成光. 材料力学 (修订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 S. 铁摩辛柯、J. 盖尔. 材料力学 (法定计量单位制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3. J. Ger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6th Edition). Belmont: Thomson, 2004.
4.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刘智恩,材料科学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6.秦善,晶体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周玉,武高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8.许顺生,冯端主编, X射线衍衬貌相学,科学出版社,1987.
9.朱静,叶恒强等,高空间分辨分析电子显微学,科学出版社,1987.
10.P. Hirsch, et al, Electron Microscopy of Thin crystals,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 Inc., Huntington, New York, 1965
11.郑冀,梁辉、马卫兵、许鑫华、刘晓非,材料物理性能(第一版),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12.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编,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3.William F. Smith, Javad Hashemi, 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4.黄昆,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5.黄昆,谢希德,半导体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12.
16.邱成军,王元化,曲伟,材料物理性能(第三版),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