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研究方向 | 120400 (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 (全日制)行政管理 02 (全日制)社会保障 03 (全日制)公共政策 04 (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研究方向 | 120400 公共管理
01 行政管理(全日制) 02 社会保障(全日制) 03 公共政策(全日制) 04 教育经济与管理(全日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行政管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514 政治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备注:要求本科学历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研究方向 | 01 行政管理(全日制)
02 教育经济与管理(全日制) 03 社会保障(全日制) 04 土地资源管理(全日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或 241 德语或 242 法语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6 行政管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524 政治学 备注:要求全日制本科学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研究方向 | 01 行政管理
02 教育经济与管理 03 社会保障 04 土地资源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 或 241 德语 或 242 法语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8 行政管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519 政治学 备注: 要求本科学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研究方向 | 01 行政管理 02 教育经济与管理 03 社会保障 04 土地资源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 或 241 德语 或 242 法语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8 行政管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519 政治学 备注: 要求本科学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研究方向 | 01行政管理 02教育经济与管理 03社会保障 04土地资源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07公共管理学 ④818行政管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519 政治学 备注: 要求本科学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研究方向 | 01 行政管理 02 教育经济与管理 03 社会保障 04 土地资源管理 |
||
考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或203 日语 707 公共管理学 817 行政管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519 政治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研究方向 | 01行政管理 02教育经济与管理 03社会保障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③705公共管理学 ④816行政管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 523 政治学 备注:要求本科学历。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05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二版)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欧文•E•休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行政管理学 《中国行政管理新探》彭国甫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提醒:湘潭大学研招办官方不指定具体参考书,本参考书信息由湘潭大学本专业部分研究生提供,仅供参考。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研究方向 | 01行政管理 02教育经济与管理 03社会保障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③705公共管理学 ④815行政管理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要求本科学历。 复试专业课 524 政治学 524 政治学 1、《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王浦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241 德语(二外) 1、《大学德语》1-3册,赵仲、顾士渊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2 法语(二外) 1、《新公共法语》初级教程、中级教程、高级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05 公共管理学 1、《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二版),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2、《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欧文•E•休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15 行政管理学 1、《中国行政管理新探》,彭国甫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研究方向 | 01行政管理 02教育经济与管理 03社会保障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③ 704公共管理学 ④ 812教育经济学(02方向选) 813行政管理学(01、03方向选)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518 政治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04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二版),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欧文•E•休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12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范先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13行政管理学 《中国行政管理新探》,彭国甫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
更多研究方向 | 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
01(全日制)行政管理 02(全日制)社会保障 03(全日制)公共政策 04(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7 公共管理学 ④810 公共政策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①005006 政治学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学姐推荐(与大纲一致):
707 公共管理学: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2018) 810 公共政策学: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5版20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大纲: 707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第2章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2.1 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2.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公共组织 3.1 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2 非营利组织 3.3 事业单位 3.4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4章 公共领导 4.1 公共领导概述 4.2 公共领导体制 4.3 公共领导方法 4.4 领导能力 第5章 公共政策 5.1 公共政策概述 5.2 公共政策过程 5.3 公共政策分析 5.4 公共政策发展 第6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6.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7章 公共预算管理 7.1 公共预算概述 7.2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8.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8.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8.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9章 公共危机管理 9.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9.2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9.3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0.1 传统行政方法 10.2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10.3 战略管理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11.1 公共管理伦理 11.2 公共管理法律 11.3 公共管理监督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1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810 公共政策学: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5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6伦理与政策——从伦理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类型 2.3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概述 6.2政策执行原则 6.3政策执行要素 6.4政策执行策略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概述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措施 |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湘潭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