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理论与先进传热技术 02 能源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03 先进动力与智能车辆 04 低碳能源与节能技术 05 储能技术与系统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笔试: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二选一 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版;《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理论与先进传热技术 02 能源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03 先进动力与智能车辆 04 低碳能源与节能技术 05 储能技术与系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热力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笔试: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二选一 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版;《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传热强化理论与技术 02能源高效转化及清洁利用技术 03高效能量转换理论与热工过程优化 04内燃机工作工程与排放控制 05制冷与分布式多联供系统 06工业流体力学 07新能源利用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
||
考试科目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5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理论与先进传热技术 02 能源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03 先进动力与智能车辆 04 低碳能源与节能技术 05 储能技术与系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热力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笔试: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二选一 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版;《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传热强化理论与技术 02能源高效转化及清洁利用技术 03高效能量转换理论与热工过程优化 04内燃机工作工程与排放控制 05制冷与分布式多联供系统 06工业流体力学 07新能源利用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5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加试任选两门:
1.锅炉原理 2.热工测量与仪表 3.换热器原理 4.内燃机设计 5.工程流体力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5工程热力学
掌握工程热力学的有关物质热力学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理论与先进传热技术 02 能源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03 先进动力与智能车辆 04 低碳能源与节能技术 05 储能技术与系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热力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笔试: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二选一 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版;《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传热强化理论与技术
02能源高效转化及清洁利用技术 03高效能量转换理论与热工过程优化 04内燃机工作工程与排放控制 05制冷与分布式多联供系统 06工业流体力学 07新能源利用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5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同等学力加试任选两门:
1.锅炉原理 2.热工测量与仪表 3.换热器原理 4.内燃机设计 5.工程流体力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理论与先进传热技术 02 能源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03 先进动力与智能车辆 04 低碳能源与节能技术 05 储能技术与系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热力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笔试: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二选一 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版;《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传热理论与强化传热技术
02燃烧理论及污染物控制技术 03热力设备工作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 04热力系统测控技术 05节能与冷热电联供技术 06新能源利用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5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方式:
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 复试笔试科目: 从下列科目选取其一: 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传热学: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内燃机原理: 《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任选两门: 1.锅炉原理 2.热工测量与仪表 3.换热器原理 4.内燃机设计 5.工程流体力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理论与先进传热技术 02 能源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03 先进动力与智能车辆 04 低碳能源与节能技术 05 储能技术与系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热力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笔试: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二选一 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版;《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传热理论与强化传热技术 02燃烧理论及污染物控制技术 03热力设备工作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 04热力系统测控技术 05节能与冷热电联供技术 06新能源利用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5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方式: 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 复试笔试科目: 从下列科目选取其一: 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传热学: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内燃机原理: 《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 备注: 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科目中,传热学占60分,工程流体力学占40分 面试内容: 面试包括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两部分,按100分计(取各主考教师给出成绩的平均值)。 同等学力加试任选两门: 1.锅炉原理 2.热工测量与仪表 3.换热器原理 4.内燃机设计 5.工程流体力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理论与先进传热技术 02 能源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03 先进动力与智能车辆 04 低碳能源与节能技术 05 储能技术与系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热力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笔试: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二选一 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版;《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传热理论与强化传热技术 02燃烧理论及污染物控制技术 03热力设备工作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 04热力系统测控技术 05节能与冷热电联供技术 06新能源利用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5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下列科目选取其一: 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 《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备注: 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科目中,传热学占60分,工程流体力学占40分。 同等学力加试任选两门: 1.锅炉原理 2.热工测量与仪表 3.换热器原理 4.内燃机设计 5.工程流体力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5工程热力学: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热力学的有关物质热力学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理论与先进传热技术 02 能源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03 先进动力与智能车辆 04 低碳能源与节能技术 05 储能技术与系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热力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笔试: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二选一 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版;《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传热理论与强化传热技术 02 燃烧理论与污染物控制技术 03 热力设备工作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 04 热力系统测控技术 05 节能与冷热电联供系统 06 新能源利用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
||
考试科目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201 -- 英语一 301 -- 数学一 845 -- 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专业笔试科目,根据考生的培养课程体系情况可从下列科目选取其一: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 参考书: 传热学:《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内燃机原理:《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 复试面试内容:面试包括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两部分,按100分计(取各主考教师给出成绩的平均值)。 同等学力加试任选两门: 1.锅炉原理 2.热工测量与仪表 3.换热器原理 4.内燃机设计 5.工程流体力学 参考书: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第二版),史美中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热工测量及仪表:《热工测量及仪表》(第二版),吴永生、方可人,中国电力出版社;《热工参数测量与处理》,吕崇德,清华大学出版社。 锅炉原理:《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叶江明,电力出版社2007版。 内燃机设计:《内燃机设计》,杨连生,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0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5-工程热力学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热力学的有关物质热力学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理论与先进传热技术 02 能源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03 先进动力与智能车辆 04 低碳能源与节能技术 05 储能技术与系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热力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笔试: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二选一 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版;《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传热理论与强化传热技术 02 燃烧理论与污染物控制技术 03 热力设备工作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 04 热力系统测控技术 05 节能与冷热电联供系统 06 新能源利用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
||
考试科目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201 -- 英语一 301 -- 数学一 845 -- 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专业笔试科目,根据考生的培养课程体系情况可从下列科目选取其一: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 参考书: 传热学:《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内燃机原理:《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 复试面试内容:面试包括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两部分,按100分计(取各主考教师给出成绩的平均值)。 同等学力加试任选两门: 1.锅炉原理 2.热工测量与仪表 3.换热器原理 4.内燃机设计 5.工程流体力学 参考书: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第二版),史美中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热工测量及仪表:《热工测量及仪表》(第二版),吴永生、方可人,中国电力出版社;《热工参数测量与处理》,吕崇德,清华大学出版社。 锅炉原理:《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叶江明,电力出版社2007版。 内燃机设计:《内燃机设计》,杨连生,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0版。 备注: 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共招收: 60名 硕士研究生 ,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 32名 2. 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和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等专业学位外,其它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报考。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45-工程热力学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热力学的有关物质热力学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传热传质理论与先进传热技术 02 能源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03 先进动力与智能车辆 04 低碳能源与节能技术 05 储能技术与系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热力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笔试: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二选一 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年版;《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山东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山东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