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2024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24
本院系招生人数:102
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50302
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29(14)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专业知识(2)
复试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2. 传播理论的主要流派
3. 传播学的代表性学者与经典著作
第二部分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1.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
2. 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3.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传播与社会
综合运用传播中的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技术分析等理论对相关的媒介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29(14)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专业知识(2)
复试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2. 传播理论的主要流派
3. 传播学的代表性学者与经典著作
第二部分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1.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
2. 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3.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传播与社会
综合运用传播中的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技术分析等理论对相关的媒介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2023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23
本院系招生人数:0
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50302
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推免拟招人数:14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
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29(14)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专业知识(2)
复试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2. 传播理论的主要流派
3. 传播学的代表性学者与经典著作
第二部分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1.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
2. 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3.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传播与社会
综合运用传播中的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技术分析等理论对相关的媒介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2022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22
本院系招生人数:0
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50302
研究方向 |
050302 传播学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
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29(14)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专业知识(2)
复试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2. 传播理论的主要流派
3. 传播学的代表性学者与经典著作
第二部分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1.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
2. 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3.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传播与社会
综合运用传播中的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技术分析等理论对相关的媒介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2019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9
本院系招生人数:0
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50302
研究方向 |
06传播研究方法
07传播心理学
备注:
推免生拟招生人数:25人
学制:3年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 巴兰、戴维斯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大众媒介与社会》 库兰 华夏出版社
9025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9026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④《性别与传媒》 罗萨林=吉尔 四川大学出版社
9027国际传播
①《全球传播的起源》 [法]阿芒.马特拉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媒介学引论》 [法]雷吉斯.德布雷 中国传媒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政治的常识》 [英]海伍德编,李智译 中国人民大学
9105媒介素养
①媒介素养教育论 袁军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媒介素养概论 张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③理解媒介素养:起源、范式与路径 张艳秋 人民出版社
④受众分析 丹尼斯 麦奎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大众媒介与社会 詹姆斯 库兰 华夏出版社
9029传播研究方法
①《传播研究方法》 柯惠新、王锡苓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最新版 柯惠新、沈浩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030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修订本)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第五版)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考试内容:
(一)传播学史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传播
(四)信息、符号与讯息
(五)传播类型
(六)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七)传播者与传播体制
(八)传播内容与文化
(九)传播媒介
(十)受众
(十一)传播效果
(十二)传播研究的专题领域
二、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816传播实务
一、考试内容:
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1.公共部分:
(一)传播理论在媒介实践中的应用
(二)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
2.指定选作一(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
(一)传播与政治
(二)传播与经济
(三)传播与社会
(四)传播与文化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29(14)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专业知识(2)
复试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2. 传播理论的主要流派
3. 传播学的代表性学者与经典著作
第二部分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1.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
2. 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3.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传播与社会
综合运用传播中的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技术分析等理论对相关的媒介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2017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7
本院系招生人数:0
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050302
研究方向 |
06传播研究方法
07传播心理学
|
考试科目 |
06、07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考试内容:
(一)传播学史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传播
(四)信息、符号与讯息
(五)传播类型
(六)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七)传播者与传播体制
(八)传播内容与文化
(九)传播媒介
(十)受众
(十一)传播效果
(十二)传播研究的专题领域
二、考试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816传播实务
一、考试内容:
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1.公共部分:
(一)传播理论在媒介实践中的应用
(二)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
2.指定选作一(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
(一)传播与政治
(二)传播与经济
(三)传播与社会
(四)传播与文化
备注:
1.推免生拟招生人数:14人
2.学制:3年
3.06方向招生人数5人
4.07方向招生人数4人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29(14)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专业知识(2)
复试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2. 传播理论的主要流派
3. 传播学的代表性学者与经典著作
第二部分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1.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
2. 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3.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传播与社会
综合运用传播中的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技术分析等理论对相关的媒介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6
本院系招生人数:0
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50302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06传播研究方法
07传播心理学
08传媒政策与法规
09媒介与全球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09方向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报考要求见2016年招生简章。本方向不接收推免生
复试科目:
01方向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 巴兰、戴维斯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大众媒介与社会》 库兰 华夏出版社
02方向9025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03方向9026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04方向9027国际传播
①《全球传播的起源》 [法]阿芒·马特拉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媒介学引论》 [法]雷吉斯·德布雷 中国传媒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政治的常识》 [英]海伍德编,李智译 中国人民大学
05方向9028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06方向9029传播研究方法
①《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 (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 华夏出版社
②《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 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07方向9030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修订本)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第五版)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北京广播学院
08方向9031法学基础
①《新闻传播法教程》 魏永征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②《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
③《法学概论》(第11版) 吴祖谋 李双元 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09方向9027国际传播
①《全球传播的起源》 [法]阿芒·马特拉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媒介学引论》 [法]雷吉斯·德布雷 中国传媒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政治的常识》 [英]海伍德编,李智译 中国人民大学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01、02、03、04、06、09方向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05方向心理学、新闻业务
07方向传播理论、新闻写作
08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法学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和广告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考试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816传播实务:
《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要求考生能了解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分析传播与媒介问题、改进传播与媒介实践等的能力。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29(14)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专业知识(2)
复试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2. 传播理论的主要流派
3. 传播学的代表性学者与经典著作
第二部分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1.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
2. 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3.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传播与社会
综合运用传播中的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技术分析等理论对相关的媒介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5
本院系招生人数:0
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50302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06传播研究方法
07传播心理学
08传媒政策与法规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 :
01方向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⑤《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02方向9025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03方向9026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04方向9027国际传播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法]阿芒·马特拉 中央编译
②《国际传播学》 关世杰 北京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国际政治传播》 李智 北京大学
05方向9028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06方向9029传播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 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07方向9030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北京广播学院
08方向9031法学基础
①《新闻传播法教程》 魏永征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②《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
③《法学概论》(第11版) 吴祖谋 李双元 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1、02、03、04、06方向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05方向心理学、新闻业务
07方向传播理论、新闻写作
08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法学
注:
学制三年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和广告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816传播实务:
《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要求考生能了解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分析传播与媒介问题、改进传播与媒介实践等的能力。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29(14)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专业知识(2)
复试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2. 传播理论的主要流派
3. 传播学的代表性学者与经典著作
第二部分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1.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
2. 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3.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传播与社会
综合运用传播中的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技术分析等理论对相关的媒介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2014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4
本院系招生人数:0
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50302
研究方向 |
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应用传播学
03媒介与女性
04国际传播
05媒介素养
06传播研究方法
07传播心理学
08传媒政策与法规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1方向:
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02方向:
9025应用传播
03方向:
9026媒介与女性
04方向:
9027国际传播
05方向:
9028教育学
06方向:
9029传播研究方法
07方向:
9030传播心理学
08方向:
9031法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1、02、03、04、06方向: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05方向:
心理学、新闻业务
07方向:
传播理论、新闻写作
08方向: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法学
参考书:
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
⑤《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025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9026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暨南大学出版社
9027国际传播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 中央编译
②《国际传播学》 关世杰 北京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国际政治传播》 李智 北京大学
9028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9029传播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9030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北京广播学院
9031法学基础
①《法理学》葛洪义 中国政法大学
②《宪法学导论》张千帆 法律
③《民法学》江平 中国政法大学
④《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 中国人民大学
⑤《影视法导论》魏永征、李丹林 复旦大学
⑥《大众传播法学》 魏永征、张鸿霞 法学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考试大纲:《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和广告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816传播实务
考试大纲;《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广告学、新媒体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要求考生能了解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分析传播与媒介问题、改进传播与媒介实践等的能力。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29(14)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专业知识(2)
复试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2. 传播理论的主要流派
3. 传播学的代表性学者与经典著作
第二部分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1.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
2. 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3.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传播与社会
综合运用传播中的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技术分析等理论对相关的媒介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2013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3
本院系招生人数:0
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代码:50302
研究方向 |
06电视文化传播
07传播研究方法
08传播心理学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06方向
复试科目:9031电视文化传播
参考书:
电视文化传播
①《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文化研究读本》 罗钢 刘象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③《重组话语频道》 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则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④《电视学》第二辑 刘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07方向
复试科目:9032传播研究方法
参考书:
传播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 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08方向
复试科目:9033传播心理学
参考书:
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北京广播学院
06、07方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08方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传播理论
新闻写作
备注:学制3年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提醒:初试及复试参考书信息由中国传媒大学名本专业部分研究生提供(非学校官网提供),仅供参考。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参考书:
①《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北京广播学院
②《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上海译文
③《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弗林 华夏
④《传播理论》[ 美 ] 斯 蒂文•小约翰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文史要览》王振业 中国传媒大学
|
更多研究方向 |
050302传播学29(14)
13 传播心理学
14 计算传播学
15 互联网传播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专业知识(2)
复试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2. 传播理论的主要流派
3. 传播学的代表性学者与经典著作
第二部分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1.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
2. 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3.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传播与社会
综合运用传播中的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技术分析等理论对相关的媒介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澳]尼古拉斯·凯拉:《媒介与社会:权力、平台和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