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1精密控制技术与装备
02制造信息化技术
03测量技术与质量工程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0自动控制原理
或814机械设计基础
或815互换性与测量基础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9012数控技术
或9011电子技术
或901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参考范围
9011电子技术
1.基本元器件;
2.三种基本放大电路;
3.差动放大
4.反馈;
5.运放;
6.正弦波发生器;
7.直流稳压电源
8.功率放大器;
9.逻辑代数公式定理,函数化简
10.逻辑门、触发器;
11.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12.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13.施密特、单稳、多谐及555
14.D/A、A/D
9012数控技术
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与分类;数控程序编制标准和方法:插补原理与控制方法;数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数控机械的结构、主传动系统及传动部件。机床的驱动及控制系统;检测元件的作用与分类,位移、速度、位置传感器,伺服驱动装置,数控装置的组成及CNC硬件设计,数控系统软件
901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工艺过程组成,工艺基准分类,六点定位原理;切削表面、切削用量、刀具角度的基本概念,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及常见材料,积屑瘤的形成及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切屑类型,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砂轮结构及磨削原理;外圆、孔、平面及曲面、齿轮等常见表面的加工方法及机床;机械加工精度的分类及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定位误差的计算;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典型零件工艺路线的合理制定,极值法解工艺尺寸链;机床夹具常见的定位元件和组合形式,典型工装的类型。
备注:
考生复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0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一阶、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稳定性,稳态误差);
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相对稳定性分析);
离散控制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离散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状态空间分析法。
814机械设计基础
机构、机械零件与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功能;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运动机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弹簧,轴,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类型特点。
815互换性与测量基础
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优先数系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测量技术基础;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形状与位置公差及其检测;表面粗糙度的评定与标注;光滑极限量规设计;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尺寸链基础:基本概念,尺寸链建立、分析直线尺寸链,用完全互换法(极值法)解算尺寸链。 |
更多研究方向 |
01精密制造控制技术与装备
02制造信息化技术
03测量技术与质量工程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2机械设计基础
或801自动控制原理1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五选一)
9011电子技术
或901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或9021
或9032
或9041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