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1 技术史
02 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
03 科学技术与社会
04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
05 教育技术史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中国科技史
④824科学技术概论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①外语听说测试
②科技写作(笔试)
③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同等学力考生须以第一作者在报考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至少2篇。
加试科目:
①科技哲学;
②民族学。
跨学科考生,不加试
备 注:要求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及发展规律有较深入地认识;对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基本内容的概念、功能和影响等方面有较深入地了解和认识。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5中国科技史:
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就;重要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思想及其影响;中国古代主要科技典籍及其影响;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各历史阶段的科技成就及其社会历史背景;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殊性;中国古代与世界各主要文明的科技文化交流;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西方文明发展的影响;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科技转型;“李约瑟问题”及其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与国力提升。
824科学技术概论:
世界各古代文明的主要科技成就;近、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科学技术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经过;重要科学家、发明家的科技思想、科技方法及其影响;人类各主要历史时期的科技活动规律与特征;科技革命的分期、内容与特征;近、现代科技活动对世界历史走向的影响;当代科技的前沿成就及其前景;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科技政策与战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科技活动与人类前途命运关系的反思。 |
更多研究方向 |
01 技术史
02 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
03 科学技术与社会
04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
05 教育技术史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中国科技史
④824科学技术概论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①外语听说测试
②科技写作(笔试)
③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同等学力考生须以第一作者在报考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至少2篇。
加试科目:
①科技哲学;
②民族学。
跨学科考生,不加试
备 注:要求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及发展规律有较深入地认识;对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基本内容的概念、功能和影响等方面有较深入地了解和认识。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25中国科技史:
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就;重要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思想及其影响;中国古代主要科技典籍及其影响;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各历史阶段的科技成就及其社会历史背景;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殊性;中国古代与世界各主要文明的科技文化交流;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西方文明发展的影响;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科技转型;“李约瑟问题”及其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与国力提升。
824科学技术概论:
世界各古代文明的主要科技成就;近、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科学技术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经过;重要科学家、发明家的科技思想、科技方法及其影响;人类各主要历史时期的科技活动规律与特征;科技革命的分期、内容与特征;近、现代科技活动对世界历史走向的影响;当代科技的前沿成就及其前景;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科技政策与战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科技活动与人类前途命运关系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