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6民歌传承研究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2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学
802中外音乐史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1)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2)面试
306视唱练耳2
471演唱
501命题写作
复试参考书:
306视唱练耳2(3个升降号以内):
1、《二声部视唱》上海音乐学院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2、《单声部视唱》上海音乐学院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3、《视唱练耳(修订版)》(1―3册)孙虹、许敬行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和声听觉训练》龙家铮、蒋维民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471演唱:
演唱“艺术歌曲”与“原生民歌”曲目各一首。“艺术歌曲”要求从以下(1~9)的风格中任选三种,现场考试时随机抽唱一首。10、“中国原生民歌”为必考项目,要求考生用本民族或本地方言演唱。两首曲目的演唱时间不超过10分钟。(钢琴伴奏由学院现场提供或在不影响考试秩序的前提下自备钢琴伴奏)
1、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2、中国民歌改编曲;
3、中国艺术歌曲;
4、外国艺术歌曲;
5、中国歌剧选段;
6、外国歌剧选段;
7、中国戏曲选段或戏曲风格歌曲;
8、中国音乐剧选段;
9、外国音乐剧选段;
10、中国原生民歌;
501命题写作:
《演唱》考试结束,接着进行《命题写作》考试。要求:抽取一道“民歌传承研究”的相关命题,完成一篇1500字左右的音乐评论或分析文章。写作时间:2小时。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不接收同等学力人员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02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学:
1、《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和声分析教程》音乐卷,杨通八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802中外音乐史 :
1、《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周柱铨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古代音乐史》杨荫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4、《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谷文娴等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
更多研究方向 |
08民歌传承研究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2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学
802中外音乐史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1)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2)面试
323中国传统音乐
473民歌演唱
复试参考书:
473 民歌演唱:
1、《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1—16 集
2、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 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 1—4册)
3、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 外国作品(1—3 册)
4、中国各民族民歌选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总编辑部.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音乐基本理论
2、中外音乐名作听辨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702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学
考试的基本内容
(一)曲式与作品分析:分析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包括整体结构与次级结构、全曲的调性布局,画出结构图式,并用文字予以描述。乐段与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等均在考核目标范围之内。
(二)和声:分析指定段落或全曲的和声,要求准确标记调性、和弦、和弦外音(需标明类别),有转调需标明转调过程(共同和弦、转调和弦)。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属七和弦、导七和弦、副七和弦、属九和弦、重属和弦、重属七和弦、重属导七和弦、变和弦、增六和弦、那波里六和弦、离调和弦、大小交替和弦、附加六度、转调以及各种和弦外音、持续音等均在考核目标范围之内。
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
(一)分析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100分)
1、分析内容:§结构(含全曲的整体结构与次级结构)以及句逗的划分。
§音乐材料及其发展手法。
§调性与关键部位的和弦,调性布局。
§音乐形象及其风格特征。
2、卷面要求:§用相应符号在谱面上准确地划出曲式的各个部分及其句
逗的起迄,标记出调性及关键部位的和弦。
§根据分析结果准确地画出结构图式。
§书面描述其分析结果,要求各部分的相关结论应明确。
(二)分析柴科夫斯基《四季·二月》第 1-26小节的和声(50分)
1、谱面分析:在乐谱下方准确地标记出调性、和弦、和弦外音(需标明
类别),有转调需标明转调过程(共同和弦、转调和弦)等。
2、书面答卷:简要地说明其分析结果,即乐曲的主调及其调的发展规律,和声语言的特征等。
802中外音乐史
考试内容
西方音乐史考试内容:
①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②中世纪音乐;③“新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⑤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⑥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⑦20世纪音乐。
中国音乐史考试内容:
一、古代音乐史:①远古先秦音乐;②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③隋唐音乐;④宋元音乐;⑤明清音乐。二、近现代音乐史:①鸦片战
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②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及中国新音乐的萌芽;③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④“救亡抗日”时期的中国新音乐;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的中国新音乐;⑥20世纪 40年代“沦陷区”和“国统区”的中国音乐;⑦20世纪 40年代“边区”和“解放区”的音乐;⑧民主革命时期的音乐思想和理论研究。
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