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1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02计算机模拟与分子设计
03生物光学成像、表征和信息处理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理)
或615生物化学
④846分子生物学
或829大学物理 (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部分)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笔试:
普通生物学
或大学物理实验;
同等学力加试:
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
或波动光学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数学(理)
微积分
[1] 王家军. 高等数学 (上),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王家军,张香云.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上),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 王家军. 高等数学 (下),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 王家军,徐光辉.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下),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线性代数
[1] 王章雄,李任波. 线性代数,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2] 王章雄,李任波. 线性代数学习指导,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李炜,吴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李炜,吴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846分子生物学
1. P.C.Turner,A.G.McLennan. 《分子生物学》(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0
2. Malacinski,G.M.,Freifelder,D. 《分子生物学精要》(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2
3. 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高教出版社,2002
4. 沈羽琲,《真核基因表达调控》,高教出版社,1996
5. 齐义鹏,《基因及其操作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829大学物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部分)
物理学 (第五版), 马文蔚,谢希顺,周雨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更多研究方向 |
01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02计算机模拟与分子设计
03生物光学成像、表征和信息处理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理)
或615-生物化学
④846-分子生物学
或829-大学物理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笔试:
普通生物学
或大学物理实验;
同等学力加试:
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
或波动光学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数学(理)
一、参考书目:
1.微积分
[1] 王家军. 高等数学 (上),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王家军,张香云.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上),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 王家军. 高等数学 (下),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 王家军,徐光辉.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下),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线性代数
[1] 王章雄,李任波. 线性代数,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2] 王章雄,李任波. 线性代数学习指导,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李炜,吴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李炜,吴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二、考试内容:
涵盖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公共基础课程
三、试卷内容结构:
微积分 约56%
线性代数 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 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615生物化学
一、参考书目:
《基础生物化学》郭蔼光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1版或2009年第2版)
二、考试内容:
包括生物大分子以及其他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生物体内主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基本理论等
829大学物理
一、参考书目:
物理学 (第五版), 马文蔚,谢希顺,周雨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二、考试内容:
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
846分子生物学
一、参考书目:
1. P.C.Turner,A.G.McLennan. 《分子生物学》(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0
2. Malacinski,G.M.,Freifelder,D. 《分子生物学精要》(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2
3. 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高教出版社,2002
4. 沈羽琲,《真核基因表达调控》,高教出版社,1996
5. 齐义鹏,《基因及其操作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二、考试内容:
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理化特性,基因结构与功能、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复制、DNA转录、蛋白质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等。
备注:
1.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2.所有专业均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报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