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全日制
01 生态系统生态学 02 修复生态学 03 可持续生态学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全日制 01 生态系统生态学 02 修复生态学 03 可持续生态学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③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④817普通生态学 (一)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种群、内禀增长率及其意义、环境容纳量、生态入侵、多度、盖度、种内调节、种间调节、年龄金字塔、Logistic模型及其生物学意义。 种群生活史: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 种内与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密度效应、婚配制度、社会结构、利他行为、生态位与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群落生态学: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物种多样性、成层现象、干扰、岛屿效应、Shannon-weiner指数和Shimpson指数、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1 生态系统生态学 02 修复生态学 03 可持续生态学 备注:拟招生40人其中推免生5人.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森林生态学
02 (全日制)环境生态学 03 (全日制)恢复生态学 04 (全日制)生态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或616生态经济学(04方向可选考) ④817普通生态学 或808管理学原理(04方向可选考)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1方向:f14森林生态学 02方向:f15环境生态学 03方向:f16恢复生态学 04方向:f17生态规划学或f51西方经济学 注: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研究方向 | 01森林生态学 02环境生态学 03恢复生态学 04生态规划与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1方向: f14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李景文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02方向: f15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金岚,高等教育出版社 03方向: f16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董世魁,高等教育出版社 04方向: f17生态规划学: 《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刘康,化学工业出版社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 顾德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17普通生态学: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研究方向 | 01森林生态学 02环境生态学 03恢复生态学 04生态规划与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1方向:f14森林生态学 02方向:f15环境生态学 03方向:f16恢复生态学 04方向:f17生态规划学 参考书: 01方向:《森林生态学》,李景文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02方向:《环境生态学》,金岚,高等教育出版社 03方向:《恢复生态学》,董世魁,高等教育出版社 04方向:《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刘康,化学工业出版社 备注: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 顾德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17普通生态学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研究方向 | 01森林生态学 02环境生态学 03恢复生态学 04生态规划与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1方向:f14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李景文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02方向:f15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金岚,高等教育出版社 03方向:f16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董世魁,高等教育出版社 04方向:f17生态规划学 《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刘康,化学工业出版社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 顾德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17普通生态学: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研究方向 | 01森林生态学 02环境生态学 03恢复生态学 04生态规划与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1方向:f14森林生态学 02方向:f15环境生态学 03方向:f16恢复生态学 04方向:f17生态规划学 参考书: f14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李景文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f15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金岚,高等教育出版社 f16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董世魁,高等教育出版社 f17生态规划学 《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刘康,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 顾德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17普通生态学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研究方向 | 01森林生态学 02环境生态学 03恢复生态学 04生态规划与管理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普通生物学 ④802普通生态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01方向f12森林生态学; 02方向f13环境生态学; 03方向f14恢复生态学; 04方向f15生态规划学 f12 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李景文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f13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金岚,高等教育出版社 f14 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董世魁,高等教育出版社 f15 生态规划学 《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刘康,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1 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 顾德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02 普通生态学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研究方向 | 01森林生态学 02城市生态学 03景观生态学 04环境生态学 05全球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 |
||
考试科目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普通生物学 ④814普通生态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f23森林生态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01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第二版,陈阅增,北京大学出版社 814普通生态学 《生态学》,李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71300 生态学 00 不区分 全日制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普通生物学 ④817普通生态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
f14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613普通生物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绪论:生物学内涵及任务、生物学发展概况生物学的分科。 细胞:细胞的生命物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被子植物的器官、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 (二)生物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交换:生物的营养、生物的呼吸、物质运输、生物的调控。 生物的生殖: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三)物质代谢和生殖、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与遗传图、遗传物质、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物种形成、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环境 生物的类群:生物分类概述、病毒、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与环境: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817普通生态学 (一) 生物与环境 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因子替代作用、限制因子、谢尔福特定律、适应、长日照植物、生物种、物候、寒害、有效积温、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适应、极端温度对植物危害的机理、水因子生态作用。 (二)种群与群落 种群动态及数量统计: (1)种群、种内和种间关系、生活史对策与进化生态学:种群概念、种群分布类型及一般特征;生态位、生长、发育、繁殖、扩散及其生态学意义、繁殖成效、亲本投资、K选择和r选择的进化过程特征;种内关系、种内调节;种间关系、生物入侵、种间调节、婚配制度、利他行为、竞争排斥原理、他感作用及生态学意义、寄生、协同进化原理。 (2)种群统计及数量动态模型:环境容纳量、多度、盖度;出生率、死亡率、迁移、性比、年龄结构、大小组成、社会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密度效应、Logistic模型及其生态学意义、反应扩散方程。 群落动态及数量统计: (1)群落及群落动态:群落、边缘效应及其意义、优势种与建群种、成层现象;岛屿效应、同资源种团及生态学意义;干扰、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2)群落统计及数量动态和时空动态模型: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化。关联测度与矩阵、聚类分析、非约束排序、典范排序;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和异质性分析、多元趋势面分析、多尺度排序;多样性指数及空间差异、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功能组成和谱系多样性分析。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及标志、负反馈调节、生态危机。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水循环、CNP循环模式及特点、有害物质循环及危害。 能量流动:生态效率、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能流参数概念及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景观要素、景观结构与功能、班块、廊道、基质、尺度、结点、廊道功能、生态岛与孔隙度生态学意义。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