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高效清洁稳定燃烧技术 02 废弃物超净资源化与能源化技术 03 制冷低温及热管理技术 04 智慧能源与低碳能源 05 储能科学与技术 |
||
考试科目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1.复试笔试统一为工程热力学;
2.复试口试为燃烧技术、能源与环境、制冷技术、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综合知识以及热 工测量技术与热工仪表。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高效清洁稳定燃烧技术 02 废弃物超净资源化与能源化技术 03 制冷低温及热管理技术 04 智慧能源与低碳能源 05 储能科学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复试笔试统一为工程热力学;
2.复试口试为燃烧技术、能源与环境、制冷技术、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综合知识以及热 工测量技术与热工仪表。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全日制非定向就业
01 热能工程(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可再生能源及废弃物能源利用技术、能源系统优化与控制、余热余能利用与减排技术) 02 工程热物理(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强化传热技术、工业系统节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太阳能及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建筑室内环境控制技术) 03 制冷及低温工程(制冷热泵系统通用仿真及先进控制技术、低温制冷机与气体能源利用技术、载运工具环境控制与节能技术、冷链及相关技术) 04 储能技术(热能、机械能(压缩空气能)、化学能的储存技术及系统) |
||
考试科目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内容:
1. 复试笔试统一为专业综合; 2. 热能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方向复试口试为燃烧学、流体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综合知识以及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3. 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复试口试为制冷技术、热工学与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高效清洁稳定燃烧技术 02 废弃物超净资源化与能源化技术 03 制冷低温及热管理技术 04 智慧能源与低碳能源 05 储能科学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复试笔试统一为工程热力学;
2.复试口试为燃烧技术、能源与环境、制冷技术、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综合知识以及热 工测量技术与热工仪表。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
01 热能工程(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可再生能源及废弃物能源利用技术、能源系统优化与控制、余热余能利用与减排技术) 02 工程热物理(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强化传热技术、工业系统节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太阳能及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建筑室内环境控制技术) 03 制冷及低温工程(制冷热泵系统通用仿真及先进控制技术、低温制冷机与气体能源 利用技术、载运工具环境控制与节能技术、冷链及相关技术) |
||
考试科目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或(242)德语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或(816)工程热力学或(825)自动控制原理或(812)机械设计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内容 1.复试笔试统一为专业综合; 2.热能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方向复试口试为燃烧学、流体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综合知识以及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3.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复试口试为制冷技术、热工学与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高效清洁稳定燃烧技术 02 废弃物超净资源化与能源化技术 03 制冷低温及热管理技术 04 智慧能源与低碳能源 05 储能科学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复试笔试统一为工程热力学;
2.复试口试为燃烧技术、能源与环境、制冷技术、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综合知识以及热 工测量技术与热工仪表。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热能工程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可再生能源及废弃物能源利用技术、能源系统优化与控制、余热余能利用与减排技术 02工程热物理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建筑室内环境控制技术、换热强化技术、工业系统 节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太阳能及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 03制冷及低温工程商用空调制冷技术、车辆空调制冷技术、低温制冷机与气体能源利用技术、冷藏链及相关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③301数学一 ④815传热学、816工程热力学、825自动控制原理、812机械设计任选一门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1.复试笔试统一为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综合; 2.热能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方向复试口试为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综合知识以及 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3.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复试口试为制冷技术、热工学与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备注 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高效清洁稳定燃烧技术 02 废弃物超净资源化与能源化技术 03 制冷低温及热管理技术 04 智慧能源与低碳能源 05 储能科学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复试笔试统一为工程热力学;
2.复试口试为燃烧技术、能源与环境、制冷技术、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综合知识以及热 工测量技术与热工仪表。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热能工程(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新能源
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能源系统优化与控 制、余热余能利用与减排技术) 02 工程热物理(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建筑室 内环境控制技术、换热强化技术、工业系统 节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太阳能及 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 03 制冷及低温工程(商用空调制冷技术、车 辆空调制冷技术、低温制冷机与气体能源利 用技术、冷藏链及相关技术) |
||
考试科目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816)工程热力学、(825)自动控制原理、(812)机械设计任选一门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内容
1. 复试笔试统一为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综合; 2. 热能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方向复试口试为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综合知识以及 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3. 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复试口试为制冷技术、热工学与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学习和就业方式 全日制非定向就业 备注 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高效清洁稳定燃烧技术 02 废弃物超净资源化与能源化技术 03 制冷低温及热管理技术 04 智慧能源与低碳能源 05 储能科学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复试笔试统一为工程热力学;
2.复试口试为燃烧技术、能源与环境、制冷技术、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综合知识以及热 工测量技术与热工仪表。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01 热能工程(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能源系统优化与控制、余热余能利用与减排技术)
02 工程热物理(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建筑室内环境控制技术、换热强化技术、工业系统节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太阳能及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 03 制冷及低温工程(商用空调制冷技术、车辆空调制冷技术、低温制冷机与气体能源利用技术、冷藏链及相关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42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15传热学或816工程热力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1、复试笔试统一为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综合 ①《传热学》(第 6 版),章熙民、朱彤、安青松、任泽霈、梅飞鸣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②《工程热力学》(第 5 版),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热能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方向复试口试为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综合知识以及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①《工程热力学》(第 5 版),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②《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第 5 版),蔡增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③《传热学》(第 6 版),章熙民、朱彤、安青松、任泽霈、梅飞鸣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3、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复试口试为制冷技术、热工学与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①《制冷技术与应用》(第 2 版),陈汝东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②《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技术》(第 2 版),程广振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备注: 1、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2、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242德语
《新编大学德语》第二版(一至四册),朱建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815传热学 1、《传热学》(第六版)、(第五版),章熙民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816工程热力学 1、《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廉乐明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朱明善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工程热力学》,刘宝兴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高效清洁稳定燃烧技术 02 废弃物超净资源化与能源化技术 03 制冷低温及热管理技术 04 智慧能源与低碳能源 05 储能科学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复试笔试统一为工程热力学;
2.复试口试为燃烧技术、能源与环境、制冷技术、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综合知识以及热 工测量技术与热工仪表。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1. 热能工程(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能源系统优化与控制、余热余能利用与减排技术) 2. 工程热物理(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建筑室内环境控制技术、换热强化技术、工业系统节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太阳能及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 3. 制冷及低温工程(商用空调制冷技术、车辆空调制冷技术、低温制冷机与气体能源利用技术、冷藏链及相关技术)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42德语 (任选) ③301数学一 ④815传热学 816工程热力学 (任选)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1. 复试笔试统一为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综合; 2. 热能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方向复试口试为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综合知识以及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3. 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复试口试为制冷技术、热工学与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参考书目: 1.《工程热力学》(第5版),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传热学》(第6版),章熙民、朱彤、安青松、任泽霈、梅飞鸣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制冷技术与应用》(第2版),陈汝东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4.《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技术》(第2版),程广振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第5版),蔡增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传热学 1.《传热学》(第六版)或(第五版),章熙民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816工程热力学 1.《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廉乐明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朱明善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工程热力学》,刘宝兴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高效清洁稳定燃烧技术 02 废弃物超净资源化与能源化技术 03 制冷低温及热管理技术 04 智慧能源与低碳能源 05 储能科学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复试笔试统一为工程热力学;
2.复试口试为燃烧技术、能源与环境、制冷技术、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综合知识以及热 工测量技术与热工仪表。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研究方向 | 1. 热能工程(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能源利用技术、能源系统安全与控制、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燃气燃烧与输配技术) 2. 工程热物理(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建筑室内环境控制技术、炉内强化换热技术、工业系统节能技术) 3. 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用制冷与节能技术、运输工具制冷空调技术、冷藏链及相关技术、制冷空调系统仿真、优化与控制)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42德语 (任选)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传热学 816工程热力学 (任选)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1. 复试笔试为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综 合; 2. 热能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方向复试口试为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综合知识以及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3. 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复试口试为制冷技术、热工学与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 参考书目: 《工程热力学》(第5版),廉乐明、谭羽非、吴家正、朱彤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传热学》(第5版),章熙民、任泽霈、梅飞鸣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制冷技术与应用》(第2版),陈汝东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技术》(第2版),程广振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第5版),蔡增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815 传热学 : 《传热学》(第六版)或(第五版),章熙民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816 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廉乐明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朱明善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刘宝兴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更多研究方向 |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高效清洁稳定燃烧技术 02 废弃物超净资源化与能源化技术 03 制冷低温及热管理技术 04 智慧能源与低碳能源 05 储能科学与技术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 2 (201)英语(一)、(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 3 (301)数学(一) 科目 4 (815)传热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1.复试笔试统一为工程热力学;
2.复试口试为燃烧技术、能源与环境、制冷技术、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综合知识以及热 工测量技术与热工仪表。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同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