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35300 警务
备注: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刑法学 一、刑法的基础 1.刑法的定义、体系 2.刑法的解释 3.刑法的基本原则 4.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概述 1.犯罪的界定 2.犯罪构成 3.犯罪客体 4.犯罪客观方面 5.犯罪主体 6.犯罪主观方面 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四、犯罪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2.共同犯罪 五、刑罚概述 1.刑罚的种类 2.刑罚裁量 3.累犯、自首和立功 六、刑法分则 1.危害公共安全罪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4.侵犯财产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5.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1.刑事诉讼的价值 2.刑事诉讼的目的 3.刑事诉讼的职能 4.刑事诉讼的结构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四、管辖制度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五、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回避适用的对象 2.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3.回避的程序 六、辩护与代理制度 1.辩护概述 2.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七、强制措施制度 1.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 2.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3.拘传 4.取保候审 5.监视居住 6.刑事拘留 7.逮捕 八、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期间、送达制度 1.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2.期间制度 3.送达制度 九、刑事证据制度 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刑事证据的种类 3.刑事证据的分类 4.刑事证明 十、立案程序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材料来源 3.立案的条件 4.立案程序 5.立案监督 十一、侦查程序 1.侦查行为 2.侦查终结 3.补充侦查 十二、提起公诉程序 1.审查起诉 2.提起公诉 3.不起诉 十三、刑事审判概述 1.刑事审判的概念 2.刑事审判组织 3.刑事审判制度 十四、第一审程序 1.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简易程序 3.刑事诉讼中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十五、第二审程序 1.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十六、 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死刑复核的程序 十七、审判监督程序 1.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再审案件的审理 十八、执行程序 1.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执行的变更程序 十九、特别程序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4.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第一章 警察概述 一、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二)警察学的概念 二、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警察的起源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警察的发展阶段 (四)警察与国家 第二章 公安概述 一、公安与公安学 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 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三、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 公安机关的性质 二、 公安机关的宗旨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一)警察职能简述 (二)公安机关职能简述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基本任务 三、公安机关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一、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一)公安机关职责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一)公安机关权力概述 (二)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一)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 (二)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 (三)武装方面的权力 (四)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 (一)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公安机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配置 第七章 公安工作及其构成 一、公安工作概述 二、公安工作系统 三、公安工作的特点 (一)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二)“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 (三)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 (四)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六)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内容和特点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原则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 (二)公安机关武装性特点所决定 (三)确保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纯洁性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任务所决定 (五)正确制定公安决策的根本保证 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实际领导 (二)严禁把侦察手段用于党内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一)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三)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二)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 (三)公安机关坚持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途径 (四)落实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理方针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基本内容及目标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工作范围 四、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一)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协助党委和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四)抓好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 (五)建立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要求 第十章 公安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内涵 二、公安政策的作用 三、公安基本政策 (一)公安刑事政策 (二)治安政策 第十一章 公安执法 一、公安执法概述 (一)公安执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公安刑事执法 (三)公安行政执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三、公安执法监督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第十二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种设置与招录管理 (一)人民警察的警种与设置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管理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内容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要求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的含义与作用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励工作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惩处工作 第十三章 公安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 二、公安改革的原则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背景 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 (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 (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体目标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聚焦点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性质与特点、写作人员素养。 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三、公文写作的运动过程:调查研究、起草、修改、行文规则与公文办理。 四、法定公文:命令(令) 、指示;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公报、公告、通告;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通知、通报;条例、规定。 五、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组织鉴定、考察材料;简报、公示;典型材料。 六、公文写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5300 警务
备注: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刑法学 一、刑法的基础 1.刑法的定义、体系 2.刑法的解释 3.刑法的基本原则 4.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概述 1.犯罪的界定 2.犯罪构成 3.犯罪客体 4.犯罪客观方面 5.犯罪主体 6.犯罪主观方面 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四、犯罪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2.共同犯罪 五、刑罚概述 1.刑罚的种类 2.刑罚裁量 3.累犯、自首和立功 六、刑法分则 1.危害公共安全罪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4.侵犯财产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5.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1.刑事诉讼的价值 2.刑事诉讼的目的 3.刑事诉讼的职能 4.刑事诉讼的结构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四、管辖制度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五、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回避适用的对象 2.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3.回避的程序 六、辩护与代理制度 1.辩护概述 2.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七、强制措施制度 1.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 2.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3.拘传 4.取保候审 5.监视居住 6.刑事拘留 7.逮捕 八、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期间、送达制度 1.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2.期间制度 3.送达制度 九、刑事证据制度 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刑事证据的种类 3.刑事证据的分类 4.刑事证明 十、立案程序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材料来源 3.立案的条件 4.立案程序 5.立案监督 十一、侦查程序 1.侦查行为 2.侦查终结 3.补充侦查 十二、提起公诉程序 1.审查起诉 2.提起公诉 3.不起诉 十三、刑事审判概述 1.刑事审判的概念 2.刑事审判组织 3.刑事审判制度 十四、第一审程序 1.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简易程序 3.刑事诉讼中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十五、第二审程序 1.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十六、 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死刑复核的程序 十七、审判监督程序 1.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再审案件的审理 十八、执行程序 1.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执行的变更程序 十九、特别程序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4.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第一章 警察概述 一、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二)警察学的概念 二、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警察的起源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警察的发展阶段 (四)警察与国家 第二章 公安概述 一、公安与公安学 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 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三、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 公安机关的性质 二、 公安机关的宗旨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一)警察职能简述 (二)公安机关职能简述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基本任务 三、公安机关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一、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一)公安机关职责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一)公安机关权力概述 (二)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一)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 (二)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 (三)武装方面的权力 (四)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 (一)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公安机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配置 第七章 公安工作及其构成 一、公安工作概述 二、公安工作系统 三、公安工作的特点 (一)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二)“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 (三)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 (四)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六)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内容和特点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原则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 (二)公安机关武装性特点所决定 (三)确保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纯洁性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任务所决定 (五)正确制定公安决策的根本保证 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实际领导 (二)严禁把侦察手段用于党内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一)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三)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二)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 (三)公安机关坚持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途径 (四)落实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理方针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基本内容及目标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工作范围 四、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一)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协助党委和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四)抓好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 (五)建立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要求 第十章 公安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内涵 二、公安政策的作用 三、公安基本政策 (一)公安刑事政策 (二)治安政策 第十一章 公安执法 一、公安执法概述 (一)公安执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公安刑事执法 (三)公安行政执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三、公安执法监督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第十二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种设置与招录管理 (一)人民警察的警种与设置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管理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内容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要求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的含义与作用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励工作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惩处工作 第十三章 公安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 二、公安改革的原则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背景 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 (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 (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体目标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聚焦点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性质与特点、写作人员素养。 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三、公文写作的运动过程:调查研究、起草、修改、行文规则与公文办理。 四、法定公文:命令(令) 、指示;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公报、公告、通告;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通知、通报;条例、规定。 五、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组织鉴定、考察材料;简报、公示;典型材料。 六、公文写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
研究方向 | 035300警务硕士
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学制二年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5300 警务
备注: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刑法学 一、刑法的基础 1.刑法的定义、体系 2.刑法的解释 3.刑法的基本原则 4.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概述 1.犯罪的界定 2.犯罪构成 3.犯罪客体 4.犯罪客观方面 5.犯罪主体 6.犯罪主观方面 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四、犯罪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2.共同犯罪 五、刑罚概述 1.刑罚的种类 2.刑罚裁量 3.累犯、自首和立功 六、刑法分则 1.危害公共安全罪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4.侵犯财产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5.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1.刑事诉讼的价值 2.刑事诉讼的目的 3.刑事诉讼的职能 4.刑事诉讼的结构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四、管辖制度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五、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回避适用的对象 2.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3.回避的程序 六、辩护与代理制度 1.辩护概述 2.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七、强制措施制度 1.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 2.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3.拘传 4.取保候审 5.监视居住 6.刑事拘留 7.逮捕 八、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期间、送达制度 1.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2.期间制度 3.送达制度 九、刑事证据制度 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刑事证据的种类 3.刑事证据的分类 4.刑事证明 十、立案程序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材料来源 3.立案的条件 4.立案程序 5.立案监督 十一、侦查程序 1.侦查行为 2.侦查终结 3.补充侦查 十二、提起公诉程序 1.审查起诉 2.提起公诉 3.不起诉 十三、刑事审判概述 1.刑事审判的概念 2.刑事审判组织 3.刑事审判制度 十四、第一审程序 1.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简易程序 3.刑事诉讼中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十五、第二审程序 1.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十六、 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死刑复核的程序 十七、审判监督程序 1.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再审案件的审理 十八、执行程序 1.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执行的变更程序 十九、特别程序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4.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第一章 警察概述 一、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二)警察学的概念 二、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警察的起源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警察的发展阶段 (四)警察与国家 第二章 公安概述 一、公安与公安学 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 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三、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 公安机关的性质 二、 公安机关的宗旨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一)警察职能简述 (二)公安机关职能简述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基本任务 三、公安机关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一、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一)公安机关职责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一)公安机关权力概述 (二)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一)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 (二)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 (三)武装方面的权力 (四)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 (一)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公安机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配置 第七章 公安工作及其构成 一、公安工作概述 二、公安工作系统 三、公安工作的特点 (一)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二)“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 (三)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 (四)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六)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内容和特点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原则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 (二)公安机关武装性特点所决定 (三)确保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纯洁性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任务所决定 (五)正确制定公安决策的根本保证 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实际领导 (二)严禁把侦察手段用于党内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一)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三)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二)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 (三)公安机关坚持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途径 (四)落实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理方针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基本内容及目标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工作范围 四、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一)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协助党委和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四)抓好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 (五)建立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要求 第十章 公安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内涵 二、公安政策的作用 三、公安基本政策 (一)公安刑事政策 (二)治安政策 第十一章 公安执法 一、公安执法概述 (一)公安执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公安刑事执法 (三)公安行政执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三、公安执法监督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第十二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种设置与招录管理 (一)人民警察的警种与设置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管理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内容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要求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的含义与作用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励工作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惩处工作 第十三章 公安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 二、公安改革的原则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背景 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 (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 (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体目标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聚焦点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性质与特点、写作人员素养。 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三、公文写作的运动过程:调查研究、起草、修改、行文规则与公文办理。 四、法定公文:命令(令) 、指示;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公报、公告、通告;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通知、通报;条例、规定。 五、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组织鉴定、考察材料;简报、公示;典型材料。 六、公文写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
研究方向 | 035300 警务硕士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1.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2.学制二年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5300 警务
备注: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刑法学 一、刑法的基础 1.刑法的定义、体系 2.刑法的解释 3.刑法的基本原则 4.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概述 1.犯罪的界定 2.犯罪构成 3.犯罪客体 4.犯罪客观方面 5.犯罪主体 6.犯罪主观方面 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四、犯罪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2.共同犯罪 五、刑罚概述 1.刑罚的种类 2.刑罚裁量 3.累犯、自首和立功 六、刑法分则 1.危害公共安全罪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4.侵犯财产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5.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1.刑事诉讼的价值 2.刑事诉讼的目的 3.刑事诉讼的职能 4.刑事诉讼的结构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四、管辖制度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五、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回避适用的对象 2.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3.回避的程序 六、辩护与代理制度 1.辩护概述 2.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七、强制措施制度 1.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 2.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3.拘传 4.取保候审 5.监视居住 6.刑事拘留 7.逮捕 八、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期间、送达制度 1.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2.期间制度 3.送达制度 九、刑事证据制度 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刑事证据的种类 3.刑事证据的分类 4.刑事证明 十、立案程序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材料来源 3.立案的条件 4.立案程序 5.立案监督 十一、侦查程序 1.侦查行为 2.侦查终结 3.补充侦查 十二、提起公诉程序 1.审查起诉 2.提起公诉 3.不起诉 十三、刑事审判概述 1.刑事审判的概念 2.刑事审判组织 3.刑事审判制度 十四、第一审程序 1.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简易程序 3.刑事诉讼中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十五、第二审程序 1.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十六、 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死刑复核的程序 十七、审判监督程序 1.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再审案件的审理 十八、执行程序 1.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执行的变更程序 十九、特别程序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4.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第一章 警察概述 一、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二)警察学的概念 二、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警察的起源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警察的发展阶段 (四)警察与国家 第二章 公安概述 一、公安与公安学 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 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三、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 公安机关的性质 二、 公安机关的宗旨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一)警察职能简述 (二)公安机关职能简述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基本任务 三、公安机关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一、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一)公安机关职责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一)公安机关权力概述 (二)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一)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 (二)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 (三)武装方面的权力 (四)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 (一)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公安机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配置 第七章 公安工作及其构成 一、公安工作概述 二、公安工作系统 三、公安工作的特点 (一)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二)“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 (三)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 (四)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六)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内容和特点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原则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 (二)公安机关武装性特点所决定 (三)确保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纯洁性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任务所决定 (五)正确制定公安决策的根本保证 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实际领导 (二)严禁把侦察手段用于党内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一)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三)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二)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 (三)公安机关坚持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途径 (四)落实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理方针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基本内容及目标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工作范围 四、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一)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协助党委和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四)抓好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 (五)建立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要求 第十章 公安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内涵 二、公安政策的作用 三、公安基本政策 (一)公安刑事政策 (二)治安政策 第十一章 公安执法 一、公安执法概述 (一)公安执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公安刑事执法 (三)公安行政执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三、公安执法监督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第十二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种设置与招录管理 (一)人民警察的警种与设置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管理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内容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要求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的含义与作用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励工作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惩处工作 第十三章 公安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 二、公安改革的原则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背景 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 (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 (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体目标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聚焦点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性质与特点、写作人员素养。 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三、公文写作的运动过程:调查研究、起草、修改、行文规则与公文办理。 四、法定公文:命令(令) 、指示;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公报、公告、通告;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通知、通报;条例、规定。 五、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组织鉴定、考察材料;简报、公示;典型材料。 六、公文写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
研究方向 | 035300警务硕士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学制二年,考点规定为国际关系学院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第一部分 刑法学(75分值)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5300 警务
备注: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刑法学 一、刑法的基础 1.刑法的定义、体系 2.刑法的解释 3.刑法的基本原则 4.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概述 1.犯罪的界定 2.犯罪构成 3.犯罪客体 4.犯罪客观方面 5.犯罪主体 6.犯罪主观方面 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四、犯罪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2.共同犯罪 五、刑罚概述 1.刑罚的种类 2.刑罚裁量 3.累犯、自首和立功 六、刑法分则 1.危害公共安全罪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4.侵犯财产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5.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1.刑事诉讼的价值 2.刑事诉讼的目的 3.刑事诉讼的职能 4.刑事诉讼的结构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四、管辖制度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五、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回避适用的对象 2.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3.回避的程序 六、辩护与代理制度 1.辩护概述 2.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七、强制措施制度 1.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 2.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3.拘传 4.取保候审 5.监视居住 6.刑事拘留 7.逮捕 八、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期间、送达制度 1.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2.期间制度 3.送达制度 九、刑事证据制度 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刑事证据的种类 3.刑事证据的分类 4.刑事证明 十、立案程序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材料来源 3.立案的条件 4.立案程序 5.立案监督 十一、侦查程序 1.侦查行为 2.侦查终结 3.补充侦查 十二、提起公诉程序 1.审查起诉 2.提起公诉 3.不起诉 十三、刑事审判概述 1.刑事审判的概念 2.刑事审判组织 3.刑事审判制度 十四、第一审程序 1.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简易程序 3.刑事诉讼中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十五、第二审程序 1.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十六、 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死刑复核的程序 十七、审判监督程序 1.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再审案件的审理 十八、执行程序 1.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执行的变更程序 十九、特别程序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4.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第一章 警察概述 一、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二)警察学的概念 二、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警察的起源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警察的发展阶段 (四)警察与国家 第二章 公安概述 一、公安与公安学 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 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三、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 公安机关的性质 二、 公安机关的宗旨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一)警察职能简述 (二)公安机关职能简述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基本任务 三、公安机关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一、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一)公安机关职责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一)公安机关权力概述 (二)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一)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 (二)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 (三)武装方面的权力 (四)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 (一)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公安机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配置 第七章 公安工作及其构成 一、公安工作概述 二、公安工作系统 三、公安工作的特点 (一)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二)“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 (三)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 (四)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六)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内容和特点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原则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 (二)公安机关武装性特点所决定 (三)确保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纯洁性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任务所决定 (五)正确制定公安决策的根本保证 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实际领导 (二)严禁把侦察手段用于党内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一)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三)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二)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 (三)公安机关坚持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途径 (四)落实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理方针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基本内容及目标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工作范围 四、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一)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协助党委和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四)抓好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 (五)建立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要求 第十章 公安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内涵 二、公安政策的作用 三、公安基本政策 (一)公安刑事政策 (二)治安政策 第十一章 公安执法 一、公安执法概述 (一)公安执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公安刑事执法 (三)公安行政执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三、公安执法监督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第十二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种设置与招录管理 (一)人民警察的警种与设置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管理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内容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要求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的含义与作用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励工作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惩处工作 第十三章 公安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 二、公安改革的原则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背景 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 (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 (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体目标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聚焦点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性质与特点、写作人员素养。 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三、公文写作的运动过程:调查研究、起草、修改、行文规则与公文办理。 四、法定公文:命令(令) 、指示;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公报、公告、通告;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通知、通报;条例、规定。 五、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组织鉴定、考察材料;简报、公示;典型材料。 六、公文写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学制二年,考点规定为国际关系学院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考查内容包括公安学基础和公文写作两个小科目,各占75分值,本科目“公安学基础”考试用时建议在90分钟以内。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5300 警务
备注: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刑法学 一、刑法的基础 1.刑法的定义、体系 2.刑法的解释 3.刑法的基本原则 4.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概述 1.犯罪的界定 2.犯罪构成 3.犯罪客体 4.犯罪客观方面 5.犯罪主体 6.犯罪主观方面 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四、犯罪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2.共同犯罪 五、刑罚概述 1.刑罚的种类 2.刑罚裁量 3.累犯、自首和立功 六、刑法分则 1.危害公共安全罪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4.侵犯财产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5.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1.刑事诉讼的价值 2.刑事诉讼的目的 3.刑事诉讼的职能 4.刑事诉讼的结构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四、管辖制度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五、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回避适用的对象 2.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3.回避的程序 六、辩护与代理制度 1.辩护概述 2.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七、强制措施制度 1.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 2.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3.拘传 4.取保候审 5.监视居住 6.刑事拘留 7.逮捕 八、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期间、送达制度 1.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2.期间制度 3.送达制度 九、刑事证据制度 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刑事证据的种类 3.刑事证据的分类 4.刑事证明 十、立案程序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材料来源 3.立案的条件 4.立案程序 5.立案监督 十一、侦查程序 1.侦查行为 2.侦查终结 3.补充侦查 十二、提起公诉程序 1.审查起诉 2.提起公诉 3.不起诉 十三、刑事审判概述 1.刑事审判的概念 2.刑事审判组织 3.刑事审判制度 十四、第一审程序 1.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简易程序 3.刑事诉讼中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十五、第二审程序 1.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十六、 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死刑复核的程序 十七、审判监督程序 1.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再审案件的审理 十八、执行程序 1.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执行的变更程序 十九、特别程序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4.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第一章 警察概述 一、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二)警察学的概念 二、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警察的起源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警察的发展阶段 (四)警察与国家 第二章 公安概述 一、公安与公安学 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 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三、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 公安机关的性质 二、 公安机关的宗旨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一)警察职能简述 (二)公安机关职能简述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基本任务 三、公安机关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一、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一)公安机关职责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一)公安机关权力概述 (二)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一)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 (二)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 (三)武装方面的权力 (四)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 (一)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公安机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配置 第七章 公安工作及其构成 一、公安工作概述 二、公安工作系统 三、公安工作的特点 (一)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二)“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 (三)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 (四)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六)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内容和特点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原则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 (二)公安机关武装性特点所决定 (三)确保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纯洁性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任务所决定 (五)正确制定公安决策的根本保证 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实际领导 (二)严禁把侦察手段用于党内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一)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三)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二)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 (三)公安机关坚持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途径 (四)落实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理方针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基本内容及目标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工作范围 四、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一)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协助党委和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四)抓好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 (五)建立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要求 第十章 公安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内涵 二、公安政策的作用 三、公安基本政策 (一)公安刑事政策 (二)治安政策 第十一章 公安执法 一、公安执法概述 (一)公安执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公安刑事执法 (三)公安行政执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三、公安执法监督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第十二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种设置与招录管理 (一)人民警察的警种与设置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管理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内容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要求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的含义与作用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励工作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惩处工作 第十三章 公安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 二、公安改革的原则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背景 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 (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 (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体目标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聚焦点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性质与特点、写作人员素养。 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三、公文写作的运动过程:调查研究、起草、修改、行文规则与公文办理。 四、法定公文:命令(令) 、指示;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公报、公告、通告;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通知、通报;条例、规定。 五、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组织鉴定、考察材料;简报、公示;典型材料。 六、公文写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学制二年,考点规定为国际关系学院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考查内容包括公安学基础和公文写作两个小科目,各占75分值,本科目“公安学基础”考试用时建议在90分钟以内。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或案例分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5300 警务
备注: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刑法学 一、刑法的基础 1.刑法的定义、体系 2.刑法的解释 3.刑法的基本原则 4.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概述 1.犯罪的界定 2.犯罪构成 3.犯罪客体 4.犯罪客观方面 5.犯罪主体 6.犯罪主观方面 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四、犯罪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2.共同犯罪 五、刑罚概述 1.刑罚的种类 2.刑罚裁量 3.累犯、自首和立功 六、刑法分则 1.危害公共安全罪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4.侵犯财产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5.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1.刑事诉讼的价值 2.刑事诉讼的目的 3.刑事诉讼的职能 4.刑事诉讼的结构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四、管辖制度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五、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回避适用的对象 2.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3.回避的程序 六、辩护与代理制度 1.辩护概述 2.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七、强制措施制度 1.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 2.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3.拘传 4.取保候审 5.监视居住 6.刑事拘留 7.逮捕 八、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期间、送达制度 1.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2.期间制度 3.送达制度 九、刑事证据制度 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刑事证据的种类 3.刑事证据的分类 4.刑事证明 十、立案程序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材料来源 3.立案的条件 4.立案程序 5.立案监督 十一、侦查程序 1.侦查行为 2.侦查终结 3.补充侦查 十二、提起公诉程序 1.审查起诉 2.提起公诉 3.不起诉 十三、刑事审判概述 1.刑事审判的概念 2.刑事审判组织 3.刑事审判制度 十四、第一审程序 1.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简易程序 3.刑事诉讼中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十五、第二审程序 1.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十六、 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死刑复核的程序 十七、审判监督程序 1.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再审案件的审理 十八、执行程序 1.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执行的变更程序 十九、特别程序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4.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第一章 警察概述 一、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二)警察学的概念 二、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警察的起源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警察的发展阶段 (四)警察与国家 第二章 公安概述 一、公安与公安学 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 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三、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 公安机关的性质 二、 公安机关的宗旨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一)警察职能简述 (二)公安机关职能简述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基本任务 三、公安机关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一、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一)公安机关职责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一)公安机关权力概述 (二)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一)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 (二)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 (三)武装方面的权力 (四)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 (一)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公安机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配置 第七章 公安工作及其构成 一、公安工作概述 二、公安工作系统 三、公安工作的特点 (一)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二)“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 (三)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 (四)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六)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内容和特点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原则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 (二)公安机关武装性特点所决定 (三)确保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纯洁性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任务所决定 (五)正确制定公安决策的根本保证 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实际领导 (二)严禁把侦察手段用于党内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一)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三)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二)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 (三)公安机关坚持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途径 (四)落实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理方针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基本内容及目标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工作范围 四、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一)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协助党委和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四)抓好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 (五)建立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要求 第十章 公安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内涵 二、公安政策的作用 三、公安基本政策 (一)公安刑事政策 (二)治安政策 第十一章 公安执法 一、公安执法概述 (一)公安执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公安刑事执法 (三)公安行政执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三、公安执法监督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第十二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种设置与招录管理 (一)人民警察的警种与设置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管理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内容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要求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的含义与作用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励工作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惩处工作 第十三章 公安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 二、公安改革的原则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背景 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 (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 (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体目标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聚焦点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性质与特点、写作人员素养。 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三、公文写作的运动过程:调查研究、起草、修改、行文规则与公文办理。 四、法定公文:命令(令) 、指示;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公报、公告、通告;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通知、通报;条例、规定。 五、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组织鉴定、考察材料;简报、公示;典型材料。 六、公文写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1、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2、学制二年,考点规定为国际关系学院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第一部分 刑法学 一、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二、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一、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二、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一、参考书目: 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二、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或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一、参考书目: 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二、试卷题型结构: 1.改错(修改不规范标题使其符合法定公文标题的要求)。 2.实例写作(常用法定公文的实例写作,在常用法定公文中选择2至3题,如请示、批复、通知,报告、通告等)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5300 警务
备注: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刑法学 一、刑法的基础 1.刑法的定义、体系 2.刑法的解释 3.刑法的基本原则 4.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概述 1.犯罪的界定 2.犯罪构成 3.犯罪客体 4.犯罪客观方面 5.犯罪主体 6.犯罪主观方面 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四、犯罪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2.共同犯罪 五、刑罚概述 1.刑罚的种类 2.刑罚裁量 3.累犯、自首和立功 六、刑法分则 1.危害公共安全罪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4.侵犯财产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5.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1.刑事诉讼的价值 2.刑事诉讼的目的 3.刑事诉讼的职能 4.刑事诉讼的结构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四、管辖制度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五、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回避适用的对象 2.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3.回避的程序 六、辩护与代理制度 1.辩护概述 2.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七、强制措施制度 1.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 2.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3.拘传 4.取保候审 5.监视居住 6.刑事拘留 7.逮捕 八、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期间、送达制度 1.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2.期间制度 3.送达制度 九、刑事证据制度 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刑事证据的种类 3.刑事证据的分类 4.刑事证明 十、立案程序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材料来源 3.立案的条件 4.立案程序 5.立案监督 十一、侦查程序 1.侦查行为 2.侦查终结 3.补充侦查 十二、提起公诉程序 1.审查起诉 2.提起公诉 3.不起诉 十三、刑事审判概述 1.刑事审判的概念 2.刑事审判组织 3.刑事审判制度 十四、第一审程序 1.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简易程序 3.刑事诉讼中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十五、第二审程序 1.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十六、 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死刑复核的程序 十七、审判监督程序 1.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再审案件的审理 十八、执行程序 1.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执行的变更程序 十九、特别程序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4.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第一章 警察概述 一、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二)警察学的概念 二、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警察的起源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警察的发展阶段 (四)警察与国家 第二章 公安概述 一、公安与公安学 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 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三、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 公安机关的性质 二、 公安机关的宗旨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一)警察职能简述 (二)公安机关职能简述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基本任务 三、公安机关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一、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一)公安机关职责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一)公安机关权力概述 (二)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一)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 (二)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 (三)武装方面的权力 (四)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 (一)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公安机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配置 第七章 公安工作及其构成 一、公安工作概述 二、公安工作系统 三、公安工作的特点 (一)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二)“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 (三)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 (四)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六)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内容和特点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原则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 (二)公安机关武装性特点所决定 (三)确保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纯洁性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任务所决定 (五)正确制定公安决策的根本保证 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实际领导 (二)严禁把侦察手段用于党内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一)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三)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二)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 (三)公安机关坚持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途径 (四)落实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理方针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基本内容及目标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工作范围 四、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一)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协助党委和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四)抓好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 (五)建立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要求 第十章 公安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内涵 二、公安政策的作用 三、公安基本政策 (一)公安刑事政策 (二)治安政策 第十一章 公安执法 一、公安执法概述 (一)公安执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公安刑事执法 (三)公安行政执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三、公安执法监督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第十二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种设置与招录管理 (一)人民警察的警种与设置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管理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内容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要求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的含义与作用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励工作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惩处工作 第十三章 公安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 二、公安改革的原则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背景 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 (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 (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体目标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聚焦点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性质与特点、写作人员素养。 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三、公文写作的运动过程:调查研究、起草、修改、行文规则与公文办理。 四、法定公文:命令(令) 、指示;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公报、公告、通告;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通知、通报;条例、规定。 五、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组织鉴定、考察材料;简报、公示;典型材料。 六、公文写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备注: 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学制二年,考点规定为国际关系学院。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 公安学基础教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编写组 编 刑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铭暄,马克昌 编 刑法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李文燕,杨忠民 编 刑事讼诉法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刘万奇 刑事诉讼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光中 编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 国家安全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刘跃进 主编 公文写作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岳海翔主编 |
||
更多研究方向 | 035300 警务
备注:本专业只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④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刑法学 一、刑法的基础 1.刑法的定义、体系 2.刑法的解释 3.刑法的基本原则 4.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概述 1.犯罪的界定 2.犯罪构成 3.犯罪客体 4.犯罪客观方面 5.犯罪主体 6.犯罪主观方面 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四、犯罪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2.共同犯罪 五、刑罚概述 1.刑罚的种类 2.刑罚裁量 3.累犯、自首和立功 六、刑法分则 1.危害公共安全罪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4.侵犯财产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 5.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1.刑事诉讼的价值 2.刑事诉讼的目的 3.刑事诉讼的职能 4.刑事诉讼的结构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四、管辖制度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五、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回避适用的对象 2.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3.回避的程序 六、辩护与代理制度 1.辩护概述 2.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七、强制措施制度 1.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 2.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3.拘传 4.取保候审 5.监视居住 6.刑事拘留 7.逮捕 八、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期间、送达制度 1.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2.期间制度 3.送达制度 九、刑事证据制度 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刑事证据的种类 3.刑事证据的分类 4.刑事证明 十、立案程序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材料来源 3.立案的条件 4.立案程序 5.立案监督 十一、侦查程序 1.侦查行为 2.侦查终结 3.补充侦查 十二、提起公诉程序 1.审查起诉 2.提起公诉 3.不起诉 十三、刑事审判概述 1.刑事审判的概念 2.刑事审判组织 3.刑事审判制度 十四、第一审程序 1.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简易程序 3.刑事诉讼中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十五、第二审程序 1.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十六、 死刑复核程序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死刑复核的程序 十七、审判监督程序 1.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再审案件的审理 十八、执行程序 1.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执行的变更程序 十九、特别程序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4.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书目 1.法律规定:公安工作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2.参考书: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公安学基础、公文写作)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 第一章 警察概述 一、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概念 (二)警察学的概念 二、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警察的起源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警察的发展阶段 (四)警察与国家 第二章 公安概述 一、公安与公安学 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 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三、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四、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 公安机关的性质 二、 公安机关的宗旨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一)警察职能简述 (二)公安机关职能简述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基本任务 三、公安机关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一、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一)公安机关职责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一)公安机关权力概述 (二)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一)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 (二)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 (三)武装方面的权力 (四)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 (一)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公安机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四)公安机关权力的配置 第七章 公安工作及其构成 一、公安工作概述 二、公安工作系统 三、公安工作的特点 (一)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二)“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 (三)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 (四)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六)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内容和特点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原则 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 (二)公安机关武装性特点所决定 (三)确保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纯洁性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任务所决定 (五)正确制定公安决策的根本保证 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实际领导 (二)严禁把侦察手段用于党内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一)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三)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二)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 (三)公安机关坚持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途径 (四)落实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理方针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基本内容及目标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工作范围 四、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一)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协助党委和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四)抓好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 (五)建立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要求 第十章 公安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内涵 二、公安政策的作用 三、公安基本政策 (一)公安刑事政策 (二)治安政策 第十一章 公安执法 一、公安执法概述 (一)公安执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公安刑事执法 (三)公安行政执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三、公安执法监督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第十二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种设置与招录管理 (一)人民警察的警种与设置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管理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特点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内容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要求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的含义与作用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励工作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惩处工作 第十三章 公安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 二、公安改革的原则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背景 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 (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 (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体目标 (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聚焦点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性质与特点、写作人员素养。 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三、公文写作的运动过程:调查研究、起草、修改、行文规则与公文办理。 四、法定公文:命令(令) 、指示;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公报、公告、通告;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通知、通报;条例、规定。 五、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组织鉴定、考察材料;简报、公示;典型材料。 六、公文写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
国际关系学院警务硕士(专硕)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