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专业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F1102应用统计综合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变量及类型。 (二)数据的搜集 1、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源,数据的直接来源。 2、调查数据: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误差的控制。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数据透视表。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据分组,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茎 叶图,箱线图,线图,散点图,雷达图)。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集中趋势的度量:分类数据(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数 值数据(各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四分位差),数值 数据(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计算公式,峰态及其计算公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 式。 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期望,方差。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期望,方差。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统计量: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统计量,次序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2、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抽样分布,渐进分布。 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卡方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4、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5、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两个样本平均值之差的分布。 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样本量的确定。 (八)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十)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问题的一般提法。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1、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2、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评价。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点估计,区间估计。 4、残差分析。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4、 多重共线性。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变量选择和逐步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2、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3、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度。 4、平稳序列的预测。 5、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6、季节型序列的预测。 7、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十四)指数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2、总指数编制方法: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3、指数体系。 4、指数综合评价。 |
||
更多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专业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1102应用统计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变量及类型。 (二)数据的搜集 1、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源,数据的直接来源。 2、调查数据: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误差的控制。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数据透视表。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据分组,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茎 叶图,箱线图,线图,散点图,雷达图)。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集中趋势的度量:分类数据(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数 值数据(各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四分位差),数值 数据(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计算公式,峰态及其计算公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 式。 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期望,方差。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期望,方差。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统计量: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统计量,次序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2、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抽样分布,渐进分布。 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卡方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4、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5、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两个样本平均值之差的分布。 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样本量的确定。 (八)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十)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问题的一般提法。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1、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2、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评价。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点估计,区间估计。 4、残差分析。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4、 多重共线性。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变量选择和逐步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2、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3、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度。 4、平稳序列的预测。 5、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6、季节型序列的预测。 7、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十四)指数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2、总指数编制方法: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3、指数体系。 4、指数综合评价。 |
研究方向 | 025200 应用统计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F110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部分与数理统计部分分别约占整个试卷分值的50%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专业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1102应用统计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变量及类型。 (二)数据的搜集 1、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源,数据的直接来源。 2、调查数据: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误差的控制。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数据透视表。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据分组,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茎 叶图,箱线图,线图,散点图,雷达图)。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集中趋势的度量:分类数据(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数 值数据(各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四分位差),数值 数据(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计算公式,峰态及其计算公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 式。 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期望,方差。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期望,方差。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统计量: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统计量,次序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2、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抽样分布,渐进分布。 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卡方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4、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5、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两个样本平均值之差的分布。 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样本量的确定。 (八)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十)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问题的一般提法。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1、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2、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评价。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点估计,区间估计。 4、残差分析。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4、 多重共线性。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变量选择和逐步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2、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3、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度。 4、平稳序列的预测。 5、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6、季节型序列的预测。 7、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十四)指数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2、总指数编制方法: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3、指数体系。 4、指数综合评价。 |
研究方向 | 025200 应用统计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F110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试参考书: F110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 35%;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 35%; 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 30%。 注:概率论部分与数理统计部分分别约占整个试卷分值的 50%。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 25%;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 35%; 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 4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专业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1102应用统计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变量及类型。 (二)数据的搜集 1、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源,数据的直接来源。 2、调查数据: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误差的控制。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数据透视表。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据分组,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茎 叶图,箱线图,线图,散点图,雷达图)。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集中趋势的度量:分类数据(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数 值数据(各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四分位差),数值 数据(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计算公式,峰态及其计算公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 式。 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期望,方差。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期望,方差。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统计量: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统计量,次序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2、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抽样分布,渐进分布。 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卡方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4、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5、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两个样本平均值之差的分布。 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样本量的确定。 (八)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十)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问题的一般提法。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1、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2、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评价。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点估计,区间估计。 4、残差分析。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4、 多重共线性。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变量选择和逐步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2、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3、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度。 4、平稳序列的预测。 5、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6、季节型序列的预测。 7、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十四)指数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2、总指数编制方法: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3、指数体系。 4、指数综合评价。 |
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F110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专业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1102应用统计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变量及类型。 (二)数据的搜集 1、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源,数据的直接来源。 2、调查数据: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误差的控制。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数据透视表。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据分组,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茎 叶图,箱线图,线图,散点图,雷达图)。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集中趋势的度量:分类数据(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数 值数据(各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四分位差),数值 数据(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计算公式,峰态及其计算公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 式。 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期望,方差。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期望,方差。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统计量: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统计量,次序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2、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抽样分布,渐进分布。 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卡方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4、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5、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两个样本平均值之差的分布。 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样本量的确定。 (八)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十)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问题的一般提法。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1、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2、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评价。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点估计,区间估计。 4、残差分析。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4、 多重共线性。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变量选择和逐步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2、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3、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度。 4、平稳序列的预测。 5、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6、季节型序列的预测。 7、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十四)指数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2、总指数编制方法: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3、指数体系。 4、指数综合评价。 |
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1、笔试:F1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 2、面试 主要测试考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3.英语听力与口语测试 英语听力与口语测试主要测试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一、考试形式 (1)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答题方式为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分值构成: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35%;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35%; 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30%。 注:概率论部分与数理统计部分分别约占整个试卷分值的50%。 二、考试内容 (一)概率论部分 1.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独立性,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2.一元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律,分布函数,密度函数,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3.二元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边际分布,条件分布,相互独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4.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切比雪夫不等式。 5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 (二)数理统计部分 1.数理统计基本概念 2.估计理论 3.假设检验 4.方差分析 5.回归分析 备注:不招收同等学力和非全日制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
一、考试形式 (1)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答题方式为笔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试卷分值构成: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25%;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35%; 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40%。 (3)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分析题等。 二、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数据的搜集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七)参数估计 (八)假设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十)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十四)指数 |
||
更多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专业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1102应用统计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变量及类型。 (二)数据的搜集 1、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源,数据的直接来源。 2、调查数据: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误差的控制。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数据透视表。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据分组,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茎 叶图,箱线图,线图,散点图,雷达图)。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集中趋势的度量:分类数据(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数 值数据(各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四分位差),数值 数据(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计算公式,峰态及其计算公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 式。 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期望,方差。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期望,方差。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统计量: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统计量,次序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2、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抽样分布,渐进分布。 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卡方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4、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5、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两个样本平均值之差的分布。 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样本量的确定。 (八)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十)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问题的一般提法。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1、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2、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评价。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点估计,区间估计。 4、残差分析。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4、 多重共线性。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变量选择和逐步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2、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3、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度。 4、平稳序列的预测。 5、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6、季节型序列的预测。 7、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十四)指数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2、总指数编制方法: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3、指数体系。 4、指数综合评价。 |
研究方向 | 应用统计(专硕)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 试卷分值构成: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35%;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35%; 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30%。 注:概率论部分与数理统计部分分别约占整个试卷分值的50%。 考试内容 (一)概率论部分 1、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独立性,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2、一元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律,分布函数,密度函数,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3、二元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边际分布,条件分布,相互独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4、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切比雪夫不等式。 5、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 (二)数理统计部分 1、数理统计基本概念:总体,个体,样本,统计量,经验分布函数,抽样分布定理,分位数。 2、估计理论: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无偏性,有效性,相合性,区间估计。 3、假设检验: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非参数假设检验。 4、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 5、回归分析:线性模型,最小二乘估计,线性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预测与控制。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 统计学
试卷分值构成: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25%;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35%; 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40%。 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分析题。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数据的搜集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七)参数估计 (八)假设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十)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十四)指数 |
||
更多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专业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1102应用统计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变量及类型。 (二)数据的搜集 1、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源,数据的直接来源。 2、调查数据: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误差的控制。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数据透视表。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据分组,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茎 叶图,箱线图,线图,散点图,雷达图)。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集中趋势的度量:分类数据(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数 值数据(各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四分位差),数值 数据(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计算公式,峰态及其计算公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 式。 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期望,方差。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期望,方差。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统计量: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统计量,次序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2、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抽样分布,渐进分布。 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卡方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4、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5、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两个样本平均值之差的分布。 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样本量的确定。 (八)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十)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问题的一般提法。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1、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2、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评价。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点估计,区间估计。 4、残差分析。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4、 多重共线性。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变量选择和逐步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2、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3、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度。 4、平稳序列的预测。 5、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6、季节型序列的预测。 7、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十四)指数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2、总指数编制方法: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3、指数体系。 4、指数综合评价。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科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试卷结构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30%;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40%; 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部分约分值30%。 概率论部分与数理统计部分各占分值50%; 二、考试内容 (一)概率论部分 (二)数理统计部分 备注: 各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试卷分值构成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25%;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35%; 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4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专业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1102应用统计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变量及类型。 (二)数据的搜集 1、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源,数据的直接来源。 2、调查数据: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误差的控制。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数据透视表。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据分组,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茎 叶图,箱线图,线图,散点图,雷达图)。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集中趋势的度量:分类数据(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数 值数据(各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四分位差),数值 数据(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计算公式,峰态及其计算公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 式。 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期望,方差。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期望,方差。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统计量: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统计量,次序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2、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抽样分布,渐进分布。 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卡方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4、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5、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两个样本平均值之差的分布。 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样本量的确定。 (八)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十)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问题的一般提法。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1、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2、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评价。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点估计,区间估计。 4、残差分析。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4、 多重共线性。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变量选择和逐步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2、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3、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度。 4、平稳序列的预测。 5、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6、季节型序列的预测。 7、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十四)指数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2、总指数编制方法: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3、指数体系。 4、指数综合评价。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笔试科目及考试大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试卷结构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30%;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40%; 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部分约分值30%。 概率论部分与数理统计部分各占分值50%;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数理统计 试卷分值构成: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30%;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40%; 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30%。 计量经济学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试卷分值构成: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部分约占分值25%; 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35%; 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部分约占分值40%。 |
||
更多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专业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1102应用统计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变量及类型。 (二)数据的搜集 1、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源,数据的直接来源。 2、调查数据: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误差的控制。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数据透视表。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据分组,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茎 叶图,箱线图,线图,散点图,雷达图)。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集中趋势的度量:分类数据(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数 值数据(各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四分位差),数值 数据(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计算公式,峰态及其计算公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 式。 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期望,方差。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期望,方差。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统计量: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统计量,次序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2、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抽样分布,渐进分布。 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卡方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4、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5、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两个样本平均值之差的分布。 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样本量的确定。 (八)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十)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问题的一般提法。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1、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2、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评价。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点估计,区间估计。 4、残差分析。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4、 多重共线性。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变量选择和逐步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2、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3、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度。 4、平稳序列的预测。 5、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6、季节型序列的预测。 7、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十四)指数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2、总指数编制方法: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3、指数体系。 4、指数综合评价。 |
研究方向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复试笔试科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数理统计 2、计量经济学 备注: 1、不招收同等学力 2、复试包括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综合素质考核、体检等内容。 其中笔试主要是专业课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心理素质测试以及人文素养、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综合素质考核中的心理素质测试、体检由学校统一组织。 |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
更多研究方向 | 025200应用统计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专业 | ||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
||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 复试科目:F1102应用统计综合
|
||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432统计学
考试内容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变量及类型。 (二)数据的搜集 1、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源,数据的直接来源。 2、调查数据: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误差的控制。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审核,筛选,排序,数据透视表。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据分组,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茎 叶图,箱线图,线图,散点图,雷达图)。 (四)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集中趋势的度量:分类数据(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数 值数据(各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四分位差),数值 数据(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计算公式,峰态及其计算公式。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性质,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 式。 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期望,方差。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均匀分布,期望,方差。 (六)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统计量: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统计量,次序统计量,充分统计量。 2、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抽样分布,渐进分布。 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卡方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4、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5、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两个样本平均值之差的分布。 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七)参数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样本量的确定。 (八)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九)分类数据分析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十)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问题的一般提法。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十一)一元线性回归 1、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2、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的评价。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点估计,区间估计。 4、残差分析。 (十二)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4、 多重共线性。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变量选择和逐步回归。 (十三)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2、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3、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度。 4、平稳序列的预测。 5、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6、季节型序列的预测。 7、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十四)指数 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2、总指数编制方法: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3、指数体系。 4、指数综合评价。 |
中国海洋大学应用统计(专硕)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录取比例、难度分析有些来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仅供大家参考。